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爱芳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40例患有呼吸疾病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记录其检查结果、病变情况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和并发症. 结果:炎症、支气管异物吸入以及纤毛不动综合征都对于呼吸疾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菌类检出率比较过程中不满足P小于0.05. 结论: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过程中疗效显著,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吕亚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儿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ICU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1例,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6例,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玲;廖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连续使用10天时间,观察组患者连续使用2天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手指成活率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6例,占比1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5例,占比8.3%,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7例,占比95%,对照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6例,占比93.3%,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的APTT变化情况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APTT稍高于术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APTT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APTT则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差异较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患者,血管危象和再植成功率与连续使用肝素时间没有多大区别,使用时间越长,APTT反而会延长,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作者:谢钦赐;潘文疆;易俊方;黄高峰;王金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76例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祛痰镇咳、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药物盐酸溴已新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8%和92.1%,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和1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呼吸道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景英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不孕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约有30%-50%是由于排卵障碍所导致的,因此检测女性输卵管是否通畅,已经成为不孕症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经阴道超声是近年来我院妇科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其由于能够对女性盆腔内的组织结构进行良好的显示,使其受到广泛妇产科医生的欢迎.本次研究将对经阴道超声在用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监测时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不孕症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陆鸣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X线、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效用,总结诊断经验.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确诊的食管裂孔疝或普通胃食管返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为食管裂孔疝40例,普通胃食管返流116例,均采用钡餐、X线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7.50%、94.83%、85.37%、95.65%、92.95%,高于X线60.00%、67.24%、38.71%、82.98%、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符合者膈肌脚间距(3.4±1.1)cm,高于误漏诊者(2.5±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效果较好,诊断受膈肌脚间距影响,解剖学特征直接影响诊断效用.
作者:杨蜀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新生儿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新生儿临床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体重、胎粪排泄量、进奶量以及睡眠情况.结果:出生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在平均进奶量以及平均睡眠时间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护理前后两组新生儿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胎粪排泄转黄时间为(57.6±13.5)h、出院时平均进奶量为(472.3±14.9)ml以及平均睡眠时间为(20.3±3.9)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常规护理给予新生儿抚触护理有助于增加新生儿的体重,促进胎粪排泄,提高新生儿临床进奶量以及睡眠时间,从而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提高其消化代谢能力,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卢红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患者实施超声诊断表现出的可行性,并且对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9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51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阑尾炎患者临床展开超声诊断,之后对超声检查结果实施分析,针对阑尾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针对终分析结果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终对导致临床出现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阑尾炎患者完成超声诊断后,针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终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49例,终漏诊患者2例.临床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终属于急性阑尾炎患者51例,临床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08%.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选择超声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针对患者的疾病表现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急性阑尾炎可以做到准确诊断,终确保患者可以获得及时治疗,将患者的身心痛苦感显著降低,发挥显著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钟志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当前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结果: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硬件设施不完善、药房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结论:做好医院药房管理工作,对提高医院的药物服务质量和药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基层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申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1%)低于对照组(2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爱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急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中,采取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秋霞;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着重于分析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宫苏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3D-VIBE)序列相结合在肝门型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党进军;唐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3-羟基苯甲醛(3-HBA)对兔搭桥后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兔计算机随机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颈外静脉移植到颈总动脉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予以耳缘静脉注射3-HBA 100mg/(kg﹒d),对照组动物予以同剂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的2周、4周采集各组移植血管,计算移植血管桥内膜厚度,Western Blot检测AKT蛋白活化情况.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不同浓度3-HBA作用于平滑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2周时,实验组静脉桥内膜厚度较之对照组稍有减小(76.57±6.76μm vs 87.32±6.89μm),p=0.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变薄(45.39±9.41μm vs 134.07±18.80μm),P<0.05.p-AKT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结论: 3-HBA能抑制实验用新西兰兔自体移植静脉桥内膜增生,可能与其抑制AKT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有关.
作者:王永坤;罗磊;李世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慢性附件炎患者接受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附件炎患者9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A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B组给予抗生素治疗,C组则给予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3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3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较小(P>0.05),C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慢性附件炎患者接受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促进其不良症状的改善,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几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心内科临床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1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两组护理投诉、护理差错、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心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促进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的降低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为了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注射、皮下注射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选择优给药方式.方法:对2016年血液透析60名新患者,分为两组,皮下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对比两种给药方式对患者的不同影响.结果:通过对比两种给药方式发现静脉给药比皮下注射更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患者.结论:对于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患者选择静脉注射效果更优.
作者:余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12月与2016年1月-12月两个时间段作为研究阶段,并将第一段时间设为对照组,第二段则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管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于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于干预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显著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建议推广.
作者:杨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进行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40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呼吸机,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116例患者为有效、4例患者为无效,具有96.7%治疗有效率;对照组120例患者中66例患者治疗有效、42例患者为无效、12例患者死亡,具有55.0%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景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9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比较两组心电图监测指标、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心率变异性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值、ST段压低持续时间、房性、室性及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DNN、SDANN及PNN50等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疗效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有效改善心电图指标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杨万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