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病综合征血栓栓塞的预防及护理

王永菊;马周旺;袁睿;何茹

关键词:肾病, 综合, 静脉血栓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症状不典型, 预防及护理, 无临床症状, 肾静脉血栓, 危及生命, 临床疗效, 护理体会, 肺栓塞, 发病率, 并发症, VET, 总结, 误诊, 漏诊, 患者
摘要:血栓栓塞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主要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 thrombosis,DVT)、 肾静脉血栓(renal vein thrombosis,RVT)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ET的发病率相当高,且症状不典型或无临床症状,容易漏诊、误诊,严重影响临床疗效,甚则危及生命.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8月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35例,通过有效地预防及护理,仅3例发生VET,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超声造影检查在老年胃溃疡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在老年胃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163例老年患者空腹饮服胃肠超声助显刺后检查,沿胃的体表投影,按从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顺序进行扫查,观察溃疡病灶部位、大小、深度、周围胃壁层次结构等,与胃镜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诊断符合率:163例患者中胃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胃溃疡39例,同时行胃镜检查诊断胃溃疡51例,符合率76.5%.结论:胃超声造影检查,方便易行,重复性强,无痛苦,无创伤,适合老年人,可作为老年人胃溃疡筛查的常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温艳婷;沈燕;王渊霞;彭玮;唐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透析过程中,2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26例发生高血压,8例患者发生失衡.2例患者导管口局部轻度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病情好转.结论:良好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井玉梅;王强;吕亚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整肠生辅助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自发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用整肠生辅助治疗肝硬化并发SBP,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83例肝硬化并发SBP病例均为2002年8月~2009年8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SBP诊断标准为:①发热;②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③腹水迅速增加,用利尿剂无效;④腹水白细胞等于或大于500×106/L;⑤白细胞少于250×106/L时,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等于或超过0.50,或PMN绝对计数大于或等于250×106/L.其中④、⑤两条必须具备一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0-70)岁,平均45.6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29~69)岁,平均48.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培养、血常规、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廖燕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略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生宿舍文化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一个方面.本文在探讨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基础上,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杜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门诊输液区小儿头皮针穿刺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输液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32患儿,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改善了护理1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增进护患关系.结论:掌握良好的头皮针穿刺方法,有效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增进护患关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齐晓贵;李海燕;徐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抓好在职培训 提高和规范护士的操作技能

    抓好在职护士培训,可避免护患纠纷发生,它是有于患者、有于医院、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本人,是一个四赢的好举措.

    作者:王梅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腔镜下对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介绍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1年间140例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女性居多,占62.9%,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82例,占58.6%,在手术过程中行甲状腺肿瘤切除59例(42.1%).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0min~120min,平均53.3min,术中和术后无出血、神经或甲状腺旁腺损伤、咳嗽等并发症,患者恢复情况良好,2~4天即可出院.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灵活,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孙清泉;张传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mg,1次/d,观察周期为1个月;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尿蛋白量、血压、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结果:scr,ccr,24hUPQ以及BP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血K+浓度保持稳定.结论:缬沙坦可以平稳的降低血压,在不影响电解质的情况下,减少尿蛋白的发生,有效的保护肾功能.

    作者:罗薛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玻璃纤维桩核与镍铬合金桩核修复牙组织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玻璃纤维桩核与镍铬合金桩核修复牙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13例口腔病患,其中有72例101颗患牙属于需做修复牙治疗的病患,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使用玻璃纤维桩核治疗)36例病患54颗患牙和对照组(使用镍铬合金桩核治疗)36例病患47颗患牙,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病患54颗患牙中,显效的有19例30颗患牙,有效的有14例19颗患牙,无效的有3例5颗患牙,出现桩核松动或脱落的有1例2颗患牙,无出现牙龈变色及牙根折裂;对照组36例病患47颗患牙中,显效的有13例19颗患牙,有效的有14例17颗患牙,无效的有9例11颗患牙,出现桩核松动或脱落的有3例4颗患牙,无牙根折裂,出现牙龈变色的有6例8颗患牙,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牙组织的效果比使用镍铬合金桩核修复牙组织的治疗的效果明显,后遗症低,并发症低,不容易脱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铁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从三焦气化谈姜附通痹合剂的临床应用

    本文提出“三焦气化失常-代谢病”相关说,认为三焦气化是人体的正常生命运转过程,而三焦气化失常是众多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病机,基于对“三焦气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主张从调理三焦气化角度,运用侯氏疗法“通”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阐述侯氏“调脾固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到“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目的.应用侯氏制剂姜附通痹合剂,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这些观察及研究充分证实了“三焦气化失常-代谢病”相关说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侯氏疗法是太原市类风湿病医院院长侯丽萍博士在传承的基础上,创立的一套以“调脾固肾”“通调三焦”为诊断治疗痹证指导思想的学术思想体系、诊疗体系、康复体系.系统综合运用中医“通”的方法使机体达到自调节、自平衡、自恢复、自免疫的动态平衡(阴阳平衡)的目的.

    作者:刘明华;王英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辛伐他丁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及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残率高、再发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35%-75%的初发患者将在2-5年内再发,70%以上的脑梗死患者有1次或1次以上再发1.如果再发,病情将进一步恶发,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尤为重要.笔者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比较辛伐他丁联合拜阿司匹林和单用拜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作用,评估联合应用他丁类和拜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门诊输液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责任制护理在门诊输液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门诊输液患者274例,其中根据具体护理方法分为责任制护理组(138例)和常规护理组(136)进行比较分析,常规组行输液常规护理,责任护理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责任制护理.随后,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并比较组别间患者的满意度及宣传教育效果.结果:在患者满意度和宣传教育成果上,责任护理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责任制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和改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

    作者:张平;郭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虾青素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虾青素( Astaxanthin)即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又称虾黄素.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海洋动物体、藻体及少数陆生植物体内,是一种萜烯类非维生素A源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以降低血糖、保护心血管、抗癌、对骨骼的作用和提高免疫力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就它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静脉采血出现晕针的临床处理

    何谓晕针晕针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或称血管减压性晕厥),属于反射性晕厥的范畴.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临床中还发现,晕针一症多发生在青壮年,女性晕针的比男性多见.可能与针感反应灵敏、刺激强度相应增强有关.

    作者:左艳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了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共收治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60例,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组30例,采用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3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术后病率、腹胀率、疼痛程度、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沈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克痹活络汤配合电针治疗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采用口服克痹活络汤配合电针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7.5%,痊愈11例,显效24例,无效4例.结论: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对轻中度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杨周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VCS参数变化分析

    为分析了VSC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分析免疫细胞功能、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受体及细胞表面标志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VSC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侠;何木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了解血液分析仪静脉血与末梢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同时采集100例住院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用EDTA-K2抗凝,用BC-3000Plu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的结果,进行重复性试验和比对试验,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差异.结果: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WBC、RBC、HGB、PLT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应对引起末梢血结果的诸多因素予以重视.

    作者:贾凤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方篮在治疗中的应用

    在住院患者中药物治疗占其中非常道的比例,其也在护理工作中占很重要的部分,为了防止差错事故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下经验共大家分享.1.日间病区根据患者人数购买一定数量的塑料篮子,每个患者治疗可根据静点输液量的多少,进行分配篮子,一般一个换着用一个篮子;可根据所打印的输液瓶贴进行分配,这样每个患者之间有篮子归类,药物不易散落及“串门”,提高了效率,也防止差错事故,且在加静点过程中查对容易分辨,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提到了效率.

    作者:许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快速、有效的反复洗胃以及合理用药治疗,并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结果: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通过有效及时的救治护理,74例患者治愈出院,6例重度中毒患者死亡,死亡率7.50%.结论:快速、有效、反复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及时的抢救配合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晓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