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腹产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韦小友

关键词: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摘要: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方法效果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要点.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围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

    作者:曹世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手术室的护理管理

    本人从事手术室护士长工作多年,通过经验谈体会,认为手术室管理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注意工作轻重缓急、人性化管理、注意处理问题效果.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肾病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轻至中度营养不良占33%,重度营养不良达6%~8%.根据国内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3.6%,其中轻至中度占39.3%,重度达14.3%,明显高于国外文献报道.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此,如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已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丁玉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

    咳嗽是小儿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儿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肺炎”,因此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化痰止咳药物诊断的混乱、治疗的盲目显而易见.以咳嗽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而且持续难愈的慢性咳嗽往往成为医务人员认识上及治疗上的难点问题.

    作者:马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推进“无红包医院”创建之想

    “无红包医院”是一面旗帜、一个品牌,更是一种追求,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自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以来,很有成效,已充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为进一步巩固”无红包医院”创建成果,应始终保持创建“无红包医院”的高度、强度和力度,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动力,把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卫生工作综合目标,将创建活动与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医院行风建设、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医院管理年、医院平安建设等紧密结合,做到组织上有保证,工作上有位置,考核上有标准,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并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坚持标本兼治,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拓展创建活动的内涵、从而有力地推进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作者:周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问题研究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将本组病例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瘢痕子宫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98例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的病例中,阴道分娩42例,阴道分娩率为42.9%;剖宫产56例,无子宫破裂病例出现.结论:瘢痕子宫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在严密监护下,适当病人可以采取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阴道试产及催产素,人工破膜的适应症,医生应向家属及孕妇充分说明阴道试产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争取其大程度的配合,试产过程由专专职医护严密监护,随时监控子宫形态,及是否存在子宫下段压痛、血尿等指征.做好输血及急症手术的准备,一旦出现子宫破裂征兆应立即行剖宫产手术.

    作者:王惠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监护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监护工作,不仅需确保患者完成一次每一次透析,而且要达到透析充分、营养良好、维护血管通路功能、纠正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减少住院日、并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生存时间.透析计量透析时间、透析膜类型和溶质清除率所决定,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重要的因素.美国血透患者通常每周透析3次,每次3 5h,尿素清除率约188md/min,年死亡率高达22%~2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呼吁要提高透析计量,美国肾脏病基金会-透析低标准,提出低透析计量标准:KT/V>1.3,尿素下降率(URR) >70%.透析不充分时患者可发生营养不良、贫血和各种功能障碍,使住院日增多,死亡率增高.但透析不充分的临床表现并不特意故必需定期检测实际透析剂量.本文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上应该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一简述.

    作者:崔轶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通过临床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观察和护理,重点介绍胱痉挛、继发性出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静璇;黄美銮;叶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住院病人陪护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陪护的需求,对医院的陪护形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陪护需求问卷调查表,对8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陪护需求的原因,并对采集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病人对陪护的需求率大于卫生部规定的标准(72 5%).结论:住院病人陪护需求是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的问题,要达到卫生部规定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8%的陪护率的管理要求,医院只有增加护理人力的投入和设施的完善才能降低陪护率.

    作者:郑春风;满广珍;陈瑶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和产程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产程影响.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00例2010年1月~ 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及产程情况.结果:将两组中进行三种分娩方式的高龄产妇数量进行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 05);两组的产程进行t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5).结论:护理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的产程及分娩方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俊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四种常见癌症自费住院负担时间趋势分析

    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兰州市11口年间四种常见恶性肿瘤的自费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的变化趋,揭示其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住院总费用的状况.结果:我国西北地区肿瘤病人在自费住院期间的家庭经济负担呈增长趋势.结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扩大医行保障制度的报销比例等,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张荣强;白亚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以患儿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总结经验.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彰显了管理水平.结论:凝聚护理人员力量,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有效形式,展示行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满意度、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护理理念.

    作者:谭冬芳;罗文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如何防止或减少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发生的对策,切实提高职业卫生水平,保障身心健康.方法:综合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预防为主,加强法制及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及心理调节,同时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防止或减少职业危险因素的损伤.结论:合理的自我防护,完善的医院规章制度及科学的职业规范对于有效保护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程俊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口腔医学教学中情景式教学的应用分析

    口腔医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口腔医学生临床能力,在对其进行教学时,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情景式教学是众多教学方法之中的一种,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本文探讨情景式教学的特点,结合口腔医学教学的内容,讨论其优势所在,为提高口腔医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帮助,为今后口腔医学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孕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诊断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50例经收入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入院后诊断和治疗的孕周分为早期干预组(孕24-32周)和晚期干预组(孕32周以上).通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不同孕期进行治疗,分析其对孕妇和新生儿预后的不同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并发症较晚期干预组明显降低(P<0.01);晚期干预组孕产妇并发症明显高于早期干预组(P<0 05);早期干预组较晚期干预组顺产率高(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及新生儿患病率,明显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徐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盈源预充对腰硬联合麻醉下产妇循环系统影响

    目的:观察比较预充肢体液与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循环系统的影响,以增加剖宫产手术安全性.方法:择期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麻醉前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盈源)(Ⅰ组)和乳酸林格氏液(Ⅱ组).产妇侧卧位,选择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左布比卡因1.0-1.2ml,硬膜外头向置管,控制麻醉平面于T6以下.于麻醉前、麻醉后3、5、10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及SpO2.结果:Ⅰ组麻醉后3、5、10min及术毕SP、DP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P<0.05);Ⅱ组麻醉后3、5、10min及术毕SP、DP较术前下降(p<0.01).Ⅰ组麻醉后各时点SP、DP均较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心率麻醉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盈源对剖宫产患者预扩容,可有助于维持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的循环稳定.

    作者:陈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妇科病人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解脲脲原体(Uu)引起妇科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德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ycoplasmaIST2试剂盒对198例妇科病人宫颈拭子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株进行了9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68株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培养阳性率为34.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已达67 65%和44.12%;原始霉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的抑菌能力较强,其敏感率分别为:92 6%、85.3%、86.8%和85.3%.结论:多西环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应作为目前治疗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周薛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江阴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290例病人退出治疗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12月间在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退出治疗290例进行随访,并统计分析.结果:在入组治疗362例患者中,脱失290例,占45.54%,退出治疗的原因可归纳为8种因素:(1)因偷吸毒品而被强制隔离戒毒,30例,占10.34%;(2)固与毒品无关的违法犯罪被抓,136例,占46.9%;(3)主动退出46例,占15.86%;(4)自认为戒断,不再需要服用美沙酮,10例,占3.45%;(5)疾病/怀孕52例,占17.93%;(6)外出打工/出差/做生意/移居/出国,4例,占1.38%;(7)死亡,4例,占1.38%;(8)其他原因,8例,占2.76%.结论:维持治疗中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客观存在,但采取相应对策,可降低脱失率,提高维持率.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征与护理方法.方法:选职2011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通过观察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对患者的消毒与隔离.从发热、口腔、皮疹、心理等几个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结果:收治的2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经过5~7天的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出院隔离两周后患儿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针对患儿的具体症状进行护理,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