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用餐及饮食教育情况调查

朱淑萍

关键词:家庭用餐, 饮食教育, 儿童少年, 家长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用餐及饮食教育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北京海淀区969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少年家庭就餐分别以“家里做饭”、“到餐馆用餐”、“购买外卖”、“热剩饭菜”和“吃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为主的比例分别为92.9%、3.0%、1.2%、1.4%和1.1%.58.1%的家庭用餐时“一家人都轻松自在地谈话,气氛活跃”(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庭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P=0.001);8.7%的家长“常利用进餐时间对孩子进行说教”(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5.6%的家长“用餐时谈自己的事,不管孩子”(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1);20.2%的家庭“边吃饭边看电视”;4.9%的家庭“进餐时气氛严肃,很少交谈”;而67.9%的儿童少年表示在意用餐的环境和气氛(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P=0.001).户籍和流动儿童少年家庭食物的主要制作人均为母亲.32.2%的家长“当孩子考试成绩好或表现好时给予某些食物当作奖励或安慰”;10.8%的家长“在孩子吃了某些食物后,才会答应孩子别的请求或允许孩子做某件事”(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1);33.3%的家长“经常提示或教育孩子吃某些食物”(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21.1%的家长“喜欢、经常吃某些食物”. 结论 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在用餐及饮食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儿童少年及其家长进行干预,改变不合理行为.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95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九种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常见病原体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本院958例门诊及住院拟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九种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Q热立克次体(COX)、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的感染情况. 结果 958例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九种常见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结果259例,阳性率27.0%;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7.1%、7.5%、4.1%、1.4%、1.0%、0.1%、0.1%、0.0%、0.0%.单一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22.8%;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IgM抗体混合阳性率为4.3%.男性患儿IgM抗体阳性率(24.0%)显著低于女性(32.8%,x2=8.52,P<0.01).夏、秋、冬、春季节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5%、15.4%、25.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 结论 本地区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肺炎支原体为首要病原体,且以冬春季高发.

    作者:俞晓春;胡荣盛;汪金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应用Kessler10量表对白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利用Kessler10量表调查了解白领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09年1-5月在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白领人员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和凯斯勒量表(Kessler10,K1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访谈式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调查白领人员共278人,其K10分值总体分布为(14.88±5.47),67.6%的白领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Kessler10量表评分在10~15分);文化程度低和高两端、有健康问题或症状、自觉健康状况较差、自觉有心理问题、有自杀念头、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无业余爱好、遭遇重大挫折、有心理疾病家族史的白领K10得分较高. 结论 白领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马佳;李双飞;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NBNA评分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择唐山市玉田县医院2009年6月-2011年10月小儿科住院的60例缺血缺氧脑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及NBNA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NGF水平、NBN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NGF水平、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脑病患儿提高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改善NBNA评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英;李雅秋;孟宪萍;韩勇;张华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疟疾诊断中的应用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我国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疟疾的快速检测和分型,在低密度疟原虫感染水平的检测更为敏感.荧光探针法是利用探针与靶序列特异杂交来指示扩增产物的增加,特异性高,但试剂价格昂贵,而且对样本处理有特殊要求.荧光染料法是利用它结合到双链DNA发射荧光信号指示扩增产物的增加,简便易行,相对便宜,但是不能用于多重检测.随着荧光定量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标本处理、标记技术等领域有了新的进展,并在疟原虫耐药性监测方面有广泛应用.

    作者:万向阳;孙菲;李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DG]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30例疑似病例的BDG结果及其临床特征,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2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BDG的含量,结合患者血液、痰或中段尿标本的真菌培养,用统计学方法计算BDG试验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连续检测血清BDG浓度变化,观察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间的关系. 结果 BDG检测法阳性135例,阳性率为31.4%;真菌培养法116例阳性,阳性率为26.9%.真菌培养阳性组的BDG含量为(91.85±25.26)pg/ml,真菌培养阴性组BDG含量为(30.69±10.95)pg/ml,两组血浆BD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P<0.05).以真菌培养结果作标准,BDG的灵敏度为90.9%,特异性为77.4%.抗真菌治疗过程中,血清BDG水平在感染恶化患者持续升高,在治疗好转患者中明显下降. 结论 血浆BDG试验结果与临床侵袭性真菌诊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相比,BDG检测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及疗效判断指标.

    作者:蒋伟;周峥;李少增;于勇;洪炜;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4-2012年江西省九江市梅毒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九江市历年梅毒疫情流行状况与特征,为制定梅毒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该地市2004-2012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4-2012年梅毒发病率平均为9.65/10万;各类型梅毒年平均增幅由高到低依次是隐性梅毒、胎传梅毒、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年龄上出现了老龄化特点与低龄化趋势;职业分布以农民与家务及待业占主导地位. 结论 该地市梅毒疫情正处在增长期,应针对梅毒疫情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制工作,遏制梅毒上升势头.

    作者:唐义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血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生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和非AS组,而AS组按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AB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Hcy水平,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 结果 AS组83例(69.17%),非AS组37例(30.83%).AS组ABI为(0.75±0.13),低于非AS组的(1.18±0.22);AS组Hcy为(19.72±4.16)μmol/L,高于非AS组的(12.64±2.59)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中34.94%(29例)为不稳定斑块,65.06%(54例)为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组ABI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Hc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ABI、血Hcy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而且血Hcy水平可作为评估斑块稳定性的一项指标.

    作者:王启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浦东新区学龄前儿童口腔预防服务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浦东新区学龄前儿童口腔预防服务需求状况,为有效推进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和有效刷牙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按照浦东新区东、西、南、北、中地理分布,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对抽中幼儿园小班881名儿童下发家长调查问卷. 结果 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756份;分别有99.2% 、97.8%儿童家长认为有必要在幼儿园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和有效刷牙指导;87.1%的儿童家长希望采取组织幼儿进行爱牙小游戏、讲小故事形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77.0%的儿童家长期望通过健康教育了解儿童有效刷牙知识. 结论 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有很高的需求,托幼机构老师及社区牙防医生要采取有效形式,针对儿童家长渴望了解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涂斌;季珮;郝政号;陆燕英;朱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MAX的生物学通路分析实现

    目的 以WTCCC工期公开发表的高血压SNPs数据作为实际数据,展开基于MAX的生物学通路分析,完成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探讨其优势. 方法 运用Python语言和PLINK软件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应用MAX方法进行单个SNP位点的关联分析,通过i-GSEA4GWAS网络分析平台进行通路分析,寻找疾病的差异表达生物学通路.结果 共筛选出6条差异表达通路,查阅文献发现2条差异表达通路与高血压有直接关系,2条差异表达通路与高血压有间接关系. 结论 在疾病的遗传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基于MAX的生物学通路分析综合考虑了多个遗传模型的信息,是一种高效且稳健的分析方法.

    作者:温琪;李昂;佟海龙;郑娟娟;孙远洁;顾星博;焦辛妮;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ka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kank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本实验共选择74例NSCLC标本.选取20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ANK1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kank1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结果 kank1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在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 (37/74),90.0% (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nk1在NSCLC中与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ank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或蛋白失活,说明kank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珊;马虹英;汤参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蝶脉灵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蝶脉灵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蝶脉灵注射液组(实验组)、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为5%葡萄糖注射液+蝶脉灵注射液20ml,对照组为5%葡萄糖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0ml,两组均为静脉滴注,1次/d,10d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其间间隔1周. 结果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对数视力增进明显(t=3.93,P<0.05);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x2=17.78,P<0.05). 结论 蝶脉灵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左炜;王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大米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不确定的影响水平,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方法 结合测定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对各影响分量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后得到合成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结果 样品x1镉含量为(0.151±0.028) μg/g;样品x2镉含量为(0.432±0.056) μg/g. 结论 影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校准曲线拟合,样品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本身及其配制过程,而样品定容体积、样品称重等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张桂华;熊新平;罗建平;胡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2年江津区居民主要死因顺位分析

    目的 分析2012年江津区居民死亡原因及顺位,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全区2012年死亡率为664.7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835.1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88.06/10万,男女比为1.71∶1.②依据ICD-10一位码分类,2012年江津区死因顺位前五位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220.74/10万)、呼吸系统疾病(133.72/10万)、肿瘤(131.29/10万)、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5.14/10万)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41.84/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7.67%. 结论 江津区居民的死亡以慢性疾病为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成为威胁江津区居民的主要疾病.慢性病的预防和干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刘乐其;杨媚;康纪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阴市打击无证行医措施探讨

    江阴市无证行医现象履禁不绝,缺乏有效的打击手段,存在取证难,行政处罚程序履行难等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江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快速程序”,并加强了与公安部门的配合协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无证行医的打击难题,以保障卫生行政部门正确全面履行职责.

    作者:李明;陆国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北京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用餐及饮食教育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用餐及饮食教育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北京海淀区969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少年家庭就餐分别以“家里做饭”、“到餐馆用餐”、“购买外卖”、“热剩饭菜”和“吃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为主的比例分别为92.9%、3.0%、1.2%、1.4%和1.1%.58.1%的家庭用餐时“一家人都轻松自在地谈话,气氛活跃”(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庭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P=0.001);8.7%的家长“常利用进餐时间对孩子进行说教”(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5.6%的家长“用餐时谈自己的事,不管孩子”(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1);20.2%的家庭“边吃饭边看电视”;4.9%的家庭“进餐时气氛严肃,很少交谈”;而67.9%的儿童少年表示在意用餐的环境和气氛(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P=0.001).户籍和流动儿童少年家庭食物的主要制作人均为母亲.32.2%的家长“当孩子考试成绩好或表现好时给予某些食物当作奖励或安慰”;10.8%的家长“在孩子吃了某些食物后,才会答应孩子别的请求或允许孩子做某件事”(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1);33.3%的家长“经常提示或教育孩子吃某些食物”(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21.1%的家长“喜欢、经常吃某些食物”. 结论 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在用餐及饮食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儿童少年及其家长进行干预,改变不合理行为.

    作者:朱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长沙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目的 了解长沙市基层卫生人员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96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基层卫生人员的数量、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以及流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灰色模型法预测目标年的卫生人员需求量. 结果 截止到2011年底,长沙市共有基层卫生人员12 594人,每万人口拥有医生5.6名,拥有护士3.9名,医护比例为1∶0.70.基层卫生人员年龄以25~44岁为主,占51.9%;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2.6%;职称以初级为主,占61.2%,工作年限以5年以下为主,基层卫生人员流动频繁,流入大于流出.结论 长沙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数量基本满足居民需求,年龄结构适宜,但是专业构成不合理,护理人员相对缺乏,素质还有待提高.

    作者:徐慧兰;李娉;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利用多水平模型探讨HIV/AIDS报告现患率与宏观社会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讨我国HIV/AIDS报告现患率与宏观社会因素的关联. 方法 收集各省份经济、人口和卫生等社会因素数据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以上社会因素的综合指标;收集截至2011年底各县区分性别、年龄组的报告现存活HIV/AIDS病例数及人口数,利用两水平负二项分布模型分析县区HIV/AIDS报告现患率与省份宏观社会因素的关系. 结果 我国男性HIV/AIDS报告现患率(3.56/万人)显著高于女性(1.70/万人),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下年龄组HIV/AIDS报告现患率低(0.24/万人),而20~ 39岁年龄组高(4.84/万人).两水平负二项分布模型分析发现,水平2(省份)单位下各水平1(县区)单位的HIM/AIDS报告现患率存在聚集性,即调整性别和年龄因素后,各省份间HIV/AIDS报告现患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σ2uo=2.612,P<0.05).纳入水平2宏观社会因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人口流动水平高或经济生活水平低(N3)、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M4)、HIV筛检人次数多(M5)与HIV/AIDS报告现患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我国各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与其宏观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地区的社会背景,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钱莎莎;郭巍;邢健男;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空气中1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

    目的 结合龙岗区实际情况,建立溶剂解吸-气相色谱同时快速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环己酮等14种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方法 用二硫化碳解吸样品,以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 结果 14种挥发性有机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相对标准偏差1.2%~3.6%,低检出质量浓度远低于职业化学中毒现场剂量水平,目标组分平均解吸效率在88.0%~103%. 结论 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满意.

    作者:赖建辉;郑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深圳市福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相关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深圳福田区符合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以探讨对治疗依从性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福田区所有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基本情况及接受治疗后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福田区累计174名患者需接受治疗,目前134人在治,治疗覆盖率77.0%.以中年为主,男女性别比2.3∶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3.2%,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途径(占87.4%).开始治疗前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人仅占12.1%,84.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进入治疗中35.1%会出现药物副反应,9.7%出现机会性感染或者新疾病. 结论 艾滋病感染者需探讨更有效的早发现及治疗的模式.

    作者:舒彬;牛姬飞;张胜男;郭聪锐;刘莹;庄厚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妇精神因素对分娩镇痛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焦虑/抑郁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方法 12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纳入研究,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S)评价产妇精神心理状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比较镇痛良好组和不良组、产后出血组和无产后出血组精神因素差异. 结果 120例患者中31例(25.8%)存在焦虑,22例(18.3%)存在抑郁,分娩镇痛效果不良19例(15.8%);产后出血9例(7.5%).分娩镇痛效果不良组轻度(57.9% vs.11.9%)、中度(21.0% vs.2.9%)焦虑和轻度(57.9%.vs.6.9%)、中度(15.8% vs.1.0%)抑郁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镇痛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组轻度(22.2% vs.18.9%)、中度(66.7%vs.0.9%)焦虑和轻度(55.6%vs.12.4%)、中度(44.4% vs.0%)抑郁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无产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妇焦虑/抑郁状态影响分娩镇痛效果,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作者:罗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