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敏
目的: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定风险防范、风险处理等全方位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将风险减至低限度.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强化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执行操作流程时更加科学、规范.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临康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0使用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全部过程.结果:21例输卵管壶腹部、峡部粘连者有17例获成功,其中8例未进行其它治疗而自然受孕;7例输卵营间质部粘连者有2例获成功,12例输卵管伞端粘连者有4例获成功.结论: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营中部的粘连阻塞在诊断及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汝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素钠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112例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受检者,取每位受检者的标本3ml分别注入肝素钠抗凝管和普通干燥管中,然后在同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上对各项指标进行常规化检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在DBIL、TG、UA、TBIL、HDL-C等指标上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在TP、GGT、Glu等项目上,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常规生化检测的大部分项目来说,血清标本都可以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代替,而对于有些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为了帮助医师参考,在报告时好标明标本的类型.
作者:李庆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患者在实施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功能性排空障碍特点,并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月间实施了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143例患者,其中有10例患者产生了功能性障碍(第一组),在2003年11月-2004年12月间实施了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139例患者,其中有13例患者产生了功能性障碍(第二组),对第一组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操作,第二组患者的护理操作为常规程序,比较护理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第一组28例患者用药治疗护理后均恢复良好,3天后症状消失,且胃管引流减少,经X线检查胃蠕动状况正常,可将胃管拔除,药物治疗有效率为100%;第二组13例患者中11患者用药治疗护理后恢复,5天后症状消失,经X线检查胃蠕动状况正常,另有2例患者无效,通过手术治疗好转,药物治疗有效率为84.6%.结论: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有效率,利于患者恢复胃功能.
作者:季晓云;车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维护、促进母婴健康.方法:将我站2010年1~5月452例正常足月孕妇,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临产前无绝对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236例为观察组,实施导乐助产士在产前、产时、产后2小时全程陪伴.未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216例为对照组,除不进行导乐分娩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研究组相同.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10.59%,明显低于对照组25.93%,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总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同时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既提高了分娩质量,同时也能更多地照顾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虹;赵梅;马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风是现在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后遗症往往带给患者长期的困扰,特别是失语症常伴有右侧肢体的瘫痪,患者无论从语言表达上还是肢体运动上都受到极大地限制.随着中风人群数量的不断扩大和向年轻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中风失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家庭康复训练成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心理调整、语言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三方面进行阐释家庭康复训练.
作者:周昱畅;周昱上;赵国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分娩的产妇166例,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评价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为( 224.5±59.1) ml,24小时平均出血量(297.9±72.4) 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患者共发生产后出血15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8.0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 01).讨论:欣母沛在剖宫产中起到了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显著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不影响安全性,在产后出血早期诊断、提前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劲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4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骨折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麻醉、术后长期卧床及持续骨牵引使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车晓明;吴雪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对其进行孕期干预,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等方面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出现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结论:加强产前检查,重视耱尿病筛查,做好孕期合理膳食及休息,对妊娠期糖尿病及早的诊断和药物治疗,配合合理的饮食、运动,以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爱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科研诚信内涵及特点的分析进行了研究,简要概述了科研诚信的认知.笔者根据当前存在的科研不端行为,以在医学科技论文中的体现从科技论文的数据造假、抄袭拼凑、一稿多投、草率发表四个方面主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医务人员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了完善科研诚信精神、广泛科研诚信教育、健全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科研能力四方面的改善措施,摆正科研不端行为,让医务科研人员对科研领域得到更好的认知.
作者:王佳;王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下肢深静脉.相关因素:年龄与性别;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心肺脑血管疾病;创伤;肿瘤;制动;妊娠和避孕药;遗传因素;肥胖;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
作者:张露;刘美丽;席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急救患者病例42例,对院前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通过快速有序的院前急救护理,使得患者的接诊顺利进行,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治,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稳定的控制,通过积极的后续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在基层医院中指定合理有序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可以保证患者的接诊顺利进行,使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处理,为对其进行后续治疗正确更多的时间,对患者尽快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蔡卫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07年5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肩胛骨不稳定骨折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患者术后进行了1~4年的随访,平均时间为2.8年 .根据疗效评价,25例为优,7例为良,2例为可,差1例,优良率为86.9%,术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肩胛骨不稳定骨折经手术治疗疗效得到肯定,运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的方式,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可使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陶纯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胃脘痛简称胃病,是指上腹邵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多由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胃腕痛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而运用手法推拿治疗胃脘痛.方法简单、直接,效果明显,可起立竿见影之效果,患者较容易接受.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应用腹部与阴道超声同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和血流频谱测定,检测卵巢肿瘤,使手术前后良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提高达92%,现总结报告如下.对12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经腹部与阴道超声检查,对病灶的声像图特点对比观察,对误诊、漏诊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较腹部诊断卵巢肿瘤准确率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作者:李艳君;戴鸿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本院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2009~2010年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黏膜癌变、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复合性溃疡、胃癌,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收治人数呈上升趋势.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目前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王,中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病死率有所上升.应加强消化性清疡的防治,大力推广急诊内镜诊治,同时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转送外科行手术治疗.
作者:陈多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筛选社区140例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A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并给予护理干预,B组只进行药物治疗.经过半年随访,对比两组心功能情况.结果:6个月前不同组间一般情况、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A组治疗后静息心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血压和LVEDd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慢性心袁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夏云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温度高于40℃对未分离血清钾浓度影响很大,未分离血清在37℃或室温能保持稳定,建议化验宣测定钾时必须及时分离血清,如果不分离,必须严格控制水温箱水温在37℃左右,并且在3小时内完成检测.
作者:杨顺林;向晚菊;黄小华;张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以患儿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总结经验.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彰显了管理水平.结论:凝聚护理人员力量,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有效形式,展示行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满意度、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护理理念.
作者:谭冬芳;罗文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提高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住院的17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了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针对肝脓肿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特点,护理方面要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的护理、发热的对症护理、经皮肝穿刺抽脓治疗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抗生素治疗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结论:加强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顺利康复.
作者:麦肖兴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