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琼;张红梅;董春杏;梅云娟;赵柏
目的 了解长沙市医务人员压力现状、压力来源,并提出合理建议. 方法 通过对长沙市医务人员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得样本数据,对医务人员自评压力等级、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社会支持得分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 结果 共调查1 600名医务人员,收回有效问卷1 474份,有效率为92.13%.医务人员自评34.3%的人员存在重大压力,焦虑标准得分为(47.83±10.35)分,有重度焦虑情绪的医务人员占3.2%;抑郁标准得分为(54.08±10.78)分,有重度抑郁情绪的医务人员占6.4%;社会支持总得分(37.76±8.56)分;两两相关分析,焦虑总得分、抑郁总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得分呈负相关(r=-0.277、-0.375);焦虑总得分与抑郁总得分呈正相关(r =0.494). 结论 长沙市医务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压力,医院管理者应重点关注重度抑郁、重度焦虑的医务人员,建设医院人文环境,合理配备医务人员,减轻工作强度,提高社会支持度.
作者:王金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斗门区吸毒人群中丙肝感染现状与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珠海市斗门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吸毒者972人,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CV抗体.结果 珠海市斗门区吸毒人群丙肝阳性率79.84%,注射过毒品和共用注射器的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性大于未注射吸毒和未共用注射器的吸毒人群(OR=50.23、96.66). 结论 珠海市农村地区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高,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吸毒人群共用针具.
作者:张华源;周伴群;焦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同源性分析获得的A、B、C、D4种克隆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耐药基因类型. 结果 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测出TEM-1、OXA-23和PER-1三种耐药基因,未检出SHV、DHA、OXA-24、GES、IMP、VIM耐药基因.TEM-1检出率为100%,OXA-23(45%),PER-1(10%),其中2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OXA-23和PER-1三种耐药基因,分别为A型和C型各1株,另2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和PER-1两种耐药基因,分别为C型和D型各1株,有16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和OXA-23两种耐药基因. 结论 携带TEM-1和OXA-23耐药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本院主要流行菌株,且存在克隆流行.携带TEM-1、OXA-23、PER-1三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和携带TEM-1、PER-1两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在临床分离株中已不鲜见.临床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控制,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暴发流行.
作者:严辉;王磊;覃艳玲;曲敏;李媛媛;刘友生;张懿;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谱及分子分型,建立沙门菌指纹图谱数据库. 方法 运用肉汤稀释法对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47株德尔卑沙门菌中,有46株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药(97.87%),有29株多重耐药菌株(61.70%);德尔卑沙门菌分为32种PFGE型,其中有10种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 结论 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分离株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趋势,PFGE分子型别呈多态性,有同源菌株存在,PFGE分型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预警提供技术基础.
作者:王岚;贾华云;陈帅;胡旃;张林青;刘建琪;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内科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 方法 案例教学组44人,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对照组45人,传统讲授模式.统一考试和问卷调查. 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案例教学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案例教学组在课程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 对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内科学案例教学模式效果满意.
作者:邓芳;彭伟莲;彭小青;沈守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所致脑炎/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方法 对河北脑炎、脑膜炎监测点2007-2011年报告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炎球菌. 结果 2007年5月-2012年5月报告的1 812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检测到肺炎链球菌27株,男女性别比为1.7∶1,平均年龄9岁,75.2%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都有病例发生,但冬、春、夏季相对较多.96.3%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每个病例伴有5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24 d. 结论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炎/脑膜炎主要侵犯低龄儿童,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建议将肺炎链球菌相关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减少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静;张振国;孙印旗;郭建花;王颖童;贾肇一;李琦;李艺星;尹遵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方法 按照全国妇幼卫生监测要求,对湘潭市2008-2011年上报的409例新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早期(0~6d)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7.73%,多数死亡发生在医院(56.23%),80.20%的新生儿死前住院治疗过.农村早期新生儿在家中/途中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x2=23.290,P<0.001).农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未治疗率显著高于城市(P<0.001).农村晚期(7~27 d)新生儿死亡的未治疗率显著高于城市(P=0.008).农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诊断级别构成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村晚期新生儿死亡的诊断级别构成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意外窒息、肺炎、先心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 重点加强早期新生儿死亡控制,建立基层危重症新生儿转诊机制,开设急救通道,加强宣教和护理,做好围生期保健,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冯云;刘智昱;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高分子医用制品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以及基于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存在粉尘、噪声、丙烯酸、甲醇、高温、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噪声强度超标外(高93.4 dB(A)),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丙烯酸、甲醇、高温均低于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噪声超标岗位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接触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张素丽;朱志良;余新天;田亚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自1956年以来蓬莱市法定报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规律,探讨当前的防控形势和措施. 方法 对1956-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报告资料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1956-2012年,蓬莱市共报告发生13种5 132例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死亡7种2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2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02/10万,病死率为5.03%.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早期发病率高,70年代后期迅速下降,并持续稳定,90年代后期上升明显,之后较平稳.其中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三者病例数之和占所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92.77%(4 761/5 132).各年代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以60年代和70年代发病率高.疟疾由1966年高峰(发病率为104.65/10万)逐渐下降到1985年低点(发病率为0.20/10万),在间隔15年零病例发生后,于2001年之后断续散发.乙脑于1990年发生后1例死亡病例,1996年发生后一例病例,至2012年已经连续16年无新发乙脑病例和死亡病例. 结论 1956-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谱有较大差异,应采取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李俊荣;周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广西针具交换项目通过影响注射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达到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 方法 选择吸毒较严重的2个市(县/区)的针具交换点作为研究现场,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参加针具交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高危吸毒行为等;并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x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价针具交换项目对注射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及HIV感染的影响. 结果 共调查355名注射吸毒者,其中近1年参加针具交换项目的为304人,未参加者51人.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参加针具交换者有利于降低注射吸毒者重复使用1支针(OR =0.15,95%CI=0.07~0.33)和共用针具(OR=0.08,95%CI=0.07~0.33)注射吸毒的不安全注射行为;而长时间的吸毒年限、每天注射吸毒、重复使用及共用针具是注射吸毒者感染HIV的危险因素. 结论 针具交换项目能有效降低注射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行为,在预防艾滋病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荣健;蓝光华;李明丽;黄玉满;刘伟;杨进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感染现状及耐药谱,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间儿科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CA-MRSA 23株,CA-MRSA检出率为38.3%.CA-MRSA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呋喃妥因耐药菌株.结论 CA-MRSA不仅对β-内酰胺类耐药,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抗菌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加大对CA-MRSA耐药性监测力度,合理使用抗菌素,减缓CA-MRSA产生.
作者:李建芳;杜凤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离鉴定中山市2007年及2012年流行的登革病毒,从分子水平分析其地域来源和系统进化情况.方法 用C6/36细胞分离10份2007年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血清和4份2012年登革病毒核酸阳性血清中的病毒,采用Real time-PCR对毒株进行血清型鉴定,RT-PCR扩增毒株E/NS1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与不同区域流行株和国际标准株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情况. 结果 共分离鉴定到6株登革Ⅰ型病毒,其中2株为2007年流行株,4株为2012年流行株,分别命名为2007ZSDengue1-2和2012ZSDengue1-4.2012ZSDengue1-2与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近年流行的登革Ⅰ型毒株相似性高(大于99.0%),进化距离短(0.011~0.012).2012ZSDengue3-4,2007ZSDengue1-2与广东省珠海市2007年流行和新加坡、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近年流行的登革Ⅰ型毒株相似性高(大于99.0%),进化距离短(0.007~0.024).中山流行株与登革Ⅰ型国际标准株、非洲和美洲流行株相似性在90.0% ~94.0%之间,进化距离较远(0.065~0.108);与登革Ⅱ、Ⅲ、Ⅳ型国际标准株NGC、H87、H241相似性约为68.0%、66.0%、71.0%,进化距离远(0.369~0.505). 结论 中山市2007年及2012年流行株为登革Ⅰ型病毒,可能属于东南亚国家输入性毒株,但输入源头有所不同.
作者:吴衍恒;谢颖;刘洪波;师舞阳;梁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院外跟踪护理对患者自护意识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给予跟踪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焦虑、抑郁量表(SAS、SD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达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AS=24.056、tSDS=18.918、tGSES=20.237,P=0.000).实验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BG=23.624、t2hPBG=20.936、tHbA1c=24.623,P=0.000).实验组痰菌阴转率、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痰菌阴菌阴转=5.774,P=0.016;t症状消失时间=27.357,P=0.000). 结论 跟踪护理有利于患者自护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李惠华;温殷钰;肖虹;黄志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珠海市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吸烟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每层各抽取2所小学,共6所小学,对照干预各半.干预组进行1年的控烟干预,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干预前两组学生吸烟率、控烟知识和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干预组吸烟率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烟知识和态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吸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和态度没有明显变化(P>0.05). 结论 控烟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小学毕业生控烟知识和态度,有效预防学生吸第一口烟.
作者:杨文洪;张曙云;卓凤坚;潘雅;马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方法 共纳入120例入住本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所有受试者的基本信息.病例组患者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4 d、对照组人群于纳入本研究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血清NSE及GST水平. 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水平(16.2±2.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1.0±1.5)μg/L,而GST水平(10.7±2.8)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15.1±3.5)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病例组血清NSE水平(11.3±2.5)μg/L及GST水平(14.6±3.5)ng/ml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病例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及GS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及GST水平有显著变化,临床上可以行血清NSE和GST的监测,进而及时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
作者:王静;田西菊;张东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低剂量苯(50 mg/kg·d)45 d染毒对成年雌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探讨苯的生殖毒性. 方法 清洁级昆明种雌性成年小鼠24只随机分为苯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苯处理组用苯(50 mg/kg·d)灌胃,溶剂对照组用植物油灌胃,连续灌胃45d,第15~21 d用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按1∶2与雌鼠进行合笼交配,之后分笼饲养,持续染毒,期间孕鼠陆续分娩胎仔,直至染毒结束后剖杀动物,检测生殖毒性指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苯处理组动物的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在第21 d和第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苯处理组的肝脏脏器系数明显降低(P<0.05),胎仔的体重、身长和尾长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苯处理组的卵巢组织镜下可见病理改变. 结论 低剂量苯(50mg/kg·d)45d连续染毒对雌鼠生殖系统具有损伤作用.
作者:邹丽君;张娟;高艳芳;胡恭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洪江市五个医院2006-2011年6年的伤害资料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预防伤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2006-2011年6年医院监测资料,计算洪江市城市和农村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不同原因的意外伤害率,观察各种伤害的变化趋势. 结果 伤害以男性为主,占67.29%,伤害前五位是:坠落或跌倒伤,占20.32%、刀或锐器伤,占17.16%、钝器伤,占14.24%、交通事故伤,占11.36%、烧烫伤,占9.41%. 结论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安全教育,从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两方面做好伤害预防,降低或减少农村居民伤害发生.
作者:杨晓琴;彭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大豆皂苷(SS)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及抑瘤作用. 方法 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组、SS低、中、高剂量组(10、20、40mg/kg),连续给药15 d后处死小鼠,测量小鼠瘤体重、质量、胸腺和脾脏重量,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测定小鼠血清TNF-α含量,NK细胞活性. 结果 SS对S180实体瘤有较好抑制作用,SS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0.21%、34.86%,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S中、高剂量组瘤重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SS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NF-α含量升高,NK细胞活性升高,与模型对照组和CTX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S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朱孝娟;孙玉薇;杨艳晖;宋柏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本院近期内收治的716例妇科宫颈疾病患者采用杂交捕获法进行HPV检测. 结果 716例妇科宫颈疾病患者中,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Ⅰ级、宫颈癌前病变Ⅱ~Ⅲ级和宫颈癌患者HPV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4.82%、59.77%、88.48%、100%;HPV检出含量(pg/ml)分别为(34.12±11.85)、(154.78±44.63)、(394.22±64.37)、(678.82±122.02).不同类型病例的HPV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732,P<0.01);不同病例类型与HPV检出阳性率存在线性变化趋势(x2=156.253,P<0.01);HPV阳性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HPV含量的高低与宫颈癌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结论 HPV感染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阳月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民间组织在艾滋病病例发现和管理工作中的成效与经验,探讨动员社会、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 方法 对长沙县民间组织2010-2012年在MSM人群的HIV干预、动员检测以及对HIV/AIDS关怀和支持服务工作进行整理,以民间组织参与干预、动员检测,阳性病例管理等指标变化情况来评估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病例发现和管理效果. 结果 2个民间组织分别参与艾防活动,能力逐年均有明显提升;民间组织动员MSM人群检测人数自2010年6人上升至2012年112人,2011、2012年阳性病例发现比例分别为4.17%、5.45%;阳性病例丢失减少,加强了阳性病例的随访和管理以及促进艾滋病人接受ART规范治疗. 结论 政府营造支持环境,加强指导监督、注重培育是推动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可行且有效的路径.
作者:梁国民;罗辉琴;陈定仪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