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鸟英
目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临床治疗,并作相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48名,将这48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名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给予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给予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病情恢复状况进行统计,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 2分析,α =0.05.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对照组1: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4例;对照组2:治愈6例,好转4例,无效6例.结论:临床上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合理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锦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我院多年来的护理差错事故及安全隐患事件,分析出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找出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以更好的进行护理活动与促进病人疾病康复,使医院得以良性发展.
作者:张福英;武凤;张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分娩的产妇166例,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评价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为( 224.5±59.1) ml,24小时平均出血量(297.9±72.4) 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患者共发生产后出血15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8.0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 01).讨论:欣母沛在剖宫产中起到了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显著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不影响安全性,在产后出血早期诊断、提前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劲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是应用反相HPLC法,建立阿嘎日-10含量测定方法.本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168 ~ 0.0.168m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0.50%( n=6).证实了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本品的质控方法.
作者:姚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辩证方法与西医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43例,我们给予中医辩证方法治疗;对照组包括患者42例,我们给予西医方法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方法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院地处海拔3658m的拉萨市,于2000年2月至2010年2月10年间,共处理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68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21 ~ 71岁,平均42 9岁.世居藏族48例,移居汉族20例.诱因饮食或饮洒引起38例,胆源性28例,高血脂症1例,不明原因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BalthazarCT分级≥Ⅱ级,人院48h内Ranson分级≥3项和(或)Apachell评分≥8分.均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阿立哌唑(47例)和利培酮(49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显效率为72.3%,利培酮组患者显效率为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两组患者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体重增加,静坐不能,肌强直,震颤,月经紊乱及泌乳等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特别是在体重增加,月经紊乱及泌乳等方面,可作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傅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防止或减少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发生的对策,切实提高职业卫生水平,保障身心健康.方法:综合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预防为主,加强法制及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及心理调节,同时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防止或减少职业危险因素的损伤.结论:合理的自我防护,完善的医院规章制度及科学的职业规范对于有效保护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程俊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上输尿管上段结石和复杂性肾结石32例病人的临床与护理资料,针对术后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10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血尿,3例术后出现高热,经积极观察并配合医生做好术后护理工作,14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18例肾结石中1例结石质硬,术中U100激光碎石不能,改开放手术取石.做好病人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症监测及导管护理,18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术后加强各导管的护理以及合理的健康指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有利于术后机体整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患者对p手术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陈佳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提高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住院的17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了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针对肝脓肿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特点,护理方面要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的护理、发热的对症护理、经皮肝穿刺抽脓治疗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抗生素治疗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结论:加强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顺利康复.
作者:麦肖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欧特莱&伊维兰属第二代医用生物材料.主要用于对静态性皱纹、皱褶进行注射充填除皱,以及对于面部轮廓凹陷或欠丰满注射充填塑形.临床资料:本组共156例,均为女性,年龄21~57岁.并发症:发红、淤青、血肿、硬结、偏离、感染、色素沉着、过敏等.结果:所有病例经局部冲洗等方法处理后均取得较好效果.注意事项:注射后48小时内应保持注射部位静止,不要触摸按压,并保持清洁干燥等.讨论:与其它各类注射型充填剂相比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刘颖;韩扣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病理特点有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伪小叶形成[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顾冬凌;何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吉妮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回顾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妇女800例,随机平均分为A组(吉妮环)和B(爱母环),两组在年龄、孕产次、宫腔深度、子宫位置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由专业医师放置,吉妮环放置在子宫肌层内1cm,爱母环放置在宫角处.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脱落、因症取出、带器妊娠以及出血等副反应.结果:吉妮环在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明显低于爱母环,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带器妊娠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续用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放置节育器后在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方面两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减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吉妮环在异常出血和下腹痛方面与爱母环比较,明显轻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妮环是固定式宫内节育器,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低,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小,含铜量高,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低,更具有接受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专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电脑止血带通过快速充气加压于止血带内,从而压迫肢体,阻止血液循环,为骨科四肢手术达到止血、减少出血的目的.
作者:刘丽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ABX120系统全自动白细胞分析仪足法国Horiba ABX诊断公司于1983年推出的一款分析仪.它具有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交义污染低,消耗低等优点.现将使用中所遇到的一些典型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供参考.1.故障一1.1故障现象白细胞计数异常1.2分析与检修一般情况下的白细胞计数异常,都是因为管路污染造成的,用普通清洗即可去除.由于污染(凝血样品,纤维蛋白层等)而带来的白细胞计数异常,用普通清洗(“其他循环”)的方法可能无法去除.首先运行“关机”循环,置仪器于待机状态至少30分钟,然后做“启动”循环,如果启动循环通过则此故障已排除.
作者:赵秋萍;何聚;王廷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2004--2007年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乳腺癌分化程度较低,病理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83.3),ER、PR阳性率低,预后差.结论:青年乳腺癌预后差,早期容易漏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早期诊断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
作者:吴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2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确诊的25例膜性肠炎患者,全部停用抗生素,停用或减量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并给予相应治疗2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免疫抑制剂抗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过程中如出现腹泻等症状,应警惕伪膜性肠炎,合理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信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逐步提高.[1]自我院2 010年8月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血透中心与2011年1月在现有条件下(38台血透机,3台血滤机及一台多功能泵,11名护士.
作者:石小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颌面部骨折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探讨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10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骨折发生的部位,分析骨折的原因.结果:对本组100例病例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随访1~3年,发现显效6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1%,骨折线对位情况、颌面部形态,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张口度恢复情况较为理想.4例患者骨折线对位明显错位,3例患者咬合关系异常,咀嚼功能障碍,另有2例出现植入物排异反应,从而进行了二次手术.结论:根据颌面部骨折患者骨折发生的部位、范围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对64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按临床路径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围手术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也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了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能降低医疗费用和缩短住院日,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唐国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