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帅
目的:屈光度对LASIK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日本NIDEK公司生产的EC-5000准分子激光仪治疗近视眼,对高度近视眼(大于-8.00D)采用多部分区切削法,按屈光度分为,1组:-2.00D~-7.75D,986眼,2组:-8.00D~-11.75D,212眼.3组:-12.00D~ 15.00D,87眼,术后随访1年的视力,屈光度进行分析.结果:2组,3组与1组相比较,术后的视力和屈光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5),术后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较,下降1~2行,不变.或上升占99.8%.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可靠性,预测性极强,安全稳定的方法,但对于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的准确性,预测性,稳定性和疗效稍欠佳.
作者:周志雄;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8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出院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并给予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满意度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3.08%,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5.38%,治疗有效率为93.2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满意度调查优良率分别为97.12%和90.38%,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调查优良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毛卫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包头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共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建立资料库,并按性别、年龄、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类;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25~55岁之间,糖尿病病史2~10年,均有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不同症状;平均空腹血糖11.3m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病人原降糖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加用针灸及中药治疗;结果:血糖得到很好控制有21例,占52.5%;显效14例,占36%;无效5例,占12.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腹胀、早饱等胃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总有效率87 5%.结论:在原有治疗方案上加用针灸及中药治疗后,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减轻了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
作者:杨红燕;吉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58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及总结护理.结果:子宫收缩乏力34例,占5862%,胎盘因素22例,占37.93%,软产道裂伤少2例,占3.45%,出血量多为1500ml,少为500ml,平均出血量为724ml.产后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有22例,占37.93%.结论:做好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是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秋娜;代宏惠;谢玉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难免会出现由各类原因所导致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存在不仅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容易造成误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首先对误差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介绍,并在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控制提出了建议.
作者:魏东林;朱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提高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住院的17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了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针对肝脓肿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特点,护理方面要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的护理、发热的对症护理、经皮肝穿刺抽脓治疗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抗生素治疗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结论:加强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顺利康复.
作者:麦肖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作为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见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同时也是他们与病人接触的真正开始.这个时候学生离开学校的理论学习转入实践运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较高,因此临床见习期是见习带教老师因势利导,督促见习学生学习的大好时机.在我院泌尿外科临床见习的学生为医学院院校护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些学生在学校已经完成了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疾病及护理程序已有一定了解,所以见习带教要使学生在实践中较快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核心.本文结合本人在泌尿外科见习带教的实践,谈一谈见习带教的心得体会.
作者:曾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监护工作,不仅需确保患者完成一次每一次透析,而且要达到透析充分、营养良好、维护血管通路功能、纠正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减少住院日、并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生存时间.透析计量透析时间、透析膜类型和溶质清除率所决定,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重要的因素.美国血透患者通常每周透析3次,每次3 5h,尿素清除率约188md/min,年死亡率高达22%~2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呼吁要提高透析计量,美国肾脏病基金会-透析低标准,提出低透析计量标准:KT/V>1.3,尿素下降率(URR) >70%.透析不充分时患者可发生营养不良、贫血和各种功能障碍,使住院日增多,死亡率增高.但透析不充分的临床表现并不特意故必需定期检测实际透析剂量.本文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上应该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一简述.
作者:崔轶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护生的毕业前实习是把在校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保护自己就医权力的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从而意味着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对其进行恰当的心理指导和管理,成为迫切需要、探讨及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卫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周围型肺癌CT的临床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周围型肺癌CT诊断的数据做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诊断的临床表现.结果: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深浅分叶征25例,毛刺征16例,空泡征10例,胸膜凹陷征23例,血管集束征14例和炎症5例.结论:CT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朱方刚;张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和疾病预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失眠是亚健康的突出表现之一.本文通过对亚健康失眠状态的论述,阐述了亚健康失眠状态的一系列特征及中医药的各种疗法,为亚健康失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倩;曹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临康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0使用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全部过程.结果:21例输卵管壶腹部、峡部粘连者有17例获成功,其中8例未进行其它治疗而自然受孕;7例输卵营间质部粘连者有2例获成功,12例输卵管伞端粘连者有4例获成功.结论: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营中部的粘连阻塞在诊断及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汝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难治性鼻出血两种止血方法效果的比较,探求优的止血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2月就诊的6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32例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第二组30例行传统鼻腔填塞治疗,治疗后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第一组总有效率为100%,无无效例数;第二组总有效率为76.6%,无效7例,第一组与第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伊纪亮;周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难取性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及取取出方法.方法:对我站2009年9月-2011年8月41例绝经后难取性宫内节育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1例患者,32例常规手术取环,嵌顿严重9例用取环器将环牵至宫口,再用止血钳夹节育器,将环丝拉直剪断,然后抽出拉直端环丝,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和感染,给予一定药物配合手术取环.结论:妇女绝经后,随着绝经年限延长和年龄增长,取环困难增加,建议在绝经后一年内取环.
作者:高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社区健康教育是从整体上对社区群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贯穿于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社区健康教育内容广泛,依据目的任务、活动性质和干预手段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就探讨一下如何更好的开展社区健康教育.1社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1.1语言教育方法(1)口头交谈:通过面对面谈话,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进行行为指导,是人户家访的基本形式.( 2)健康咨询:以现场答疑的形式,应由有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承担.(3)专题讲座: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地组织集体听课,是社区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法.(4)小组座谈:由健康教育者组织,组员讨论,互帮互学,特别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行为改变,如戒烟支持小组、家庭营养培训班等.
作者:何燕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原因,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法和方案,结果本组病例均能按医嘱进行正规的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需要得到社区医务人员主动、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前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11年4月17号13时许容桂地区遭遇一常龙卷风,多处房屋受损倒塌,多人受伤,我科共接诊24人,其中男性16人,女性8人.1、临床资料通过救护车出诊接回12人,自行来院12人.经过一系列对症处理后,1人死亡、1人送上级医院,1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颅脑外科,4人骨折入骨科处理,其余经清创缝合,抗炎后自行离院.2、急救流程2 1接到120出诊电话后,派出4名医护人员,2辆救护车到现场.2.2请示报告制度,电话通知科室护士长、主任,逐级上报.
作者:罗秀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一些人的意识中“预防”一词是西方医学的专利.即使在一些医界同仁中,也很难把“预防”与中国古代医学联系起来.事实上直至明代中叶我国传统医学在预防领域一直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其成就以今日的科学水平来衡量仍不失先进之处.1.先进的预防思想预防思想的建立是源于对传染病的认识.《内经》即明确认识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疫”者,疾病之至如役使然,言其流行传染之势.“病状相似”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的记载.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目前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在抢救、分析典型病例的基础上,总结临床工作,制订护士配合抢救分工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从而使多发伤患者得到了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结果:本组186例中抢救成功165例,成功率88 8%;死亡21例,死亡率11.2%.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为提高救活率、降低并发症及伤残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正确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倪慧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T检查胆囊癌肝浸润患者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分别采用CT以及B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结果.结果: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中CT检查确诊10例,其中1例因为仅作平扫,浸润的肝组织改变呈等密度状态而遗漏,检出率为90 9%;B超检查出来3例,检出率为27.3%两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以及B超检查各有自身优势与不足,B超可作为初诊手段,CT能协助进一步确诊,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准确率.
作者:田瑜;张荃;高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