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河;何三光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在心肌炎中的动态变化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夹心层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心肌炎,20例疑似心肌炎及30例正常对照cTnT和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及同功酶CK-MB,同步进行心功能测定.结果:心肌炎组cTnT明显高于疑似心肌炎组及对照组,且心肌炎组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疑似心肌炎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TnT与心脏收缩功能(CI,EF,ACT)均呈负相关.cTnT的敏感性为76.67%,特异性为96.67%.结论:cTnT对心肌损害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CK和CK-MB,其动态变化提示心肌病变的轻重及预后.cTnT与心脏收缩功能呈负相关,即cTnT越高,收缩功能越差.
作者:王虹;朴英爱;于宪一;胡树春;王继东;徐长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胸腺瘤及瘤旁胸腺组织切除是目前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首选方法[1],但胸腺瘤本身和瘤旁胸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在MG发病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应用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胸腺瘤伴有MG和胸腺瘤不伴有MG患者肿瘤旁胸腺组织内树突状细胞(IDC)分布情况,并以因心脏手术获得的正常胸腺组织做对照,旨在探讨上述问题.
作者:张其刚;杨春鹿;胡永校;殷洪年;张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及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健康人100例与肝病患者(乙肝、肝硬化、肝癌)129例的血清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胆红素及白蛋白的水平.结果:肝脏病组血清apo A 1及apoB平均浓度(0.84±0.69)g/L及(0.86±0.16)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9±0.18)g/L及(0.86±0.16)g/L,差异显著(P<0.05),其中肝癌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清apo A1与胆红素的浓度上升呈负相关(r=-0.543),与白蛋白浓度下降呈正相关(r=0.513).结论:血清apoA1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肝功能和肝病的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作者:卢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脑血流(CBF)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n=6):A组假手术+盐水;B组假手术+NOC12;C组SAH+盐水;D组SAH+NOC12.模型制成48 h后,通过Laser-Doppler血流仪观察NOC12(NO供体)持续静脉注射1 h内CBF的变化.结果:A、C组CBF无变化,B、D组CBF明显增加,且B组增加幅度高于D组.结论:NO能有效增加正常对照及CVS时的CBF,但CVS时脑动脉对NO的反应性下降.
作者:滕伟禹;吴哲;曹云鹏;汤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是肿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已开始试用干扰P-糖蛋白(P-gp)活性的药物来克服多药耐药性.但多数逆转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据报道中草药的有效成份川芎嗪[1],汉防己碱,蝙蝠葛碱[2]等,能逆转肿瘤的耐药性.我们期望在中药中找到新的药物来逆转临床肿瘤的耐药性,并为其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国内报道补骨脂抽提剂[3],国外有报道天然植物提取成份槲皮素可逆转肿瘤耐药[4].本实验探讨槲皮素及补骨脂的二种主要成份,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是否可逆转入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的耐药性.
作者:张荣河;何三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利用不同的二种动态检测方法研究不同术式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病儿十二指肠胃返流的特点.方法:采用24 h胃食管双pH动态检测结合持续性核素静脉注射肝胆闪烁显像技术,检测20例不同术式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病儿及17名正常儿十二指肠胃返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出现情况.结果:二种术式中囊肿切除,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组(H-D吻合组)DGR发生率高于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组.病理性DGR多发生于空腹卧位.结论.从术后DGR发生率来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组的远期效果优于后者,二种动态检测方法结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王世勇;李新娜;王维林;王慧贞;裴著果;王伟;李剑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语言可懂度在喉癌术后发音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应用USSA计算机语图频谱分析系统对40例喉癌术后患者的发声进行频谱分析,同时检测语言可懂度,并计算两者间的相关系数.结果:量化主观指标语言可懂度与声时、基频、谐噪比、频率微扰商和振幅微扰商等客观指标无相关性(P>0.05,P表示绝对不相关的可能性).结论:客观指标不能完全替代主观指标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喉切除范围较大、强烈要求能够说话的患者,语言可懂度可以作为发音功能的重要评价指标.
作者:魏宏权;郭星;杨怀安;费声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测豚鼠在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内盐酸山莨菪碱(654-2)防治组和损伤组的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探讨噪声暴露后SDH活性的变化趋势以及654-2在噪声暴露中对SDH活性的影响.方法:把豚鼠分成对照组、损伤组与654-2防治组,在噪声暴露后不同时期,用Nachlas四唑氮盐法及图象分析仪显示并测算SDH活性.结果:在噪声暴露后第3天,各组酶活性损伤重.各组耳蜗SDH活性第1、2回损失较重,第3、4回损失较轻.654-2防治组的酶活性损失较小,而损伤组酶活性损失较大.结论:高频听阈易受噪声影响.SDH活性变化趋势是先重后轻,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654-2对噪声性听力损伤有防治作用.
作者:姜爱民;汤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在粉防己碱(Tet)抑制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构形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建立(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同时以两个实验组加不同剂量的Tet抑制肺动脉高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et对MCT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PDGF-A、B表达的影响.结果:Tet能抑制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时的PDGF-B的表达增强(P<0.01),PDGF-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et抑制PDGF-B的表达是其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肺动脉高压血管构形重建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孟辉;张道荣;宋敏;张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国产涤纶片与进口硬脑膜片在后巩膜加固术中的作用.方法:选1月龄幼兔18只,采用Nurmamedov NN术式,手术前后观察眼部情况,眼压,眼轴变化.结果:术后不同时期两组眼轴长度差异不显著(经t检验,P>0.05),术后眼压与术前差异不显著(经t检验,P>0.05),病理观察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炎性反应明显,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丰富,并长入植片间隙内,两组新生血管累计平均数差异非常显著(经t检验,P<0.01),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涤纶片生物相容性好可以作为后巩膜加固术的材料.
作者:陈立忠;高殿文;归东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海马CA4区神经元凋亡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白鼠2-VO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应用TUNEL染色技术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大鼠海马CA4区神经元凋亡状态进行观察,并用图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正常大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血管性痴呆大鼠光镜下海马CA4区凋亡细胞数量较多.轻度痴呆、中度和重度痴呆与正常大鼠海马区单位面积TUNEL阳性细胞数比较,各组有明显差异(P<0.01),且与痴呆程度有关.结论:血管性痴呆时海马CA4区神经元发生凋亡,痴呆的程度与神经元凋亡的细胞数呈正相关.
作者:赵宪林;房宝玉;方秀斌;李东培;杨国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细胞Ki-67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Ki-67阳性率.结果:Ki-67阳性率在0~50.4%之间.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0.01).初发时白细胞<30×109/L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例,Ki-67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增殖状态不同,且较低的Ki-67阳性率有可能是预后良好的指标.
作者:樊华;张芳;李霞;张敬东;卢香兰;候柯佐;翟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aFGF及TPK抑制剂Genistein对AGZY-83A细胞内PKC活性及游离Ca2+浓度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FGF和Genistein诱导AGZY-83A细胞,(γ-P32)-ATP标记的Histone I为底物,液体闪烁测定PKC活性;Fura-2/AM负载荧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aFGF诱导后,细胞内PKC活性及Ca2+浓度升高,且与aFGF呈剂量依赖效应.Genistein抑制细胞内PKC活性及Ca2+浓度,也呈剂量依赖效应.Genistein对aFGF诱导的PKC活性抑制更显著.结论:进一步证明PKC和Ca2+确是TPK的下游信号分子.
作者:马际;孙黎光;刘素媛;邢伟;侯伟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大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局部复发率在10%~30%[1~3].本文通过分析大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监测大肠癌复发及早发现局部复发病灶并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提高生存率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我院1988年1月~1996年12月间接受放射治疗的大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病例52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在25~75岁间,平均年龄54岁.病理诊断均为腺癌.Dukes分期:A期6例,B期17例,C期29例.其中直肠癌39例,结肠癌13例.35例直肠癌采用Miles根治术,4例为Dixo根治术.术后复发的临床表现为:骶尾部顽固性疼痛、排尿困难、肠梗阻、便血或阴道出血、腹泻等.
作者:赵晶;李光;左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神经阻滞是否通过调节孕妇的内分泌水平而发挥其作用.方法:测定重度妊高征患者(PIH组)2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B)和硬膜外腔阻滞(EB)组,各10例.正常未孕妇女(NNP组)12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NLP组)18例.3组经腰段脊神经阻滞前、后血浆雌激素水平的变化.雌激素的测定采用放免分析法进行测定.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NLP组雌激素水平为(71.66±19.22)pg/ml、PIH组(211.12±47.61)pg/ml较NNP组(374.16±122.61)pg/ml明显降低(P<0.01),PIH组较NLP组明显降低(P<0.05),PIH组SB(237±67.23)pg/ml,EB(288.5±61.26)pg/ml)后均较阻滞前升高(P<0.05),且EB较SB升高明显(P<0.05).结论:妊高征病人较正常妊娠晚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而脊神经阻滞可以提高妊高征病人体内雌激素水平.硬膜外阻滞较蛛网膜下腔阻滞使妊高征病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更明显.
作者:董有静;张锦;崔健君;王一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在临床肝移植实践中,冷保存损伤是影响肝移植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此过程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是保存损伤的特征之一,因此在研究中采用一种有效的线粒体分离方法也尤为重要,本实验应用改进差速离心法分离冷保存1,2,3,4 h肝脏肝细胞线粒体,评价此法适用条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动物及分组:Wistar大鼠20只,8周龄,雄性0.2~0.25kg,购自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按随机数目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每组5只. 剂试与仪器:25%戊二醛,Sigma公司.A液为0.9%氯化钠溶液,B液为0.25 mol/L蔗糖-1 mmol/LEDTA溶液,pH7.6.85 p-72型低温冷冻离心机,LKB-V超薄切片机,HE-600电子显微镜,日立公司.
作者:崔泳;王金生;张文海;周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持续静脉输注用于ICU镇静的作用.方法:对30例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给予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100:0.1)持续静脉输注.结果:总镇静时间为(23.3±11.7)h,其中满意镇静时间占(90.1±8.3)%,异丙酚总平均静注速度为(6.5±3.1)μg@kg-1@min-1,满意镇静期间的平均静注速度为(5.5±2.7)μg@kg-1@min-1,镇静期间心率平稳,血压略降但维持稳定.停止镇静后病人完全清醒时间为0~20min,脱离呼吸机时间为(19.5±16.9)min,拔气管导管时间为(66.3±23.3)min,拔气管导管后30 min血气正常.结论: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ICU病人镇静效果满意,并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刘钢;王俊科;吕黄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伸指肌腱与屈指肌腱在手的功能上其重要性相同[1].国内外对屈指肌腱血液供应的解剖研究较多,但对伸指肌腱血液供应的解剖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对20例伸指肌腱的血液供应情况进行初步的解剖研究.1 材料与方法选用新鲜尸体上肢20例,其中17例经挠动脉灌注碳素墨汁与10%甲醛.常规固定后解剖出各指伸肌腱.将标本透明后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血管分布规律.另取3例标本的伸指肌腱,分别取15个不同部位的肌腱进行组织学切片.切片厚50 μ,HE染色,以备观察腱内血管的分布特点.
作者:陈静;刘瑞昌;凌光烈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新型选择性磷酸二酯酶V型强效抑制剂E4021,对顿抑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闭塞麻醉开胸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枝(LAD)15min伴3h再灌注,闭塞前15min连续静脉给药,30min滴完;用心内膜下植入超声波微晶体法测局部心肌活动.结果:E4021 10μg@kg-1@min-1对心率,平均血压,二项乘积,左室大上升速率(LV dp/dtmax)无明显经时影响,但使闭塞LAD所致缺血区的心肌节段收缩率从(17.3±1.4)%减为(1.0±1.7)%,再灌流后立即恢复,3 h后达到原来的(11.1±1.8)%,并略高于溶媒组(P<0.05).结论:E4021在不影响实验性麻醉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剂量下,对顿抑心肌有改善或保护倾向.
作者:常天辉;陈磊;児玉耕太郎;足立秀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CMV-DNA)与先天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96例孕妇血清及32例孕妇分娩时的脐血清HCMV-DNA.结果:96例孕妇血清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10.4%;7例血清HCMV-DNA阳性孕妇脐血清HCMV-DNA检出率为57%(4/7),25例阴性孕妇脐血清HCMV-DNA检出率为12%(3/25),血清HCMV-DNA阳性孕妇组的HCMV先天感染率为57%,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2%(P<0.05).结论:血清HCMV-DNA是活动性HCMV感染的标志.血清HCMV-DNA阳性的孕妇发生HCMV先天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4.75.
作者:郭津津;刘兰青;刘庆;阮强;曲陆荣;尚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