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祝益民;赵向荣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病毒病原感染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ARI患儿提供病毒病原学依据.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6月,取2 209例住院ARI患儿的鼻咽深部分泌物用直接荧光免疫快速检测和鉴定七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VA和IVB)、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1、2、3).结果 2 209例标本中病毒总检出例数为1 497例(67.8%),其中RSV检出率高53.96%(1 192/2 209),没有检测出副流感Ⅱ型病毒.流感病毒A在男女性别中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9,P<0.05),女性高于男性,其它ARI病原体在男女性别中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在各年龄组中婴儿组和幼儿组检出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5、17.77,P<0.05),其它ARI病原体在各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I病原体中副流感Ⅰ型、Ⅲ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ARI病原体在4个季节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季节有关系,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Ⅲ型病毒和腺病毒是长沙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作者:李梨平;赖源;易思思;孙开胜;朱纯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寻求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两所小学480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影响因素探索.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1%.母亲学历、家庭类型、经济收入、6岁前家庭环境变迁次数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亲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得分越高,矛盾性得分越低的家庭,男女生行为问题越少.知识性得分越高,女生行为问题越少.矛盾性是男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71),亲密性是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68),控制性是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44).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作者:杨喆;段重阳;刘晓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黄埔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改进消毒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消毒质量,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玩具、物体表面、幼儿和教师手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2004-2012年间共采集上述样品3 134份,合格率为81.88%.大、中、小型托幼机构的样品合格率分别为83.22%、80.21%、74.07%,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玩具、物体表面、幼儿和教师手的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分别为96.79%、90.53%、77.54%、67.80%.省级、市级、区级、未评级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样品总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分别为95.03%、88.60%、87.87%、77.76%.结论 重点要加强小型托幼机构和未评级托幼机构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特别是要提高物体表面和手消毒合格率.
作者:吴根容;林宗伟;方杭燕;黄海;梁志轩;陈建成;王伟炎;罗雪影;李少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福田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现状,以及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制订与之相关的营养卫生政策,改善居民膳食结构,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的.方法 2011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社区抽取632人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d连续称重法、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膳食调查方法,分析居民膳食结构、营养状况以及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对风险度.结果 共调查632人.深圳福田居民肉类、食用油、食盐人均每日摄入量均高于推荐食物摄人量;豆类、水果、奶类人均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食物摄入量.福田居民膳食能量食物来源中,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占48.8%,脂肪中动物性食物脂肪占54.7%.膳食结构与慢性病相对风险关系分析显示,摄人高能、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增加超重/肥胖的相对风险,口味咸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结论 深圳福田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应加强营养干预和膳食指南的健康教育,加快制订营养改善相关政策,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以有效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
作者:邱秀珊;张胜男;陈焕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转录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构建HSF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F1,TNF-α野生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TNFα-Y,TNF-α突变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TNFα-T.pcDNA3.1-HSF1转染巨噬细胞RAW264.7,半定量RT-PCR检测TNF-αmRNA的表达.pcDNA3.1-HSF1,TNF-α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RAW264.7,比较pGL3-TNFα-Y和pGL3-TNFα-T的相对萤光素酶活性.结果 HSF1下调RAW264.7 TNF-α mRNA的表达,pGL3-TNFα-T的相对荧光素酶值较pGL3-TNFα-Y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启动子区HSE的结合下调RAW264.7 TNF-α mRNA的表达.
作者:欧阳华伟;谭军;李高峰;罗成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宝鸡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确定麻疹防控重点人群,为制定针对性麻疹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麻疹疫苗免疫策略不同阶段进行人群分组,对8个年龄组1 313人开展麻疹免疫史及患病史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定量检测.结果 全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8.9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562.15 mIU/ml,达到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48.06%,以8月龄~6岁人群免疫水平高,1~7月龄低.8月龄~14岁儿童调查免疫率为97.80%,有1剂次、2剂次和3剂次免疫史人群免疫水平均高于无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麻疹发病率基本上呈反比.结论 将小于8月龄作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可以考虑对育龄期人群进行麻疹疫苗预防性接种.接种液体疫苗和冻干疫苗的部分人群麻疹免疫力有所下降,可在生源较多的大、中专学校中开展入学新生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张晓宇;巨洲峰;寇光平;杜红忠;李钟;崔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探讨其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收集82例重症和106例普通手足口病的个案调查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为0.70/10万,发病高峰为5-7月,散居儿童的重症比例(101/31 394)显著高于其他人群(7/9 391)(x2=16.723,P=0.000);重症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中位数),与普通病例(中位数2.7岁)相比,重症发病年龄显著偏低(t=3.127,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高(OR=1.598,P=0.003)、发热持续时间长(OR=6.186,P=0.035)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龙岗区重症病例以1岁儿童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居多,夏季高发,白细胞计数上升、发热持续时间长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相关的早期监测对防止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爱平;刘凤仁;李刚;王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社区居民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了解该社区居民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学流行病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流感疫苗前、后抗体检测,进行免疫学效果评价.结果 接种疫苗1个月后H1N1、H3N2、B(Brisbane)3个血清型流感病毒HI抗体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阳性率分别达到86.7%、84.0%和90.7%,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53.13、1:51.10和1:78.91.结论 社区居民接种三价流感疫苗1个月后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流感流行前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流感疫苗接种.
作者:林向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儿童家长的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12个县区24个行政村/居委会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选择25~3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623名儿童家长,其对乙肝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8%,对注射乙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和乙肝可经血液传播的知晓率在90%以上,对非乙肝预防措施(如防止蚊虫叮咬、口服或外用避孕药)和非乙肝传播途径(如共用毛巾衣物、同桌吃饭)的知晓率在60%以下.不识字/识字少的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低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而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家庭育儿个数等因素对知晓程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防治知识在南宁市儿童家长中比较普及,健康教育应结合日常生活,注重知识、观念与行为习惯的转变.
作者:唐金芳;俞蕾斌;梁正铁;郭亮永;潘海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灾后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身反应,其中相当比例的人会出现心理应激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应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以创伤后危机干预为思路,以缓解应激反应障碍相关症状、预防应激反应障碍发生为主要目标,采取心理急救、严重事件应激晤谈、认知-行为疗法、眼动技术等方法进行干预.
作者:潘光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广西低档暗娼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广西低档暗娼人群专项调查工作方案》要求进行问卷、采血、检测.所有资料经Epidata3.1进行双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的7 936名研究对象中,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47.2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固定场所(OR=1.735,95%CI:1.501~2.006)、无吸毒行为(OR=2.303,95%CI:1.107~4.789)、接受同伴教育(OR=1.482,95%CI:1.333~1.647)、近1年做过HIV检测(OR=1.339,95%CI:1.211~1.481)是安全套使用的促进因素;而文化程度低(OR=0.826,95%CI:0.748~0.913)、知晓艾滋病知识低(OR=0.476,95%CI:0.422~0.538)、风险意识低(OR=0.886,95%CI:0.792~0.990)、每次商业性行为收费低于50元(OR=0.605,95%CI:0.541~0.677)是安全套使用的阻碍因素.结论 广西低档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低、影响因素多且复杂,需对这类人群加强分类指导与针对性干预,促进安全套使用,减少经低档暗娼人群造成的艾滋病传播与蔓延.
作者:周月姣;谭广杰;崔岩;沈智勇;张小娟;唐振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居民户食用碘盐情况,为完善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碘缺乏病碘盐监测方案》,每年抽取9个监测点,每监测点抽取32户居民户,2002-2011年10年间共采集2 880份居民户食用盐,采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对采集的食用盐进行含碘量检测,并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海珠区近10年居民户的碘盐覆盖率为97.2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93%;各年度的居民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90%以上,但盐碘的变异系数、非碘盐频数较高;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连续10年居民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符合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需继续加大碘盐监管力度,提高碘盐含碘量均匀度,打击私盐,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居民正确食用合格碘盐.
作者:林彦敏;杨波;凌远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年龄(Age)、性别(Sex)、血脂及血浆尿酸(U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依托社区综合防治项目,采用生化酶法对2 35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 190人,女1 160人,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检测,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年龄、性别和尿酸对Hcy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C、TG和LDL对Hcy无影响.年龄每增加1岁,log(Hcy)平均增加0.0055 μmol/L;和男性相比,女性log(Hcy)平均低0.324 μmol/L; UA每增加1μmol/L,log(Hcy)增加0.0005 μmol/L.结论 一定范围内,同型半胱氨酸与尿酸呈正相关,与TC、TG和LDL未发现明显相关.
作者:张涛;吕纯芳;刘琨;李丽玲;佟立峰;雷顺俊;卢留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识别、评价丁腈橡胶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采取工程分析、类比法、职业卫生学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可能存在氯化钙尘、丙烯腈、丁二烯、乙酸、氨、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类比结果显示仅仅噪声超标,其他有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从职业病预防角度考虑,该项目运行时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张素丽;余新天;丁燕;俞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永州市2012年1-12月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辖区内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定点收治的278例手足口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HFMD患儿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RT PCR法对患者进行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特异性核酸检测.回顾性分析患儿性别、年龄、病例来源的分布情况.结果 278例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82份,检出率65.47% (182/278),其中EV71、CoxA16、EV71和CoxA16混合感染、非EV71和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分别为151、1、1、29份,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82.97% (151/182)、0.55%(1/182)、0.55%(1/182)、15.93%(29/182),非肠道病毒(NEV) 96例占34.53% (96/278).患儿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居多.结论 2012年1-12月永州市HFMD流行的病原体优势株可能为EV71,实时荧光RT-PCR可用于手足口病的快速诊断,对3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防止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关键.
作者:唐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武鸣县育龄夫妇中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高风险夫妇的发生率及各种地贫高风险夫妇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当地地贫出生缺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650对(1 300人)武鸣县已婚待育夫妇全部做血细胞分析,对一方或双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79 fL的夫妇做血红蛋白(Hb)电泳.筛出所有β地贫高风险夫妇及小部分α地贫高风险夫妇.在筛出的高风险夫妇之外的所有已做电泳的夫妇中选择携带α地贫基因可能性小的一方先做α地贫基因检测,再将检出的α地贫基因携带者的配偶做α地贫基因检测.诊断出所有α地贫高风险夫妇.结果 650对待育夫妇中检出地贫高风险夫妇25对(α地贫高风险夫妇21对,β地贫高风险夫妇4对),发生率为3.85%,1 300人(650对夫妇)中,检出β地贫99人,HbH病8人,HbCS19人.结论 武鸣县地贫高风险夫妇发生率高,加大地贫出生缺陷干预力度会带来极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作者:周艳洁;朱茂灵;吴得生;何桂琼;梁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厦门港区国内船舶二次供水水质的卫生状况.方法 收集2007-2010年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厦门港某公司拖轮及旅游客轮二次供水检测的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厦门港区某公司国内船舶二次供水水质不佳,四年检测样本全部指标合格水样只为22.3%.其中,浑浊度合格率50.6%、细菌总数合格率35.3%、总大肠菌群合格率81.2%.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大对供水点和国内船舶二次供水卫生监督力度,提高二次供水水质.并逐步完善对饮用水卫生进行科学评价、合理干预、有效监督的机制.
作者:张兰;荣飚;吴扬扬;黄健康;庄丽;林礼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郧县家禽屠宰点从业人员禽流感H5N1感染及外环境禽流感病毒H5、H9亚型污染状况.方法 1月份采集家禽屠宰点从业人员16人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5N1抗体;1-12月每月各采集5份外环境鸡笼、鸡粪、污水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AH5、AH9、AN1核酸.结果 16份家禽屠宰点从业人员血清H5N1抗体均为阴性;家禽屠宰点60份外环境标本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FluA 30份(50.00%)、AH9 19份(31.67%)、AH51份(1.67%)、AN1 1份(1.67%);30份FluA阳性标本中,仅AH9阳性18份,构成比为60.00%;AH9、AH5全为阴性11份,构成比为36.67%;AH9、AH5同时阳性1份,构成比为3.33%;FluA、AH9、AH5、AN1在11月同一份污水标本中检出.结论 郧县家禽屠宰点外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AH9、AH5等多种亚型污染,且存在H5N1的污染,但没有从业人员感染H5N1的证据.
作者:崔小波;方正斌;王定芳;刘佩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榆阳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榆阳区24个乡镇20~49周岁农村育龄妇女,统一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28 256份,调查对象中务农占93.4%,文化水平低,生殖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参差不齐为6.7%~80.5%,平均为42.6%;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同时还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殖系统患病率占58.6%,尤其是生殖系统感染所占比例高达61.2%;有生育意愿的TORCH阳性检出率4.6%.结论 榆阳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生殖系统发病率高,应继续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文化水平,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生殖健康服务水平.
作者:曹凤莲;王琳;思文丽;康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宜昌市出国务工人员疟防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586名劳务输出人员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疟防常识知晓、疟防态度及行为习惯等资料.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人群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352、95.207、60.618,P<0.01),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商人知晓率高于其他体力劳动工人;高年龄组主动就医意识强于低年龄组(x2 =52.249,P<0.01);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商人预防性服药率显著高于其他体力劳动工人(x2=321.966,P<0.01).结论 针对文化程度的差异采取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高出国务工人员疟防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并加强对高疟区回归人员的监测,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的发生.
作者:蒋静;程波;刘继恒;张皓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