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张振国;孙印旗;郭建花;王颖童;贾肇一;李琦;李艺星;尹遵栋
目的 了解婴儿肺炎病原学分布,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婴儿肺炎的356例患儿,采集鼻咽部分泌物,进行痰细菌培养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分析病原学分布情况及细菌耐药性. 结果 356例患儿188例检出病毒阳性或痰细菌培养阳性,病原检出率52.8%,其中呼吸道病毒及痰细菌培养检出率分别为34.8%、42.1%.痰细菌培养以肺炎克雷伯菌(28.1%)常见,混合感染率高达24.2%;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菌检出率较高,分别达68.3%、90.0%,细菌的耐药性较强.病毒感染以冬季好发,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57.8%)及副流感病毒3(PIV3)(17.2%)为主. 结论 婴儿肺炎患儿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便临床医师根据其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吴瑛;谭鑫;沈辉;刘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邯郸地区孕妇妊娠各期全血铜、锌、钙、镁、铁五种微量元素的缺乏状况. 方法 按孕周将孕妇分为早、中、晚孕3个组,健康未孕育龄妇女为对照组;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孕妇组和对照组妇女全血5种微量元素浓度水平,比较其在各组间的缺乏情况. 结果 740例孕妇全血铜、锌、钙、镁、铁五种元素缺乏例数(缺乏率)分别为3例(0.41%)、52例(7.03%)、43例(5.81%)、31例(4.19%)、76例(10.27%),138例对照组妇女全血五元素缺乏例数(缺乏率)分别为1例(0.72%)、3例(2.17%)、2例(1.45%)、2例(1.45%)、3例(2.17%).孕妇组锌、钙、铁元素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 =4.67、4.55、9.31,P均<0.05),而且锌、钙、铁三种元素随孕周变化其缺乏状况各具特点;孕妇组铜、镁元素缺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7、2.41,P均>0.05). 结论 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不同孕期微量元素缺乏各有特点,这与地域环境有很大关系,要加强本地区妊娠期妇女全血微量元素水平的监测,根据孕周及时调整,保证母体及胎儿均衡摄入.
作者:郭丽丽;郭胜利;李守霞;栾玉杰;要跟东;牛丽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以柠檬烯为特异性指标,建立含香辛料的餐厨废弃油鉴定方法. 方法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检测餐厨废弃油中柠檬烯成分,阳性样品判断为餐厨废弃油. 结果 对13个盲样油品检测柠檬烯以鉴别餐厨废弃油,结果均相符. 结论 通过检测油品中的柠檬烯成分,可有效鉴别使用过香辛料的餐厨废弃油.
作者:卢紫燕;毛丽莎;仲岳桐;康莉;刘红河;刘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信息,对深圳市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宝安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0 680例,年均发病率为33.17/10万,2008-2011年发病率逐年升高,2012年有所下降;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不同性别、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91、3 203.29,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5岁以下少儿发病多(占77.00%);职业构成以学生为主(占33.01%). 结论 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针对流行季节和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教育和预防接种,是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熊田甜;周小涛;朱奕;李苑;吴泰顺;马智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中医学院学生的结核病知识和态度,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某中医学院6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大学生对结核病的知晓率较高为67.4%,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学校课程教育(77.2%)、电视(75.1%)、报刊杂志(68.5%)和网络(68.3%)等,95.8%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了解有关预防结核病的卫生知识. 结论 某中医学院学生的结核病知识和态度较好,但仍需要继续加强并做好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
作者:齐宝宁;孟娟娟;张志刚;王云;黄荷;孙燕子;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对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方法 通过差值法和比值法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内蒙古全区卡介苗(BCG)、百白破疫苗(DPT)、乙肝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疫苗(PV)、麻类疫苗(MCV)和乙脑疫苗(JE)六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高于99%,估算接种率均小于95%.全区D值评价为不可信,R值评价为可信. 结论 内蒙古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真实性、准确性有待提高.
作者:郭广亮;武贵森;田晓灵;范耀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方法 共纳入120例入住本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所有受试者的基本信息.病例组患者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4 d、对照组人群于纳入本研究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血清NSE及GST水平. 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水平(16.2±2.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1.0±1.5)μg/L,而GST水平(10.7±2.8)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15.1±3.5)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病例组血清NSE水平(11.3±2.5)μg/L及GST水平(14.6±3.5)ng/ml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病例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及GS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及GST水平有显著变化,临床上可以行血清NSE和GST的监测,进而及时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
作者:王静;田西菊;张东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珠海市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吸烟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每层各抽取2所小学,共6所小学,对照干预各半.干预组进行1年的控烟干预,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干预前两组学生吸烟率、控烟知识和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干预组吸烟率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烟知识和态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吸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和态度没有明显变化(P>0.05). 结论 控烟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小学毕业生控烟知识和态度,有效预防学生吸第一口烟.
作者:杨文洪;张曙云;卓凤坚;潘雅;马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城市外来人口妇幼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指导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调研问卷进行妇幼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随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妇幼保健知识的相关培训,再行二次调查,并进行结果比较. 结果 受试者性别比为男49%,女51%,年龄18~52周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居多,分别占47%、34%,职业以工人、农民为主,分别占42%、31%.受试者文化程度越高,其妇幼保健知识成绩评分越高. 结论 外来人口的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知识的培训可有效提高受试者妇幼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作者:李世琼;管明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旅游景区周边地区食品卫生现状,为今后景区周边地区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按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共检测十一类5 772份食品和餐饮具样品,合格率为85.9%.啤酒、罐头、酱油合格率高于熟肉制品、糕点、冷冻饮品和豆制品,宾馆餐饮具合格率高于小店餐饮具.年间合格率呈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715,P<0.001).抽、送检样品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37,P<0.001),抽检样品月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23,P<0.001),而送检样品月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998).不合格食品样品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不合格为主,有4份样品检出致病菌. 结论 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的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要求,是安全的,但存在食品卫生质量不稳定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同时提出了保证和提高旅游景区周边地区食品卫生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飞;李剑;唐友凤;王鹏;王小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6种卤代烃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 方法 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样品,二硫化碳解吸后,经DB-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注入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结果 六种化合物在本法条件下分离效果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99以上,低检出浓度为1~5 mg/m3,解吸效率为86.1%~96.9%,相对标准偏差0.58%~5.5%.样品在活性炭管中稳定,至少可保存10 d. 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适合于工作场所空气中6种卤代烃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作者:梁素丹;陈剑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高分子医用制品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以及基于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存在粉尘、噪声、丙烯酸、甲醇、高温、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噪声强度超标外(高93.4 dB(A)),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丙烯酸、甲醇、高温均低于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噪声超标岗位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接触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张素丽;朱志良;余新天;田亚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行为、与配偶或固定性伴的性行为情况等,为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地控制艾滋病经吸毒和性行为传播. 方法 筛选男性HIV阳性已婚或有固定性伴的吸毒者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信息,并对其进行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病毒(HSV)的抽血检测同时提供相应的咨询和转介服务. 结果 对382名HIV阳性男性吸毒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6.5±6.5)岁,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占91.6%;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5.8%;3.4%曾做过包皮环切术;第一次吸毒的平均年龄为(23.1±6.0)岁,98.4%有过注射吸毒行为,其中93.1%共用注射器吸毒.62.5%的注射吸毒年限在10年以上,51.6%在接受美沙酮门诊治疗;82.5%把自身感染HIV的情况告诉了配偶/性伴;271名调查对象(70.9%)知道配偶/性伴的HIV感染情况,其中配偶/性伴为阳性者166人,占61.3%(166/271);得知自身感染HIV后每月与配偶/性伴同房次数和从不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均有所下降(P<0.01);调查对象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病毒Ⅱ型(HSV-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52.8%. 结论 应加强吸毒人群监测和行为干预,及早发现阳性病例及早告知,实施有效措施使之减少危险行为以减少艾滋病经吸毒者共用针具和性行为的传播.
作者:朱秋映;刘伟;朱金辉;郑文彬;唐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对镍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利用硫酸镍染毒复制小鼠肝损伤的模型,然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金属硫蛋白7d,检测肝脏器系数、肝功能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等指标,并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 肝损伤模型组与金属硫蛋白(MT)保护组小鼠肝脏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T剂量的增加,肝脏器系数逐渐降低(P<0.05);MT保护组肝细胞炎性浸润、水肿及坏死明显减轻,肝窦结构有恢复;MT保护组小鼠血清AST、ALT、GGT及总胆汁酸均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肝组织MDA、GSH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而SOD、GSH-Px活性则高于损伤模型组(P<0.05),并均有较强的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 金属硫蛋白对镍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刘清国;邹学敏;杨双波;旷亦乐;吴成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 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方法,选取2010-2012年珠海西部地区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重点人群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收集2010-2012年珠海市阳性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珠海市共监测布鲁氏菌高危人群508人,共检出阳性感染者46例,检出率9.2%.阳性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学历普遍较低,主要从事喂料和挤奶工作,从事幼畜接生工作感染布鲁氏菌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工种(OR =7.04).职业人群的布病知识知晓率逐年升高. 结论 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感染阳性率较高,幼畜接生工作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危险性大.
作者:赵泳瑜;周伴群;张恒秋;罗志华;焦亮;陈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汉防已甲素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抗瘢痕化的作用. 方法 将21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汉防已甲素组(tetrandrine,TET)、空白对照组、丝裂霉素C组(mnomycin C,MMC),均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分别在巩膜瓣下放置浸有0.2%TET、0.002%MMC的棉片5min,然后弃去棉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分别在术后第7、30、60 d检查眼压、滤过泡、角膜、眼底,并分别取滤过口附近组织4mm×2mm,送电镜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 TET组眼压多控制理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数能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无任何并发症,病理未见结缔组织胶原化.电镜下,汉防已甲素组见成纤维细胞胞体收缩,间隙增宽,线粒体较少,纤维细胞异染色质,合成蛋白质功能不活跃. 结论 汉防已甲素组在抗青光眼滤过术中的抗瘢痕化作用优于MMC,是当前较理想的抗代谢抗增殖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左炜;王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桂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安全饮水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和检测来自桂阳县39个乡镇的250份水样并进行分析. 结果 水样的总体合格率仅为13.6%;250份水样中色度、臭和味、pH、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6项全部合格.合格率较低的检测项目均为细菌指标,其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8.80%,耐热大肠菌群为36.4%,菌落总数为56.4%.地下水合格率与地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阳县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农村自备水源饮用水卫生的指导,保障群众饮水健康.
作者:宁红卫;欧阳云;贺莉萍;黄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钩端螺旋体Loa22蛋白血清阻断钩体黏附Raw264.7细胞的情况. 方法 钩体外膜蛋白Loa22、PBS免疫豚鼠后取血清,PBS为对照,使用镀银染色法检测各免疫血清阻止钩体黏附Raw264.7细胞且测定黏附率. 结果 稀释度为1∶200~1∶1 600的Loa22蛋白血清均显著抑制钩体黏附,粘附率≤0.01%.而相应稀释度的对照组血清不影响钩体黏附. 结论 Loa22蛋白可以阻断钩体黏附细胞,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张连英;杨正久;丁朋晓;曾庆华;谭立志;陈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共病发生情况,为认知障碍老年患者共病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分别选取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就诊的1 050例不同严重程度认知障碍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主诉健忘组(SMC)318例,轻度认知障碍组(MCI)288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212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组(VCI-ND)187例以及血管性痴呆组(VaD) 45例,并选取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30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上述各组患者均完成各种心理测试以及共病方面(包括高血压史、脑卒病史、糖尿病史、头颅外伤史)调查. 结果 NC组、SMC组、MCI组、AD组、VCI-ND组、VaD组糖尿病共患率分别为13.00%、10.69%、9.37%、11.32%、11.76%、13.33%,颅外伤史分别为2.67%、1.57%、1.39%、1.89%、1.60%、6.67%,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I-ND组、VaD组高血压共患率分别为38.50%、44.44%,脑卒中共患率为27.81%、40.00%,显著高于NC组、SMC组、MCI组、AD组高血压共患率(10.67%、14.15%、19.10%、19.81%)以及脑卒中共患率(4.00%、11.95%、15.28%、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C组、SMC组、MCI组、AD组高血压及脑卒中共病率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管性病因引起的老年认知障碍其共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退行性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共病发生率,退行性病因引起的不同程度老年障碍患者共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子琼;张红梅;董春杏;梅云娟;赵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所致脑炎/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方法 对河北脑炎、脑膜炎监测点2007-2011年报告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炎球菌. 结果 2007年5月-2012年5月报告的1 812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检测到肺炎链球菌27株,男女性别比为1.7∶1,平均年龄9岁,75.2%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都有病例发生,但冬、春、夏季相对较多.96.3%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每个病例伴有5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24 d. 结论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炎/脑膜炎主要侵犯低龄儿童,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建议将肺炎链球菌相关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减少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静;张振国;孙印旗;郭建花;王颖童;贾肇一;李琦;李艺星;尹遵栋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