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中的应用

龙在萍

关键词:颅底骨折, 脑脊液耳鼻漏, 舒适护理
摘要:目的:对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24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进行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脱水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收获显著成效,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临床病理特点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是甲状腺癌中常见的一种,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缓慢,但仍属致命性疾病,病变大多局限于颈部,治疗以手术为主.首次治疗恰当,可提高治愈率.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低,肿块生长慢,多无不适.病史可数月至数年,甚至长达数十年.本文将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各项研究指标进行综述.

    作者: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重型斑秃的皮肤镜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重型斑秃的皮肤镜下疗效.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综合疗法对治疗重型斑秃具有良好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宜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更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综合护理实施于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中医综合护理实施于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以来我院5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手术后选用中医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循证护理、心理护理、健康饮食、药物护理.结果:经过手术后50例患者的伤口均得到完美的恢复,没有感染,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改观率91%~75%,平均82%.结论: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来进行中医项目治疗,使用中医治疗的同时还要合理饮食.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手术后的疼痛及JOA评分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过手术治疗后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效果比较明显,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东;陈慧玲;王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人支气管肺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了舒适护理对于老年人支气管肺炎的影响程度.方法:将收集到的16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之中,其中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80例采用舒适护理这一护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情况、患者的接收治疗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记录.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其体温状况良好,恢复速度较快,病患接受治疗的时间较短,并且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高;采用正常护理的对照组体温下降慢,恢复速度慢,接受治疗时间长,对护理满意程度一般.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能够对老年人支气管肺炎的恢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利于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值得临床采用与推广.

    作者:戴媚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先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选60例患者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处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疗效及临床指标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为90.00%,比对照组76.6%明显要高,统计学差异成立(P<0.05);治疗前两组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小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的辅助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参川芎注射液静滴,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5).两组治疗后均可以明显提高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注射液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血液粘度.

    作者:何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一共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测量值、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测量值等指标.结果:在本研究中,手术治疗后,治疗组指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5例);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4242,P>0.05).结论:在白内障临床治疗中,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吕耘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1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92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产科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8.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为4.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极大的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刘梅;乔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超声检查在妇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妇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就医进行清宫及人工流产手术病患78例,所有病患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39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超声检查,并以超声技术诱导开展手术;而参考组则不运用超声检查与技术,仅以医师的个人经验开展手术,对比各组病患的各项指标,并且进行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项指标对比方面,研究组无论在手术周期、出血量及感染率等指标均少于参考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传统手术方式,以超声检查配合超声技术引导手术,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周期,降低手术出血量及感染率,存在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内科在治疗中晚期胃癌中的临床效果,对治疗方法的推广运用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接收的患有中晚期胃癌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中采取常规化疗治法,而试验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试验组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化疗治疗的对照组,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在治疗中晚期胃癌有着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进行相应推广运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因素,并对其严重程度和精神残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精神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运用WHO残疾评定的量表以及简明精神病的性量表等方式门诊复查的恢复期残疾患者展开调查;结果:该病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上都能够直接预测患者在精神残疾方面的状况,以及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因素在患者病情和精神残疾之间出现一些中介效应;结论: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中的中介效果,把每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看做是依托,把全面评估看做是前提,随后给予个体一定的干预措施,进而对患者的精神残疾进行改善.

    作者:龚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刘方柏辨治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经验撷萃

    由于社会老龄化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当今社会患便秘者越来越多,而滥用泻药或久不重视,导致更多人发展成了顽固性便秘.正是基于这种迫切的临床实际需要,刘方柏主任医师深入研究顽固性便秘的病因、病机,从气、阳、阴血津液、脏腑角度精选处方用药,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将跟师所得相关经验体会,撮其要进行整理,并以典型病案加以验证,以期由此对刘老的学术思想,临证思维加以体悟,也希望对临床顽固性便秘的辨治有所裨益.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原则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原则进行探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4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化疗后的感染发生状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原则进行探讨.结果:经过化疗后,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就是呼吸系统,其感染发生率为50.00%(71/142),其次是消化系统,其感染发生率为22.54%(32/142),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不同性别之间的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卡氏(KPS)评分≤70分、年龄超过70岁、ANC≤1.5×109/L、住院时间超过14d、肿瘤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化疗时间超过4周期、合并乙肝、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伴有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均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诱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卡氏(KPS)评分≤70分、年龄超过70岁、ANC≤1.5×109/L、住院时间超过14d、肿瘤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化疗时间超过4周期、合并乙肝、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伴有低蛋白血症等,应当在全面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这样方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作者:吴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和分析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从本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利普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行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实际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行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两组临床疗效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况,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杨恩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良恶性病灶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良恶性病灶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的门诊住院乳腺疾病患者416例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及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比较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诊断.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结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疾病病灶良恶性,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的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的使用情况. 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198张进行观察,统计分析药物的使用品种、数量以及频度等指标情况. 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抗高血压药物中使用频率高的降压药物种类分别为钙离子拮抗剂(CCB),占比51.5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占比43.5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占比30.81%;按单品降压药物适应频率排序发现,前三位分别为氨氯地平(30.30%)、缬沙坦(29.80%)、贝那普利(30.81%);抗压药物联合应用处方共111张,占比56.06%,明显高于单独用药,P<0.05. 结论:通过分析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的使用情况发现,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国利;何兴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

    目的:总结分析以家庭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社区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6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0例采用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结果:在锻炼、自我监测、饮食、医疗以及效能总分指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强化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范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性胃溃疡病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胃溃疡病人在平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病人应用一般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病人具体情况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强化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病人应用一般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病人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健康.

    作者:白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整体护理方法.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门诊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开展治疗和护理.依据患者主要护理方问题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必要时给予针对性地护理.结果: 162例患者经一次治疗恢复正常哺乳,一次性治愈率%,18例患者经2-3次治疗恢复正常哺乳.4例患者效果不明显.结论: 给予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有效整体治疗和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痊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梁丽华;李月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