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汤晓东
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人手,对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全员参与,营造感恩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等改加强和进感恩教育的对策.
作者:高森;郑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推拿行法配合心理疗法,对照组31例单纯使用推拿疗法治疗.对比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2组治疗周期均为两个疗程40天,1个疗程完毕后休息一周.结果:治疗组的近远期行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韩三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防止或减少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发生的对策,切实提高职业卫生水平,保障身心健康.方法:综合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预防为主,加强法制及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及心理调节,同时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防止或减少职业危险因素的损伤.结论:合理的自我防护,完善的医院规章制度及科学的职业规范对于有效保护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程俊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辩证方法与西医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43例,我们给予中医辩证方法治疗;对照组包括患者42例,我们给予西医方法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方法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逐步提高.[1]自我院2 010年8月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血透中心与2011年1月在现有条件下(38台血透机,3台血滤机及一台多功能泵,11名护士.
作者:石小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胃、十二指肠、胰管、胆道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重病症,病死率高,需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90%[1].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未经内镜检查165例(简称临床组)和急诊内镜检查118例(简称内镜组)的出血病因作一对照分析.
作者:陈亚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原因,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法和方案,结果本组病例均能按医嘱进行正规的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需要得到社区医务人员主动、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疗护理差错、事故与纠纷,均属医疗缺陷范畴,指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或过失.差错事故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危,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并要加强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周美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高血压是日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眼底出血,失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密切相关,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的病因未完全阐明,与遗传、饮食习惯、肥胖、生活方式、避孕药、环境与职业等因素有关.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治疗,患者常难以坚持.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连续、长期的治疗和社区干预.我中心下有10个社居委,2010年4月-6月对辅区内一个社居委的居民,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记录,共查出高血压病人516例,随后建立慢病档案,定期随访,积极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俞渊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病案教学法是医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部分.病案教学法是集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于一体的课堂教学.而且以学生为本,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创新性,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张宪涛;刘玉梅;张慧;丁海玲;李新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消化系统类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3月到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系统类癌45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27例,女性为18例,年龄分布为为46.7±11.6岁,病程分布为2.4±1.8年.研究对象进行内镜检查,将内镜下或者手术中活检取样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诊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消化系统类癌患者内镜下分布部分分析显示直肠为24例,位于胃窦患者的为6例,贲门为5例,胃底为4例,十二指肠为4例,球降部为3例,乳头处为1例,其他类型为2例,均为胃窦部多发性类癌.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为23例,其中内镜下电凝电切术为14例,病灶清除为9例,外科病灶切除术为6例,直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7例.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消化道系统类癌疾病类型较多,应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进行确诊,采用早期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崔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4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骨折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麻醉、术后长期卧床及持续骨牵引使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车晓明;吴雪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癌症作为严重的社会负性生活事件,易出现严重的应激心理反应[1]乳腺癌也不例外.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2]其治疗常用的方式为手术根治术,术后患者乳房缺失和胸部畸形,对形体破坏极大,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扮演的“角色”及社会关系以及业余活动等,因而是女性心理上的一大威胁.患者常有极度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绝望及严重情绪不安等心理障碍.而焦虑抑郁情绪是常见的表现.
作者:林德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达标患者占43.6%,好转占47.2%,6.9%无好转迹象,5例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引起心脏衰竭、脑出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占2.3%.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结合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有效控静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作者:谭超;雷海英;张玉萍;姚宏强;陈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人员、器材、环境等方面综合性的提出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策略,为医学检验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新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住院患者的药学和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到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查房实践,给予住院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全方位的观察和监护.结果:通过全面的药物治疗护理监护,患者能够安全、及时、有效的合理用药,可以积极的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良好的用药监护,是保证心血管住院患者安全用药的必要条件,临床药师和医师应加强沟通相互学习,增强对合理用药的认识,重视用药过程的监护.
作者:贺大伟;楚雪原;褚雪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为了提高对肺底积液X线表现的认识,我们特收集1985-2000年之间19例经X线检查资料完整的肺底积液病例,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12 ~ 76岁,平均46.3岁,右侧14例,左侧5例.临床主要症状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气急、全身浮肿、尿少等.X线检查方法:立位后前位(19)、仰卧位(19)、侧位(18)、随体位改变局部点片( 7 )、侧卧水平投照(2).
作者:李国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VR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9例随机分为TURP组(60例)和TUVRP组(69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大尿流率(Qmax)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血钠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Qmax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IPSS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肉眼血尿持续时间、继发性出血、尿路感染、下尿路症状、暂时性尿失禁、膜部尿道狭窄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中失血量、切除组织重量、手术前后血钠差、电切综合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和TUVRP均为治疗BPH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创伤轻,损害小,TU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焦立新;吴涛;王志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控制不良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方法:3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经局部及全身药物降眼压治疗仍在40mmHg以上,于术前2~3天行前房穿刺放液1-3次,其中9例加玻璃体穿刺放液后再行常规搞青光眼手术.结果:随访一年,28例眼压控制正常,11例术后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其中4例术后合并脉络膜脱离,经治疗好转.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状态下,术前2~3天行前房穿刺放液及术中行玻璃体抽液,可以有效降低眼压,避免高眼压状态下手术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志广;李勇;李贤亮;吴翠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本品临床使用情况,将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成0.5mg/ml、1mg/ml、2.5mg/ml、100mg/ml的浓度,于0、0.5、1、2、4h,分别观察其外观性状、溶液澄清度、pH值、有关物质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本品在输液中有关物质增长较快,高浓度溶液较低浓度溶液稳定,0.Smg/ml2h、1mg/ml2h、2.5mg/ml4h有关物质超出了质量标准范围,100mg/ml4h内有关物质稳定.外观性状、溶液澄清度、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出于用药安全性考虑,建议本品溶解和稀释后在60分钟内用完.
作者:陈青连;舒璐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