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巧云
目的 探讨阑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项白介素、CRP、ICAM-1、TNF-α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免疫球蛋白、血清IL-6、IL-8、IL-10及CRP、ICAM-1、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IgM( 1.88±0.17)g/L、IgG(12.75±1.29)g/L、IL-6(126.42±15.43)pg/ml、IL-8(131.68±27.84)ng/ml、IL-10(59.97±4.52)pg/ml及CRP(11.08±1.29)mg/L、ICAM-1(440.57±24.65)ng/ml、TNF-α(154.37±25.6)n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gA(5.62±1.01)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项白介素、CRP、ICAM-1、TNF-α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其治疗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方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氨基胍对高果糖诱导的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50、100 μmol/L)氨基胍对15和30 mmol/L果糖预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高果糖刺激后AKT以及JNK激酶表达的变化;以及检测不同浓度氨基胍预处理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高果糖(30 mmol/L)显著促进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0.768±0.032比0.374±0.054,P<0.01),在给予不同浓度(50、100μmol/L)氨基胍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下降(0.584±0.063和0.387±0.031比0.768±0.032,P<0.01).高果糖还明显刺激AKT以及JNK蛋白的表达,而给予氨基胍后可有效抑制上述蛋白表达.结论 高果糖可诱导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氨基胍可能通过抑制MAPK以及PI3K信号途径改善高果糖对平滑肌的增殖作用.
作者:郑凌云;董艳芬;梁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WHONET5.3软件对2008-2010年该院血液标本分离的14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148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菌株67株,占45.3%(67/148),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5%、8.1%、4.05%和11.49%.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洛西林、复方磺胺、氯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结论 大肠埃希菌作为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严重,且出现了2株耐亚胺培南,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黄红卫;欧阳育琪;黄强;张林;熊劲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东莞市长安镇2004-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评价消除麻疹措施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长安镇2004-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71例,2004年发病率高,为39.59/10万,2010年低,为0.4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0.54%;以8月~6岁组发病数多,占48.12%,其次为15~30岁组病例,占31.13%;散居儿童发病常见,占56.55%,其次为工人、民工,占29.44%;流动人口发病所占比重高达97.92%;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3.24%和37.84%.结论 流动人口是长安镇麻疹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消除麻疹的关键在于提高易感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
作者:王叶子;吴晓冰;刘金祥;席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全面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及工作质量,改进医疗单位消毒隔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医护人员消毒与灭菌技术水平,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方法对辖区693家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宝安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为96.45%,公立医疗机构合格率为98.02%,民营医院合格率为97.57%,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合格率为97.49%,个体诊所和门诊部的合格率为95.81%,对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91,P<0.01).使用中消毒剂等6种样品的监测合格率大于95%,处理后污水、紫外线灯强度和室内空气的合格率低于95%.结论 民营医院处理后污水和紫外线灯强度合格率低,可能成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潜在危险因素.个体诊所和私人门诊部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低于大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消毒隔离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黄振宇;李雯钦;朱奕;李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65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191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174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推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雾化吸入组有效为174例,有效率为91.10%;静脉推注组有效为138例,有效率79.31% (P<0.05).结论 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出现不良反应少、作用迅速,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郭红梅;史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咸阳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估计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膳食暴露水平.方法 根据预调查结果,选定28种咸阳市居民经常食用的油炸、烘烤食品作为被调查食品,用国标方法测定被调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并依据检测结果计算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的膳食暴露水平.结果 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的平均摄入量为26.68μg/d,平均暴露水平为0.46μg/kg bw·d.不同性别及不同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人群丙烯酰胺暴露贡献较高的食品分别为<10和10~岁组为薯片、饼干、烤馍片和烤饼;20~、30~和40~岁组为薯片、饼干、烤饼和炸饼;50~和≥60岁组为饼干和烤饼.结论 被调查居民每天通过食品摄入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其主要食物来源是薯片、饼干、烤饼、炸饼和烤馍片.
作者:孟娟娟;宁鸿珍;李茂静;齐宝宁;陈振飞;刘英莉;毛立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人偏肺病毒(hMPV)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7年9月- 200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医学中心1 165例ALRTI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样本,进行RSV及hMPV基因检测.对RSV和hMPV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1 165例样本检出RSV阳性标本315例,检出率为27.04%,1岁以下患儿占64.1%;hMPV阳性76例,检出率为6.52%,1岁以下患儿占63.15%;RS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第一年11月到次年2月份为检出高峰,hMPV的检出高峰在3-4月;RSV感染病例气促的发生率高于hMPV感染病例(P<0.05),发热、喘息、呕吐、腹泻的发生率两种病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hMPV感染病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转氨酶及心肌酶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同以散在肺部实变或间质病变为主,鲜有累及大片肺叶及胸膜.14例患儿同时存在RSV及hMPV感染,混合感染率1.20%(14/1 165).RSV及hMPV协同感染患儿发绀几率较单一RSV感染患儿高(P<0.05),白细胞升高几率大于单一感染者(P<0.05),而喘息、气促、呕吐、腹泻发生率及C-反应蛋白、转氨酶、心肌酶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与单一RSV或hMPV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hMPV感染患儿的发热率高于单一RSV感染或两者协同感染患儿(P<0.05).单一感染和协同感染病例间病程、住院天数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及hMPV均是引起长沙地区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流行季节相近,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及影像改变,临床上难以鉴别.RSV感染较hMPV感染患儿更易发生气促,而hMPV感染则相对更易出现发热症状.混合hMPV感染可能有加重RSV感染患儿呼吸道症状的趋势.
作者:梁沫;张兵;黄寒;肖霓光;王涛;钟礼立;谢志萍;段招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13例梅毒的血清学检验结果,探讨梅毒流行状况和防治策略.方法 对213例诊断为梅毒的患者进行血清学分析和临床分期.结果 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148例.患者TRUST血清滴度(1:1)64例,(1:2)50例、(1:4)50例、(1:8)17例、(1:16)11例、(1:32)12例、(1:64~128)9例.胎传梅毒6例,隐性梅毒157例,一期梅毒21例,二期梅毒29例,三期梅毒1例.结论 发现潜在的梅毒传染源,对控制梅毒的性接触与母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文斌;袁利和;肖莉;阳建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疲劳(fatigue)是一种日常普遍但未受到高度重视的疾病状态.常用的抗疲劳试验方法有:负重游泳实验、爬杆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生化指标有:乳酸、尿素氮、糖原、肌酸激酶、丙二醇等用来评价疲劳程度及抗疲劳功效的判断.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通过建立相关疲劳模型及检验生化指标水平,来评价药物及天然产物的抗疲劳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抗疲劳研究中常用疲劳模型实验、生化指标和行为学特点及天然产物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颖捷;杜万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HFRS双价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MEDLINE和ProQuest数据库中检索,将HFRS双价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纳入分析,由2名研究者共同提取和评估数据质量.对观察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利用Review Manager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23篇HFRS双价疫苗免疫原性文献和26篇安全性文献纳入分析.除1篇免疫原性文献为随机对照实验外,其余32篇文献均为类实验.HFRS双价疫苗基础免疫2针组(免疫程序为0、14 d)IgG抗体阳性率在免后1个月内为49.69%~100%,半年后波动在8.45%~52.63%,加强免疫后2周维持在83.02%~100%,加强免疫后0.5~2.5年降至20.60%~48.39%;基础免疫3针组(免疫程序为0、7、28 d)IgG抗体阳性率在免后1个月内为69.41%~100%,1年后为20.93%~37.34%,加强免疫后2周维持在88.37%~100%,加强免疫后0.5~1.5年降至76.47%~77.50%.Meta分析表明,在基础免疫后2周左右时,2针组IgG抗体阳性率低于3针组.16岁以下及6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阳转率与成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针组和3针组局部、全身和异常副反应分别为1.07%~4.50%、0.95%~2.44%、0和0~3.33%、0~2.83%、0.06%~0.25%,16岁以下及60岁以上年龄组副反应与16~60岁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论2针或3针组HFRS双价疫苗均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但在基础免疫后进行加强免疫非常有必要.HFRS双价疫苗在儿童和老人中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有必要开展疫苗长期免疫效果研究.
作者:黄晓霞;闫磊;王世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LEEP锥切术在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应用效果,为控制宫颈癌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实施LEEP宫颈锥切术治疗91例CINⅡ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一年后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及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 91例CIN Ⅱ以上患者锥切后,59例(64.8%)病理未进展,13例(14.28%)病理降级,4例(4.4%)阴性,15例(16.48%)升级;随之15例升级患者继续实施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全子宫切除,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随访满1年后,未见复发.76例锥切为终治疗,随访观察1年后仅2例(2.63%)再次出现宫颈病变.结论 LEEP刀宫颈锥切术能准确诊断宫颈病变并能较有效治疗CIN,但锥切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邓勍;古冷梅;段文琴;古紫云;周晓莉;邹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选用抗菌素.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儿童呼吸道感染送检分离的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株17种革兰阴性杆菌中,5种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是:肺炎克雷伯菌176株(43.46%),大肠埃希菌169株(41.73%),产气肠杆菌15株(3.7%),产酸克雷伯菌10株(2.47%),阴沟肠杆菌9株(2.2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extended spectrum beta - lactamases)检出率分别达54.55%和73.96%,ESBLs检出率在肠杆菌科小同菌种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7>x20 005.2,P<0.005).药敏结果显示:所选的20种抗菌药物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耐药性较高的有青霉素类,第一、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 儿童革兰阴性杆菌呼吸道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且细菌耐药性严重,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严波;李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中,HBV感染及肝功能分级与放射性肝损害相关性(radiation - induced liver disease,RILD).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依据标准收集所有相关的临床研究,应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汇总Meta分析.结果 符合标准的文献共5篇,其中416例HBV阳性中63例出现RILD,200例HBV阴性中17例有RI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与RILD发生无相关性[OR=1.86,95%CI(0.49,7.04),P=0.36].肝功能Child - Pugh A观察例数541例中有45例出现RILD,而Child - PughB观察例数74例中30例出现RILD,差异明显[OR=0.16,95%CI(0.05,0.49),P=0.02].结论 HBV感染并非RILD发生重要因素,而基础肝功能状态,Child - Pugh肝功能分级与RILD密切相关,是影响RILD发生主要因素.
作者:马虹;张盛;丁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了解浮式生产储油和卸油装置(以下简称FPSO)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进一步改进措施.方法 对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结果 该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甲烷、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异丙醇、乙酸、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微波辐射、工频电场等.生产过程中各现场操作岗位均可接触到上述有害因素.检测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苯、甲苯、二甲苯、异丙醇、乙酸、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检测的15个工种中仅有5个工种的个体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微波辐射和工频电场的测量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该项目针对其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效可行,其职业病防护设施满足职业卫生验收要求.
作者:侯旭剑;夏建国;宁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运用不同干预方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护理干预治疗,总结患者精神上的变化规律,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11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100例,平均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与对照组进行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干预组实施三个月的包括知情教育等在内的护理干预,并进行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在药物治疗前为35.32分,一个月后评分38.34分,两个月后为20.41分,三个月后为11.67分,总体生活质量较差;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前质量评分为34.98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一个月评分上升到68.23分,两至三个月后评分有所下降,但同期生活质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三个月后患者的生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家庭情况、医患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控制病情和辅助药物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郭玮;付友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5月- 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进行体检的37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脑氧代谢指标及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动静脉氧含量差(Da-jvO2)及凝血指标均大于对照组,且发作频率较高者波动幅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何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8- 2010年珠海市私立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的消毒监测数据,比较两者的消毒效果,发现消毒监测差异.方法 选取私立幼儿园33间,公立幼儿园23间,比较私立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的消毒监测指标,并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结果 私立幼儿园消毒质量样品合格率为81.67%,公立幼儿园合格率90.92%,公立幼儿园合格率明显高于私立幼儿园,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比较,物体表面、幼教手面、玩具、餐(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立幼儿园合格率明显高于私立幼儿园.结论 私立幼儿园消毒质量比公立幼儿园差,建议加强私立幼儿园的管理.
作者:陈瑞莉;阮峰;王松;晁斌;罗蕾蕾;郭继耀;杨春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祁阳县2008-2010年居民传染病死亡原因.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年龄和职业分布等统计指标,对2008- 2010年祁阳县居民传染病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祁阳县居民传染病死亡数为349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08%,平均死亡率为11.26/10万,传染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传染病主要死因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前五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95.99%;60岁以上居民传染病死亡率高达53.661/10万,职业以农民居第一位,死亡率为0.11‰.结论 居民传染病死亡率降低,新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仍十分艰巨.
作者:桂芙蓉;陈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胃癌组织中Tie2mRNA和Tie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以4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37例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为研究对象,用RT -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Tie2mRNA、Tie2蛋白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e2 mRNA和Tie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e2蛋白随癌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淋巴结转移明显增高(P<0.05),但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Tie2蛋白阳性表达的MVD显著高于Tie2蛋白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e2在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与淋巴转移有关,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作者:曾亚;王赛;何佳;王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