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风;满广珍;陈瑶琴
温度高于40℃对未分离血清钾浓度影响很大,未分离血清在37℃或室温能保持稳定,建议化验宣测定钾时必须及时分离血清,如果不分离,必须严格控制水温箱水温在37℃左右,并且在3小时内完成检测.
作者:杨顺林;向晚菊;黄小华;张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老百姓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护患纠纷作为医疗纠纷的一种,其发生率成上升趋势.防范护患纠纷,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护患纠纷,转变服务观念,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文件书写,医疗费用严格把关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中之重.
作者:张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12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行关节镜下微创术,对照组予以关节冲洗以及配合止痛药口服治疗,观察近期临床疗效,WOMAC评分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60例患者显效率为61.2%,有效率为96.6%,WOMAC评分法评价60例患者优:29例,良:23例,可:5例,差:3例.生存质量研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直接的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傅维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影响医院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其中服务流程再造已由企业界引入医学界而备受关注[1].做为中小型医院囿于布局、人力、就诊量,就诊人员身份复杂等因素,整合就医流程更有显著意义.近二年,医院结合实际,在整合门诊就医流程的同时,重组了出入院一站式服务流程,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也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医患双赢[2].
作者:王佩;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征与护理方法.方法:选职2011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通过观察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对患者的消毒与隔离.从发热、口腔、皮疹、心理等几个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结果:收治的2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经过5~7天的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出院隔离两周后患儿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针对患儿的具体症状进行护理,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目前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在抢救、分析典型病例的基础上,总结临床工作,制订护士配合抢救分工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从而使多发伤患者得到了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结果:本组186例中抢救成功165例,成功率88 8%;死亡21例,死亡率11.2%.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为提高救活率、降低并发症及伤残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正确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倪慧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垂体后叶素微量泵治疗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并及时落实护理措施,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我科从2010年1月起对垂体后叶素微量泵治疗中运用的安全性实施了风险管理.通过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查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付于实施.结果: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和护理对策,在垂体后叶素微量泵治疗中未发生类似的护理不安全事件.结论: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归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彭红;王晓彬;许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了解晕针发生的原目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晕针的防治方法,减少晕针发生率,预防医疗意外的发生.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晕针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精神状态;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护士穿刺技术,医疗环境舒适程度,药物性质有关系.结论:晕针病人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对症处理.
作者:梁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帮助输液中心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控制的有效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治疗、保健措施.方法:对护士健康教育技巧深入探讨.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针对病人、病种,通过合理的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为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周琼;高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阐述中药与西药联用时所发生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阐明不恰当的中西药物联用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毒性反应.建议临床医师在合用中西药物治疗疾病时,应对其相互作用充分了解,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联合用药.[1]
作者:郭越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颈椎外伤后经前路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 ~2011年4月所收治的颈椎外伤的43例患者,在围术期内根据治疗的进展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植骨块移位、肢体瘫痪以及术后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并降低了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结论:在颈椎外伤经前路手术的围术期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有明显地临床价值.
作者:董梁;徐小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阿莫西林( Amoxicillin,AMO),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种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一种白色粉末,半衰期约为61.3分钟.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胃肠道吸收率达90.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壁的能力也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其制剂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分散片等等.本文笔者对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恩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各质量控制中;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的实验依据.
作者:魏东林;朱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对于病养老人的精神护理方法度其护理效果,讨论和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38例进入病养结合科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3个月一对一的精神护理干预,观察分析精神护理效果.结果:经3个月一对一的精神护理干预后,所有老人均在精神面貌、语言能力等方面显著提高,慢性疾病的复发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94.73%.结论:经一对一、的精神护理干预后对老年人的病情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作者:旷思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治疗的观察.17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89例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对照组89例单用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得出治疗组较对照组HP根除率高,患者耐受性好,治疗不良反应轻.所以笔者认为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可以提高HP的根除率,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文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科自2010、9月至2011、9月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0-40岁4例,5岁1例,均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2方法 甲氨蝶呤1000-2000mg/m2静脉滴注,持续静脉滴注24h,滴注完毕12h后亚叶酸钙解救,人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q6h,剂量为甲氨蝶呤的10%,分6-8次给予,同时亚叶酸钙溶液(生理盐水250ml加入亚叶酸钙20-30mmg)q6h漱口,治疗前给予5%小苏打碱化尿液,补液水化.
作者:张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指根据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8次左右者,现代医学旧.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及补充营养物质的方法.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逐步完善,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机为正气虚弱、邪毒留伏,治疗上也应注意扶正祛邪兼顾口.
作者:唐又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0mg/m2,第1天、第8天;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对照组24例,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治疗方案为长春瑞滨30mg/m2,第1天、第8天;顺铂、30mg/m2,第1天、第2天,第三天.结果:①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可以作为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有效的化疗方素之一.
作者:曾春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睑黡,俗称“黑眼圈”,是指眼睑周围皮肤呈暗黑色有如淡墨滴于旧棉纸上,而无其他眼睛疾患的病证.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局部按摩结合毫针刺法治疗睑黡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笔者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征集符合睑黡标准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人,年龄18-30岁,甲均年龄21.1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 8年.对照组26人,年龄18-29岁,平均年龄209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1.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和疾病预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失眠是亚健康的突出表现之一.本文通过对亚健康失眠状态的论述,阐述了亚健康失眠状态的一系列特征及中医药的各种疗法,为亚健康失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倩;曹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