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朗格汉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姚敏

关键词:儿童, 朗格汉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护理
摘要:总结11例朗格汉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化疗药物毒性观察;重视家长的心理护理.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纤丝速即纱对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纤丝速即纱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9 9例乳腺肿块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肿块切除,之后观察组置入纤丝速即纱,而对照组置入引流条,两组均进行弹力绷带包扎.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血肿、皮下瘀斑、皮肤凹陷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纤丝速即纱止血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志潮;李幸运;丁云岗;林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辛伐他丁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及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残率高、再发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35%-75%的初发患者将在2-5年内再发,70%以上的脑梗死患者有1次或1次以上再发1.如果再发,病情将进一步恶发,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尤为重要.笔者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比较辛伐他丁联合拜阿司匹林和单用拜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作用,评估联合应用他丁类和拜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40例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将其中一组设置为对照组,临床治疗时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案;另一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临床治疗时给予循证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并发症和家长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示研究组治疗总效率高、家长满意度高、临床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给予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家长满意度的调查也很高,所以对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中循证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种不同药物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药物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临床效果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及C组(40例),分别给予络活喜、代文、洛汀新治疗8周,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三组药物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疗效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洛汀新成本低且成本效果比少.结论:洛汀新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成本效果比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万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应用研究

    本篇是对不同形式的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进行综述.脊髓损伤后抑制环境的作用和断离的轴突对脊髓的再生形成了阻碍作用.细胞治疗一方面可以使损伤的细胞恢复另外一方面也可能促进其功能恢复.本篇文章讨论各种细胞治疗的优势和缺点.

    作者:曾枣桂;米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种梅毒的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检测梅毒多为TP-ELISA方法进行筛查,为了降低临床检测中的漏诊率,避免产生医疗纠纷,我们用TPPA、RUST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安公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浅表部位检查中的应用探讨

    我科应用高频超声对2006年至2010年以来的659例浅表部位的肿块或非肿块的检查,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共659例,其中男398例,女261例,大85岁,小2岁,部位有头部,颈部,胸部,腰部,腹部,臀部,会阴部,四肢部,腋部,膕窝,腹股沟部.有明显肿块的有498例,无明显肿块,疑似肿块的有11例,刺伤脚部检查异物的有150例.使用仪器为Mylab15彩超,探头频率为10-12.5MHZ1.

    作者:韦新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的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对100例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在用药后均表现为宫缩增强,出血减少.结论:米索前列醇对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疗效良好.

    作者:苏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浅析

    中药注射剂型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有着快速、高效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

    作者:张宏丽;吕洪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门诊处置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随着近年来医院对门诊工作的加强,处置室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由于工作节奏快、体力消耗大,加之没有规律,每天要接触大量血液、脓液等感染因素,还有可能遭受各种暴力伤害,因此,加强门诊处置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尤为重要.

    作者:胡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mg,1次/d,观察周期为1个月;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尿蛋白量、血压、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结果:scr,ccr,24hUPQ以及BP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血K+浓度保持稳定.结论:缬沙坦可以平稳的降低血压,在不影响电解质的情况下,减少尿蛋白的发生,有效的保护肾功能.

    作者:罗薛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中青年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FD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加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加用雷贝拉唑抑酸治疗.结果: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FD疗效好.

    作者:陈新育;谢小春;徐昕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要性

    全科医学是基层医疗、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所依据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本文以社区基层单位为例阐述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要性.

    作者:费伟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长期患病可引起多源多器官损害,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不仅给社会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着DM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我院对2010~2011年的老年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经验,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急性期和缓解期等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显效20例,有效18例,其中并发肺性脑病死亡3例,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显效率47.62%,总有效率90.48%.结论:准确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全面细致的护理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预后康复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彭砚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路径中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路径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方法:将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分为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定每日护理计划单,进行护理干预.将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有效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住院费用.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是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适时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主动配合能力,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能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

    1 外科病房护理安全影响因素1.1护士方面的因素1.1.1护士责任心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性,对有疑问医嘱也机械地执行.未按级别护理要求观察病程,呼叫铃响才前往,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导致抢救不及时,使患者失去佳的抢救时机.对患者没有认真识别、对手术部位不进行标识,导致接错手术患者或手术部位错误.

    作者:林雄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右后颅窝底)孤立型神经纤维瘤一例

    患者:男,59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2个月,为右侧颞顶部胀痛,持续时间比较长,无向它处放射,无缓解和诱发因素,无呕吐、抽搐、发热和肢体麻木乏力症状.自己购买“止痛药”口服,头痛无缓解,于2010年10月到我院门诊检查,颅脑CT提示“双侧脑室旁脱髓鞘性病变”,临床诊断为“脱髓鞘脑病”住院治疗,当时检查腰穿脑压和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2011年8月9日患者出现言语欠流利、口角歪斜,视力尚正常,检查颅脑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治疗后头痛减轻,但是语言无好转,患者带药出院,出院后仍一直头痛.

    作者:陈建铭;陈吉添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昏迷病人ICU期间预防褥疮的护理对策

    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做好ICU期间昏迷病人褥疮的预防工作,是减少褥疮发生的关键,同时还能降低ICU期间昏迷病人败血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因此,对这类病人,我们在及时抢救病人的同时,更要作好预防工作,避免昏迷的主要并发症褥疮的发生.

    作者:马江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9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利用超声诊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诊断妇科急腹症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在诊断上述患者病情中的准确率.结果:84例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或手术证实的结果相符,整体准确率为93.3%,其中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盆腔炎、黄体破裂以及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94.7%、75%以及94.7%.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超声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准确率较高,但仍需要结合手术或者临床手段进行病情确诊.

    作者:林佳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