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英;朱金林;谭红云;何伟君;朱细华
目的 探讨不同导尿时机对全麻病人的影响. 方法 将200例普外科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人.实验组是病人进入手术室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对照组为患者进入手术前30 min,在病房进行留置导尿.比较两组全麻病人导尿前、导尿后的心率、血压、尿道的影响程度. 结果 对照组全麻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血压、脉搏明显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病人插管前后的血压、脉搏无变化(P>0.05).实验组的全麻病人,尿道舒适度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病人,严重不舒适的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x2=12.58,P<0.01).结论 选择全麻后30 min导尿,对全麻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提高了全麻病人的尿道舒适度.
作者:王燕;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并为临床孕妇保健提供实践性指导. 方法 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12年1-12月收治的10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妇血糖控制良好与否进行分组.其中血糖控制良好者设为研究组,共54例,血糖控制不佳者设为对照组,共49例.记录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并做好对比. 结果 (1)研究组孕妇的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及死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新生儿低糖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实施有效的降血糖干预手段,能够转变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并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德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NNDRS)与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15岁人群乙肝发病、诊断、发病因素等指标和信息,进一步了解目前湖南省乙肝报告工作的现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推算湖南省乙肝流行的实际情况,为今后乙肝监测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Excel分析软件对两个系统报告的<15岁人群乙肝的发病指标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湖南省15岁以下乙肝病例的流行病学监测质量逐年提高;乙肝病例诊断主要在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监测病例中仅有32.56%的病例符合疑似急性乙肝诊断标准;乙肝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尚存在信息不完善的现象. 结论 对<15岁人群乙肝病例进行监测、分析有利于准确掌握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以来取得的成效;法定传染病报告人对乙肝诊断标准掌握不够,诊断不明是造成乙肝疫情高估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各级法定传染病报告人的乙肝诊断标准培训和疾控人员的乙肝监测培训及规范乙肝实验室诊断是今后湖南省提高乙肝疫情报告质量和监测水平的重要工作.
作者:夏伟;李放军;宋立新;郭绶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和高危型HPV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联系和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5-7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做了HC2-HPV DNA检测的患者451例,对于其中任一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或临床症状疑似的患者做阴道镜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了解两者的联系及应用价值.结果 451例受检者中,TCT结果异常的有254例占56.3%.ASCUS 96例,LSIL 75例,HSIL 57例,SCC 26例,分别占21.2%、16.6%、12.6%、5.7%.254例细胞学异常的受检者中高危型HPV阳性率68.1%,其中ASCUS、LSIL、HSIL、SCC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42.7% (41/96)、76.0% (57/75)、85.9% (49/57)、100% (26/26).显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地增加,HPV的感染率也相应增高. 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更能有效的发现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漏诊率,为临床防治宫颈病变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是目前好的筛查方案.
作者:陆宏;周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永州市医疗机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现状. 方法 2006-2012年共对永州市卫生局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38个医疗机构放射诊疗B类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并对报告进行分析. 结果 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占控评总数的5.26%,49间机房中有23间面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占总数的46.94%,有36间机房配备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占总数72.55%.县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机房面积合格率、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35、3.60,P>0.05).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以达到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的优化.
作者:赵善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吸烟状况及相关认知与态度,为制定控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4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00名工作人员进行吸烟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员吸烟率为54.1%,现在吸烟率为21.3%,被动吸烟率为53.3%.95.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反对在医疗机构内吸烟.其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认可率在90%以上,对烟草导致的非呼吸系统疾病认可率偏低.仅有32.2%的工作人员经常劝吸烟患者戒烟. 结论 应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加强控烟知识培训,提高其烟草危害认识及对吸烟患者采取简短戒烟干预的意识,充分发挥其在烟草控制工作中的表率和支持作用.
作者:周婧瑜;胡劲松;李娟萍;章希莹;王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血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水平,为防治儿童矿物质元素缺乏提供资料. 方法 采取指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使用BH-5100五通道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来本院健康体检婴幼儿检测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2013年1-6月共检测9 962例.分析5种元素含量水平与缺乏情况. 结果 婴幼儿指血各种元素均数在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锌均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铁、锌、钙缺乏率分别为23.9%、20.3%、18.4%,且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1).分性别统计,除女性婴幼儿铁缺乏率下降趋势不明显外,其余指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铜、镁缺乏率均为0.04%. 结论 婴幼儿时期指血锌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缺乏的矿物质元素是铁、锌、钙,应定期检测,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以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晓岭;谭浩;龙洪森;王建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浆D-D与FDP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参考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6例AMI、44例UAP、46例CI、44例ICH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血浆D-D与FDP水平,另选同期健康成人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D-D与FDP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MI、UAP、CI、ICH组患者血浆D D、FD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和UAP组急性期和恢复期、CI组和ICH组急性期D-D、FDP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和UAP组比较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浆D-D与FDP对诊断AMI、UAP、CI、ICH等心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治疗后的疗效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剑琦;邹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锰对大鼠脑片神经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以胎大鼠脑片为模型,用400μmo/L锰分别处理脑片612、18、24 h后,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脑片中GRP78、CHOP及caspase 12的表达. 结果 随着锰处理时间的增加,脑片细胞损伤明显,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和GRP78、CHOP及caspase 12的表达均逐渐上升. 结论 锰可以时间依赖性地活化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促使细胞凋亡.
作者:徐斌;李乐慧;杨天瑶;邓宇;王澜霖;岳烨;徐兆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将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到我国西北绿洲生态系统的饮用水水质的评价中,旨在将大量的监测结果归纳综合,得出总的结论,以深入、量化分析水质的综合卫生状况,为确保绿洲生态的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随机原则选取西北绿洲生态系统的12个水源点,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利用隶属度描述水质分类界限,经模糊矩阵复合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结果 水质总体良好,水质类别以Ⅰ类和Ⅱ类为主,但部分水样存在饮水卫生安全隐患. 结论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西北绿洲生态系统的饮用水水质,克服了以往用单一指标的不足,客观反映出综合水质实际状况,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建江;党荣理;马永红;田华;邱尔臣;宋远新;贾继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84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使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及细胞因子IL-4、IFN-γ、IL-13、IL-12的浓度及分泌水平变化.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血清IgE浓度显著降低,IL-4、IL-13分泌水平显著降低,IFN-γ、IL-12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有效使哮喘儿童T细胞两个亚种的免疫应答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有利于哮喘儿童的治疗.
作者:陈娥;陈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 对河南省48家疾病控制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从基本情况、队伍建设、培训演练、装备储备及经费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46份,有效应答率95.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疾控机构在卫生应急队伍设置率、应急兼职机构设置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率及数目等方面,水平相当或更加完善.但在专门应急机构设置率、应急指挥中心设置率、应急人员学历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结论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徐玉芳;徐学琴;周勇;黄玮;孙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岳阳市近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流腮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岳阳市2004-2012年流腮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病例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结果 2004-2012年岳阳市共报告流腮8 015例,年均发病率为17.25/10万,岳阳楼区高,为25.76/10万;男性和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1.51/10万和5.74/10万(x2=78.7,P<0.01).4-7月为发病高峰,共发病4 123例(占总发病数的51.44%);<15岁的人群占86.75%;学生占55.97%,幼托和散居儿童占34.16%. 结论 岳阳市近9年流腮报告发病率与湖南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学生、学校等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在每年的4-7月发病高峰期间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与控制流腮;同时加强学校内流腮暴发疫情的监测和处置力度.
作者:黄岳四;余明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入伍新兵人群肺炎支原体(MP)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MP感染及其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北京军区空军近8年来自16个省市的364名入伍新兵血清进行了MP IgG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来自16个省市8年间入伍的364名新兵,发现历年间和地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河北省、陕西省和黑龙江省阳性率较高,均为100.00%,甘肃省(73.71%)、福建省(81.82%)和山西省(82.61%)相对较低,阳性率73.71% ~ 100.00%,平均阳性率为91.21%.入伍前工作与否,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健康新兵人群高抗体水平,MP不易在新兵人群中流行.
作者:俞苏蒙;陈林;叶晓波;邢云卿;高彦军;冯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世界各国男性不育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男性不育的原因复杂,包括先天性疾病和后天性因素如外伤、不良生活作息行为(吸烟、酗酒等)、环境污染、药物滥用等.近研究报道,发育早期暴露环境雌激素可干扰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双酚A(bisphenol A,BPA)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环境雌激素.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报道,发育早期暴露BPA可抑制人和小鼠胎儿期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BPA可通过影响雄性子代生精细胞内基因的正常表达,干扰减数分裂,影响精子的产生;BPA还可降低新生小鼠睾丸支持细胞间连接蛋白的表达;在激素水平上,BPA可抑制小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卵泡刺激素的产生.本文就BPA通过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功能,导致男性不育进行综述,对进一步研究男性不育的原因提供新思路.
作者:宋顺喆;贾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为探索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后病情动态,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血清学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常规法对当地7岁以上人群开展新感染、残存传染源和外来输入传染源以及疑似血吸虫病人监测;对在册的晚期血吸虫病人随访和新增晚血鉴定. 结果 18年共监测各类人员989 783人(次),血清学阳性22 089人,阳性率2.23%,进一步作粪检者12 791人,查到输入性病人4人,当地人群无粪检阳性病人;18年间晚期病人死亡1 104人,新增682人,临床治愈或其它原因减少311人. 结论 18年监测当地居民疫情稳定,但存在外来输人性病例.今后监测的重点是来自未达到疫情控制地区的流动人员.通过卫生行政干预,将监测任务落实到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在社区医疗中发现不明原因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肝脾肿大、长时间腹泻、便血等疑似病人报告或采血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监测分工和方法.
作者:王金荣;顾伟玲;吴一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年龄和性别因素对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不同性别SD大鼠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值. 方法 离乳3周龄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13、26、52周龄四个实验组.大鼠颈静脉采血后用BC-5300Vet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以及BACKMANCOULT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 4周龄与13、26、52周龄大鼠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分类、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EA)、葡萄糖(GLU)和Na离子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13、26以及52周龄大鼠血液WBC雌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13和52周龄大鼠血液ALB、GLB、白球比(A/G)和ALP雌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6和52周龄大鼠血液RBC、HGB、HCT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雌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4周龄大鼠血液ALP雌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周龄大鼠血液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BUN、CREA和Na离子雌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52周龄大鼠血液GLU和K离子含量雌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结论 不同年龄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年龄阶段SD大鼠雌雄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胡雄飞;杨秀鸿;陈志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按照预防接种门诊地理位置分布随机抽取123间门诊,共调查3 696名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的流脑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种率. 结果 调查适龄儿童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甲肝疫苗及A+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接种率分别为93.6%、87.9%、87.4%、81.2%.除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外,其它疫苗不同剂次接种率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田区、南山区较高.不知道要接种(46.7%)、孩子患病未去接种(27.3%)、忘记接种(14.0%),还有家中无人带孩子去接种(12.0%)是儿童未接种疫苗的原因. 结论 深圳市儿童扩大免疫疫苗接种率总体较高,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别,应通过扩大宣传、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禁忌证,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刘刚;杨卫红;汪武新;张世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与合并细菌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64例SLE伴发热住院患者,其中SLE活动期患者44例,SLE合并细菌感染患者20例,另选取SLE稳定期不发热患者20例作为对照,同时检测血样本PCT值、C反应蛋白(CRP)值、血沉及白细胞计数. 结果 SLE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SLE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血清PCT≥0.5 ng/ml为诊断细菌感染阳性阈值,PCT对SLE合并细菌感染的发热患者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81.8%,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90.0%. 结论 血清PCT水平的升高对SLE发热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性,对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夏芬;吴清阳;丘世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麻风病发现方式及费用,探讨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监测方法. 方法 收集1965-2012年竹山县发现的麻风病人的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现方式与病期、畸残及费用进行分析. 结果 1965-2012年,竹山县共发现麻风病人123例,普查、线索调查、疫源地接触者检查、皮肤科就诊和报病奖励发现病人数分别占发现总数的42.28%、20.33%、19.51%、13.82%、4.07%;以疫源地接触者检查早期发现病人的比例高,且畸残率和费用低.结论 疫源地接触者检查和线索调查仍是发现麻风病人的主动方式.应对病人家属及邻居接触者监测一个长潜伏期(10年),并适时开展线索调查.
作者:孙长喜;鄢贤玉;徐茂彬;詹书华;邓智元;余少林;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