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欠欠;任勇;李芳琴
目的 分析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表现动态变化,提高对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的认识. 方法 对某氧化铁红厂1974-1997年间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职业病临床资料、X线胸片及脱离粉尘作业16~22年的X线胸片动态观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观察62名氧化铁粉尘作业工人中,患工期尘肺样改变12例,Ⅱ期尘肺样改变4例.发病工龄3.8~21年,2例脱尘后随观2年晋升为Ⅱ期.X线表现:双肺较均匀分布直径为1~3 mm斑片状和类圆形小阴影,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稍淡,边界清楚,无融合趋势,无肺纤维化征像,无肺结核合并症.在脱离粉尘作业8年后,肺部病灶阴影开始吸收减少,脱离粉尘作业16~22年,所有病例肺部尘肺样阴影全部吸收消散. 结论 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是一种良性尘肺,脱尘后病人可自行恢复.
作者:周树辉;李继猛;段友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及早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8-2012年调查处理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8例患儿中发病年龄小于3岁的占83.33%;男女比例1.44∶1;以散居儿童为主;所有病例均出现了发热症状,有2例在发病过程中未见明显皮疹;68例合并了脑炎、肺炎、肺水肿等并发症;重症手足口病例的病原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发病3d内采样检测阳性率较高,疱疹液的阳性率高于咽拭子. 结论 年龄小于3岁的男性患儿是重症手足口病例的高危人群,病原学采样应尽早并尽可能采集疱疹液.尽早识别引起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降低重症病例的发生率.
作者:初艳慧;刘潇潇;孙小宇;秦迪;乔富宇;孙强;刘建山;孟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测氯硝柳胺展膜剂水面杀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 方法 1)直接杀蚴试验.取3047FALCON细胞培养盒,注入去氯水,放入尾蚴,再滴加3.4、1.7、0.8、0.4和0.2μl,氯硝柳胺展膜剂,分别记录5、10和30 min尾蚴死亡数.2)室内杀蚴感染实验.取4只圆形塑料盆,注入去氯水15 L,水面积为0.163m2.每盆移入尾蚴1 500条,静置0.5h.试验组3盆,氯硝柳胺展膜剂浓度分别为0.2、0.3和0.4 g./m2,施药5 min后,各放入小鼠20只感染30 min,同时设清水对照组,感染完成后放动物室进行常规饲养,35 d后剖杀,收集成虫计数.3)现场模拟试验.选择长为50 m,宽为2m的沟渠2条,分别放置40只阳性钉螺逸蚴30 min后,试验组喷洒1%氯硝柳胺展膜剂0.3 g/m2,两组各放置小鼠20只/笼,每天感染4h,连续2d,室内饲养35 d后解剖. 结果 直接杀蚴试验1%氯硝柳胺展膜剂用量为3.4、1.7、0.8、0.4和0.2μl时,5 min尾蚴死亡率分别为97.83%、100%、26.67%、11.86%和18.84%;10 min分别为100%、100%、93.33%、74.19%和43.84%;30 min均为100%.室内杀蚴感染实验1%氯硝柳胺展膜剂用量为0.2、0.3、0.4 g/m2浓度时,小鼠感染率均为0%,清水对照组小鼠感染率为100%.模拟现场试验试验组小鼠感染率均为0%,对照组感染率47.37%. 结论 1%氯硝柳胺展膜剂现场喷洒杀尾蚴用量小,在水面铺展速度快,0.2 g/m2以上浓度杀蚴率100%.
作者:丁良;魏望远;余晴;任光辉;陈祥麟;夏蒙;刘宗传;梁晓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小儿哮喘患儿86例,确诊后检测其体内维生素D水平,有针对性的使用维生素D,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每日给予0.5~1粒进行治疗,统计患儿发病次数及住院次数情况. 结果 86例哮喘患儿有79例存在体内维生素D水平降低,占91.9%.经维生素D治疗后3个月发病次数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住院次数也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未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儿发病次数及每年住院次数少于存在维生素D缺乏患儿(P<0.05). 结论 小儿哮喘患儿维生素D缺乏比率超过90%,且与性别及年龄无关,进行维生素D补充治疗后,能有效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每年发病次数及住院次数.
作者:王四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改善医院医务人员认知和行为、健全工作制度等干预措施,扩大对就诊患者HIV筛查覆盖,加强对HIV筛查阳性患者的告知和信息的收集,提高筛查阳性患者随访比例. 方法 选择长沙市某部级三甲医院,通过医务科在医院内部对各科室临床医生的系统培训,在工作环境内以告示、宣传栏等形式反复提醒,增强临床医生主动为就诊患者提供HIV筛查的意识,同时规范院内筛查患者的信息登记、随访、确证流程等制度.通过15个月的干预工作,比较工作开展前后同时间段内该医院HIV筛查人次数占就诊总人次数比例(筛查率)、HIV筛查阳性患者脱失率,并分析影响HIV筛查阳性患者脱失的其他原因. 结果 干预工作实施前后HIV筛查率上升0.48% (P<0.01),HIV筛查阳性患者脱失率下降20.37% (P<0.01).住院病人参加确诊检测比例高于门急诊患者(P<0.05),年龄、性别、住址对是否参加确诊无影响(P>0.05). 结论 扩大筛查更多地发现了感染者,通过安排专人负责HIV筛查阳性的后续处理工作,利于降低HIV筛查阳性患者脱失率.
作者:唐华文;卢懿;陈曦;任敏;赵俊仕;厉洁;陈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各血清生化指标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共筛选急性胰腺炎患者583例,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急性胰腺炎组(40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组(177例),同时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其病因分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组(71例)和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组(106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人院24h内TBIL、DBIL、ALT、ALP、TBA、GGT等血清生化指标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病因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组TBIL、DBIL、ALT、ALP、TBA、GGT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急性胰腺炎组(P<0.01),上述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8、0.677、0.577、0.628、0.618、0.633;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组TBIL、DBIL、ALT、ALP、TBA、GGT血清水平显著高于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组(P<0.01),上述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765、0.695、0.805、0.786、0.816. 结论 血清TBIL、DBIL、ALT、ALP、TBA、GGT有助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及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
作者:谭超超;赵亚栏;黄莹;谭黎明;彭剑桥;曹友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用HCMVAD169病毒株建立小鼠感染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BALB/c近交系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病毒感染组、免疫抑制病毒感染组、正常对照组,病毒接种途径为腹腔注射.观察动物的变化,取各组小鼠全血分离有核细胞,用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CMVpp65早期抗原,以病理学方法检测动物组织器官的损伤特点. 结果 接种了病毒的二组小鼠都出现了明显体重不增、皮毛稀松、生长迟缓等病症,肺、肠、涎腺等组织器官发生了广泛病理损害,免疫抑制病毒感染组小鼠血液有核细胞内发现了pp65抗原阳性细胞. 结论 将HCMVAD169株接种BALB/c近交系小鼠建立感染模型是可行的,在机体免疫抑制状态HCMV可激活感染.
作者:李梨平;黄超洋;李小曼;周峥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湖里区人工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为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加强游泳池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06-2011年湖里区人工泳池水样,检测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pH值和游离余氯,并参照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1年湖里区人工泳池水质卫生总合格率为64.8%,历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0.0%、76.2%、41.7%、53.6%、71.0%、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9,P=0.000).成人泳池和儿童泳池之间、室内泳池与室外泳池之间的水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指标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余氯< pH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76,P=0.000). 结论 厦门市湖里区人工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游离余氯、pH值;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同时应加强泳池管理人员的培训.
作者:陈涌泉;黄益德;林满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法(PW)与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价值. 方法 对130例尿毒症患者分别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法(PW)测量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A比值;采用PW-DTI技术测量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室间隔的二尖瓣环水平DTI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Em/Am比值;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结果 PW-DTI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为86.15%,明显高于PW的6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9,P<0.01). 结论 PW-DTI技术可以实时定量地反映心肌运动的方向与速度,客观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效避免频谱多普勒检查存在的假性正常化现象.
作者:谌瑾寰;叶湘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识别和评估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浦东新区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减轻与消除比赛期间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建立并完善区县级风险评估体系,为日后大型活动的专题风险评估及日常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家会商法,开展两轮风险识别;采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采用Kendall协调系数,评价专家的评分一致性. 结果 经两轮风险识别,确定了51种公共卫生风险,其中传染病32种、健康危险因素19种,并评估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风险. 结论 经风险评估,世游赛期间,台风、霍乱、核恐怖事件、饮用水污染、火灾事故、踩踏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等12种是高风险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辛辛;谢震宇;郝莉鹏;陆娟;孙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216例产妇为观察对象,用随机分组法将216例产妇分为干预组108例,对照组108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及护理;干预组接受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团队根据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采取系统护理干预.两组产妇在护理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测评结果显示,干预组产妇干预后焦虑评分为(42.18±2.83)分,抑郁评分为(43.50±2.96)分,对照组产妇焦虑评分为(50.63±3.32)分,抑郁评分为(49.92±3.57)分,干预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期正确的教育,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有效的心理疏导等,对于缓解和消除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绪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从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黄小玲;余贺杲;莫绮华;林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孕妇检测AFP、β-hCG和μE3对筛查出生缺陷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011年1月-2012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孕中期(15~20周)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μE3)浓度,利用配套的产前筛查软件综合评估计算孕妇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度,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结果 筛查21 481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1 073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923例,筛查阳性率4.30%,18-三体综合征高危孕妇59例,筛查阳性率0.27%,神经管缺陷91例,筛查阳性率0.42%.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出生缺陷监测,共诊断21-三体综合征4例,未见18-三体综合征,其他染色体异常3例.经B超检查,检出神经管缺陷3例. 结论 孕中期血清三联产前筛查法是可靠的无创性产前筛查方法,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结合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B超检查,对预防出生缺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乔国昱;何亚萍;张国栋;张蕊;轩维清;王振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伤害行为现状及其与社会适应的相关性,为中学生伤害的有效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蚌埠市2 530名在校中学生,使用问卷对研究对象伤害发生及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3.3%.男生伤害的发生率(46.8%)高于女生(40.1%),初中生(49.3%)高于高中生(29.8%),乡村地区中学生(47.1%)高于城市学生(4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发生伤害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日常生活、行为规范、情绪控制、环境适应、心理预期、心理动力及心理支持得分均低于未发生伤害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有人际关系、心理预期、心理支持,高中生则只有心理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均<0.05). 结论 不同性别、学段、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状况存在差异,社会适应对中学生伤害的发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作者:顾璇;卞莉;李红影;汤建军;单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按现患率调查方法,2010-2012年每年抽取1 d0~24时全部住院患者,调查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0%、2.9%、2.9%,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94,P>0.05),感染发生主要的科室为儿外科与儿科系统,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胃肠道及产褥(术后)病为主,占54.55%.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0.2%、44.8%、46.8%;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81.9%;Ⅰ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16.5%;术前2h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由50.8%升至9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0-2012年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保持常态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效果显著,但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监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的巩固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温远辉;林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院2009-2012年626例深部真菌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9.74%;呼吸内科、ICU病房、神经内科和肿瘤科住院患者较易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高,其次为泌尿道.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年龄≥60岁老年患者、肿瘤化疗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监测,对于高危群体加强病原学检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作者:张欠欠;任勇;李芳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计算机教室公用电脑鼠标细菌污染情况,并观察不同方法的清洁消毒效果,提出适宜的消肖毒时间间隔. 方法 分别用自来水、1∶100的84消毒液、市售电脑清洁剂对某高校计算机教室60台公用电脑鼠标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前后细菌污染和大肠菌群检测,随机分三组,每组20台. 结果 60台电脑鼠标清洁消毒前细菌污染率为100%,平均菌落数为(70.35±8.07)cfu/cm2,大肠菌群检出率为33.3%,检出菌种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霉菌等;1∶100的84消毒液消毒后平均菌落数(3.50±1.88)cfu/cm2较消毒前(71.72±8.35)cfu/cm2显著减少(P=0.000),消毒后大肠菌群检出率(0.0%)较消毒前(30.0%)明显下降(P=0.020),1∶100的84消毒液消毒效果佳,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结论 高校计算机教室公用电脑鼠标细菌污染严重,应建立电脑日常保洁制度,建议采用1:100的84消毒液每天擦拭鼠标等电脑部件.
作者:周德华;陶鸿;周祥林;柏恒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国女性良性乳腺疾病、乳腺癌家族史和月经生育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检索中外数据库,按照一定的标准获得有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并使用Review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累计乳腺癌病例5 282例,对照6 409例,与对照人群相比,病例组合并后的OR值(95%CI):良性乳腺疾病(benign breast disease,BBD)为2.24(1.23,4.09),乳腺癌家族史(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FHBC)为2.05(1.47,2.86),月经生育因素中绝经(menopause)为0.93(0.61,1.41),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为0.76(0.62,0.92),流产(abortion)为1.47(1.04,2.07). 结论 良性乳腺疾病、乳腺癌家族史及流产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绝经与否与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没有显著性联系.
作者:李红;李朋;陈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流动人口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江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和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未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学历、居住环境、自然分娩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性伴侣人数、经期性生活、性交前后清洗阴道、性生活频率、生殖道感染史、盆腔感染史、宫内节育器和生殖系统手术史是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以上各因素与未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殖系统肿瘤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较多的人工流产次数、生殖道感染史、盆腔感染史、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和生殖系统手术史是导致流动人口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针对导致流动人口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宣教,加强其对性生活的健康意识,提高收入从而改善居住环境,加强自我约束,积极治疗生殖系统的感染等是减少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荣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5年期间杭州市余杭区1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其特点,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余杭区2008-2012年“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死亡监测数据,使用ICD-10国际疾病编码进行分类,采用DeathReg 2005软件汇总以及SPSS 19.0软件统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余杭区15岁以下儿童的标化死亡率分别是46.02/10万、44.32/10万、44.66/10万、39.96/10万、42.08/10万,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降低,0岁~组高429.10/10万,10~14岁低15.89/10万.五年死亡率、男女儿童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于1岁组婴儿主要以先天性疾病、围生期原因为主(占婴儿死亡数的60.00%),1岁以上儿童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下称意外伤害)占首位(占1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46.00%),其次是肿瘤,尤其是白血病占儿童肿瘤的62.50%. 结论 新生儿死亡是1岁以下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做好婚前检查、孕期定期检查和产前诊断非常重要;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是1岁以上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预防意外伤害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此外儿童肿瘤也不容忽视.
作者:方杭燕;唐爱奇;胡永勤;沈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现场调查两起麻疹聚集性疫情,用时间曲线图的方法分析两起麻疹聚集性疫情是否存在流行病学关联,为研判、防控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两起麻疹聚集性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麻疹的临床特点,通过描绘时间曲线图及传播链关系图,探讨病例在发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是否具有一致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两起聚集性疫情及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 结果 2013年4月,珠海市发生两起麻疹的本地聚集性疫情(共6名病例),一起由输人性病例在住院期间同时传染同病房的两名本地人员引起;另一起为本地感染引起,表现为家庭聚集性,出现第3代病例.两起聚集性疫情不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结论 时间曲线图能直观地显示病人的暴露、发病、传染及住院等时间分布,结合病例传播链关系图及流行病调查,能较好地理清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情况.
作者:叶中文;黄晖;晁斌;朱春燕;练雁飞;林雨松;萧松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