学术投稿

TNF-α、IL-6、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意义

王艳军;何冰;李晓东

关键词: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一氧化氮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OMA-IR指数,对高血压伴或不伴IR的患者,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TNF-α、IL-6、NO,并分析高血压IR与IL-6、TNF-α、NO的关系.结果:高血压伴IR者TNF-α高于正常及高血压不伴IR者,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高血压伴或不伴IR者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高血压伴IR者IL-6水平高于不伴IR者;高血压伴或不伴IR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NO与IRI无相关性.结论:TNF-α与高血压IR的发生有关;NO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但与IR无关;IL-6与高血压及高血压IR的发生均有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牙源性癌肉瘤1例报告

    报告1例罕见的牙源性癌肉瘤,对其病理改变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兆元;张英;王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p38和uP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磷酸化p38(p-p38)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p-p38和uP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p38及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60.0%.p-p38和uPA表达均为阳性25例,表达均为阴性15例,两者表达一致的符合率为66.7%(40/60),其表达呈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p38及uPA过表达在乳腺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艳春;曾宪旭;王睿;李凤;赵艳;宋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研究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采用低效价颗粒凝集法检测649例住院患者血液MP-IgM抗体.血清检测MP-IgM阳性占9.6%,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占16.1%,支气管哮喘占12.5%,阳性率较高.MP是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MP感染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岳猛;姜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控制与消除心室颤动的旋波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控制与消除心室颤动的方法.方法:利用旋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二维心脏系统施加周期驱动与有效驱动数值模拟心室颤动的控制和消除.结果:周期驱动达到共振频率时,旋波头会沿着直线漂移;有效驱动时,合适的强度可以使旋波被驱出边界.结论:本方法对有效实施心脏的阈下除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李莉;洪洋;刘力;张广才;曲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TEN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星形细胞瘤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3.4%,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低分化(Ⅲ~Ⅳ级)显著低于高分化(I~Ⅱ级)(P<0.01);病理分级与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612,P<0.01).结论:PTEN基因突变、缺失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及演进密切相关.

    作者:刁宏宇;吴永刚;李少一;喻博;王成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软性膀胱镜的临床应用(附4 320例报告)

    采用Pentax公司FCR15P-2型/ECY1530型软性膀胱镜对4 320例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3 589例膀胱及尿道检查者均顺利进行了软性膀胱镜检查并得到诊断,40例肾多发结石在软性膀胱镜下取出残余结石275枚,183例双J管或异物在软性膀胱镜下取出,505例在软性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成功,3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软性膀胱镜下行膀胱颈悬吊术成功.软性膀胱镜可屈曲,视野无盲区,内径小,损伤小,应用范围广.

    作者:霍军;杜强;吴斌;宋永胜;卜仁戈;费翔;赵世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鼠TSR2-3/TSP-1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GST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目的:获取小鼠TSR2-3/TSP-1基因片段,并高效表达和纯化GST-TSR2-3融合蛋白.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小鼠肺总RNA中,获得编码TSR2-3的基因片功能片段,测序后,通过酶切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5X-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导入E.coli BL21宿主菌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的GST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获得小鼠TSR2-3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基因序列一致,重组GST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在相对分子量39 kDa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重组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克隆小鼠TSR2-3基因片段,并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亲和层析后获得高纯度GST-TSR2-3融合蛋白.

    作者:王欣;刘彤;陈莹;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介入手术室内空间放射分布的监测

    通过对介入手术室内各点的监测,分析室内辐射场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监测结果分析,建议介入工作人员应选择辐射剂量小的点位工作,同时应加强对射线的散射防护.

    作者:相荣才;温良;郑玉敏;扬宏远;洪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改变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2例PVNS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体征、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特征、临床综合治疗等进行评价.结果:PVNS以膝关节肿痛伴有咖啡色关节积液、MRI检查(T1和T2加权像)滑膜的低密度信号、滑膜内含有铁锈样色素斑等改变为临床特征;经膝关节镜探查并清除病变的滑膜,术后辅以60Co放疗,PVNS患者100%(12例)膝关节肿胀、积液消失,83%(10例)膝关节疼痛消失,100%(12例)屈膝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膝关节镜探查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PVNS的关键;膝关节镜下清除病变的滑膜组织以及术后60Co放疗,可以有效地治疗弥漫性绒毛型和绒毛结节型PVNS.

    作者:郭磊;白希壮;王慧声;张世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比卡鲁胺的化学结构确证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目的:对自制比卡鲁胺的化学结构进行确证.方法:采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波谱(NMR)、紫外光谱(UV)等光谱学技术测定自制的比卡鲁胺样品,确证其化学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结果:完整确定了比卡鲁胺中所有碳、氢信号归属.结论:完成了比卡鲁胺的化学结构的确证,填补了有关比卡鲁胺光谱学的空白.

    作者:刘雅茹;林桂凤;孟繁浩;黄学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Fhit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产物Fhit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正常胃组织、31例癌旁正常组织、12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67例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Fhit蛋白在胃癌不同组织学类型及Lauren分型中的表达差异十分显著(P<0.01),而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级别等分组指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良性胃病组织、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4组中表达下降或缺失率逐渐升高,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Fhit蛋白在弥漫型、分化不良型胃癌中丢失显著,提示可能预后不佳;Fhit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与胃癌发生过程相关.

    作者:王俊;吴云飞;杨建伟;刘江;徐惠绵;任艳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磁性附着体中铁素体不锈钢引起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中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引起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情况,初步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铁素体不锈钢材料浸提液处理L929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期,透射电镜观察其凋亡形态.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增加,但对细胞周期无特异性影响.结论: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符合临床应用的生物相容性要求,可应用于新型磁性附着体之中.

    作者:康晓燕;于学垠;战德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Bcl-2蛋白及caspase-3基因表达与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Bcl-2蛋白与caspase-3基因表达在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FHF)中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制备FHF小鼠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Bcl-2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内caspase-3基因表达;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用药后2 h Bcl-2有较多表达,4 h表达多,以后逐渐减少,4 h与2 h比较差别显著(P<0.05),与8 h、12 h比较差别十分显著(P<0.01).模型组用药后2 h caspase-3开始少量表达,8 h达高峰,并出现典型的肝细胞凋亡改变,12 h表达下降,且同时存在肝细胞凋亡和坏死..Bcl-2与caspase-3表达及肝细胞凋亡均呈负相关.结论:在FHF中,肝细胞凋亡与caspase-3的激活有关;Bcl-2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而抑制肝细胞凋亡.

    作者:王玉梅;冯国和;刘德刚;窦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TNF-α、IL-6、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OMA-IR指数,对高血压伴或不伴IR的患者,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TNF-α、IL-6、NO,并分析高血压IR与IL-6、TNF-α、NO的关系.结果:高血压伴IR者TNF-α高于正常及高血压不伴IR者,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高血压伴或不伴IR者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高血压伴IR者IL-6水平高于不伴IR者;高血压伴或不伴IR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NO与IRI无相关性.结论:TNF-α与高血压IR的发生有关;NO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但与IR无关;IL-6与高血压及高血压IR的发生均有关.

    作者:王艳军;何冰;李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ERK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RK1和ERK2蛋白在50例上皮性卵巢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RK1和ERK2在卵巢癌中有过度表达,与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Ⅲ~Ⅳ期表达高于Ⅰ~Ⅱ期,差异显著(P<0.05).ERK1和ERK2与卵巢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无关.结论:ERK的过度表达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杨;赵林;郭科军;温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内外液钾钠含量的变化

    目的: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急性发作期细胞内外液钾钠含量.方法:选择46例CCP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右旋糖酐沉降法分离红细胞及白细胞,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红细胞、白细胞钾及血清钠离子的水平.结果:血清钾(SK)及白细胞钾(WK)均正常,红细胞钾(RK)明显降低(P<0.01),血清钠(SNa)亦降低(P<0.05).SNa与SK正相关(r=0.44,P<O.01).结论:CCP急性发作期存在缺钾及缺钠,SK不能准确地反映患者体钾的状态,患者如存在摄入不足、呼吸性酸中毒、应用利尿剂及激素等情况,且无肾功能障碍,虽SK正常,在积极纠正酸中毒的情况下,可考虑适当补充钾和钠.

    作者:李尔然;王秋月;吴凝萃;于润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细胞周期素D1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0例女性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女性NSCLC组织中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2~T4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yclin D1表达率高于T1组、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cyclin D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生长部位未见显著性关联.结论:女性NSCLC组织中存在cyclin D1的过表达,cyclin D1可能是肺癌的潜在预报因子.

    作者:刘洁;周宝森;何钦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NgR的表达

    目的:检测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Nogo-66受体(NgR)是否表达.方法:悬浮培养法培养大鼠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形成神经球后,以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并检测NgR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球及单个神经干细胞均显著表达NgR.结论:NgR在脊髓神经发育的干细胞阶段即开始表达.

    作者:王丰;朱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新生大鼠肺组织中Ⅲ型和Ⅳ型胶原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Ⅲ型和Ⅳ型胶原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足月新生大鼠生后分别于90%~95%氧和空气中持续暴露,于1,3,7,14,21 d取肺组织进行HE、Masson和Gomori银染色,图像定量分析,计算胶原及网状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肺组织中Ⅲ和Ⅳ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病理观察高氧组早期出现炎性反应,7 d出现肺泡发育阻滞,终纤维化;7 d后高氧组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在肺间隔和间质中沉积,阳性面积百分比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更加显著(P<0.01).高氧组和空气组Ⅲ和Ⅳ型胶原蛋白含量在14 d分别为(52.52±5.73)和(29.71±2.62)ng/mg(P<0.01),(24.78±5.42)和(14.90±2.44)ng/mg(P<0.05);21 d分别为(81.90±6.33)和(53.31±1.34)ng/mg(P<0.01),(40.27±1.94)和(26.13±1.94)ng/mg(P<0.01).结论:持续吸入高浓度氧,肺组织终可出现伴有Ⅲ型和Ⅳ型胶原含量增加的纤维沉积.

    作者:刘雪雁;陈宁;薛辛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大鼠损伤动脉内膜肥厚的机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内膜肥厚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0只,制备颈总动脉球囊导管损伤模型,实验组给予ACEI,对照组仅给予溶剂.测定2和5 d动脉中膜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和弹性蛋白酶ⅢB阳性细胞率.结果:ACEI显著降低大鼠损伤动脉中膜PDGF-B和弹性蛋白酶ⅢB阳性细胞率(P<0.01).结论:ACEI通过抑制PDGF和弹性蛋白酶减轻内膜肥厚.

    作者:孙娟;陈丽萍;凌光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