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琼;罗建忠;吐尔逊江·买买提明;沈静;汪丽;阎刘倩子
目的 探索在红塔区重点人群中开展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优方式,形成常态机制,促进结核病重点人群监测体系建设,为卫生决策者制定肺结核患者发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红塔区六个街道(乡)19个村委会6 13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痰培养及GeneXpert检查. 结果 2015年1-9月期间,重点人群主动筛查,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5例,检出率为81.57/10万,被动发现方式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有79例,登记率为18.3/10万;重点人群筛查期问,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结核患者登记率较2014年同期提高52.7%. 结论 在重点人群中开展主动筛查是被动发现方式的有益补充;主动筛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起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既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又能极大的缩减花费的成本,是符合红塔区实际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肺结核主动筛查方式.
作者:瞿媛;普丽;苏丽敏;肖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羊水栓塞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病例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基层临床诊断、预防及有效救治羊水栓塞提供参考. 方法 对湖南省县级医疗保健机构2011-2015年71例羊水栓塞导致孕妇死亡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个案资料经省级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分析评审,按全国统一使用的孕产妇死亡十二格表分析死亡原因以及死亡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71例死亡孕产妇中,30~34岁占29.58%,35岁及以上者占35.21%;初产妇占32.69%,经产妇占67.61%;死亡孕产妇中92.96%为农村户籍;主要临床表现以产后出血为主的占57.75%,紫绀、血压骤降或呼吸困难等急性症状为主的占32.39%,缺乏典型症状死后推断占9.86%;发病到死亡时间在1h之内的有11例,占15.49%,2~ 12 h的为44例,占61.97%,12 h以上的为16例,占22.54%;产前诊断或处理不及时19例,占26.76%;产后输血大于2 000 ml的28例,占39.43%;产后输血不及时的31例,占43.66%,其中23例血源不足,8例出血量估计失误;县级抢救过程中启动县级产科急救专家组参与救治的共21例,占29.58%;省级评审为不可避免33例,占46.48%,可避免38例,占53.52%. 结论 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在医疗软硬件条件局限的情况下,应当重视以产后出血或急性缺氧为首发表现的孕产妇,提高早期识别意识,及早启动多学科协同救治,保障血源供给,争取提高抢救成功率;羊水栓塞诊断绝大部分依据临床表现,存在不准确性,今后应提高尸体解剖比例,明确死因.
作者:吴颖岚;杜玉开;高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肺泡Ⅱ型(AECⅡ)细胞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为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强毒力株H37Rv与弱毒力株BCG菌株感染的AECⅡ细胞模型,在感染12 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等分析TLRs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的表达. 结果 强毒力H37Rv株感染12 h时细胞TLR2 mRNA、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3±0.35)、(1.87±0.52),弱毒力BCG株感染分别为(1.18±0.34)、(1.33±0.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毒力H37Rv株感染12 h时IL-6、IL-8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ODI值)分别为(2.74±0.57)、(2.95±0.43)、(5.12±0.71),弱毒力BCG株感染分别为(0.73±0.21)、(0.87±0.22)、(1.85±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毒力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感染12 h后细胞TLR2 mRNA、TLR4mRNA表达量与IL-6、IL-8及TNF-α蛋白表达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 结论 强毒力较弱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更能活化AECⅡ细胞TLRs信号通路,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介导机体炎症反应及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刘卫国;崔俊伟;张静;王永亮;李振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由于杀鼠剂的种类多,引起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检测方法的发展迅速,检验员了解不同杀鼠剂的中毒表现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将有利初步的判断,更快的确定实验方案.本文对常见的毒鼠强、氟乙酰胺、磷化锌、敌鼠钠、溴敌隆、安妥等杀鼠剂的中毒表现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蔡志斌;张英;徐小燕;赖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居民对犬抓咬伤危险因素的认识及犬抓咬伤发生情况,为制定社区犬抓咬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结果 共调查3 532人,对15个犬抓咬伤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41.00%~64.61%.养犬者和非养犬者的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去2年间犬抓咬伤发生率为0.88%,35.48%的被犬抓咬伤者是被自家犬所伤,51.61%的犬抓咬伤发生在小区内公共场所,抓咬伤人的狗67.74%为中小型犬. 结论 社区居民对犬抓咬伤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还有待提高,全人群尤其是养犬者需要了解犬抓咬伤的风险和预防方法,政府部门应制定和落实犬抓咬伤防控政策.
作者:赵丹;马剑平;刘盛元;欧阳斌发;李燕妮;陈思韩;王长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2015年武汉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构成.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从2015年1-12月,对采自武大中南医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共104份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标本进行15种传染病病原体及分型的检测,分析其病原谱构成. 结果 共检测出11种传染病病原体阳性,38份阳性病例,总阳性率为36.54%(38/104),其中,病毒阳性29份,细菌阳性17份,细菌病毒共感染8份,分别占阳性病例的76.32%、44.74%和21.05%.男性感染阳性率32.75%(19/58),女性感染阳性率为41.3%(19/4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8,P=0.369).5岁及以下婴幼儿是呼吸道病毒的主要感染人群.11种病原体中,排名前3位的为呼吸道合胞病毒(45.45%,5/11))、呼吸道腺病毒(36.36%,4/11))、肺炎链球菌(27.27%,3/11).不同病原体感染季节性不同,有的病原体表现出严格的季节性.结论 2015年武汉市呼吸道症候群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性病原体为主,尤其在低龄幼儿组,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感染为其呼吸道症候群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作者:占建波;方斌;杨红梅;胡兵;潘阮刚;詹发先;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进行G试验检测的2 588例患者血清标本的阳性率、阴性率、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析其临床相关因素. 结果 2 588例患者中具有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者1 678例,占64.84%,无高危因素者910例,占35.16%.在有高危因素患者中G试验检测真阳性169例,假阳性420例,真阴性904例,假阴性185例.阳性似然比为1.51,阴性似然比为0.76.G试验应用于存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移植状态、重症感染、自身免疫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硬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9种具有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检测时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23、1.77、1.21、1.55、1.31、0.68、1.8、1.97、2.2;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1、0.64、0.86、0.66、0.75、1.18、0.72、0.64、0.76. 结论 G试验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考证,尤其是在患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重症感染、恶性肿瘤的患者中,G试验应用价值较低,需改良其方法.
作者:章迪;黄素明;唐慧;袁千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当前戒烟门诊干预服务现状,为实施戒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的首诊和1个月随访登记表,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湖北省6家综合医院戒烟门诊接受戒烟咨询和随访干预的吸烟者个人资料、吸烟行为及戒烟情况,分析戒烟服务效果. 结果 6家戒烟门诊共接诊673人,男性占98.36%,共有451人完成戒烟干预随访,1个月戒烟率为38.80%,随访者每天吸烟者所占比例由首诊时的92.68%下降到51.44%,自感身体状况有所好转.59.79%的服务对象通过院内转诊方式到戒烟门诊寻求戒烟帮助. 结论 戒烟门诊戒烟干预服务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有效途径之一,应不断提升戒烟门诊的服务能力,强化院内转诊,提高戒烟门诊知晓率和就诊率.
作者:马丽娜;黄希骥;李玲;徐静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长沙市新诊断职业病,确定主要的职业病病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发行业,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3-2015年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长沙市职业病新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3-2015年长沙市共报告职业病新病例181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位居首位(50.38%,93/181),其次为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1.99%,76/181);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以噪声聋为主(91.40%,85/93)、主要分布于机械设备制造、采矿和金属加工制造业;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以矽肺为主(76.32%,58/76),主要分布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它采矿业;急性职业中毒主要为甲醇中毒.地区分布前三位为岳麓区、宁乡县、长沙县,分别为86例(47.51%)、43例(23.76%)、20例(11.05%).主要分布在中、小型企业,两者共占93.92%. 结论 2013-2015年长沙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甲醇、苯、铅等,应加强对机械设备制造、采矿、金属加工制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工作.
作者:金若刚;黄邵玲;罗磊;许旭丹;官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联合细胞学检测在检查宫颈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共对1 749例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分别行HPV-DNA检测及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TCT检测异常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及病理检查. 结果 (1) TCT检测1 749例受检者有213例为异常,异常率12.18%,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 84例,占4.80%(84/1 74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66例,占3.77%(66/1 74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者55例,占3.14(55/1 749),鳞状细胞癌(sCC)者8例,占0.46%(8/1 749).(2) HPV-DNA检测有526例为阳性,阳性率30.07%,TCT检查异常患者其HPV-NDA检查阳性者共112例,阳性率52.58% (112/213),其中ASC患者阳性率29.76% (25/84),LSIL患者阳性率51.52% (34/66),HSIL患者阳性率81.82%(45/55),SCC阳性率100%(8/8).(3)213例TCT检查异常患者阴道镜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者58例(27.23%),宫颈上皮内肿瘤(CIN) 139例(65.26%),宫颈浸润癌16例(7.51%).(4) TCT检测阳性预测值为72.77%,HPV-DNA阳性预测值为18.06%,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为84.82%.TCT、HPV-DNA阳性预测值分别与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危型HPV及TCT检查均能用于宫颈疾病的筛查,但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
作者:尤小燕;王雅莉;刘文枝;李红娟;王淑丽;陈淑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有机氟生产工的职业紧张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整群抽取的428名有机氟生产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28名有机氟生产工职业任务问卷得分(154.97±23.78)低于国内常模(183.36±22.02) (P<0.01),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得分(99.57±17.39)高于国内常模(97.47±13.77) (P<0.05),职业任务问卷的责任感和工作环境子项得分(25.16±5.06、30.77±6.01)都高于国内常模(24.60±6.11、29.05±8.09) (P<0.05),个体紧张反应问卷的心理紧张反应和躯体紧张反应子项得分(27.20±5.74、26.24±5.41)都高于国内常模(24.10±5.29、23.34±4.73) (P<0.01),个体应对资源问卷的理性处事和社会支持子项得分(32.00±5.95、34.46±6.54)都低于国内常模(35.71±6.34、35.60±6.93) (P<0.01).分别有1.17%、27.34%、10.28%的工人感到中度以上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和缺乏应对资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7.370,P=0.001)与职业任务呈负相关,个人月收入(B=6.492,P=0.009)、是否发生工伤(B=9.950,P=0.046)与职业任务呈正相关;年龄(B=-6.768,P=0.000)与个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是否发生工伤(B=9.519,P=0.008)、工作班制(B=3.886,P=0.032)与个体紧张反应呈正相关;年龄(B=4.914,P=0.002)、每天睡眠时间(B=3.728,P=0.026)与个体应对资源呈正相关. 结论 有机氟生产工的职业紧张水平较高,主要受年龄、个人月收入、是否发生工伤、工作班制、每天睡眠时间的影响,应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范灵凯;梁俊;阳慧萍;吴尚荣;陈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识别某探测器核技术建设项目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分析其来源及分布,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利用系统工程分析法、类比调查法识别和分析某探测器核技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 本项目存在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以苯系物、二氯乙烷、甲醇、二氧化锡、异丙醇为主;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为241 Am放射性气溶胶、α粒子、γ射线.类比项目旧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241Am放射性气溶胶、α粒子、γ射线的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均符合放射卫生限值标准的要求.工频电场、酚醛树脂粉尘、噪声、铅烟、甲醇、二氧化锡、异丙醇、甲苯预计接触水平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结论 241 Am放射性气溶胶、α粒子、γ射线是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应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从源头治理职业病危害,预防项目建成后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林伟涛;邱奕冰;余新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疑病心理状况及其与人格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4年3-10月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h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中的疑病人格量表(Hs)、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和健康行为量表对重庆市两所医科大学按专业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的医学生进行测量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结果 医学生疑病量表总体平均得分为(66.35±13.55)分.男生的疑病得分高于女生(P<0.01);大四学生的疑病得分显著大于大一、大二及大三的学生(P<0.05),而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得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越差疑病情况越强,学习成绩上者的疑病得分小于学习成绩下者,学习成绩中者的疑病得分小于学习成绩下者(均P<0.000 1),学习成绩上者的得分与中者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格中的精神质(P<0.000 1)、神经质(P<0.005)得分越高,疑病得分也越高;健康行为(P<0.005)的得分越高,疑病得分越低.疑病情况和人格中的精神质(r=0.252 24,P<0.000 1)和神经质(r=0.176 38,P<0.000 1)呈正相关,和人格中的外倾性(r=-0.113 09,P<0.05)呈负相关;疑病情况和健康行为的总分(r=-0.237 44,P<0.000 1)、健康实践行为(r=-0.199 30,P<0.000 1)、认知/情感行为(r=-0.219 87,P<0.000 1)均呈负相关. 结论 2014年重庆市医学生疑病倾向是因为开始进入临床专业课程学习,临床经验和实践积累不够,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对号入座而导致的.内向、敏感、多虑、胆小、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质容易导致疑病倾向.健康行为越少的个体疑病倾向越强.医学院校应该增强专业知识的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医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减少疑病情况的发生.
作者:马珺;杨小丽;冯泽永;姚莉华;廖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长、营养与食品安全KAP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关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编制自填式问卷,于2015年以便利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湖南、山西两省农村地区1 026名3~6年级小学生开展问卷调研,由调研员现场指导监督学生填写问卷,运用t检验与x2分析,探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生长及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态度、行为间的差异. 结果 被调查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比例高达19.37%,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16.32%)(P<0.05).留守儿童的饮食行为多不如非留守儿童,18.1%的留守儿童以零食代替正餐,仅9.4%的非留守儿童以零食代替正餐;二者具备合理饮水习惯的比例分别为:留守儿童16.6%、非留守儿童32.3%,留守儿童饮水习惯更不科学(P<0.05);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均喜爱吃零食,二者零食食用频率、零食偏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偏好“限制食用类”零食;留守儿童用于购买零食的钱数显著多于非留守儿童,零花钱在2元以上/d的比例分别为19.6%、11.1% (P<0.05).二者都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留守儿童个人卫生习惯不如非留守儿童;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与营养认知平均得分分别为53.84、58.14,留守儿童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且其营养态度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P<0.05). 结论 湖南、山西两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生长及营养与食品安全KAP现状较差,建议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开展相关教育,以弥补家庭监护的缺失.
作者:谈甜;杨柳;刘莉;李杰;彭亚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一起幼儿园不明原因发热腹痛事件的病因,采取控制措施. 方法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该起疫情累计发病28例,罹患率19.31%,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为主,病例均为轻症,病程2~3d.检测19份病例样本,17份肠道病毒阳性,4份埃可病毒9型阳性. 结论 此次埃可病毒9型感染暴发以急性胃肠炎表现为主,不同于以往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值得关注.
作者:徐文国;陈聪;张建陶;许云霞;胡飞飞;嵇红;林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城区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以期提出针对性防治策略. 方法 2012年采用分层多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患者管理项目满1年的高血压患者,由社区医生指导填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患者管理评价项目699份调查问卷,采用EP-INFO录入,分别以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和医疗保险形式为分组变量,采用x2检验比较高血压知晓率. 结果 南昌市城区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55%,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人群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是否参与医保与知晓率无明显关联(P>0.05). 结论 2012年南昌城区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影响高血压基本知晓率的因素之一,提高高血压患者防控知识知晓率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提高社区医务人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和频率.
作者:汪德华;范义兵;龚循勇;王斌;朱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化学发光法(CIA)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RPR、TPPA和CIA法同时对3 268例门诊患者、1 700例住院患者以及2 230例体检中心患者进行筛查.CIA阳性检出标本随后以RPR进行筛查,如果二者结果不一致则以TPPA再次检测.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确诊,参照WS273-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梅毒诊断标准,在7 198例患者中筛查出576例临床确诊的梅毒(其中,一期梅毒血清168例,二期梅毒血清306例,潜伏期梅毒102例).RPR、TPPA和CIA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分别为81.94%(472/576)、98.96% (570/576)、96.53% (556/576),RPR、TPPA和CIA特异度分别为99.82%、100.0%、99.98%.CIA联合TPPA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CIA与TP-PA的K值为0.986. 结论 TPPA的血清诊断价值优于RPR和CIA,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尽管CIA的梅毒阳性检出率略低于TPPA,但鉴于CIA的简便、快速、准确、自动化以及抗原制备容易等优点,CIA有望成为TPPA的一种替代性梅毒血清诊断实验.如果联合使用CIA和TPPA,可减少梅毒的误诊、漏诊,进一步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文伟;彭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紫杉醇对卵巢癌治疗效果以及对相关基因FOXM1表达影响. 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方法从RNA以及蛋白质水平分别对卵巢癌患者卵巢标本(卵巢癌组)及因其他原因而行卵巢切除的卵巢标本(对照组)中FOXM1基因的表达进行测定,同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二者血清中FOXM1蛋白含量及卵巢癌患者服用紫杉醇后不同时间段(1、2、3、4、5、6月)血清FOXM1含量变化. 结果 卵巢癌患者卵巢中FOXM1基因在mRNA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血清中FOXM1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与治疗前相比,卵巢癌患者服用紫杉醇后血清中FOXM1含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P<0.05),但治疗6个月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FOXM1基因与卵巢癌发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服用紫杉醇可以降低患者体内FOXM1基因表达量.
作者:范丽丽;薛玲玲;焦娜;马会峰;张镛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人造石材行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程度,研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工程分析、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人造石材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及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危害进行分析. 结果 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化学毒物(苯乙烯等)等;人造岗石和人造石英石生产线粉尘中游离SiO2平均含量分别为7.90%和91.48%;粉尘岗位超标率为35.3%,原料岗位的粉尘超标率达56.5%;40 h等效声级超过80 dB(A)的岗位占96.2%,超过85 dB(A)的岗位占73.1%;苯乙烯超标率为8.9%;职业健康检查疑似尘肺病4例(检出率为1.1%)、疑似噪声聋4例(检出率为1.3%),高仟伏胸片、肺功能、纯音听阈测试、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异常率分别为20.3%、17.1%、58.3%、18.4%、29.8%、7.9%和29.0%,在不同工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越长,异常率越高.纯音听阈测试、高仟伏胸片和尿常规检查异常率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云浮市人造石材行业工作场所粉尘、噪声严重超标,对作业人员健康产生叠加影响,应进行超标场所整治、加强职业卫生监管.
作者:苏小棠;罗立旷;陈继超;张华;叶翠华;赖辉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和田、喀什地区初中生的体格发育状况,分析其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发生情况,为本地区初中生营养改善及提高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2012-2016年连续4学年于每年10月份,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20所和田、喀什初中学校中,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1个自然班,测量学生身高和体重,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及体检结果,依据中国儿童青少年消瘦、生长迟滞及超重肥胖的评判标准,计算相应检出率,采用Excel2007和SPSS21.0软件录入及分析数据. 结果 本次研究共监测学生9 310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0.1%,其中消瘦率6.3%,生长迟滞率3.8%,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0.8%,其中超重率8.5%,肥胖率2.3%.男女生轻度消瘦(5.3%vs.2.8%)、生长迟滞(5.2%vs.2.3%)及超重肥胖(13.8%vs.7.6%)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女中重度消瘦率(2.4%vs.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生消瘦、生长迟滞及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消瘦、生长迟滞的检出率呈现增加趋势(P<0.05),而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 结论2012-2016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和田、喀什地区农村初中生体格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及新疆平均水平,男生相比女生更易出现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随着年龄增加,营养不良检出率呈增加趋势,而超重肥胖检出率呈降低趋势.
作者:杨艳琼;罗建忠;吐尔逊江·买买提明;沈静;汪丽;阎刘倩子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