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宁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术)与观察组(腹腔镜术+药物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症状缓解、妊娠率、复发率、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妊娠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术后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在提升妊娠率的同时,能够降低其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周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应用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比统计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可使脑卒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艳萍;谢开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神经外科就诊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纳入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性护理为基础行品管圈护理,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更为理想,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行品管圈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是由家属直接送到医院就诊,观察组患者是由我院进行流程化的院前急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医院反应时间、医务人员急救时间及半年后随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半年之后的治疗临床效果均比对照组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急救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及医院反应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且预后良好.
作者:朱彩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补肾益肺健脾膏方与离子导入联合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8例AECOPD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研究组使用补肾益肺健脾膏方配合离子导入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87%(46/49)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PaO2(73.09±8.24)、PH(7.54±0.11)mmHg较高,PaCO2(45.72±5.01)mmHg较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70.02±5.74)ml、与FEV1/FVC(62.27±5.4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肺健脾膏方与离子导入联合应用治疗效果佳,AECOPD患者肺功能提升,动脉血气优化,值得推广.
作者:罗明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呼吸内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下血肿、液体渗漏、针头回血、静脉炎等事件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效果优异,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游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脑梗死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脑梗死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康复护理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其运动功能、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脑梗死患者,在其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抑郁程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2年间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参照组的护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对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魏妙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辅以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辅以综合护理,3天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3天的总有效率是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刘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医的90例老年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老年卧床患者有一人出现压疮问题,对照组有十一人出现压疮问题,其患者的发生率研究组2.22%(1/45)优于对照组24.4%(11/4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日后推广应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联合钝针扣眼穿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联合红霉素软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及皮肤瘙痒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及皮肤瘙痒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软膏应用在钝针扣眼穿刺中,能降低去痂时的疼痛,减少穿刺点的渗血,减轻皮肤的瘙痒.
作者:张慧晶;张金霞;丁晓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0例,将其充当实验组,随后选择同期入院的健康儿童,将其充当参照组,对两组受检儿童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进行检测,后记录各项结果.结果:经检测后可知,实验组患儿的IgA、IgG水平较比参照组更低,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受检儿童的IgM和Hs-CRP,实验组较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结论:手足口病的指标判定可以依据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其结果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
作者:马松涛;杨昌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急诊抢救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患者胸痛、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中应用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抢救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杰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方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我们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记录,以方便后面的对比.结果:观察组通过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供血情况,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慧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高频电刀在手术中可以有效的起到止血的效果,有利于术中的观察,因此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使用范围也就越来越广,我院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做了3000多台手术,其中使用电刀的手术有两千多台,因此我们也要注意电刀的安全使用,电刀的安全使用要注意极板于患者皮肤的接触以及线路的安全.下面我就电刀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说一下我在工作中的经验,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郎丽华;魏艳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老年急性结肠癌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中救治的老年急性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患者16例,均实行外科手术,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取的患者有9例实行急诊手术,有7例实行根治性切除,有8例患者实行姑息性的切除,有1例患者实行旁路手术.在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11例患者手术后痊愈并恢复良好.结论:对老年急性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患者实行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永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2月104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护理中增加沟通技巧的应用.比较两组小儿脑瘫康复效果;患儿治疗配合度、生理舒适度、生活能力水平;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小儿脑瘫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配合度、生理舒适度、生活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提高患儿生理舒适度和治疗配合度,改善其生活能力,减少护理纠纷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南岗区35个社区中随机选取5个社区,将5个社区中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有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受调查对象的BM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跑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护因素,游泳和武术可能是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区域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不断增加,肥胖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且随着BMI值的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和严重度均不断提高,适量锻炼及日常活动有助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
作者:韩佳旭;张竞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正畸患者使用西吡氯铵漱口水(CPC)控制菌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正畸治疗并佩戴固定矫治器30天以上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刷牙后,用生理盐水漱口1min,研究组患者刷牙后用15mlCPC漱口水漱口1min,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漱口水后在不同时间点的Ramfjord指数牙检测菌斑指数(PLI-O)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amfjord指数牙检测菌斑指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不同漱口水治疗后,研究组患者1月、2月、3月的Ramfjord指数牙检测菌斑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正畸治疗并佩指戴固定矫治器30天以上的患者给予西吡氯铵漱口水进行菌斑控制,可以良好地控制菌斑生成,减少牙龈红肿出血、釉质呈白垩色斑块、龋损等症状的出现,对口腔组织的卫生护理及保护作用显著.
作者:郎江蓉;赵如玲;马婷婷;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性抑郁患者116例,其中58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作为观察组,58例采用帕罗西汀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4周、8周后分别对两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病情评估.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8周HAMD、GDS均下降(P<0.05),8周低于4周(P<0.05),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效果优于帕罗西汀.
作者:王京贤;张春平;墨亚芳;赵静;杜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