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梨平;黄超洋;李小曼;周峥珍
本文对国内现有宫体癌流行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回顾,发现国内女性宫体癌发病和死亡位于世界尤其是东亚较高水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发病较高,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病较低,但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死亡仅略低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且国内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接近甚至超过宫颈癌,提示应加强女性宫体癌防治.
作者:魏矿荣;梁智恒;欧志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表现动态变化,提高对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的认识. 方法 对某氧化铁红厂1974-1997年间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职业病临床资料、X线胸片及脱离粉尘作业16~22年的X线胸片动态观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观察62名氧化铁粉尘作业工人中,患工期尘肺样改变12例,Ⅱ期尘肺样改变4例.发病工龄3.8~21年,2例脱尘后随观2年晋升为Ⅱ期.X线表现:双肺较均匀分布直径为1~3 mm斑片状和类圆形小阴影,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稍淡,边界清楚,无融合趋势,无肺纤维化征像,无肺结核合并症.在脱离粉尘作业8年后,肺部病灶阴影开始吸收减少,脱离粉尘作业16~22年,所有病例肺部尘肺样阴影全部吸收消散. 结论 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是一种良性尘肺,脱尘后病人可自行恢复.
作者:周树辉;李继猛;段友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院2009-2012年626例深部真菌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9.74%;呼吸内科、ICU病房、神经内科和肿瘤科住院患者较易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高,其次为泌尿道.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年龄≥60岁老年患者、肿瘤化疗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监测,对于高危群体加强病原学检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作者:张欠欠;任勇;李芳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识别和评估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浦东新区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减轻与消除比赛期间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建立并完善区县级风险评估体系,为日后大型活动的专题风险评估及日常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家会商法,开展两轮风险识别;采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采用Kendall协调系数,评价专家的评分一致性. 结果 经两轮风险识别,确定了51种公共卫生风险,其中传染病32种、健康危险因素19种,并评估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风险. 结论 经风险评估,世游赛期间,台风、霍乱、核恐怖事件、饮用水污染、火灾事故、踩踏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等12种是高风险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辛辛;谢震宇;郝莉鹏;陆娟;孙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孕妇检测AFP、β-hCG和μE3对筛查出生缺陷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011年1月-2012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孕中期(15~20周)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μE3)浓度,利用配套的产前筛查软件综合评估计算孕妇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度,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结果 筛查21 481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1 073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923例,筛查阳性率4.30%,18-三体综合征高危孕妇59例,筛查阳性率0.27%,神经管缺陷91例,筛查阳性率0.42%.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出生缺陷监测,共诊断21-三体综合征4例,未见18-三体综合征,其他染色体异常3例.经B超检查,检出神经管缺陷3例. 结论 孕中期血清三联产前筛查法是可靠的无创性产前筛查方法,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结合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B超检查,对预防出生缺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乔国昱;何亚萍;张国栋;张蕊;轩维清;王振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HFMD患儿100例为研究组,随机匹配9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描记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用心率校正得QTcd,同时行cTnT定量检测.cTnT阳性组按预后分为病情好转组与病情加重组,均于治疗第7d复查心电图、cTnT. 结果 治疗前cTnT阳性组QTcd、cTnT大于阴性组、对照组(P均<0.05),阴性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病情加重组QTcd、cTnT大于病情好转组(P<0.05),病情好转组治疗后QTcd、cTnT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病情加重组治疗后则上升(P<0.05);QTcd与cTnT值呈正相关(r=0.802,P=0.000). 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QTcd的变化有助于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邓顺周;王明义;林建国;杨茂恩;关秀兰;李健茹;张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小儿哮喘患儿86例,确诊后检测其体内维生素D水平,有针对性的使用维生素D,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每日给予0.5~1粒进行治疗,统计患儿发病次数及住院次数情况. 结果 86例哮喘患儿有79例存在体内维生素D水平降低,占91.9%.经维生素D治疗后3个月发病次数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住院次数也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未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儿发病次数及每年住院次数少于存在维生素D缺乏患儿(P<0.05). 结论 小儿哮喘患儿维生素D缺乏比率超过90%,且与性别及年龄无关,进行维生素D补充治疗后,能有效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每年发病次数及住院次数.
作者:王四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邢台市综合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医防”)合作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水平,评价该策略的有效性.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专报系统,对邢台市综合医院等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肺结核报告水平及其发现的肺结核转诊及到位水平和到位后确诊为肺结核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2009-2013年,全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5 210例,年平均报告率为15.37/10万,报告率呈下降趋势;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均呈上升趋势,总体到位率呈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84.14%增加到2013年的89.98%;在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中,到达结防机构并被重新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比较稳定,年均检出率为70.11%,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诊断为涂阳肺结核及涂阳检出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排除肺结核数比较稳定,排除率呈缓慢上升趋势;非结防机构网报的肺结核到位诊断为肺结核患者为2 989例,贡献率为17.53%,呈下降趋势,由2009年20.24%下降到2013年17.50%;涂阳肺结核患者贡献率为18.57%,呈下降趋势;由2009年20.55%下降到2013年19.71%. 结论 医防合作对提高全市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进一步规范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报告及转诊标准和加大对转诊未到位患者的追踪力度等措施是提高肺结核发现率的关键.
作者:卢杰;王育灿;郭翠敏;冯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湘潭市2004-201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湘潭市制定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13年通过疫情报告网络收集的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湘潭市2004-2013年累计报告HIV/AIDS 441例,报告病例逐年上升,男女比例为2.47:1,20~49岁青壮年,占75.3%,未婚占2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5%,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5.3%,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11.6%. 结论 湘潭市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男男同性人群等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加强已发现传染源的管理,以控制湘潭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作者:彭颂阳;朱怡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改善医院医务人员认知和行为、健全工作制度等干预措施,扩大对就诊患者HIV筛查覆盖,加强对HIV筛查阳性患者的告知和信息的收集,提高筛查阳性患者随访比例. 方法 选择长沙市某部级三甲医院,通过医务科在医院内部对各科室临床医生的系统培训,在工作环境内以告示、宣传栏等形式反复提醒,增强临床医生主动为就诊患者提供HIV筛查的意识,同时规范院内筛查患者的信息登记、随访、确证流程等制度.通过15个月的干预工作,比较工作开展前后同时间段内该医院HIV筛查人次数占就诊总人次数比例(筛查率)、HIV筛查阳性患者脱失率,并分析影响HIV筛查阳性患者脱失的其他原因. 结果 干预工作实施前后HIV筛查率上升0.48% (P<0.01),HIV筛查阳性患者脱失率下降20.37% (P<0.01).住院病人参加确诊检测比例高于门急诊患者(P<0.05),年龄、性别、住址对是否参加确诊无影响(P>0.05). 结论 扩大筛查更多地发现了感染者,通过安排专人负责HIV筛查阳性的后续处理工作,利于降低HIV筛查阳性患者脱失率.
作者:唐华文;卢懿;陈曦;任敏;赵俊仕;厉洁;陈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05-2012年汝城县肺结核病发病情况,了解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汝城县肺结核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5-2012年汝城县共报告肺结核病2 067例,年平均发病率68.07/10万.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54岁年龄组(占77.36%);发病以男性为主(占78.33%);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3.70%);地区分布则以小垣、井坡、延寿等钨矿区发病率较高.结论 汝城县肺结核病发病形势比较严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肺结核防治工作的管理、投入和宣传力度,控制肺结核流行及蔓延.
作者:谭红云;朱国杰;朱金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小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本地区医院2013年1-10月门诊健康检查的0~3岁儿童资料,分别对小儿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的构成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 6 399例儿童中共有小儿佝偻病患儿1 340例,发病率为20.94%,其中0~0.5岁、0.5~1岁、1~1.5岁、1.5~2岁、2~3岁佝偻病发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4.42%、25.15%、21.98%、19.24%、5.45%,呈逐渐下降趋势(x2=152.48,P<0.01),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x2=15.46,P<0.01).佝偻病组1 340例儿童共有营养不良770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7.46%,贫血812例,发生率为60.6%.不同年龄段儿童佝偻病组其营养不良发生率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佝偻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佝偻病儿童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的机率明显高于非佝偻病儿童,应作为儿童保健的重点疾病加以防治.
作者:刘亚莉;张苏;秦桂琼;马艳;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长沙县农村育龄妇女叶酸的增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2年4月采用二阶段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县406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育龄妇女叶酸的知晓和服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育龄妇女叶酸孕前服用和叶酸服用依从的影响因素. 结果 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为19.9%,叶酸服用率为74.8%,叶酸服用依从率为20.4%,三者均未达到叶酸增补项目的总目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知道叶酸需要持续补充6个月的育龄妇女更为依从(OR=2.559,P=0.001)、孕妇、一年内产妇较计划怀孕育龄妇女(孕妇OR=3.159,P=0.006;一年内产妇OR=5.535,P<0.001)及曾接受过叶酸教育的育龄妇女叶酸服用依从性佳(OR=3.645,P<0.001). 结论 长沙县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服用率和依从率较低.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宣传教育,并保证叶酸知识能够被育龄妇女接受.
作者:李方;林茜;胡香英;李明志;秦虹;杨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信息和情感支持对神经母细胞瘤及肾母细胞瘤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神经母细胞瘤或肾母细胞瘤手术及术后化疗患儿的家属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信息和情感支持,采用SCL-90量表评价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负性情绪. 结果 观察组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SCL-90 9个因子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抑郁症、焦虑症、敌对症、恐怖症、偏执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结论 应加强对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的关注,为其积极寻求信息和情感支持,纠正负性情绪,为患儿提供有利的治疗环境.
作者:余黎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茶叶中铁、锰、铜、锌、钴、硒、铬、镍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为茶叶种植、茶叶营养及卫生学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福建省主要产茶地和市场随机抽取不同品种茶叶135份,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 结果 茶叶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组内变化趋势为锰>铁>锌>铜>镍>铬-->钴≈硒,不同品种茶叶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不全相同,铁观音中锰元素含量高,功夫红茶中铁、锌、铜和铬元素含量高,白牡丹中镍元素含量高,永春佛手中钴元素含量高,正山小种中硒元素含量高.闽北地区茶叶中铁、锌、铜、镍的平均含量高于闽南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闽南地区的锰高于闽北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元素两地区相当(P>0.05). 结论 福建省地产茶叶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茶叶中各元素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周娜;白艳艳;王文伟;贾玉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描述3岁以内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索呼吸道异物的预防措施. 方法 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间405例3岁以内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特点,制定调查问卷,对患者监护人或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住地、年龄、性别、性格、异物种类、诱因、看护人文化层次及健康教育水平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405例患儿中,366例患儿来自农村(90.4%),39例来自城市(9.6%);男女之比为2.3:1;年龄5~36月,中位数为16月;异物吸入时间1h~1年,中位数2 d;发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2月(283例,70.0%);异物种类均为食物性异物,其中植物性异物398例,以花生多(215例,53.1%).有明确诱因者占94.1%,以玩耍、哭闹、嬉笑、摔倒时误吸多见,73.6%的患儿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实际看护人中祖父母占63.3%,实际看护人文化程度中学以下为97.5%、文盲占56.8%.84.2%的看护人从未听说过呼吸道异物预防知识. 结论 呼吸道异物的发生有地域差异、性别差异、季节差异,看护人具有较低的文化层次,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可能会降低呼吸道异物的发生率.
作者:张卫杰;李培华;刘稳;李巍;许学谷;曹恒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计算机教室公用电脑鼠标细菌污染情况,并观察不同方法的清洁消毒效果,提出适宜的消肖毒时间间隔. 方法 分别用自来水、1∶100的84消毒液、市售电脑清洁剂对某高校计算机教室60台公用电脑鼠标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前后细菌污染和大肠菌群检测,随机分三组,每组20台. 结果 60台电脑鼠标清洁消毒前细菌污染率为100%,平均菌落数为(70.35±8.07)cfu/cm2,大肠菌群检出率为33.3%,检出菌种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霉菌等;1∶100的84消毒液消毒后平均菌落数(3.50±1.88)cfu/cm2较消毒前(71.72±8.35)cfu/cm2显著减少(P=0.000),消毒后大肠菌群检出率(0.0%)较消毒前(30.0%)明显下降(P=0.020),1∶100的84消毒液消毒效果佳,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结论 高校计算机教室公用电脑鼠标细菌污染严重,应建立电脑日常保洁制度,建议采用1:100的84消毒液每天擦拭鼠标等电脑部件.
作者:周德华;陶鸿;周祥林;柏恒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宝鸡市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免疫水平,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辖区1~12岁健康儿童共5 034名,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脊髓灰质炎、麻疹和风疹、乙脑IgG抗体. 结果 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79%、97.76%、97.18%和99.36%.不同年龄组脊灰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1,P<0.01);不同乡镇之间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间4种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宝鸡市1~ 12岁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抗体处于较高水平,已形成稳固有效的免疫屏障,可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李萍;梁明祥;惠军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流动人口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江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和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未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学历、居住环境、自然分娩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性伴侣人数、经期性生活、性交前后清洗阴道、性生活频率、生殖道感染史、盆腔感染史、宫内节育器和生殖系统手术史是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以上各因素与未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殖系统肿瘤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较多的人工流产次数、生殖道感染史、盆腔感染史、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和生殖系统手术史是导致流动人口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针对导致流动人口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宣教,加强其对性生活的健康意识,提高收入从而改善居住环境,加强自我约束,积极治疗生殖系统的感染等是减少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荣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及早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8-2012年调查处理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8例患儿中发病年龄小于3岁的占83.33%;男女比例1.44∶1;以散居儿童为主;所有病例均出现了发热症状,有2例在发病过程中未见明显皮疹;68例合并了脑炎、肺炎、肺水肿等并发症;重症手足口病例的病原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发病3d内采样检测阳性率较高,疱疹液的阳性率高于咽拭子. 结论 年龄小于3岁的男性患儿是重症手足口病例的高危人群,病原学采样应尽早并尽可能采集疱疹液.尽早识别引起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降低重症病例的发生率.
作者:初艳慧;刘潇潇;孙小宇;秦迪;乔富宇;孙强;刘建山;孟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