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使用电脑气压止血带的护理配合

刘丽芬

关键词:电脑气压止血带, 护理配合, 注意事项
摘要:电脑止血带通过快速充气加压于止血带内,从而压迫肢体,阻止血液循环,为骨科四肢手术达到止血、减少出血的目的.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病理特点有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伪小叶形成[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顾冬凌;何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下肢深静脉.相关因素:年龄与性别;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心肺脑血管疾病;创伤;肿瘤;制动;妊娠和避孕药;遗传因素;肥胖;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

    作者:张露;刘美丽;席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内科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内科治疗的方法、疗效以及进展.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对照组采用甲硝唑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甲硝唑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皮、大黄等中药,内科治疗无效后转外科手术治疗,并对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急性重症胰腺炎在治愈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甲硝唑联合丹皮、大黄等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腰一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讨论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我院经阴道自然分娩的4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无痛分娩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无痛分娩组采取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腰椎麻醉(CSEA),对照组采取在会阴侧切前予1%利多卡因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明显减轻,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后尿储留和产后子宫+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痛分娩经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产痛明显缓解、产程明显缩短,而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提高了产科质量,体现了医疗人性化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连雪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缺陷分析与防范措施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联系社会的桥梁,是人群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所以,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加大护理质量控制力度,实现“零缺陷”的工作目标,持续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是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问题.

    作者:严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监护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监护工作,不仅需确保患者完成一次每一次透析,而且要达到透析充分、营养良好、维护血管通路功能、纠正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减少住院日、并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生存时间.透析计量透析时间、透析膜类型和溶质清除率所决定,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重要的因素.美国血透患者通常每周透析3次,每次3 5h,尿素清除率约188md/min,年死亡率高达22%~2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呼吁要提高透析计量,美国肾脏病基金会-透析低标准,提出低透析计量标准:KT/V>1.3,尿素下降率(URR) >70%.透析不充分时患者可发生营养不良、贫血和各种功能障碍,使住院日增多,死亡率增高.但透析不充分的临床表现并不特意故必需定期检测实际透析剂量.本文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上应该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一简述.

    作者:崔轶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科药物剂量计算的实践性教学

    通过对不同剂型小儿药物剂量的实例计算,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达到正确计算药物剂量的目的.

    作者:崔杏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牙科失活剂存在的安全隐患

    临床上常用的失活剂有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03)、金属砷、多聚甲醛和蟾酥制剂等,也叫砒霜.它常用于牙髓失活,使牙髓细胞中毒,失去活力,便于临床上无痛开髓,其毒副反应时有发生.现就多年来各医学期刊所报道的有关牙科失活剂毒副反应的文献综述如下,为提高口腔科医护教学人员的充分认识,有效地防止牙科失活剂在医学及教学上所用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及环境污染对人体带来的潜在性危害.

    作者:甘少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关于急诊低血糖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本文就我院急诊内科2006至2010年治疗的低血糖症患者6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江阴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290例病人退出治疗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12月间在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退出治疗290例进行随访,并统计分析.结果:在入组治疗362例患者中,脱失290例,占45.54%,退出治疗的原因可归纳为8种因素:(1)因偷吸毒品而被强制隔离戒毒,30例,占10.34%;(2)固与毒品无关的违法犯罪被抓,136例,占46.9%;(3)主动退出46例,占15.86%;(4)自认为戒断,不再需要服用美沙酮,10例,占3.45%;(5)疾病/怀孕52例,占17.93%;(6)外出打工/出差/做生意/移居/出国,4例,占1.38%;(7)死亡,4例,占1.38%;(8)其他原因,8例,占2.76%.结论:维持治疗中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客观存在,但采取相应对策,可降低脱失率,提高维持率.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留置双J管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留置双J管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采用手术方式置入双J管,使其上端卷曲于肾盂内,下端卷曲于膀胱内固定,输尿管结石、肾结石术后放置4周.加强宣传教育,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对术后健康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作者:王静璇;黄美銮;叶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分析

    咳嗽是小儿常见证候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多.笔者认为应在认清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寒温并用,清润结合,宣中有降,兼顾利咽,多法并用,灵活用药,常可速效.

    作者:黄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沫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5年09月2011年09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沫舒坦联合地基米松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治愈10例,有效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儿治愈2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对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疗效比较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胡渝;次旦顿珠;何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吉妮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吉妮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回顾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妇女800例,随机平均分为A组(吉妮环)和B(爱母环),两组在年龄、孕产次、宫腔深度、子宫位置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由专业医师放置,吉妮环放置在子宫肌层内1cm,爱母环放置在宫角处.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脱落、因症取出、带器妊娠以及出血等副反应.结果:吉妮环在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明显低于爱母环,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带器妊娠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续用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放置节育器后在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方面两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减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吉妮环在异常出血和下腹痛方面与爱母环比较,明显轻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妮环是固定式宫内节育器,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低,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小,含铜量高,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低,更具有接受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专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床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通过分析临床实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结合多次考察各兄弟院校临床实验教学经验,总结长期从事临床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尝试提出新颖的临床实验教学理念和建设思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临床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谋求对临床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同时,对临床实验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推动临床实验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孙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改进的方法和护理

    目的:改进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将48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组20例为观察组,偶数组2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用改进的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结果: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结论:帕金森晚期患者由于颈肌僵硬,口、舌、鄂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出现颈项强直,吞咽困难,进食水易、呛咳,传统的方法在帕金森晚期患者中应用成功率较低,宜采用改进的方法在晚期帕金森患者中应用.

    作者:尹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安全隐患因素与防范措施

    通过我院多年来的护理差错事故及安全隐患事件,分析出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找出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以更好的进行护理活动与促进病人疾病康复,使医院得以良性发展.

    作者:张福英;武凤;张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疏导在交感性颈椎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推拿行法配合心理疗法,对照组31例单纯使用推拿疗法治疗.对比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2组治疗周期均为两个疗程40天,1个疗程完毕后休息一周.结果:治疗组的近远期行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韩三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屈光度对LASIK疗效的影响

    目的:屈光度对LASIK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日本NIDEK公司生产的EC-5000准分子激光仪治疗近视眼,对高度近视眼(大于-8.00D)采用多部分区切削法,按屈光度分为,1组:-2.00D~-7.75D,986眼,2组:-8.00D~-11.75D,212眼.3组:-12.00D~ 15.00D,87眼,术后随访1年的视力,屈光度进行分析.结果:2组,3组与1组相比较,术后的视力和屈光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5),术后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较,下降1~2行,不变.或上升占99.8%.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可靠性,预测性极强,安全稳定的方法,但对于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的准确性,预测性,稳定性和疗效稍欠佳.

    作者:周志雄;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50例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

    目的:就50例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50例呼吸衰竭病人.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法,而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对于患者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25例治疗组满意度为24例(96%),康复度为25例(100%).而25例对照组满意度为18例(72%),康复度为21例(84%).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患者在社会、心理、生理上达到较为愉快状态,取得了明显改善.

    作者:贺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