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O在卵巢切除鼠椎间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杨茂伟;屠冠军;吕刚;朱悦

关键词: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卵巢切除术, 椎间盘
摘要: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在卵巢切除后鼠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64只,实验组32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32只,行假手术.术后3个月两组分别以Prodigy骨密度仪作大鼠腰椎骨密度值(BMD)测定;同时分别摘取子宫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别取两组大鼠L4~L5椎间盘,取匀浆液测定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大鼠腰椎BMD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子宫明显萎缩;椎间盘NO含量实验组为(13.195±0.045)nmol/mg Pr,对照组为(10.399±0.036)nmol/mg Pr;术后3个月实验组大鼠椎间盘NOS含量实验组为(3.487±0.024)U/mg Pr,对照组为(2.766±0.021)U/mg Pr.两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O和NOS在卵巢切除鼠椎间盘的退变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p53和c-myc基因产物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53,c-myc基因产物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探讨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6例原发性小细胞肺癌进行检测.结果:p53、c-myc蛋白表达及其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1.1%,52.8%.p53蛋白表达在I期与Ⅲ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c-myc蛋白表达率随分期增加而增高,但各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共表达在各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相比p53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c-myc蛋白表达及共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生存时间≥18个月组与术后生存时间<18个月组相比p53蛋白、c-myc蛋白及共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53蛋白和c-myc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p53蛋白与小细胞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相关;c-myc蛋白表达越高预后越差,p53和c-myc蛋白共表达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杨春鹿;关永信;李进东;曲恒春;李厚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FGF及FGFR-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 及其受体FGFR-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40 例上皮性卵巢癌aFGF mRNA及FGFR-1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aFGF mRNA 和FGFR-1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有过度表达(P<0.05),Ⅲ~Ⅳ期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结论:aFGF及FGFR-1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呈正相关,可作为卵巢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颐;高红;孙黎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目的:观察新的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Doxtaxol)细胞毒性和对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应用克隆形成分析多西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研究采用药物浓度为半数抑制剂量(ID50).常规照射剂量2Gy时的放射增敏比(SERSF2)定义为2Gy时对照存活分数(SF)和药物处理组SF.结果: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ID50为3.2×10-8mg/ml.当3.2×10-8mg/ml多西紫杉醇作用3,6,12和24 h,各时间点均可见放射增敏效应.相应的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27,1.44,1.53和1.58;SERDq分别为1.40,3.20,5.0和7.5;SERSF2分别为1.38,2.2,3.0和3.4.结论: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与时间相关.

    作者:唐秋;李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调节蛋白Grp78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了解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人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人胃黏膜组织中Grp78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P未感染组28例,Grp78 mRNA表达为0.8038±0.0500,感染组32例,Grp78 mRNA表达为1.1586±0.0839;未感染组Grp78蛋白表达为0.4345±0.0545,感染组Grp78蛋白表达为0.6204±0.041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正常胃黏膜组织有Grp78 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合成.HP感染胃黏膜增加Grp78 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有利于胃黏膜的自身保护.

    作者:王孟春;方文刚;陈澄;李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肾母细胞瘤中凋亡情况的研究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中凋亡的情况,探讨凋亡与肾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细胞末端转移标记(ISEL)法进行凋亡指数测定,TdT去除液用于阴性对照,断奶4 d后的母鼠乳腺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肾母细胞瘤中胚基型的3种分化程度的凋亡指数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预后较好病理组织(FH)中的各病理分型间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FH与预后不好病理组织(UH),FH与正常对照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UH与正常对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母细胞瘤中降低的凋亡指数与差的预后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魏雷震;李喆;孙涛;金春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乙酰唑胺负荷实验99mTc-HMPAO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烟雾病的脑血流储备

    目的:使用99mTc-HMPAO SPECT及乙酰唑胺(Diamox)负荷显像评价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患者的脑血流储备.方法:血管造影诊断为烟雾病人9例(儿童4例,成人5例),6例为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型,3例为出血型.用99mTc-HMPAO显像,先取安静时图像,之后注入Diamox进行第二次显像,两次图像相减为负荷像,再行图像校正.结果:静息时6例血流低下,3例血流正常,Diamox负荷显像9例中6例阳性,静息像未见异常的3例也全部呈阳性.结论:Diamox负荷实验99mTc-HMPAO SPECT对评价烟雾病的脑循环储备有价值.

    作者:高沁怡;李娜;李亚明;裴著果;桑原康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妊娠末期及分娩后妇女血浆Fb增高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纤维蛋白原(Fb)浓度增加的机制.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Fb浓度;Fb片段的定量采用电泳和超声扫描仪;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分娩前,总Fb及其片段浓度增加,CRP浓度正常.阴式分娩3 d后,总Fb浓度及其片段均比分娩前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分子量Fb(HFb)下降程度比低分子量(LFb)小,HFb/LFb比值增加;剖宫产后3 d,总Fb浓度和HFb浓度升高,LFb浓度下降到与阴式分娩后相同水平,HFb/LFb比值增加;分娩后3 d,两种分娩形式CRP浓度均增加,但阴式分娩者,浓度增加到分娩前的3倍,剖宫产者浓度可增加到25倍.分娩后3 d,Fb或HFb浓度与CRP浓度呈显著相关.分娩6周后,所有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妊娠期间导致纤维蛋白浓度增高的机制是不同的.分娩后HFb/LFb比值增加依赖急性时相反应,反应程度依赖分娩类型.

    作者:杨威;刘卓刚;康绍婵;张红;吴斌;王德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NE-VB型电磁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4 188例临床体会

    对尿路结石病人行NE-VB电磁体外冲击波碎石,根据结石的部位选择不同的体位和不同的电压及冲击次数.4 188例肾结石粉碎率99.8%,3个月排净率95%;输尿管结石粉碎率99.9%,3个月排净率99.5%;膀胱结石粉碎率100%,3个月排净率80%.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实时监测治疗全过程,能对阳性、阴性结石进行准确定位,无X线,对人体损伤小,无须任何麻醉,是理想的碎石方法.

    作者:刘桂兰;赵维诚;江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NO在卵巢切除鼠椎间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在卵巢切除后鼠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64只,实验组32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32只,行假手术.术后3个月两组分别以Prodigy骨密度仪作大鼠腰椎骨密度值(BMD)测定;同时分别摘取子宫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别取两组大鼠L4~L5椎间盘,取匀浆液测定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大鼠腰椎BMD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子宫明显萎缩;椎间盘NO含量实验组为(13.195±0.045)nmol/mg Pr,对照组为(10.399±0.036)nmol/mg Pr;术后3个月实验组大鼠椎间盘NOS含量实验组为(3.487±0.024)U/mg Pr,对照组为(2.766±0.021)U/mg Pr.两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O和NOS在卵巢切除鼠椎间盘的退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茂伟;屠冠军;吕刚;朱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容量控制通气流速波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生理效应的研究

    目的: 比较分析容量控制通气中减速波、恒速波(方形波)及正弦波3种吸气流速波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生理如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18名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容量控制通气的COPD患者,设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恒定不变,分别于固定吸呼比和固定峰流速两种情况下,随机选择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同时进行床头肺功监测.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并记录心率、血压、Pa-etCO2等指标.结果:(1)血气:在峰流速一定时,恒速波时PaCO2与减速波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在吸呼比一定时PaCO2无差异.两种情况下PaO2、心率、平均动脉压、Pa-etCO2均无差异(P>0.05).(2)呼吸力学:在两种情况下,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平均气道压减速波时大,恒速波低;气道峰压减速波低,恒速波高,以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压波动、气道平均阻力减速波小,恒速波大(P<0.05);呼吸机做功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3种不同的吸气流速波型(减速波、恒速波、正弦波)对COPD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呼吸力学均存在不同效应.减速吸气流速波型可以降低气道阻力,减速波时气道峰压较低,可以减少气压伤的发生,但减速波时平均气道压较高,而恒速波的优势就在于平均气道压较低,并且在峰流速相同的情况下,恒速波可以降低PaCO2,正弦波介于二者之间.

    作者:苏新明;刘志;于润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硼砂甲苯胺蓝染液在半薄切片染色上的应用

    改良常规的甲苯胺蓝半薄切片染色为硼砂甲苯胺蓝染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染色步骤简捷、结构清晰、色调适度,改良后的方法可作为半薄切片染色常规使用.

    作者:刘冬娟;祝素文;李艳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LE小鼠高IgG血症Fcgr2b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NZB/WF1双亲NZB,NZW小鼠 Fcgr2b基因启动子区核酸序列,明确Fcgr2b基因启动子区的突变性质.方法:扩增NZB,NZW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DNA进行核酸序列分析.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NZB×NZW )F1×NZW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与W/W型组间血清总IgG 水平.结果: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与正常鼠Balb/C相比存在2个部位碱基缺失,分别为13 bp及3 bp.NZW小鼠除有3个碱基置换外,与Balb/C鼠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相同.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组血清总 IgG水平明显高于W/W型组(P<0.0001).结论: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碱基缺失,且该缺失突变可能与血清总IgG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米小轶;韩昱晨;李春秀;宋敏;姜奕;宋继谒;广濑幸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NAG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通过对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的联合检测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NAG采用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法,β2m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的NAG、血及尿中的β2m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表明NAG及血、尿β2m的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作者:王艳萍;苏晓林;王禹;王秋月;任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Iodogen法125I标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采用Iodogen(四氯二苯基苷脲)法进行125I标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标记物用SephadexG-25柱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用薄层层析法和三氯醋酸法鉴定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游离碘率及碘标记率和标记物的稳定性.结果标记物的放化纯度为97.8%,碘标记率为78.4%,比活度为86.34 TBq/mmol.用Iodogen法125I标记rhG-CSF,方法简便、标记率高、稳定性好.

    作者:刁尧;金雪瑛;李亚明;赵恂;于成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神经系统多原发肿瘤生物学特性分析

    为研究神经系统多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颅内原发肿瘤具备2个以上,除外转移的标本18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本组多原发肿瘤中,脑膜-胶质瘤发生率高占40%.本组神经系统多原发肿瘤发生率占同期颅内肿瘤的3‰.

    作者:周怀伟;孙同舟;鲍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胃肠癌GST-π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mRNA在胃癌、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明确GST-π在胃癌、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自主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胃癌、34例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GST-π mRNA的表达.结果:GST-π mRNA在胃癌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8.1%和41.2%,明显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GST-π mRNA表达与胃肠癌发生、发展及内在性耐药有关.

    作者:姚凡;金锋;陈波;路平;樊华;吴晓芝;徐惠绵;王舒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液和骨髓标本中常见细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和骨髓标本中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883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分别为15.6%和72.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为25.3%,10.9%.结论:细菌的耐药性变迁是治疗感染,特别是菌血症和重症感染的关键问题.

    作者:年华;王倩;孙玉红;丁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胰岛素基因在幼仓鼠肾细胞中的表达及降血糖实验研究

    目的: 构建并筛选人胰岛素基因真核高效表达载体.方法:常规法构建重组质粒pEF1α-ImINS.将重组质粒pEF1α-ImINS和胰岛素其他3个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幼仓鼠肾(BHK)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传至20代,分别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胰岛素和(或)胰岛素原在BHK细胞中表达的情况.并用重组质粒pEF1α-ImINS转染BHK细胞的阳性克隆20代的PBS细胞悬浮液(5×107个/只)及其培养上清(0.5 ml/只)对昆明小鼠行腹腔注射,通过对注射前后小鼠血糖值测定,分析转基因产物降血糖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胰岛素的表达量高为7.984 μIU/ml ,胰岛素表达水平的灰度值在BHK细胞质中为177.5±15.10,细胞核中为150.3±21.43;昆明小鼠注射pEF1α-ImINS转染BHK克隆细胞株的悬浮液后6 h与注射前24 h血糖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BHK细胞中重组质粒pEF1α-ImINS是胰岛素表达量高的质粒;pEF1α-ImINS转染的克隆细胞株在小鼠体内有胰岛素表达,并且对正常小鼠有降血糖的作用.

    作者:李华;王苹;刘维全;王吉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药白花前胡对麻醉猫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白花前胡对麻醉猫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活性及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的影响,探讨白花前胡的作用.方法: 采用整体麻醉开胸猫心肌缺血模型,闭塞冠状动脉40 min后经十二指肠给药,分别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白花前胡0.2 g/kg,1.0 g/kg组给药5 h分别使左心室心肌梗死面积从对照组的(23.6±6.7)%减小至(15.0±5.7)%和(13.9±6.7)%(P<0.05);两种剂量白花前胡均明显降低心肌梗死5 h后血清中LDH、CK-MB的活性,分别由对照组的(61.1±12.8)%和(191.1±225.2)%降至(9.1±44.6)%,(-1.5±87.2)%和(32.6±46.8)%,(75.0±32.5)%(P<0.05);结论:白花前胡对麻醉猫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姜明燕;常天辉;徐亚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卵巢上皮癌中CD44基因mRNA内含子9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癌中CD44基因mRNA内含子9的滞留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CD44基因mRNA内含子9的滞留率及相对含量.结果:内含子9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滞留;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瘤中滞留率及相对含量分别为36.67%和8.37%,87.50%和86.87%, 93.33%和91.17%;恶性和交界性上皮性卵巢瘤中内含子9的滞留率及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P<0.01);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内含子9的滞留率和相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内含子9的滞留可能成为新的卵巢癌生物学诊断方法.

    作者:赵冬妮;张淑兰;王敏;高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