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丽
电脑止血带通过快速充气加压于止血带内,从而压迫肢体,阻止血液循环,为骨科四肢手术达到止血、减少出血的目的.
作者:刘丽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作者针对大黄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药理研究,并对大黄的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
作者:邢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对古代及近现代文献的整理,阐述了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及辨证论治.
作者:赵萌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陪护的需求,对医院的陪护形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陪护需求问卷调查表,对8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陪护需求的原因,并对采集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病人对陪护的需求率大于卫生部规定的标准(72 5%).结论:住院病人陪护需求是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的问题,要达到卫生部规定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8%的陪护率的管理要求,医院只有增加护理人力的投入和设施的完善才能降低陪护率.
作者:郑春风;满广珍;陈瑶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将本组病例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93例老年肺部感染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等基础疾病的生理特点出发,就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殊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充分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临床资料丰富、详实、充足,护理措施和方法细致、具体、全面
作者:谭艳;吴同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rn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治疗后48小时,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小时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VAP为接受MV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有研究表明,VAP的发生率14%-38%,病死率33%-71%,因此,预防和控制VAP是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水平的重要环节.
作者:孟祥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大学深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切实推进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和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现就业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建设高效的就业指导队伍和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等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岳若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细菌菌膜的致病性1.1细菌菌膜病随着医用体内植入物的广泛应用,医源性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均与形成细菌菌膜有关.细菌菌膜对抗菌药物和宿主的防御体系具有天然的抵抗力,可在发病前生长于牙齿、牙龈、皮肤、肺、尿道及其他器官的表面达数月甚至数年,是造成顽固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据估计,人类65%的细菌性感染与菌膜有关.特别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异常增加,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作者:王明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菌、药教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36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的诊治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以发热住院,其他合并表现:黄疸23例,腹泻3例,食乳少7例,精神萎靡3例.尿培养以Gˉ杆菌为主,为33例,敏感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复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对氨苄西林总耐药率高这93.9%.结论:新生儿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以定热等全身症状为主,致病菌以Gˉ杆菌为主,主要致病菌对氨苄青霉素普遍耐药,临床上可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复方阿莫西林.
作者:吴东平;季坚卫;吴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是应用反相HPLC法,建立阿嘎日-10含量测定方法.本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168 ~ 0.0.168m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0.50%( n=6).证实了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本品的质控方法.
作者:姚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产妇200例为研究组,200例为对照组,期中对研究组实施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实施非导乐陪伴分娩.结果:实行导乐陪伴产妇总产程、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率、产妇泌乳率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非导乐陪伴产妇.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产科服务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林美芬;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为了临床视频教学和资料保存,通过对岛津x光机视频信号分析,采用视频采集卡,视频转化设备,以及DVD刻录机完整清晰刻录保存X光动态视频图像.对非标准X光视频的转换处理,能随时将ERCP手术X光视频图像保存刻录下来,很好满足临床需要和教学要求,给病人会诊提供了良好影像资料.
作者:蒋国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失眠为中风后常见症状,其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温胆汤为治疗中风失眠的经典方剂,主治痰饮内阻,心神失养,惊恐失眠,头目眩晕.温胆汤功用为理气化痰,养心安神,对中风后失眠所至机体阴阳失交,气滞痰阻疗效显著.
作者:李东晓;曹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提高对闭孔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闭孔疝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均为老年女性,均为双侧闭孔疝.术前误诊1例,2例肠管坏死行肠切除.术后切口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闭孔疝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术前误诊率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胡国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咳嗽是小儿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儿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肺炎”,因此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化痰止咳药物诊断的混乱、治疗的盲目显而易见.以咳嗽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而且持续难愈的慢性咳嗽往往成为医务人员认识上及治疗上的难点问题.
作者:马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2003年全国性非典性肺炎流行以后,国家对传染病流行,作出了控制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让我校2009年甲肝疾病,在短时间内控制取得很好的效果,和第一次2001年小范围流行相比,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对疾病控制传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致病.
作者:王维俭;杨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辩证方法与西医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43例,我们给予中医辩证方法治疗;对照组包括患者42例,我们给予西医方法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方法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8月期间,医院各科住院患者采集的血标本中抽取的75份溶血标本的统计分析.
作者:马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并观察其血气分析的变化.方法:2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其中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气分析为:PH7.326±0115,PaCO210.32±3.75kpa,PaO28.81±3.12kpa,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选择压力支持通气( PSV) 10~ 20mmH2O,呼气末正压(PEEP)3~5mmH2O.结果:通气3~6小时后其中14例意识清醒者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在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神志转清,2例治疗无效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与通气前血气分析比较PH、PaO2分别上升至7.423±0.122、11.90±4.18(kpa ),P<0.05; PaCO2下降至6.93±2.38(kpa)P<0.01.结论:无创通气可作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改善CO2留和呼吸性酸中毒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萍;周明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