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雷震;李喆;孙涛;金春莲
目的:观察新的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Doxtaxol)细胞毒性和对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应用克隆形成分析多西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研究采用药物浓度为半数抑制剂量(ID50).常规照射剂量2Gy时的放射增敏比(SERSF2)定义为2Gy时对照存活分数(SF)和药物处理组SF.结果: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ID50为3.2×10-8mg/ml.当3.2×10-8mg/ml多西紫杉醇作用3,6,12和24 h,各时间点均可见放射增敏效应.相应的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27,1.44,1.53和1.58;SERDq分别为1.40,3.20,5.0和7.5;SERSF2分别为1.38,2.2,3.0和3.4.结论: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与时间相关.
作者:唐秋;李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使用国产FM3型冰点渗透压计测定经病理诊断的肾小球疾病及急、慢性肾盂肾炎病人的尿渗量、渗量比和无溶质水清除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盂肾炎均有明显下降(P﹤0.01).尿渗透压测定可以推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肾盂肾炎的性质,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国柱;苏晓林;王禹;陈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中凋亡的情况,探讨凋亡与肾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细胞末端转移标记(ISEL)法进行凋亡指数测定,TdT去除液用于阴性对照,断奶4 d后的母鼠乳腺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肾母细胞瘤中胚基型的3种分化程度的凋亡指数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预后较好病理组织(FH)中的各病理分型间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FH与预后不好病理组织(UH),FH与正常对照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UH与正常对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母细胞瘤中降低的凋亡指数与差的预后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魏雷震;李喆;孙涛;金春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髋脱位(CDH)与Hox基因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在Hox基因A,B,C和D簇所在的染色体区域7P14-15,17q21,12q13和2q31内选择4个微卫星DNA标记D7S1808,D17S1820,D12S1686和Hox4EP,应用PCR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01个先天性髋脱位核心家系的303名成员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在D12S1686多态性标记位点上检测到16个等位基因,TDT分析先天性髋脱位与D12S1686遗传标记位点不存在传递不平衡(χ2=6.171,P=0.965);在D7S1808多态性标记位点上检测到10个等位基因,与D7S1808遗传标记位点的第7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χ2=6.045,P=0.014);在D17S1820多态性标记位点上检测到12个等位基因,与D17S1820遗传标记位点的第4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χ2=6.025,P=0.014);在Hox4EP多态性标记位点上检测到16个等位基因,与Hox4EP遗传标记位点的第4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χ2=6.461,P=0.011).结论:先天性髋脱位与Hox基因 A,B和D簇可能有关联, Hox A,B和D簇基因可能是先天性髋脱位的易感基因.
作者:麻宏伟;李祁伟;卢瑶;姜俊;王岳平;王旸;马瑞雪;吉士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并筛选人胰岛素基因真核高效表达载体.方法:常规法构建重组质粒pEF1α-ImINS.将重组质粒pEF1α-ImINS和胰岛素其他3个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幼仓鼠肾(BHK)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传至20代,分别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胰岛素和(或)胰岛素原在BHK细胞中表达的情况.并用重组质粒pEF1α-ImINS转染BHK细胞的阳性克隆20代的PBS细胞悬浮液(5×107个/只)及其培养上清(0.5 ml/只)对昆明小鼠行腹腔注射,通过对注射前后小鼠血糖值测定,分析转基因产物降血糖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胰岛素的表达量高为7.984 μIU/ml ,胰岛素表达水平的灰度值在BHK细胞质中为177.5±15.10,细胞核中为150.3±21.43;昆明小鼠注射pEF1α-ImINS转染BHK克隆细胞株的悬浮液后6 h与注射前24 h血糖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BHK细胞中重组质粒pEF1α-ImINS是胰岛素表达量高的质粒;pEF1α-ImINS转染的克隆细胞株在小鼠体内有胰岛素表达,并且对正常小鼠有降血糖的作用.
作者:李华;王苹;刘维全;王吉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人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人胃黏膜组织中Grp78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P未感染组28例,Grp78 mRNA表达为0.8038±0.0500,感染组32例,Grp78 mRNA表达为1.1586±0.0839;未感染组Grp78蛋白表达为0.4345±0.0545,感染组Grp78蛋白表达为0.6204±0.041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正常胃黏膜组织有Grp78 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合成.HP感染胃黏膜增加Grp78 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有利于胃黏膜的自身保护.
作者:王孟春;方文刚;陈澄;李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和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作用以及外源性bFGF对缺氧缺血后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GFAP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生后7 d时正常新生鼠脑内有微弱GFAP表达.生后14 d,GFAP阳性细胞数量及染色强度呈高峰状态,主要见于脑白质区.生后28 d海马、脑白质内有少量GFAP阳性细胞.缺氧缺血后GFAP表达增加,以缺氧缺血后48 h明显.外源性bFGF增加GFAP的表达,以用药后24 h作用明显,并持续至用药后5 d.正常新生鼠脑有一定程度的内源性bFGF表达,生后10 d表达呈高峰状态.以后一直有少量bFGF表达,其组织学分布与GFAP大致相似.结论:缺氧缺血可诱导内源性bFGF及GFAP的表达.外源性bFGF可增强缺氧缺血时新生鼠脑GFAP的表达,补充内源性bFGF的不足,在缺氧缺血时神经元损伤修复中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王华;杨华;吴保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改良常规的甲苯胺蓝半薄切片染色为硼砂甲苯胺蓝染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染色步骤简捷、结构清晰、色调适度,改良后的方法可作为半薄切片染色常规使用.
作者:刘冬娟;祝素文;李艳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肺癌放射导向手术中肿瘤及正常组织P糖蛋白(P-gp)、Ki-67抗原表达与放射性核素摄取比(T/N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测定32例接受放射导向手术的肺癌病人P-gp和Ki-67抗原表达,分析P-gp和Ki-67的标记指数(LI)与T/N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gp和Ki-67的LI和肺癌病人T/NT之间均有相关性(r=-0.61,P=0.0002; r=0.75,P=0.0001).结论:Ki-67的LI越高(肿瘤增殖越旺盛),T/NT值越高;P-gp阳性的肿瘤,T/NT值较低.
作者:李进东;韩立波;胡永校;李亚明;范洋;韩春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分析容量控制通气中减速波、恒速波(方形波)及正弦波3种吸气流速波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生理如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18名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容量控制通气的COPD患者,设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恒定不变,分别于固定吸呼比和固定峰流速两种情况下,随机选择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同时进行床头肺功监测.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并记录心率、血压、Pa-etCO2等指标.结果:(1)血气:在峰流速一定时,恒速波时PaCO2与减速波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在吸呼比一定时PaCO2无差异.两种情况下PaO2、心率、平均动脉压、Pa-etCO2均无差异(P>0.05).(2)呼吸力学:在两种情况下,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平均气道压减速波时大,恒速波低;气道峰压减速波低,恒速波高,以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压波动、气道平均阻力减速波小,恒速波大(P<0.05);呼吸机做功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3种不同的吸气流速波型(减速波、恒速波、正弦波)对COPD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呼吸力学均存在不同效应.减速吸气流速波型可以降低气道阻力,减速波时气道峰压较低,可以减少气压伤的发生,但减速波时平均气道压较高,而恒速波的优势就在于平均气道压较低,并且在峰流速相同的情况下,恒速波可以降低PaCO2,正弦波介于二者之间.
作者:苏新明;刘志;于润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测定156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抗HP特异性抗体HP IgG,同时测量血脂主要指标和FIB的水平.结果: HP IgG(+)者甘油三脂(TG)水平明显高于HP IgG(-)者(P<0.05),其他血脂指标和FIB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HP的感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血脂代谢,表现为TG水平的提高,但尚不能认为HP的感染可通过影响FIB水平而影响凝血机制.
作者:郑东明;王金春;郝庆;宋利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NZB/WF1双亲NZB,NZW小鼠 Fcgr2b基因启动子区核酸序列,明确Fcgr2b基因启动子区的突变性质.方法:扩增NZB,NZW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DNA进行核酸序列分析.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NZB×NZW )F1×NZW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与W/W型组间血清总IgG 水平.结果: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与正常鼠Balb/C相比存在2个部位碱基缺失,分别为13 bp及3 bp.NZW小鼠除有3个碱基置换外,与Balb/C鼠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相同.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组血清总 IgG水平明显高于W/W型组(P<0.0001).结论: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碱基缺失,且该缺失突变可能与血清总IgG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米小轶;韩昱晨;李春秀;宋敏;姜奕;宋继谒;广濑幸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p53,c-myc基因产物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探讨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6例原发性小细胞肺癌进行检测.结果:p53、c-myc蛋白表达及其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1.1%,52.8%.p53蛋白表达在I期与Ⅲ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c-myc蛋白表达率随分期增加而增高,但各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共表达在各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相比p53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c-myc蛋白表达及共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生存时间≥18个月组与术后生存时间<18个月组相比p53蛋白、c-myc蛋白及共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53蛋白和c-myc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p53蛋白与小细胞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相关;c-myc蛋白表达越高预后越差,p53和c-myc蛋白共表达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杨春鹿;关永信;李进东;曲恒春;李厚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颅内占位病人颅内压的影响.方法:ASA I~II级、格拉斯哥评分15分、行择期开颅手术病人24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n=12)和异丙酚组(n=12).用依托咪酯、芬太尼、琥珀胆碱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七氟醚组吸入2%七氟醚,异丙酚组先静注异丙酚1.5 mg/kg,后以8~10 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插管后、给药后5,10和2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脑脊液压,计算脑灌注压值. 结果:异丙酚组给药后5,10和20 min时比诱导前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12.28%、13.36%和9.64%,七氟醚组分别下降8.26%、11.1%和10.94%,两组差异显著(P<0.05);异丙酚组脑灌注压分别下降12.34%、10.76%和11.0%,七氟醚组分别下降4.1%、7.5%和8.5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颅内占位病人异丙酚麻醉维持能使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和颅内压下降.七氟醚麻醉维持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但颅内压有轻度升高,在过度通气条件下可用于无颅内高压症状对颅内占位病人的麻醉.
作者:金玄玉;王昆鹏;李岩;王俊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mRNA在胃癌、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明确GST-π在胃癌、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自主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胃癌、34例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GST-π mRNA的表达.结果:GST-π mRNA在胃癌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8.1%和41.2%,明显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GST-π mRNA表达与胃肠癌发生、发展及内在性耐药有关.
作者:姚凡;金锋;陈波;路平;樊华;吴晓芝;徐惠绵;王舒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高果糖膳食对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高果糖膳食(果糖占总热量34.5%)诱导并经钳夹技术证实建立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生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结果:高果糖膳食喂养4周后,实验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由(11.5±0.6)mg/kg·min-1下降至(6.6±0.4)mg/kg·min-1(P<0.01);血清FFA由(0.45±0.09)mmol/L增至(0.78±0.19)mmol/L(P<0.01);TG由(0.54±0.10)mmol/L增至(0.96±0.22)mmol/L(P<0.01);TC由(1.96±0.32)mmol/L增至(2.42±0.21)mmol/L(P<0.01).结论:高果糖膳食可导致机体严重IR,是建立IR大鼠模型的有效手段;该模型同时伴有血清脂代谢各相关指标的明显异常,血脂的变化既是IR的结果,也是IR向纵深发展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作者:赵玉岩;卢庆华;都健;刘国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干旱地区气象因素与常见传染病的关系.方法:选择辽宁省朝阳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1981-1994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资料以及同期气象因子资料,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进行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消化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平均蒸发量和平均低地温相关,伤寒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压、平均蒸发量相关;呼吸道传染病流脑和麻疹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和平均蒸发量相关,百日咳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压和平均蒸发量相关;虫媒传染病斑疹伤寒的发病率与年平均气温和平均地面温度相关.结论:朝阳地区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气压、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不同气象因子对不同类型传染病的作用不同.
作者:曲波;关鹏;周宝森;刘继敏;冯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对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的联合检测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NAG采用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法,β2m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的NAG、血及尿中的β2m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表明NAG及血、尿β2m的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作者:王艳萍;苏晓林;王禹;王秋月;任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 及其受体FGFR-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40 例上皮性卵巢癌aFGF mRNA及FGFR-1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aFGF mRNA 和FGFR-1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有过度表达(P<0.05),Ⅲ~Ⅳ期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结论:aFGF及FGFR-1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呈正相关,可作为卵巢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颐;高红;孙黎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对208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产后心境不良的原因,为个别性的关怀、有效的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丁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