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芬;王晓红
患者,女,54岁,企业管理者.因“反复发作性头痛5年,加重1月余”于2011年2月21日至导师曹晓岚教授门诊就诊.患者自5年前常因思虑过度、劳累、生气后出现头痛,以前额跳痛为主,持续时间10min左右,每月发作3-4次,休息或自服脑清片后可缓解,未予重视.近1月因工作压力增大,头痛发作频率增加,经上述措施效果不明显,刻下证见:每日发作1~2次,每次约持续30min,仍以前额跳痛为主,纳可,梦多,舌质黯虹苔黄厚,脉弦.
作者:张娜;曹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全年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4792张,按年龄区间的处方数和连续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并对各药的使用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在我院使用的9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均不大于1.0; 21~ 60岁年龄段的患者用药多,连用药时间也较长.结论: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一部分患者连续用药时间过长,呈现滥用甚至出现依赖的情况,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作者:涂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糖尿病伴肺部感染的特点,探讨其原因和治疗要.方法:将近两年社区176例老年肺部感染者,按有无糖尿病分为有糖尿病的实验组和非糖尿病的对照组,对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特点,治疗及转归等比值差异.结果:实验组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易继发肺部感染,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关键是有效应用抗生素.
作者:徐定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认识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相协调的重要性,提高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方法:深入临床科室,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构建和谐、诚信服务.结果:消毒供应室诚信、平等服务,是减少与临床科室矛盾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丹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循证医学在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并证实教学效果很好,在基础医学教育中运用较少,在实验教学中更少提起.本文就现代先进医学教育法(循证医学教育法)在医学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做出论述.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操作能力,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作者:何德奇;唐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2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确诊的25例膜性肠炎患者,全部停用抗生素,停用或减量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并给予相应治疗2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免疫抑制剂抗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过程中如出现腹泻等症状,应警惕伪膜性肠炎,合理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信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骨创伤行负压密闭引流术( VSD)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骨创伤的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式引流术,在术后进行精心的临床护理.结果:治愈31例(62.0%),显效18例(36.0%),无效1例(2.0%),总有效率为98%.平均伤口愈合时间( 16.15±8.20)d.结论:术后精心护理保证了有效的引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凌书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癌症作为严重的社会负性生活事件,易出现严重的应激心理反应[1]乳腺癌也不例外.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2]其治疗常用的方式为手术根治术,术后患者乳房缺失和胸部畸形,对形体破坏极大,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扮演的“角色”及社会关系以及业余活动等,因而是女性心理上的一大威胁.患者常有极度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绝望及严重情绪不安等心理障碍.而焦虑抑郁情绪是常见的表现.
作者:林德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的特点在妇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以气体为透视介质实施手术的方法之一[1].但妇利腹腔镜手术的两大因素: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腹和手术体位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气体栓塞是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可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在建立气腹的过程中要正确操作,进气的判断要准确,在手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监测好各项指标,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唐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及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并与脉冲多普勒(PW)技术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五组,30例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各35例,先用PW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计算E/A,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中E/A<1,E/A>1各分为一组,再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各组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a、Aa,计算Ea/Aa,并对2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无论E>A或E<A组,Ea/Aa均<1,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DT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北较P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而言,可以更准确估测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郑芳;罗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干预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对神经功能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对抑郁、焦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袁(HAMA)、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与对照组(未行心理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过综合治疗4周后患者,无论抑郁、焦虑、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有助于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情绪的改善,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对脑梗死预后好转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新芳;肖桂荣;朱仁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采用改良方式进行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7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在术前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进行肠道准备.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基本相同;该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与A组基本相同;该组患者的肠i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采用改良方式进行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仝丽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504s在前列腺腺癌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进行标记.结果:p504s是前列腺腺癌诊断中的阳性标记物,具有极高的价值.
作者:郭金明;张克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无病人工流产术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前舌下含化,阴道后穹隆置药与普通无痛人工流产术对比,观察镇痛效果,子宫颈松驰度,手术时间,术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用于无病人工流产术,使无痛镇痛率达100%,宫颈松驰软化率高,缩短了手术时弊,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避免术后不良反应.讨论:米索前列醇能充分改善宫颈松驰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且口服(舌下含化)进径较阴道后穹隆置药起效快.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张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陪护的需求,对医院的陪护形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陪护需求问卷调查表,对8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陪护需求的原因,并对采集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病人对陪护的需求率大于卫生部规定的标准(72 5%).结论:住院病人陪护需求是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的问题,要达到卫生部规定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8%的陪护率的管理要求,医院只有增加护理人力的投入和设施的完善才能降低陪护率.
作者:郑春风;满广珍;陈瑶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采用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助组调查表,对150例体检血压偏高的20-40岁人群进行调查,分析该抽样人群心理状况,并给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三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结果显示,中青年人群对血压偏高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健康教育对帮助患者规范化治疗,控制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冷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提高PVPPKP术后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及日常保健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180例PVPPKP术后出院患者的资料登记,于出院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评价.结果:全部获访,其中136例存在健康问题,经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存在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是一种简单、实用、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不仅可促进患者院外的自我护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还有利于提高专业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
作者:龙清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探讨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误诊发生.方法:通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1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统计分析.结果:为恶心呕吐常见病为反流性食管炎、巨幼贫、胆系结石、颅内占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其它尚有十二指肠溃疡、粪石梗阻、肝功损害、肠系膜动脉缺血、急性阑尾炎、腹部术后和流行性出血热(EHF)等.乙型肝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急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症和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恶心呕吐表现.
作者:刘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患者在实施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功能性排空障碍特点,并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月间实施了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143例患者,其中有10例患者产生了功能性障碍(第一组),在2003年11月-2004年12月间实施了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139例患者,其中有13例患者产生了功能性障碍(第二组),对第一组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操作,第二组患者的护理操作为常规程序,比较护理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第一组28例患者用药治疗护理后均恢复良好,3天后症状消失,且胃管引流减少,经X线检查胃蠕动状况正常,可将胃管拔除,药物治疗有效率为100%;第二组13例患者中11患者用药治疗护理后恢复,5天后症状消失,经X线检查胃蠕动状况正常,另有2例患者无效,通过手术治疗好转,药物治疗有效率为84.6%.结论: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有效率,利于患者恢复胃功能.
作者:季晓云;车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合并间质性纤维化的CT改变与肺功能分级的对比情况.方法:按照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级,再对患者应用CT进行检查,观察各组患者的影像学改变.结果:患者的肺功能较正常数值明显改变.在肺功能的各个分级中,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肺内异常线影发生率较高.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患者来说,FVC、FEV1%FVC、FEV1、MW等肺功能指标的异常及早期出现格的各种影像学上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对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范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