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改进的方法和护理

尹素芳

关键词:帕金森病, 留置胃菅, 改进的方法, 护理
摘要:目的:改进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将48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组20例为观察组,偶数组2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用改进的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结果: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结论:帕金森晚期患者由于颈肌僵硬,口、舌、鄂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出现颈项强直,吞咽困难,进食水易、呛咳,传统的方法在帕金森晚期患者中应用成功率较低,宜采用改进的方法在晚期帕金森患者中应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用滋阴潜阳化瘀降脂法治疗“三高血症”的经验

    本文开题明义,用滋阴潜阳、化瘀降脂法,可治疗“三高血症”,其所对证型为阴虚阳亢型眩晕.病机特点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火、瘀上扰清窍,神明失主,脉络不通,诸症横生,属本虚标实之证.立论依据是滋水涵木,风火熄,血热平,血压能降;滋水降粘,燥痰消,瘀血除,血脉自通;再辅以化瘀降脂专药,则相得益彰,诸症可愈.文后举一案例证治的全过程,旨在佐证开题立论的可靠性.

    作者:任顺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流量调节器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时,流量调节器的放置住置与静脉回血的情况反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第一组流量调节器置于茂菲氏滴管和针头之间的下段1/3内,第二组置于中段1/3内,第三组置于上段1/3内,每组各22例.各组的每位患者每天进行1次静脉输液,连续观察5天,观察记录静脉穿刺的回血情况和穿刺成功率.结果:第三组和第二组的穿刺回血率和穿刺成功率明显好于第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流量调节器的放置位置与静脉穿刺的回血率和穿刺成功率有关.流量调节器的放置位置越高,静脉穿刺的回血率就越高,可以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陶燕;李少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治疗25例伪膜性肠炎(PMC)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2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确诊的25例膜性肠炎患者,全部停用抗生素,停用或减量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并给予相应治疗2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免疫抑制剂抗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过程中如出现腹泻等症状,应警惕伪膜性肠炎,合理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信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危机管理在微量注射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自2010年初将危机管理应用于微量注射泵安全管理中,对科室微量注射泵使用中存在的各种危机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方法.1年来,微量注射泵安全使用收到了显著的救果.

    作者:付红燕;周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

    探讨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误诊发生.方法:通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1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统计分析.结果:为恶心呕吐常见病为反流性食管炎、巨幼贫、胆系结石、颅内占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其它尚有十二指肠溃疡、粪石梗阻、肝功损害、肠系膜动脉缺血、急性阑尾炎、腹部术后和流行性出血热(EHF)等.乙型肝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急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症和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恶心呕吐表现.

    作者:刘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校园预防甲肝流行措施

    在2003年全国性非典性肺炎流行以后,国家对传染病流行,作出了控制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让我校2009年甲肝疾病,在短时间内控制取得很好的效果,和第一次2001年小范围流行相比,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对疾病控制传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致病.

    作者:王维俭;杨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缺血性卒中早期康复手段的探讨

    通过对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卒中后康复手段对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预后.结果提示康复治疗是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措施,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常青;曹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剂量和疗效探析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使用剂量及疗效探析.方法:将医院5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治疗组27例每日服用恩替卡韦片0.5mg/d,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4周后对照组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结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05).结论:使用恩替卡韦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有较显著疗效,是一种安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新型药物.

    作者:李久生;张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供应室灭菌记录表之探讨

    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责任重大,灭菌过程中使用灭菌记录表,加强对各项参数的工艺监测,使消毒灭菌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规律化.

    作者:虞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拜城县3年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拜城县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宫颈刮片和/或液基细胞学检查,妇科临床检查、腹部B超或阴道B超、乳腺B检超等方法,对三年来共计4280名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为查.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率为34.22%,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及其他.

    作者:高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X线分析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X线特征,加深对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肺部疾病患者100例,总结其X线片的特征,用于辅助确诊和划分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特征.结果:通过X线片的特征和临床表现,100例有肺部疾病的新生儿患者中有54例为新生儿肺炎,有26例为新生儿湿肺症,有20例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结论:X线片是诊断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在进行肺部常见疾病诊断时应结合新生儿肺部疾病的临床体征.

    作者:次旦顿珠;胡渝;何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四种常见癌症自费住院负担现状调查

    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兰州市11年间四种常见恶性肿瘤的自费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现状,揭示其规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住院总费用的现状.结果:西北地区肿瘤病人在自费住院期间的住院费用增长迅速.结论:癌症患者住院的经济负担提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报销比例等,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张荣强;白亚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中成药逍遥丸质量标准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建立(当归、柴胡、甘草、白芍等)逍遥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 TLC)法鉴别当归、甘草、白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芍药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1.52% (n=4).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尹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和产程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产程影响.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00例2010年1月~ 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及产程情况.结果:将两组中进行三种分娩方式的高龄产妇数量进行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 05);两组的产程进行t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5).结论:护理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的产程及分娩方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俊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手术室的护理管理

    本人从事手术室护士长工作多年,通过经验谈体会,认为手术室管理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注意工作轻重缓急、人性化管理、注意处理问题效果.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用HPLC法测定蒙药阿嘎日-10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目的是应用反相HPLC法,建立阿嘎日-10含量测定方法.本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168 ~ 0.0.168m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0.50%( n=6).证实了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本品的质控方法.

    作者:姚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新时期下如何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三好一满意”窗口服务活动是全国卫生系统为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卫生行业社会形象要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的活动.“三好一满意”窗口服务活动必须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切实关注民生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群众满意是医疗卫生行业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的终目标,只有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才能让群众满意.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从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做到“服务好”;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做到“质量好”;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做到“医德好”;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努力做到“群众满意”四个方面浅谈新时期下如何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作者:毕峻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原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68例报告

    我院地处海拔3658m的拉萨市,于2000年2月至2010年2月10年间,共处理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68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21 ~ 71岁,平均42 9岁.世居藏族48例,移居汉族20例.诱因饮食或饮洒引起38例,胆源性28例,高血脂症1例,不明原因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BalthazarCT分级≥Ⅱ级,人院48h内Ranson分级≥3项和(或)Apachell评分≥8分.均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人手,对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全员参与,营造感恩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等改加强和进感恩教育的对策.

    作者:高森;郑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误诊1例分析

    患者,男,43岁,因反复发作胸闷、憋气、咳嗽3年余,加重伴发热1月余,于2011.10.23入住我院心内科,给予改善心功能,扩张气道、抗炎等对症处理,患者症状稍有减轻,但仍有胸闷、憋气.因反复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经会诊考虑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遂转入风湿科,查体,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拟诊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CSS).给予甲强龙40mg入液静滴,后改为美卓乐40mgqd,并应用环磷酰胺800mg入液静滴,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症状改善,血沉、嗜酸性细胞、心衰指标均恢复正常,复查双肺CT明显好转.现激素减为24mgqd,继续应用环磷酰胺.该病临床表现复杂,激素治疗反应好,有哮喘或嗜酸粒细胞增多者需考虑此病的可能,必要时行多系统多部位活检,对于该病应加强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王洪江;邹巧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