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良;魏望远;余晴;任光辉;陈祥麟;夏蒙;刘宗传;梁晓天
目的 通过对青羊区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情况及相关健康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影响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明确今后社区工作的重点,为慢性病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的形式,由专业调查员完成调查问卷.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 结果 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60岁及以上人群的危险因素为吸烟、超重肥胖、口味偏咸、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 结论 有针对性地利用人群能接受的宣传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慢性病知识的认知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人群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刘婧;白银花;黄世蓉;蔡鹏;徐南;张立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现场调查两起麻疹聚集性疫情,用时间曲线图的方法分析两起麻疹聚集性疫情是否存在流行病学关联,为研判、防控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两起麻疹聚集性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麻疹的临床特点,通过描绘时间曲线图及传播链关系图,探讨病例在发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是否具有一致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两起聚集性疫情及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 结果 2013年4月,珠海市发生两起麻疹的本地聚集性疫情(共6名病例),一起由输人性病例在住院期间同时传染同病房的两名本地人员引起;另一起为本地感染引起,表现为家庭聚集性,出现第3代病例.两起聚集性疫情不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结论 时间曲线图能直观地显示病人的暴露、发病、传染及住院等时间分布,结合病例传播链关系图及流行病调查,能较好地理清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情况.
作者:叶中文;黄晖;晁斌;朱春燕;练雁飞;林雨松;萧松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对国内现有宫体癌流行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回顾,发现国内女性宫体癌发病和死亡位于世界尤其是东亚较高水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发病较高,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病较低,但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死亡仅略低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且国内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接近甚至超过宫颈癌,提示应加强女性宫体癌防治.
作者:魏矿荣;梁智恒;欧志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按现患率调查方法,2010-2012年每年抽取1 d0~24时全部住院患者,调查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0%、2.9%、2.9%,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94,P>0.05),感染发生主要的科室为儿外科与儿科系统,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胃肠道及产褥(术后)病为主,占54.55%.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0.2%、44.8%、46.8%;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81.9%;Ⅰ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16.5%;术前2h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由50.8%升至9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0-2012年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保持常态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效果显著,但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监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的巩固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温远辉;林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院2009-2012年626例深部真菌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9.74%;呼吸内科、ICU病房、神经内科和肿瘤科住院患者较易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高,其次为泌尿道.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年龄≥60岁老年患者、肿瘤化疗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监测,对于高危群体加强病原学检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作者:张欠欠;任勇;李芳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法(PW)与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价值. 方法 对130例尿毒症患者分别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法(PW)测量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A比值;采用PW-DTI技术测量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室间隔的二尖瓣环水平DTI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Em/Am比值;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结果 PW-DTI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为86.15%,明显高于PW的6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9,P<0.01). 结论 PW-DTI技术可以实时定量地反映心肌运动的方向与速度,客观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效避免频谱多普勒检查存在的假性正常化现象.
作者:谌瑾寰;叶湘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茶叶中铁、锰、铜、锌、钴、硒、铬、镍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为茶叶种植、茶叶营养及卫生学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福建省主要产茶地和市场随机抽取不同品种茶叶135份,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 结果 茶叶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组内变化趋势为锰>铁>锌>铜>镍>铬-->钴≈硒,不同品种茶叶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不全相同,铁观音中锰元素含量高,功夫红茶中铁、锌、铜和铬元素含量高,白牡丹中镍元素含量高,永春佛手中钴元素含量高,正山小种中硒元素含量高.闽北地区茶叶中铁、锌、铜、镍的平均含量高于闽南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闽南地区的锰高于闽北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元素两地区相当(P>0.05). 结论 福建省地产茶叶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茶叶中各元素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周娜;白艳艳;王文伟;贾玉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表现动态变化,提高对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的认识. 方法 对某氧化铁红厂1974-1997年间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职业病临床资料、X线胸片及脱离粉尘作业16~22年的X线胸片动态观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观察62名氧化铁粉尘作业工人中,患工期尘肺样改变12例,Ⅱ期尘肺样改变4例.发病工龄3.8~21年,2例脱尘后随观2年晋升为Ⅱ期.X线表现:双肺较均匀分布直径为1~3 mm斑片状和类圆形小阴影,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稍淡,边界清楚,无融合趋势,无肺纤维化征像,无肺结核合并症.在脱离粉尘作业8年后,肺部病灶阴影开始吸收减少,脱离粉尘作业16~22年,所有病例肺部尘肺样阴影全部吸收消散. 结论 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是一种良性尘肺,脱尘后病人可自行恢复.
作者:周树辉;李继猛;段友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识别和评估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浦东新区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减轻与消除比赛期间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建立并完善区县级风险评估体系,为日后大型活动的专题风险评估及日常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家会商法,开展两轮风险识别;采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采用Kendall协调系数,评价专家的评分一致性. 结果 经两轮风险识别,确定了51种公共卫生风险,其中传染病32种、健康危险因素19种,并评估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风险. 结论 经风险评估,世游赛期间,台风、霍乱、核恐怖事件、饮用水污染、火灾事故、踩踏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等12种是高风险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辛辛;谢震宇;郝莉鹏;陆娟;孙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湘潭市2004-201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湘潭市制定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13年通过疫情报告网络收集的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湘潭市2004-2013年累计报告HIV/AIDS 441例,报告病例逐年上升,男女比例为2.47:1,20~49岁青壮年,占75.3%,未婚占2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5%,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5.3%,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11.6%. 结论 湘潭市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男男同性人群等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加强已发现传染源的管理,以控制湘潭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作者:彭颂阳;朱怡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国女性良性乳腺疾病、乳腺癌家族史和月经生育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检索中外数据库,按照一定的标准获得有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并使用Review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累计乳腺癌病例5 282例,对照6 409例,与对照人群相比,病例组合并后的OR值(95%CI):良性乳腺疾病(benign breast disease,BBD)为2.24(1.23,4.09),乳腺癌家族史(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FHBC)为2.05(1.47,2.86),月经生育因素中绝经(menopause)为0.93(0.61,1.41),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为0.76(0.62,0.92),流产(abortion)为1.47(1.04,2.07). 结论 良性乳腺疾病、乳腺癌家族史及流产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绝经与否与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没有显著性联系.
作者:李红;李朋;陈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5年期间杭州市余杭区1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其特点,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余杭区2008-2012年“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死亡监测数据,使用ICD-10国际疾病编码进行分类,采用DeathReg 2005软件汇总以及SPSS 19.0软件统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余杭区15岁以下儿童的标化死亡率分别是46.02/10万、44.32/10万、44.66/10万、39.96/10万、42.08/10万,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降低,0岁~组高429.10/10万,10~14岁低15.89/10万.五年死亡率、男女儿童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于1岁组婴儿主要以先天性疾病、围生期原因为主(占婴儿死亡数的60.00%),1岁以上儿童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下称意外伤害)占首位(占1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46.00%),其次是肿瘤,尤其是白血病占儿童肿瘤的62.50%. 结论 新生儿死亡是1岁以下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做好婚前检查、孕期定期检查和产前诊断非常重要;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是1岁以上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预防意外伤害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此外儿童肿瘤也不容忽视.
作者:方杭燕;唐爱奇;胡永勤;沈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膳食摄入量问卷调查,估计小学生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的量,为了解小学生丙烯酰胺膳食暴露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咸阳市623名小学生常吃食物的种类与数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常吃的22种高温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计算被调查学生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结果 所检测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范围为7~1 044 μg/kg,其中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高.被调查小学生每人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的均值为(30.15±0.21)μg/d.不同性别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咸阳市小学生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的量相对较高,应该采取措施降低小学生的丙烯酰胺膳食摄入量.
作者:孟娟娟;齐宝宁;张志刚;宁鸿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除虫致有机磷农药皮肤接触中毒的临床特征,探讨本病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9月在嵊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的80例有机磷农药皮肤接触中毒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中毒患者中为敌百虫中毒者10例,乐果中毒者3例,敌敌畏中毒者67例,患者均为除虫后出现头晕、乏力、腹痛、恶心等临床表现,并有不同程度的呕吐、流涎、瞳孔缩小等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检测血胆碱酯酶高2 734,低222.80例中毒患者经积极综合性治疗全部成功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 阻断农药继续接触途径、早期清洗皮肤、抗胆碱能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的有效开展是有机磷农药皮肤接触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各种治疗措施应配合并举,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顾向荣;邢钢;倪利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湖里区人工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为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加强游泳池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06-2011年湖里区人工泳池水样,检测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pH值和游离余氯,并参照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1年湖里区人工泳池水质卫生总合格率为64.8%,历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0.0%、76.2%、41.7%、53.6%、71.0%、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9,P=0.000).成人泳池和儿童泳池之间、室内泳池与室外泳池之间的水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指标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余氯< pH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76,P=0.000). 结论 厦门市湖里区人工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游离余氯、pH值;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同时应加强泳池管理人员的培训.
作者:陈涌泉;黄益德;林满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辽宁省东港市居民2000-2011年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对数线性泊松回归模型产生的Monte Carlo组合检验确定趋势线拐点,分析拐点前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年均变化率(APC)及总体变化趋势(AAPC). 结果 2000-2011年间东港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29%.按照上升幅度排序,胰腺癌、肺癌、肝癌、肠癌和食管癌均呈上升趋势,而胃癌、淋巴和造血组织癌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结论 东港市2000-2011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应加强胰腺癌、肺癌、肝癌等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的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作者:闵霞;田玉敏;张永志;杨玉倩;栾凤娇;于连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流动人口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江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和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未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学历、居住环境、自然分娩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性伴侣人数、经期性生活、性交前后清洗阴道、性生活频率、生殖道感染史、盆腔感染史、宫内节育器和生殖系统手术史是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以上各因素与未发生异位妊娠的外来务工女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殖系统肿瘤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较多的人工流产次数、生殖道感染史、盆腔感染史、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和生殖系统手术史是导致流动人口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针对导致流动人口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宣教,加强其对性生活的健康意识,提高收入从而改善居住环境,加强自我约束,积极治疗生殖系统的感染等是减少流动人口异位妊娠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荣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小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本地区医院2013年1-10月门诊健康检查的0~3岁儿童资料,分别对小儿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的构成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 6 399例儿童中共有小儿佝偻病患儿1 340例,发病率为20.94%,其中0~0.5岁、0.5~1岁、1~1.5岁、1.5~2岁、2~3岁佝偻病发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4.42%、25.15%、21.98%、19.24%、5.45%,呈逐渐下降趋势(x2=152.48,P<0.01),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x2=15.46,P<0.01).佝偻病组1 340例儿童共有营养不良770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7.46%,贫血812例,发生率为60.6%.不同年龄段儿童佝偻病组其营养不良发生率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佝偻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佝偻病儿童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的机率明显高于非佝偻病儿童,应作为儿童保健的重点疾病加以防治.
作者:刘亚莉;张苏;秦桂琼;马艳;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2012年湖南省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各疫情菌株的病原学特征,分析比较各疫情分离株之间以及与常规监测分离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为追溯传染源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生化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血清学方法生物分型,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2012年从湖南省疫情和监测样品中分离的17株O139群霍乱弧菌均带毒力基因,均为产毒株.在进行PFGE分子分型的17株菌中,有2起疫情酶切图谱完全相同,而该2起疫情与其他的3起疫情以及这3起疫情之间的酶切图谱不完全相同. 结论 湖南省2012年从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是疫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病人和食品中分离的菌株具有高度同源,进一步证实该疫情为食源性传播.分子分型图谱相似率100%的2起疫情传染来源一致,而其他各起疫情之间关联性很小或者没有,传染来源均不同.
作者:湛志飞;覃迪;夏昕;胡世雄;高立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05-2012年汝城县肺结核病发病情况,了解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汝城县肺结核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5-2012年汝城县共报告肺结核病2 067例,年平均发病率68.07/10万.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54岁年龄组(占77.36%);发病以男性为主(占78.33%);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3.70%);地区分布则以小垣、井坡、延寿等钨矿区发病率较高.结论 汝城县肺结核病发病形势比较严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肺结核防治工作的管理、投入和宣传力度,控制肺结核流行及蔓延.
作者:谭红云;朱国杰;朱金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