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目的 探讨血浆中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 - proBNP)水平改变对心力衰竭(HF)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209例临床HF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同时进行血浆NT-proBNP、血清CTn1(金标法)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F患者血浆NT- proBN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组.其中Ⅲ、Ⅳ级HF患者金标法测定CTn1均为阳性且血浆NT-proBNP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 血浆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朝晖;周铁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建立互动式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方法,以便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充分利用档案资料.方法 对规范化的职业卫生档案电子化,并用有益文书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建立腾讯群,通过群实现档案之间的信息交流.结果 纸质档案电子化,并建立了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结论 建立互动式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职业卫生工作效率.
作者:边寰锋;吕惠中;余新天;廖春华;朱志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邵县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患者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行为与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做好美沙酮门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一对一的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结果 在126名吸毒者中,HIV、梅毒和HCV感染率分别为2.38%、9.52%和58.73%.吸毒方式以烫吸为主,注射方式丙肝感染率高,为86.49%.吸毒时间分为<2年、2~5年和5~ 10年三段,各段丙肝感染率分别为36.36%、54.72%与66.13%.注射器直接共用与间接共用者,其丙肝感染率分别为88.89%、82.61%.纹身及扎耳孔者丙肝感染率(64.52%)显著高于无纹身及扎耳孔者(42.42%).结论 新邵县吸毒人群受相关危险因素影响,HIV、梅毒和HC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和扩大美沙酮门诊覆盖范围,以控制HIV、梅毒和HCV在吸毒人群中蔓延.
作者:岳友宏;王建荣;颜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TB- IGRA与常用几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确诊肺内结核70例,肺外结核33例及体检正常人群30例为对照,分别采用TB- IGRA、TST(PPD)、结核抗体、痰涂片及痰菌培养等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TB- IGRA检出阳性率、敏感性、Youden指数(准确性)均比常规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阳性检出率比常规方法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B- IGRA假阳性出现少,准确性高,且对肺内、肺外结核的检测同样准确有效.结论 TB- IGRA检测肺内、肺外结核病简便、快速、敏感、准确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英;赵蓉;张胜男;黄小玲;曹大为;王怡心;林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脑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2001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183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临床预防对策.结果 脑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7.5% (32/183),其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而受到患者入院时的Hunter's分级与Fisher分级、法舒地尔治疗及3H治疗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 临床上应注意脑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针对性措施预防和避免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动脉瘤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伟;王春生;郝华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天津市某城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10 000户,共25 606人.结果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2.91%;女性(33.51%)高于男性(32.28%)(X2=4.033,P<0.05).18岁以上人群前6位的慢性病种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颈椎病及慢性胃炎,患病率分别为20.29%、7.26%、7.19%、1.48%、1.02%、0.72%;60岁以上人群前6位病种与18岁以上人群相同,但患病率显著增高,分别为42.98%、17.94%、15.89%、4.01%、1.31%和1.24%.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引入方程影响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缺乏主动锻炼、静坐、超重/肥胖、口味重、奶及奶制品、喜食熏制品、水果摄入等.结论 天津市某城区慢性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60岁以上患病率较高,慢性病患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人群进行综合防治与管理才能起到良好控制效果.
作者:丛革新;高婕;孟婧;宋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25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血清、呼吸道分泌物的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结果 25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21.1%,呼吸道分泌物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3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名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2.0%,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4种疾病的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细胞病毒的检测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云;范泉水;姜昌丽;李忠涛;瞿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种类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探讨胎儿染色体病的发生情况,并为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6 410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进行细胞培养、制备中期染色体,常规G显带,分析胎儿核型.结果 6 410例孕妇羊水标本中,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256例.其中,常染色体异常205例,占异常总数的80.1%;性染色体异常51例,占异常总数的19.9%.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均以数目异常为多见,分别为167例和44例,占81.5%和86.3%.结论 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贾政军;彭向京;胡蓉;黄定梅;周玉春;王丹;何思;唐华;陈舜娟;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2月-2011年6月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6例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同时采用动态心电图(DCG)和常规心电图(ECG)对86例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93.02%和75.58%,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检查方法检查的心电图改变类型中,除异常Q波与完全性RBBB检查结果一致外,其余改变类型都显示DCG检查阳性率比ECG高(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更确切、更可靠,可作为治疗过程中的随访手段.
作者:朱通球;刘勇;张晓桂;胡南;罗元芝;孟慧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大学生1 20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该民办大学有29.49%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3.78%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SCL- 90各因子均分高于湖南及全国公立大学学生的各因子均分(P<0.01),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的是强迫症、敌对、抑郁与人际关系敏感.除敌对外,各因子均分女生高于男生(P<0.05),护理专业学生各因子均分高,高于其它各专业(P<0.05),其次为临床医学专业,以药学、影像专业学生各因子均分低,独生子女的敌对情绪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城市来源的学生在躯体化症状、敌对、偏执3个因子得分高于农村来的学生(P<0.05).结论 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公立高校学生差,并有其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心理问题较多的护理、临床专业,特别是女生,要特别注意男生的敌对情绪.
作者:郭卫珍;孙吉能;王岳援;吴成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8月- 2010年7月期间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7例,给予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治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60 mg/m2.第1d;对照组37例,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治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60 mg/m2,第1d;卡铂300 mg/m2,第1d、第2d;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多西紫杉醇+卡铂联合方案相比,单用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生存率相近,但是单用多西紫杉醇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目前临床上可以单用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作者:黄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及时应对感染性腹泻突发事件,查找致病原因.方法 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描述其三间分布,并结合实验室检测查找此次群体性腹泻的病因.结果 196名病例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该事件是一起生活饮用水污染引起的群体性腹泻.结论 加强饮用水水源的防护,改善饮用水供水条件,确保学校师生用上安全的生活饮用水是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的主要问题之一.
作者:闫惠安;郭建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进一步提高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效率与安全,甄别其影响因素.方法 变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酸度等因素后,分别测定有效氯.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催化剂”,并测定有效氯.结果 盐酸的初始浓度在4.39~4.94 M范围内(30%盐酸超过理论投加值30%~60%)、反应时间在22~33 min之间、反应温度在80℃时,发生器的效率佳(转化率达83.6%),随着温度升高,若再加入“催化剂”,效率平均提高17%.结论 变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酸度及加入“催化剂”,可以提高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效率.
作者:张英姿;张应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昌平区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抗体水平,为传染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昌平区10个村本市及外省人口血标本共22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风疹、流腮IgG抗体,同时调查风疹、流腮患病史和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 220名调查对象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5.00%,其中本市110人抗体阳性率为74.55%,外省110人抗体阳性率为75.45%.风疹IgG抗体浓度均数为64 IU/ml,其中1~4岁年龄组高,为124 IU/ml.0~1岁年龄组低,为3 IU/ml;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0.45%,其中本市110人抗体阳性率为80.91%,外省110人抗体阳性率为80.00%.流腮IgG抗体浓度均数为436 IU/ml.其中20~24岁年龄组高,为664IU/ml,0~1岁年龄组低,为122 IU/ml.结论 提高麻风腮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在儿童入学前完成1剂加强免疫,对控制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有重要意义.同时应关注成人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的免疫接种,以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王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新县2010年新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措施.方法 收集儿童入托和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和补证、补种疫苗的报表资料,并分类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大新县2010年共有178所小学和62所幼儿园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共查验8 232人,查验覆盖率为100%.儿童持证率为97.96%,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0.25%;儿童补证率和补种率分别为69.64%、88.28%,城区小学补证率仅为43.90%,乡镇小学补种率仅为82.37%.城区小学及幼儿园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和补种率均显著高于乡镇,而持证率乡镇幼儿园高于城区幼儿园,补证率乡镇小学高于城区小学(P均<0.05).结论 大新县2010年新入学、入托儿童的持证率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高,但补证率和补种率偏低,城区小学补证率低,乡镇小学补种率低.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卫生、教育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根据职责分工,配合做好新入学、入托儿童的查验证和补证补种工作.
作者:李长勇;方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特点对其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7例经病理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结节MSCT的钙化检出率为21.60% (35/162),良性结节为15.45%(19/123),显著低于癌性结节的41.03% (16/39);良性钙化粗大钙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恶性结节,而良性结节微小钙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恶性结节(P<0.05),但钙化灶数目与甲状腺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关系.结论 甲状腺结节伴有钙化尤其是微小钙化灶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征象.
作者:于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991 - 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趋势,并进行短期预测,为继续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城乡1991-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数据,拟合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进行回代预测、拟合精度评价和外推预测.结果 建立的预测模型为:全国(x)(1)(t+1)= - 924.6e-0.065t +985.6,城市(x)(1)(t+1)=-450.7e-0.046t+ 471.6,农村(x)(1)(t+1)=-1 071.7e0.064t+1 142.8,拟合精度等级全国及农村达好级别,城市为二级.结论 GM(1,1)模型拟合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数据结果理想,可用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短期预测.
作者:刘洁;何钦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福辛普利钠治疗)和治疗组(辛伐他汀+福辛普利钠治疗).治疗12周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结果 ①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24 h - UAE、Cystatin 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TG、TC、LDL较治疗前减低,HDL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BG、Cr、BUN、UA均无明显变化.③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24 h- UAE、Cystatin C、TG、TC、LDL均较对照组低,HDL较对照组高;而治疗后两组患者FBG、Cr、BUN、UA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他汀类降脂药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通过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而达到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目的.
作者:安英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及护理对策.方法 132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72例,两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操作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死亡率,减少住院日,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新霞;罗琼;肖亚红;杨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福喷丁不同给药方法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湖南省结核病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利福喷丁1次/周与利福喷丁2次/周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利福喷丁 1次/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利福喷丁2次/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2次/周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比例显著高于利福喷丁1次/周治疗组.结论 利福喷丁 1次/周治疗方案,在老年人结核病的治疗中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易恒仲;杨坤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