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厦门地区儿科患者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及基因型分析

张玲;陈云;王厚照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儿童患者, 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 基因型
摘要: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儿科患者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及基因型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1-12月解放军第174医院儿科住院患者中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并采用特定引物PCR扩增的方法进行ESBLs基因亚型分析.结果 2011年全年共分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189株,阳性率为19.73% (189/958),药敏结果显示除碳氢酶烯类抗生素、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类、头霉素类抗生素等不同程度敏感外,其余抗生素均耐药;基因亚型主要为CTX-M-13,还有TEM型.结论 厦门地区儿童患者产ESBLs情况较为严重,应尽量避免不适当地应用三代头孢菌素、长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等.一旦发生感染,应有针对性地选用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等使感染得以控制.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浏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浏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现状,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现场问卷调查,采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数据用Excel 2007建库分析.结果 浏阳市现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60家,公有制单位24家,私有制单位36家.水源有江河水、水库水、溪水、深井水、泉水5类,深井水作为水源多,占33.33%,溪水少,占3.33%.制水工艺可分为完全处理,即水源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不完全处理,水源水只经过沉淀过滤处理;未处理,水源水不经过任何处理,比例为46.67%、6.66%、46.67%.制水工艺不同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出厂水、末梢水各60份,1份出厂水水质符合常规标准,合格率为1.67%;3份末梢水水质符合常规标准,合格率为5%.60家单位中,91.67%有卫生许可证;8.33%有卫生管理制度;76.67%有卫生管理人员;40.00%有水质监测记录;23.33%有涉水产品批文;20.00%有消毒剂及消毒设备许可;76%净化设备运转正常;64%消毒设备运转正常.60%有自检设备.供管水人员有健康证的占80.67%,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的占16%.结论 浏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在制水工艺、自检能力、水厂的各个管理环节都存在诸多不足,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严格监管、监测,力争让老百姓喝上方便、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作者:黄轲琳;曹朝晖;李小红;林苗;陈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株洲市三类人群艾滋病知识与态度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株洲市三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情况,以及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为营造艾滋病社会支持性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三类人群现场问卷,收集调查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女性工人和流动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7.7%、93.4%和58.9%;三类人群各类艾滋病知识得分以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知识均为研究对象对待艾滋病态度的影响因素.各类艾滋病知识对态度的影响大小顺位为:非传播途径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基础知识.结论 学生、流动农民工和女性工人三类人群艾滋病各类知识掌握不均衡.艾滋病宣传教育需要加大非传播途径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营造艾滋病支持性社会环境.

    作者:庞力娟;龙术国;李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镉毒性作用机制及临床防治进展

    镉污染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采矿、冶金、镍镉电池和颜料制造等是导致职业和环境镉污染的主要因素.在分子水平,镉中毒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镉中毒的治疗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镉污染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就镉对机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来的生物标志物、镉中毒易感人群的筛选及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张晓华;肖雄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流术后即时上曼月乐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人流术后即时上曼月乐后的避孕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选取689例接受人工流产术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8例,对照组261例,其中两组中分别有41例和27例月经过多者.观察组患者在人流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环,对照组患者即时放置带铜避孕环,10个月后对所有妇女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同时也比较两组中月经过多者采取不同避孕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绝经综合征和闭经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而带器妊娠率、不规则出血率、脱落和下腹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较多者在两组中采取不同避孕措施的比较:观察组不规则出血率和下腹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带器妊娠率、绝经综合征、脱落和闭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环的避孕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是人流术后比较安全和高效的避孕方法.

    作者:段洁;郎雁;孙冬岩;熊俊;王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月清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分为A组33例和B组30例,A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治疗,B组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对脑血管缺血事件的防治作用.结果 A、B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以A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随访6个月,A组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为3.0%,B组为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临床作用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脑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并且安全性好,是临床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冯慧玲;杨冠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肠道病毒71型强神经毒分离株VP1蛋白的表达鉴定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肠道病毒71型强神经毒分离株VP1蛋白,为抗体制备和病毒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一步法RT-PCR扩增出病毒VP1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IPTG诱导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的特异性.结果 重组质粒在1 mmol/L的IPTG 37℃诱导6h后可诱导表达得到约33 KD的蛋白,且表达的蛋白主要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VP1蛋白特异性单抗和His蛋白单抗验证了蛋白表达的特异性.结论 获得特异性的EV71病毒河南分离株VP1蛋白,可用于开发病毒诊断试剂盒.

    作者:胡燕;白冰珂;沈宏辉;侯俊;高蓉;罗声栋;貌盼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干预措施在煤矿农民工预防艾滋病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在煤矿农民工艾滋病预防中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2009年7-12月,选取开滦矿业集团某煤矿农民工459人,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分成3组,分别施加发放宣传品、专业讲座、同伴教育三种干预措施,连续干预6次,干预周期5个月.收集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危险性行为情况,比较三种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专家讲座组的知识知晓率干预后提高到61.33%,明显高于宣传教育组的45.83%和同伴教育组的50.30%,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态度及意识比较,干预后专业讲座组有1个问题正答率较宣传品发放组有所提高,有2个问题正答率较同伴教育组有所提高;而同伴教育组与宣传品发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比较发现,三组在干预前后寻找CSW(女性性工作者)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安全套使用率比较来看,专业讲座组及同伴教育组干预后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宣传品发放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干预措施从干预效果角度来看,专家讲座组好、同伴教育次之、发放宣传品组差.

    作者:蒋少贞;杨国际;吴国章;崔薇;于青;陈怡;唐桂钰;周剑平;鲍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63349例九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及趋势预测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某省级肿瘤专科医院2004-2010年九种恶性肿瘤的住院费用,分析费用增长的成因,对九种恶性肿瘤的住院费用进行了预测,以期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了灰色预测模型(gray forecast model),使用Matlad7.0软件进行计算,预测2011-2015年九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结果 九种恶性肿瘤中除了子宫颈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住院费用逐年下降以外,其余七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鼻咽癌的费用增长速度快.结论 作者认为规范化综合化治疗、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以及患者自主选择优治疗方法是恶性肿瘤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单病种费用管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以及肿瘤早诊早治的广泛开展是控制恶性肿瘤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作者:廖先珍;史百高;许可葵;廖嫦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纳豆激酶胶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纳豆激酶胶囊的安全性.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 纳豆激酶胶囊小鼠经口MTD> 8.0 g/kg· BW,属实际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检测均未观察到异常变化.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纳豆激酶胶囊是安全的.

    作者:付玉生;李永利;张焱;王海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11年湖北省麻城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调查评估麻城市2011年健康人群中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健康人群血清480人份,分为六个年龄组,采用ELISA法检测百日咳IgG、白喉IgG和破伤风IgG.结果 百日咳IgG、白喉IgG和破伤风IgG保护率分别为21.04%、73.33%和67.71%.3~6岁与7~14岁白喉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0%和76.67%,两年龄段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3,P<0.01);3~6岁与7~14岁破伤风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3.33%和66.67%,两年龄段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2,P<0.01).结论 麻城市人群中百日咳抗体水平较低,6岁以后人群中白破抗体水平下降明显.

    作者:喻同琦;占建波;徐胜平;熊进峰;李文桥;丁晓莉;董少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清ALP、GGT、5’-NT与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以及AFP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ALP、GGT、5’-NT检测采用酶速率法;AFP检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原发性肝癌组(94例)、肝硬化组(60例)、慢性肝炎组(60例)、其他消化道肿瘤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70例)血清ALP、GGT、5’-NT、AFP水平,应用ROC曲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FP、ALP、GGT、5’-N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32、0.649、0.786、0.774; AFP、5’-NT血清含量PHC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列试验中,AFP+ GGT+5’-NT组合的各个特征参数指标较好;平行试验中,AFP/GGT/5’-NT的灵敏度超过了97%.结论 原发性肝癌诊断单项指标中以AFP的AUCROC大,诊断价值高;系列试验中以AFP+ GGT+5’-NT作为确诊PHC,平行试验中以AFP/GGT/5’-NT作为排除PHC较好的组合项目.

    作者:陈贞;龙璐;陶亚;王堃;易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HIV抗体筛查(ELISA)阳性标本进行确证试验(WB),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不确定结果的抗体进展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的方法和要求,对284例HIV抗体筛查(ELISA)阳性标本采用WB进行确证,对确证结果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284例(ELISA)阳性标本中,228例确证(WB)HIV阳性、41例不确定、15例阴性.41例不确定经后续复查25例进展为确证阳性、其中20例在四周内进展为阳性.结论 s/co值>6.0以上的阳性标本,确证阳性率明显增高;不确定结果的复查可根据受检者的高危行为提前进行.

    作者:王中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将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疗法以及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与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除或改善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消除或改善患儿症状,减少治疗时间,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花费,提倡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娟;夏琼;李彩霞;莫洲欢;徐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分别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分析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为(66.73±11.52),社会支持总分为(36.28±5.32),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697,社会支持变异的16.1%与生存质量有关,生存质量变异的27.2%与社会支持有关.结论 社会支持是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充足的社会支持,改善其主观感受,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蓉;向莹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及hs-CRP.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TC、TG、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的TC、TG、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各指标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使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LDL-C、hs-CRP下降,HDL-C升高.

    作者:杨婧;杜万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18岁以上居民167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1.9%.前三位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病(22.9%)、血脂异常(10.6%)、糖尿病(8.3%).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28.7%、26.5%.29.4%的居民缺乏体育锻炼.高盐、高脂饮食的发生率为20.8%和10.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得到影响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年龄、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同时,不良健康行为发生率较高.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中老年人应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自明;徐军;温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年)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评价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年)实施效果,为该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方法 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为依据,收集该省规划终期评估资料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73.12/10万逐年开始平缓下降,到2010年降至55.6/10万,平均每年降幅为3.99%,患病年龄出现向后推移的趋势;(2)提高患者发现力度,2002-2010年全省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71504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04566例;(3)获得患者高治愈率,2002-2010年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为92.91%;(4)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9年间全省共减少了肺结核患者死亡41729人,避免了新发患者数76303人,共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约5198万元,挽回了约71.97亿元的社会经济价值.结论 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取得显著成效,但要保持现有的成果,确保云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任务仍十分艰巨.

    作者:王芸;许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一起莫斯科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毒力检测和分子分型鉴定

    目的 查明新邵县一起食物中毒病因,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表型检验和毒力基因的鉴定、耐药性检测,利用分子分型技术探讨其多态性,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 依照WS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和文献报道的方法对检出的沙门菌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分型、耐药性检测;并用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份病人血培养为阴性,3份病人肛拭检出生物学性状和药敏试验一致、均带有侵袭性invA基因的莫斯科沙门菌,PFGE图谱显示为同一克隆.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分析,确定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莫斯科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

    作者:罗燕;肖善良;湛志飞;李广兵;黄良军;雷卫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型呼肠病毒S1基因的表达鉴定

    目的 构建新型呼肠病毒主要抗原蛋白的编码基因S1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对其在原核细胞内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将S1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ProEX HT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PLS,通过IPTG诱导,利用蛋白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对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酶切分析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 和Western-blot的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诱导后1~5h均可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其中以5h的蛋白表达量大,且表达的目的蛋白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结论 通过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可使目的蛋白σ1得到诱导表达,为后续抗体制备及研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白冰珂;胡燕;侯俊;沈宏辉;陆日北;罗声栋;黄维芝;柴艳涛;貌盼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干预后行为改变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过程中对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评价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情况人群相关行为改变率的差异.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总体改变率为53.5%,随着年龄的增大改变率减小(x2=11.5,趋势卡方值为10.451,P<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率不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改变率也在增加(x2=12.944,趋势卡方值为12.445,P<0.01),蒙古族的行为改变率低于汉族,女性的行为改变率高于男性(P<0.05).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的行为改变率高于经济条件中等及偏下的人(x2=11.8,P<0.01).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人群能够积极的改变不良饮茶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保护身体健康.

    作者:李振林;赵成祥;李艳红;张慧敏;陈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