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红;杜标炎;罗惠
目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原因,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法和方案,结果本组病例均能按医嘱进行正规的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需要得到社区医务人员主动、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人手,对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全员参与,营造感恩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等改加强和进感恩教育的对策.
作者:高森;郑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驱血带在骨科长骨手术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长度长、与手术部位接触范围广,且为橡胶材料,因此局限了对灭菌方法的选择.对于驱血带,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法是目前临床较有效经济的方法.但由于我们基层医院各种条件的局限,在没有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情况下,我院尝试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戊二醛浸泡、低温等离子灭菌三种方法,现将三种消毒灭菌的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李洁;王娇群;陈燕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调查某地成年人贫血发病情况,目的:全面了解妇女的贫血情况,建立我省育龄妇女贫血的基础数据.方法抽取受检者静脉血,应用抗碱血红蛋白(HbF)和血红蛋白A(HbA)定量测定对人群进行贫血初筛,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RBC、Hb、HCT、MCV、MCH、MCHC、RDW等7项血液学指标分析.结果在497例从某地受检人群中,贫血的检出率为7 85%,进行调查.来孕、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各年龄段之间存在差异,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孕妇贫血患病率随孕周而增加,在孕晚期患病率达50.07%.结论:该地区人群中贫血患病率较高,高于同地区其他民族,这可能与他们的婚俗习惯和自身地区特点有关.缺铁性贫血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病,也是反映妇女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孕产妇贫血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严重损害,应该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张红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讨论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我院经阴道自然分娩的4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无痛分娩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无痛分娩组采取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腰椎麻醉(CSEA),对照组采取在会阴侧切前予1%利多卡因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明显减轻,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后尿储留和产后子宫+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痛分娩经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产痛明显缓解、产程明显缩短,而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提高了产科质量,体现了医疗人性化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连雪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抑制血小板集聚和降低血小板活性等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除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脑血管以外,还可治疗神经性耳聋,与川芎嗪合用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徐建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T检查胆囊癌肝浸润患者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分别采用CT以及B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结果.结果: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中CT检查确诊10例,其中1例因为仅作平扫,浸润的肝组织改变呈等密度状态而遗漏,检出率为90 9%;B超检查出来3例,检出率为27.3%两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以及B超检查各有自身优势与不足,B超可作为初诊手段,CT能协助进一步确诊,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准确率.
作者:田瑜;张荃;高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医药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要求,医院药学服务模式也随之不断与时俱进,逐步从传统的以药品为中心的调配供应型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从窗口供应型、经营型向知识型、信息型、医药结合型转变;从服务的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基层医院药师究竟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和职能,从而提高并扩展自身专业理论与业务技术水平,成为当前基层医院药师所面临的较为迫切的问题.本文笔者将就基层医院药师的工作现状与其发展趋势方向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
作者:顾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12月间在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退出治疗290例进行随访,并统计分析.结果:在入组治疗362例患者中,脱失290例,占45.54%,退出治疗的原因可归纳为8种因素:(1)因偷吸毒品而被强制隔离戒毒,30例,占10.34%;(2)固与毒品无关的违法犯罪被抓,136例,占46.9%;(3)主动退出46例,占15.86%;(4)自认为戒断,不再需要服用美沙酮,10例,占3.45%;(5)疾病/怀孕52例,占17.93%;(6)外出打工/出差/做生意/移居/出国,4例,占1.38%;(7)死亡,4例,占1.38%;(8)其他原因,8例,占2.76%.结论:维持治疗中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客观存在,但采取相应对策,可降低脱失率,提高维持率.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逐步提高.[1]自我院2 010年8月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血透中心与2011年1月在现有条件下(38台血透机,3台血滤机及一台多功能泵,11名护士.
作者:石小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华医学会统计显示,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现代社会健康的第一杀手,仅在我国每年就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0秒有一人死亡,排在第一位.据新的医学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此外,年龄越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高,50-60岁为54%,70岁以上为67%.为了更好的预防心血管疾病,要做好下面几个预防措施:1.寒冷刺激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室内外温差过大,衣服增减不及时,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席佩;张露;何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无妊娠合并症,临产前无剖腹产指证,且自愿选择阴道分娩,同意进行助产师和家属陪伴分娩为观察组,选择传统分娩方式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还可以避免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且深受产妇及家属欢迎,降低医惠纠纷.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舒艳芳;方美华;方雪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介入治疗78例冠心痛患者进行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沟通和教育,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穿刺处、并发症等整体护理.结果:术后5例出现手臂胀痛,3例出现排尿困难,1例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例发生腹痛.经护理处理后不适症状均在术后24h内消失,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经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后,可以明显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苟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率,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与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5例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例数均为15例;A组为吞咽训练组,B组为神经肌肉电刺激( neuro muscularel 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组,C组为电针治疗组.三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B组、C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NMES和电针治疗干预,干预三周.在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所用统计学方法为方差分析.结果:治疗三周后三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C组疗效分别高于A组(P<0.01);B、C组之间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治疗均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在临床康复治疗中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爱连;盛克清;陈镜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胃脘痛简称胃病,是指上腹邵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多由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胃腕痛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而运用手法推拿治疗胃脘痛.方法简单、直接,效果明显,可起立竿见影之效果,患者较容易接受.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颈椎外伤后经前路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 ~2011年4月所收治的颈椎外伤的43例患者,在围术期内根据治疗的进展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植骨块移位、肢体瘫痪以及术后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并降低了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结论:在颈椎外伤经前路手术的围术期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有明显地临床价值.
作者:董梁;徐小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当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加( )学生社会实践的方法.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提高PVPPKP术后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及日常保健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180例PVPPKP术后出院患者的资料登记,于出院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评价.结果:全部获访,其中136例存在健康问题,经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存在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是一种简单、实用、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不仅可促进患者院外的自我护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还有利于提高专业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
作者:龙清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咳嗽是小儿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儿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肺炎”,因此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化痰止咳药物诊断的混乱、治疗的盲目显而易见.以咳嗽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而且持续难愈的慢性咳嗽往往成为医务人员认识上及治疗上的难点问题.
作者:马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四免一救助”项目与新农合在我县实施以来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尤其对我县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了很大的经济保障,解决了农村孕产妇无钱住院的实际困难,有力推动了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作者:张慧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