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燕;吉鹏飞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壳寡糖螯合钒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和脾指数的影响.方法:选用发育相近的健康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将糖尿病小鼠小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壳寡糖组和壳寡糖螯合钒组,每组各10只.实验时间为4周.用血糖试纸测定小鼠血糖值同时对小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进行比较.结果:结果表明,壳寡糖螯合钒可以降低小鼠血糖(P<0.05),同时,使糖尿病小鼠的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和脾脏指数均得到改善(P<0.05).同时壳寡耱螯合钒的降糖效果优于壳寡糖.结论:以上结果提示壳寡糖螯合钒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作者:韦丹;曲婉秋;唐晓琳;丁琳琳;王秀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主灶切开挂线侧支对口引流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单纯切开缝合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45例,好转3例,复发1例,痊愈率为93.75%,复发率为2.1%;对照组痊愈32例,好转19例,复发6例,痊愈率为76.2%,复发率为1 4 3‰两组患者痊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主灶切开挂线侧支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肛瘘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成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临康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0使用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全部过程.结果:21例输卵管壶腹部、峡部粘连者有17例获成功,其中8例未进行其它治疗而自然受孕;7例输卵营间质部粘连者有2例获成功,12例输卵管伞端粘连者有4例获成功.结论: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营中部的粘连阻塞在诊断及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汝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临床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观察和护理,重点介绍胱痉挛、继发性出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静璇;黄美銮;叶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98例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的病例中,阴道分娩42例,阴道分娩率为42.9%;剖宫产56例,无子宫破裂病例出现.结论:瘢痕子宫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在严密监护下,适当病人可以采取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阴道试产及催产素,人工破膜的适应症,医生应向家属及孕妇充分说明阴道试产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争取其大程度的配合,试产过程由专专职医护严密监护,随时监控子宫形态,及是否存在子宫下段压痛、血尿等指征.做好输血及急症手术的准备,一旦出现子宫破裂征兆应立即行剖宫产手术.
作者:王惠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进行临床分析,以总结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总结经验.方法:从2008年1月-2011年3月,分为两阶段,将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134例根据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分组依据为我院前后采用的两种手术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感染率为9.87%,对照组的感染率为17.46%,治疗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的时间、手术方法、腹腔脓液引流方法都能明显的影响患者的切口感染.
作者:谢大发;曾金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强调脑挫裂伤后脑水肿的致死性危害必须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方法:通过对多个真实的典型病案进行分析讨论.结论:深刻认识脑外伤后脑水肿病理生理过程和适时正确诊断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于有缺陷及残疾新生儿是否救治,不仅要考量患者的权益,同时还应该考量医疗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对待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儿问题的宗旨是要保障患儿未来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而不采取单纯的生命神圣原则,慎重而理智地选择继续治疗或是放弃治疗.当遭遇“道德两难”时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社会学、伦理学的问题.
作者:马修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建设和谐的护患关系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影响护患关系的要素,探讨其中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认识现今护患关系的现状,提出建设和谐护患关系的方法及对策.结论:护士是护患关系的主导者和主要参与者,其自身素质的好坏对护患关系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从多个方面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柴成洪;向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DM)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及肿瘤,我国近年来DM患病率也连年上升.老年DM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方法,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曹晓岚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近四十年,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主要介绍教授在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临床经验.病案举例:患者男性,46岁.2010年11月8日初诊.患者昨日傍晚在外吹冷风后自觉右侧面部麻木,未予重视.今日晨起时右眼流泪,右眼睑闭合不全,右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侧歪斜,鼓腮、吹口哨漏气,右侧面颊吃饭时塞食,味觉减退,无耳部疼痛,无听觉过敏,无外耳道疱疹.
作者:赵进;曾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也日渐上升.调查显示: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很大的意义.[1].因此沟通技巧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而非语言行为是伴随着语言行为发生的,它可改变语言行为所表达的意思,比语言行为更接近事实.在护患、医护交流中,如果能够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可弥补在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
作者:何燕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纤维胆道镜配合液电碎石仪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疾病治疗中的体会.方法:开腹手术中在纤维胆道镜的直、视下,对32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液电碎石仪碎石,用取石网篮取出碎石.结果: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满意,手术后残石率低,无胆道出血和术后胆漏病例.结论:纤维胆道镜配合液电碎石仪在处理复杂肝胆管结石疾病上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陈晨;蒋波;欧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改进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将48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组20例为观察组,偶数组2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用改进的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结果: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结论:帕金森晚期患者由于颈肌僵硬,口、舌、鄂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出现颈项强直,吞咽困难,进食水易、呛咳,传统的方法在帕金森晚期患者中应用成功率较低,宜采用改进的方法在晚期帕金森患者中应用.
作者:尹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护理人才,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将情景教学法与真人实验法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合作型学习模式、利用课件教学、开放实验室等举措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从而更好为临床服务,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者:邓玲;吴俊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静脉血管给药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一种重要有效的治疗手段.多数化疗药物的毒性大,刺激性强,给病人的血管带米损害.化疗病人由于长期的静脉输注,血管弹性变差,脆性增加,容易出现静脉炎,血管硬化等问题.如果化疗药液外漏还可引起血管周围软组织炎症、粘连,严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和溃烂,长期不愈,甚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给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综合措施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血管,使血管炎和化疗药物外漏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化疗病人的静脉使用次数及时间明显提高和延长.体会如下.
作者:何素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下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通常包括COPD、肺炎、支气管扩张等.为了解本院该病病原菌情况以有效指导临床用药,笔者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4例下呼吸感染患者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为小剂量贵重药品,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液本身性质,注射器,注射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实际上能进入患者体内的药物剂量远没达到所需剂量.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荣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肺癌肉瘤为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即同一瘤体中同时见到上皮性和间叶性两种混合成份,多见于子宫,亦可发生于乳腺、鼻咽、食管等部位,原发肺部罕见,仅占肺部肿瘤的0.3%左右[1].搜集手术病理已确诊的2例,通过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探讨具有影像诊断价值的信息,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1.资料1.1临床资料收集手术病理已确诊21例肺癌肉瘤,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48-79岁.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咯血、喘息、呼吸困难、胸痛等.有大量吸烟史16例.术前10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8例结果阳性,诊断为腺癌2例,鳞癌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
作者:赵斌;柳海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为反复咳嗽、略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COPD在各类致死疾病中排列第六位,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总数的20%.尽管抗感染、解痉平喘、氧疗等处理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合理、正确的护理亦是取得佳疗效的关键因素.2010年1 ~ 12月,找院收治COPD患者138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卞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