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罗家有
生物安全培训是有效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保障手段之一,但随着生物安全管理不断深入,传统培训形式和内容已很难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本研究通过对过去3年传统生物安全培训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借鉴国际标准化培训流程,从课程设置、培训形式、培训考核方式及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本单位建立一套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方法.经过一年的实施,大幅提高人员对培训的参与程度和生物安全培训效果.
作者:郑玉红;侯雪新;李振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与延伸出来的一种社会认知理论.近来该理论广受社会行为研究者的青睐,已成功的在多个行为领域中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计划行为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应用前景.
作者:韩玉;彭杨灵;曲波;刘洁;张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监测点居民伤害发生情况,分析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株洲市芦淞区和洪江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填报的伤害监测报告卡病例资料,按照WHO伤害监测指南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 结果 2011年湖南省伤害哨点监测病例以男性(63.78%)为主,年龄以25~44岁居多(36.98%).跌倒/跌落(35.88%)、机动车车祸(25.01%)、钝器伤(14.08%)为前三位伤害原因,其中农村动物伤构成比远高于城市,城市居民中毒的构成比远高于农村.20~岁、25~岁年龄组人群以机动车车祸、跌倒/跌落、钝器伤为前3位伤害原因;公路/街道(36.24%)为伤害首位发生地点;以轻度伤害常见(72.89%);前3位伤害性质依次为挫伤/擦伤(47.88%)、锐器伤/咬伤/开放伤(17.44%)与骨折(13.39%).男性暴力发生伤害高于女性,女性发生非故意伤害明显高于男性. 结论 湖南省城乡监测点居民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均为跌落/坠落、机动车车祸与钝器伤.伤害的主要性质是挫伤/擦伤、锐器伤/咬伤/开放伤与骨折.男性、文化程度低、25~44岁这三类特征人群易发生伤害.
作者:付中喜;刘加吾;李光春;金东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并根据产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2013-2014年乐清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先兆流产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例正常分娩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殖感染和先兆性流产的关系. 结果 观察组白带常规检查:白细胞在+++~++++之间的占42.5%,白带清洁度为Ⅲ~Ⅳ的占37.5%,念珠菌阳性率为3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共有31例感染UU或CT,占77.5%,对照组22例感染UU或CT,占5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P<0.05). 结论 有先兆性流产产妇白带异常率和生殖道感染明显高于正常分娩的产妇,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对感染产妇采取积极有效方法诊治,降低先兆流产率.
作者:金锡静;金锡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有4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8%,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生感染常见的部位为下呼吸道(40.5%)、上呼吸道(28.6%)、泌尿系统(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清白蛋白水平、联合使用≥2周抗生素、心功能分级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临床应当针对性的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医院感染率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陶文霞;王洲;赵赟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轮状病毒胃肠炎患儿及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锌、铁、铜、钙、镁及铅等微量元素水平的对照研究,了解轮状病毒感染对人体微量元素变化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47名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及56名非感染性腹泻的患几分别测定研究对象的锌、铁、铜、钙、镁及铅等微量元素水平. 结果 轮状病毒胃肠炎患儿的锌、钙、镁这三种微量元素水平均低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患儿血铅水平则高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铁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比非感染性腹泻患儿更易于发生微量元素失衡,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监测.
作者:王湘蓉;刘嘉娜;朱燕;陈薇;刘晓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4年3月31日前报告的200例年龄≥18岁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BREF)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生存质量评价,采用t检验比较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 结果 18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得分均低于正常人常模水平(P<0.05);环境领域、精神支柱与个人信仰领域得分则高于常人常模水平(P<0.05);条目得分比较中,除积极感受、社会帮助、社会安全保障、环境条件、交通条件条目外,其余各条目得分与正常人常模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感染时间、有无伴偶是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正常人群低,抗病毒治疗、感染时间、有无伴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全社会加强救助及关怀力度,积极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潘宇韵;朱小朴;黄喜明;李景锋;王明滔;谢迪亨;汤雪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暴力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 方法 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择有暴力行为100例为研究组,无暴力行为100例为对照组,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FES-CV评分的差别. 结果 研究组男性、无配偶、农村、农民、年轻、低文化程度患者比例相对较高(P<0.05或P<0.01),住院次数相对较少(P<0.01);FES-CV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分量表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矛盾性和控制性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暴力行为关系密切,改善家庭环境将有利于减少患者暴力行为.
作者:陈云峰;徐莉;刘祖松;曾德志;徐良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淳安县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调查一般情况)、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淳安县农村地区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452位空巢老人,结果显示,空巢老人的幸福度得分在性别、年龄、养老方式、健康状况、教育程度、经济来源、经济收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健康状况差、经济收入低、缺乏经济来源和社会支持度低是老人幸福感的危险性因素. 结论 通过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增进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提高经济水平,均可改善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度.
作者:宋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吉首市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效果.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吉首市1 078名1~59岁人群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指标变化. 结果 吉首市2013年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经标化后分别为6.14%、54.6%、11.68%和12%.1~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 结论 吉首市为乙肝中流行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效果显著;要进一步加强对20~59岁组青壮年人群的乙肝干预措施.
作者:张艳;莫英瑛;孙灵芝;金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常见呼吸道感染细菌制备的联合疫苗作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探讨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分离培养引起我国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细菌,利用超声波破碎,硫酸铵沉淀蛋白,构建成细菌疫苗,体外作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其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y)含量;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表型变化. 结果 联合疫苗组单个核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联合疫苗组IL-2、IFN-γ的浓度比空白对照组高,并随疫苗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剂量依赖关系;细胞表型分析显示联合疫苗既能刺激T细胞增殖,也能刺激B细胞增殖. 结论 此联合疫苗可增强免疫功能,它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也具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敬;朱丽华;张庆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AI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7(TLR7)mRNA与蛋白的表达,探讨AIU的发病机制. 方法 采集AIU患者3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s,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TLR7 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中TLR7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U患者PBMCs中TLR7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IU患者PBMCs中TLR7蛋白表达增强,TLR7可能在AIU的发病中起作用.
作者:刘军连;徐冰心;王晓菲;杜海平;刘建军;刘志国;司少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新生进行评定. 结果 2014级新生SCL-90与全国大学新生常模比较,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5个因子各自均分低于常模,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不同教育性质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该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优于全国大学生新生常模,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针对影响新生心理的主要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李远;罗家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丽水市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救治状况,为提高本地区创伤预防和救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 146例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致伤部位、致伤原因、院前急救、急诊室救治以及ICU治疗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创伤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9.96%;年龄分布以20~60岁年龄组居多,占到77.62%;首位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占53.72%,头面部损伤达42%;创伤发生的高峰时段为8-20时.67.99%的创伤患者院前时间在1h之内;急诊室滞留时间不超过2h的比例达95.39%以上;住院时间超过两周的病例高达34.37%,住ICU超过2周的病例占11.28%. 结论 创伤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头面部为常见损伤部位,首位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较薄弱.应加强创伤预防与干预,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
作者:马柏强;杨越涛;王理富;吴文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体外诱导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的耐药菌株,初步探索其耐药的发生规律. 方法 选取对红霉素均敏感的汉赛巴尔通体参考株Houston-1 (ATCC 49882)和6株国内猫分离株作为出发菌株.出发菌株连续培养3代后开始诱导,红霉素起始浓度为出发菌株初始MIC的1/4,逐级倍增诱导浓度,直至菌株停止生长或诱导成高度耐药菌株.采用E-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耐药前后试验菌株对红霉素和其他10种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s,MICs).同时测定出发菌株无药传代后菌株的MICs值. 结果 经过12代诱导,6株菌除获得对红霉素耐药(MIC值>256 mg/L)外,对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也产生耐药(MIC值>256 mg/L).出发菌株自然传代30次后,有4株菌对克林霉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情况没有变化. 结论 通过体外浓度递增法首次成功诱导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耐药,并产生对同系药物阿奇霉素的耐药和林克酰胺类克林霉素的耐药,提供了苛养、包内寄生菌耐药菌株模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巴尔通体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相关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宋秀平;刘起勇;刘云彦;栗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毒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斑马鱼雌雄按1∶1的比例交配产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FOS(0.1,0.5,1.0,2.0和5.0 mg/L),对受精后4 h(four-hour post-fertilization,4hpf)斑马鱼胚胎进行染毒,统计斑马鱼胚胎受精后48 h的心跳、72 h的孵出率、24h、48 h、72h、96 h、120 h的死亡率和畸形率,检测120 hpf斑马鱼幼鱼的MDA、SOD和GSH的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随着PFOS染毒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降低、心跳减缓、畸形率和死亡率增加,120 hpf幼鱼组织SOD和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当PFOS达到5.0 mg/L时,斑马鱼的48 hpf的心率由对照组的(180.5±4.6)次/min下降到(109.3±5.2)次/min、72 hpf的孵出率由对照组的98.31%下降到21.53%,并且120hpf的死亡率为60.8%、120hpf的畸形率为59.17%.120hpf幼鱼组织SOD和GSH的含量分别由对照组的(12.5±2.13)U/g protein、(7.32±0.79)nmol/mg protein下降到(8.21±2.18) U/g protein和(4.53±0.85) nmol/mg protein,而MDA的含量由对照组的(0.61±0.12)nmol/mg protein上升到(1.82±0.16)nmol/mg protein. 结论 PFOS导致斑马鱼胚胎体内的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发育毒性的机制之一.
作者:孙诗博;李武;潘小元;林鑫;贺庆芝;曾怀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听觉训练联合头穴按揉对高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 方法 72例高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听觉训练,观察组采用听觉训练联合头穴按揉.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算答案回忆、心算答案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汉字旋转、双字词再认、汉字快速比较、数字快速拷贝等基本认知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算答案回忆(级)、心算答案回忆(分)、汉字快速比较、数字快速拷贝功能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各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间比较,观察组心算答案回忆(级)、心算答案回忆(分)、汉字旋转(分)、汉字快速比较(s)、数字快速拷贝(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听觉训练联合头穴按揉能够有效改善高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
作者:吴静娜;王素红;赵栋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50岁及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金山区2 641名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甲状腺B超检查. 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2 362份.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患者960人,患病率为40.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3.0%,女性患病率为4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年龄段看,50~、60~和70~岁这三个年龄段居民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人群中,有吸烟史与饮酒史者的患病率高于没有吸烟史与饮酒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50岁及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需要引起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并对该人群开展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作者:于伟;吴鸣;曾林文;潘良明;孔祥东;肖玉梅;宗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与慢性牙周炎相关的日常危险因素,为牙周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从2014年2-5月到千佛山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中按要求选取336名患者进行牙周检查、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336名患者中男性135人(40.2%),女性201人(59.8%),患有慢性牙周炎患者212名占63.1%.其中轻度牙周炎119名占35.4%,中度牙周炎51名占15.2%,重度牙周炎42名占1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学历、饮用绿茶、饮用红茶与牙周炎有明显的相关性,年龄、BMI与牙周炎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学历、饮用绿茶、饮用红茶与牙周炎患病率呈负相关. 结论 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在口腔预防保健中可通过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保持健康体重、多饮茶及口腔卫生宣教等干预控制危险因素,降低牙周炎的患病率.
作者:乔秀秀;胡朋飞;周玉双;彭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SCID鼠人宫颈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药物干预后鼠移植瘤中TR3蛋白表达的变化. 方法 培养Caski细胞接种于20只SCID鼠右前肢腋下皮下,1周后将成瘤的20只SCID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甲组(TSA2 mg/kg),乙组(TSA1 mg/kg),丙组(TSA 0.5 mg/kg),丁组(对照组).连续32 d腹腔内给药,1次/d,观察各组SCID鼠宫颈癌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分析检测各组移植瘤中TR3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各治疗组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曲线较对照组受到明显抑制,瘤体重量及体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 mg/kg TSA浓度组小鼠移植瘤中TR3表达呈现强阳性,1mg/kg TSA浓度组小鼠移植瘤中TR3表达呈现中阳性,0.5 mg/kg TSA浓度组小鼠移植瘤中TR3表达呈现弱阳性,而在对照组细胞中TR3的表达为阴性. 结论 TSA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TSA影响了小鼠移植瘤细胞TR3蛋白的表达.
作者:李新春;周彦杰;周奕;曹味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