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源性癌肉瘤1例报告

王兆元;张英;王洁

关键词:牙源性癌肉瘤, 病理
摘要:报告1例罕见的牙源性癌肉瘤,对其病理改变进行了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聚赖氨酸对胎鼠颌下腺细胞培养的影响

    目的:研究以多聚赖氨酸为生长底物对体外培养胎鼠颌下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板,对胎鼠颌下腺上皮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应用相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生长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细胞来源进行鉴定.结果:颌下腺细胞在包被有多聚赖氨酸的培养皿表面生长分化良好,呈单层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单克隆角蛋白、上皮膜抗体呈阳性表达.结论:多聚赖氨酸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细胞的黏附与生长.

    作者:黄绍辉;张恩礁;周青;王玉新;徐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研究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采用低效价颗粒凝集法检测649例住院患者血液MP-IgM抗体.血清检测MP-IgM阳性占9.6%,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占16.1%,支气管哮喘占12.5%,阳性率较高.MP是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MP感染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岳猛;姜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Fhit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产物Fhit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正常胃组织、31例癌旁正常组织、12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67例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Fhit蛋白在胃癌不同组织学类型及Lauren分型中的表达差异十分显著(P<0.01),而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级别等分组指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良性胃病组织、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4组中表达下降或缺失率逐渐升高,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Fhit蛋白在弥漫型、分化不良型胃癌中丢失显著,提示可能预后不佳;Fhit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与胃癌发生过程相关.

    作者:王俊;吴云飞;杨建伟;刘江;徐惠绵;任艳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牙源性癌肉瘤1例报告

    报告1例罕见的牙源性癌肉瘤,对其病理改变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兆元;张英;王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ERK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RK1和ERK2蛋白在50例上皮性卵巢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RK1和ERK2在卵巢癌中有过度表达,与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Ⅲ~Ⅳ期表达高于Ⅰ~Ⅱ期,差异显著(P<0.05).ERK1和ERK2与卵巢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无关.结论:ERK的过度表达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杨;赵林;郭科军;温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控制与消除心室颤动的旋波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控制与消除心室颤动的方法.方法:利用旋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二维心脏系统施加周期驱动与有效驱动数值模拟心室颤动的控制和消除.结果:周期驱动达到共振频率时,旋波头会沿着直线漂移;有效驱动时,合适的强度可以使旋波被驱出边界.结论:本方法对有效实施心脏的阈下除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李莉;洪洋;刘力;张广才;曲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RNA干扰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抑制效果.方法:体外PCR扩增合成针对TNF-α靶位点的DNA表达盒,转染经脂多糖(LPS)激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在细胞内源性RNA聚合酶Ⅲ作用下转录形成siRNA,诱发目标mRNA的降解.于转染后48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TNF-α浓度用ELISA方法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无关干扰组相比,干扰组TNF-α分泌量明显降低(P<0.05),抑制率约为16%.结论:RNA干扰技术可以在原代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发挥特异性干扰作用,产生抑制TNF-α分泌的效果,为TNF-α的基因治疗开拓新途径.

    作者:郑宁宁;丁旭东;宋晓宇;杜莉莉;孙杰;金玉楠;张海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磁性附着体中铁素体不锈钢引起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中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引起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情况,初步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铁素体不锈钢材料浸提液处理L929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期,透射电镜观察其凋亡形态.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增加,但对细胞周期无特异性影响.结论: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符合临床应用的生物相容性要求,可应用于新型磁性附着体之中.

    作者:康晓燕;于学垠;战德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蜂蛇胶囊联合放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机选取40例胃癌病人作为观察组,以蜂蛇胶囊结合放疗、化疗进行治疗.观察血象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对胃癌病人的减毒增效作用.蜂蛇胶囊结合化疗、放疗同时治疗胃癌病人疗效显著,且无脊髓抑制现象,可降低单纯化疗、放疗所引起的毒副反应,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桂兰;李一宁;梁良;赵维诚;肖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38信号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p38信号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38、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分析p38、p-p38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38蛋白主要分布于乳腺癌上皮细胞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内,癌细胞胞浆浓染,正常乳腺细胞胞浆淡染;p-p38蛋白阳性信号定位于乳腺癌细胞核.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p38的阳性率分别为76.3%和40.9%,差异十分显著(P<0.01);p-p38的阳性率分别为68.4%和36.4%,差异显著(P<0.05).p38、p-p38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Westernblot也证实,p38、p-p38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p38、p-p38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38MAPK信号传导途径在乳腺癌侵袭与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凤;韩艳春;曾宪旭;关剑;王睿;宋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X线平片与B型超声结合对肺棘球蚴囊肿的诊断价值

    分析了20例(28个病灶)由X线平片结合B型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棘球蚴囊肿的病例.X线平片对肺棘球蚴囊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为79%、93%、72%.B型超声对肺棘球蚴囊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为75%、95%、70%.而X线平片结合B型超声对肺棘球蚴囊肿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为89%、97%、86%.X线平片结合B型超声可提高肺棘球蚴囊肿的诊断准确度.

    作者:王书轩;苏惠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腹腔内脏器官三维重建

    目的:研究完全具有中国人体质特征的可视化人体腹腔器官三维重建.方法:采用第三军医大学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中国男性人体断层数据集,人工勾画出器官轮廓后,将胸部至盆部的数据在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处理.结果:终设计出一个可以从任意角度和层面观察腹腔中各器官和组织的立体形态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软件.结论:制作的软件对腹腔各脏器进行了很好的可视化,为外科实施手术提供直观、准确的解剖学信息.可以成为传统教材和解剖学图谱的非常有力的补充.

    作者:李万冬;徐惠绵;凌光烈;张绍祥;宋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7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分析

    7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经确诊后应用化疗方案治疗5例,结果缓解率低、生存时间短、预后差.联合应用化疗、沙利度胺并及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王欢;李迎春;廖爱军;刘卓刚;张嵘;韩乃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的活性及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探讨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术前15 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10 mg/kg,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明胶酶的活性,同时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明胶酶(A、B)活性增加;灯盏花素组MMP-9活性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而灯盏花素对MMP-2作用不显著.脑缺血再灌注后4 h起脑组织伊文思蓝渗出逐渐增多,48 h达高峰,以后有下降趋势.灯盏花素组于术后伊文思蓝渗出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的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明胶酶B的活性、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卢晓梅;赵红;张海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TNF-α、IL-6、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OMA-IR指数,对高血压伴或不伴IR的患者,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TNF-α、IL-6、NO,并分析高血压IR与IL-6、TNF-α、NO的关系.结果:高血压伴IR者TNF-α高于正常及高血压不伴IR者,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高血压伴或不伴IR者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高血压伴IR者IL-6水平高于不伴IR者;高血压伴或不伴IR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NO与IRI无相关性.结论:TNF-α与高血压IR的发生有关;NO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但与IR无关;IL-6与高血压及高血压IR的发生均有关.

    作者:王艳军;何冰;李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宫内感染致胎鼠脑TNF-α表达及脑细胞凋亡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孕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胎鼠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胎鼠脑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妊娠18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分别腹腔注射盐水和LPS.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点的LPS腹腔注射后,两组胎鼠脑TNF-α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孕鼠腹腔注射LPS 0.4 mg/kg后48 h胎鼠脑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胎鼠脑组织中TNF-α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LPS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LPS剂量的增大,差异更为显著(P<0.01);LPS以4 mg/kg腹腔注射后,胎鼠脑组织的TNF-α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增加,1 h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 h达高峰,至8 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S组注药后48 h胎鼠脑海马区见大量棕褐色核染的凋亡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TNF-α可能是LPS致胎鼠脑损伤的关键的细胞因子.

    作者:王欣煜;毛健;刘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介入手术室内空间放射分布的监测

    通过对介入手术室内各点的监测,分析室内辐射场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监测结果分析,建议介入工作人员应选择辐射剂量小的点位工作,同时应加强对射线的散射防护.

    作者:相荣才;温良;郑玉敏;扬宏远;洪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p38和uP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磷酸化p38(p-p38)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p-p38和uP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p38及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60.0%.p-p38和uPA表达均为阳性25例,表达均为阴性15例,两者表达一致的符合率为66.7%(40/60),其表达呈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p38及uPA过表达在乳腺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艳春;曾宪旭;王睿;李凤;赵艳;宋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44例CDH先证者及其对照的家系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进行遗传度估算.结果:先证者一级、二级亲属CDH患病率(2.68%,0.45%)显著高于对照组亲属(0.11%,0.13%),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5.441(3.440~188.150)、3.453(1.135~10.502),患病率先证者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对照组亲属.先证者一级、二级、三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67.88±5.12)%、(48.53±11.06)%、(31.82±42±.89)%,三者加权平均遗传度为(41.74±4.62)%.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92(2.116~5.556)、4.877(3.623~6.566).结论:CDH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遗传因素在决定CDH的易患性上起重要作用,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是CDH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姜俊;麻宏伟;戴晓梅;张立军;吕俊峰;牛国辉;郭然;吉士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癌荷瘤小鼠药物去势后survivin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去势方法对前列腺癌荷瘤小鼠生存素(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非依赖性细胞系PC3构建两种BALB/C鼠肿瘤模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动物药物去势前、后两种癌结节中survivin基因和蛋白的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两种癌结节细胞中均检测到survivin mRNA,在对照组人非癌前列腺组织中均无表达.药物去势前LNCaP组水平略高于PC3组,但差异不显著.药物去势前、后两种癌结节细胞的survivin 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LNCaP组药物去势前Survivin蛋白含量相对值与PC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药物去势后INCaP组的Survivin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PC3组无显著改变.LNCaP组呈现了较多的凋亡细胞,PC3组偶见凋亡细胞.结论:survivin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差异可能是前列腺癌不同的激素依赖性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屹立;薛东炜;王平;宫大鑫;孙志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