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82例临床分析

赵翠娥;梁磊

关键词:儿童, 儿重听力语言障碍, 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
摘要:目的:总结造成儿重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做听力检查,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疾病占已原因明确中的比例高,应用耳毒性药物、产伤外等均可造成先天性耳聋,并且大多数属遗传问题.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有效的保障有听力障碍的儿重的尽可能的保留语言能力.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8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出院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并给予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满意度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3.08%,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5.38%,治疗有效率为93.2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满意度调查优良率分别为97.12%和90.38%,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调查优良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毛卫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穴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者胃肠动力学和胃肠道激素的影响

    目的:评价定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 STC)患者胃肠动力学和胃肠道激素的影响,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STC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莫沙比利组,分别采用定位埋线治疗和莫沙比利治疗2个月.检测血浆胃泌素(GAS)、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胃肠道激素,症状体征半定量评价临床疗效,结肠传输试验(GITT)动态追踪结肠传输功能,随访12个月了解复发情况.结果:①干预后埋线组血浆GAS、SP和VIP升高(P<0.05),莫沙比利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②埋线组近期治愈的优势是莫沙比利组的2 23倍(P=0.030);③GTTT显示:疗前、疗后0、1、3和6个月肠道标记物残留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388,P=0.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44.296,P=0.000)).两组标记物残留数量趋势变化不平行(F=24.254,P=0.000).④埋线组和莫沙比利组12个月复发率分别是16.7%和429%(P=0.033).结论:STC患者存在明显的胃肠动力学和胃肠道激素异常,穴位埋线可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强胃肠动力,从而到达长期的症状缓解效果.

    作者:陈永军;徐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析大黄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针对大黄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药理研究,并对大黄的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

    作者:邢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的诊治资料,随机分为2组,外科组(n=46采用近端胃或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内科组(n=46)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外科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内科组(P<0.05);内科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0.05);、内科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有效、安全,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和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5月至10月和2009年5月至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各45例,对比针对性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针对性防范护理实施后的45例患者中好转或治愈38例,死亡7例,14例出现并发症;实施前则分别为34例、11例、2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临床常见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罗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菌药物后效应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抗菌药后效应(PAE)是新近提出的重要概念,它是细菌对抗微生药敏感性的结构性指标,且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物的特性,多种抗菌药物具有PAE.传统所用的药物方案是使血药浓度维持在稳定状态,且大于低有效浓度的剂量.而PAE在减少给药次数、降低副反应、提高疗效、减少患者药物费用和提供方便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PAE已作为审核新型抗菌药和药物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参照物.所以其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PAE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了详细的分析.

    作者:周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了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乳腺恶性肿瘤、81例乳腺良性肿瘤、81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和CEA五项指标的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组治疗前CA153、CA125、CEA、SF水平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和SF治疗前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CA153 +C Al25 +CEA+ SF四项联检阳性率低于CA153、CA125、CEA、SF.结论: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和CEA五项肿瘤标志物可提高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鸟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文化在当代护理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通过了解护理文化的核心思想,找出护理文化在当代护理学中的表现形式,提高护士个人修养,做好日常医疗护理工作.

    作者:张福英;张冬梅;李小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并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阿立哌唑(47例)和利培酮(49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显效率为72.3%,利培酮组患者显效率为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两组患者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体重增加,静坐不能,肌强直,震颤,月经紊乱及泌乳等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特别是在体重增加,月经紊乱及泌乳等方面,可作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傅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危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外伤采用损伤控制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 1年4月收治的32例严重腹部外伤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术,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和护理,3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死亡,治愈率达93.75%.结论:严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需要护士给予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包括评估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保暖、控制出血、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

    作者:尹世萍;季晓云;车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并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阿立哌唑(47例)和利培酮(49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显效率为72.3%,利培酮组患者显效率为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4,8周两组患者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体重增加,静坐不能,肌强直,震颤,月经紊乱及泌乳等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特别是在体重增加,月经紊乱及泌乳等方面,可作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傅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综述当前制药企业的非专利药品开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广大群众药品消费的主体还是非专利药.但是,我国非专利药品领域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们阻碍了非专利药品产业的良性发展非专利药品作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已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药品知识产权已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非专利药发展模式.在本文中,笔者对照世界非专利药品行业情况,对我国非专利药品行业及其市场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分析探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陆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三联疗法的临床分析

    目的:3种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疗效等临床分析.方法:将315例门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3种不同方案的正规三联根除Hp治疗1周,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检查Hp根除状况.结果:A组(方案一)正规根除治疗1周的105例患者中,4周后用同样方法复查患者Hp感染的情况,完全转阴者占91.42%,B组为71.43%,C组为53.3%.而A组相对于B、C组副作用率稍高,A、B组相对C组费用高.结论:方案较方案二、三根除Hp的效果显著,根除率高;方案二三副作用相对小;方案三费用低;临床医师需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具体方案.

    作者:虞轶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疏导在交感性颈椎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推拿行法配合心理疗法,对照组31例单纯使用推拿疗法治疗.对比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2组治疗周期均为两个疗程40天,1个疗程完毕后休息一周.结果:治疗组的近远期行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韩三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在急诊抢救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急诊室接诊的典型病人抢救护理的资料,总结抢救成功经验.结果:20例病人经急诊抢救护理并转送ICU进一步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在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得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氧运动护理干预及指导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筛选社区140例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A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并给予护理干预,B组只进行药物治疗.经过半年随访,对比两组心功能情况.结果:6个月前不同组间一般情况、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A组治疗后静息心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血压和LVEDd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慢性心袁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夏云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有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研究和报道日趋增多.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探讨了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作者:张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要点.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围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

    作者:曹世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对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前后的良好护理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较为关键.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病毒性乙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综合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每3个月评价一次,两组均以12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肝功能变化及血清病毒学改变.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血清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时的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生耐药变异.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病毒性乙肝迅速改善该功能和抑制病毒复制,安全性较好.

    作者:黎晓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