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苇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安乡县外出农民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影响效果.方法 利用外出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机会,开展为期2个月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随机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用EpiData3.0软件资料录入,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3.9%(166/260)提高到干预后的85.4%(239/280),艾滋病歧视态度由干预前的25.0%(65/260)降低到干预后的17.5%(49/280),干预前婚外性行为发生率为35.8%(93/260),干预后婚外性行为意愿发生率降低为20.0%(56/280),干预前婚外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4.5%(60/93),干预后安全套意愿使用率提高到87.9%(246/28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较高文化程度、感知艾滋病危害及具有高危行为自我控制能力是减少婚外性行为和促进安全套使用的保护因素.结论 利用农民工春节返乡机会,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意识、改变高危行为的有效方式.
作者:张修明;陈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干预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ICP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未治组103例,分析比较治疗组干预治疗后生化指标变化,及治疗组与未治组的围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未治组比较治疗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降低(P<0.01).结论 重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加强产前检查,及早诊断、治疗,放宽剖宫产指征,对降低围生儿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早期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0年4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62),治疗组予以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予以诺和灵R治疗,疗程均为8周.监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E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U-A),以及低血糖发生例数.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8周后FPG、2 hPG、HbA1c、24 h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结束后诺和灵R组FPG、2 hPG、HbA1c水平显著低于那格列奈组,但都处于理想水平;24 hU-A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那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诺和灵R组(P<0.05).结论 那格列奈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肾功能保护作用,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手段.
作者:吴刚;刘栋梁;李襄君;姚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衡阳市中心医院2002-2008年收治的9例HELLP综合症的临床资料,对比完全性和部分性HELLP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母婴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结果 9例HELLP综合症的发病孕周为28+2-39+3周,终止妊娠平均孕周(34±1)周,8例剖宫产,1例平产,完全性HELLP综合症6例,部分性HELLP综合症3例,完全性HELLP组的血小板计数数值明显低于部分性HELLP组(P<0.05),孕产妇并发症:胎盘早剥3例,急性肾衰2例,产后出血、DIC 1例,严重低蛋白血症1例,新生儿早产5例,重度窒息3例,围产儿死亡率33.3%.结论 HELLP综合症是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并发症,及早明确诊断、适时终止妊娠及综合性治疗,可以降低母婴死亡率.
作者:徐蜀瑜;周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及评价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5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理和心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糖尿病相关知信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促进疾病的痊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理想方法.
作者:朱瑞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声触诊组织定量在肝脏实质弥漫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对35例肝硬化、33例慢性乙肝纤维化、2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16例正常对照组行声触诊组织成像检查,获取肝包膜下1 cm处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VTQ)值.结果 各组间VT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纤维化组>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如以0.99 m/s为截断值鉴别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正常对照组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3.7%;以1.4 m/s为截断值鉴别诊断慢性乙肝纤维化与正常对照组的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95%;以1.7 m/s为截断值鉴别诊断肝硬化与慢性乙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1.2%.计算两名操作者所测VTQ值之差的变异系数为0.188.结论 超声声触诊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无痛、快速、简单、客观等优点,是鉴别诊断肝硬化、慢性乙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种有效工具.
作者:曾令容;周平;田双明;钱滢;陈莉蓉;张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老年病房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PI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2008-2010年老年病房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头孢他啶等15种抗生素敏感性,并对药敏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老年病房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分别为10.46%、15.07%、18.92%,3年均以老年呼吸内科检出率高,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该菌在三年中对常用药物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小于30%的药物有亚胺培南、多粘菌素、阿米卡星.结论 重视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的抗菌药物压力和减少该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有效防止该菌耐药性增高和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关键.
作者:陈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郴州市2006-2010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市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发病2 204例,死亡32人;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49.28%),其次是食物中毒(占28.99%);罹患率高的是职业中毒(78.08%),其次是食物中毒(17.87%);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占46.38%);发生在乡村、县、市事件的比重分别为66.67%、21.74%和11.59%,平均罹患率乡村级(7.74%)与县级(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49,P<0.01),平均罹患率县级(3.24%)与市级(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08,P<0.01).结论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大学校卫生管理力度是有效控制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姚令辉;苏小可;段良松;何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将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建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路径表,严格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 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便秘和心脏事件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观察组便秘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5项SAQ评分和总分均较入院时有非常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评分比较,出院时观察组的5项SAQ评分和总分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改善了患者便秘的状态,减少了心脏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凤慧;陈宪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分析肺栓塞(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方法 根据2009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将PE患者分为三组:低危PE组8人、中危PE组24人、高危PE组21人.分别采用免疫发光法、免疫增强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53例肺栓塞(PE)患者的外周血脑钠肽、CRP和DD浓度.结果 低危PE组血浆BNP、CRP和DD浓度平均值分别是(168.03±46.15)pg/ml、(14.25±7.35)mg/L、(3.56±2.02)μg/ml,中危PE组血浆BNP、CRP和DD浓度平均值分别是(398.35±52.36)pg/ml、(16,25±6.48)mg/L、(3.96±2.12)μg/ml,高危PE组血浆BNP、CRP和DD浓度平均值分别是(425.26±49.48)pg/ml、(18.89±7.13)mg/L、(4.03±2.27)μg/ml,其中治疗有效组血浆BNP、CRP和DD浓度平均值分别是(121.6±56.14)pg/ml、(8.46±3.25)mg/L、(1.68±1.24)μg/ml(P<0.01),而治疗无效组血浆BNP、CRP和DD浓度平均值分别是(396.2±28.48)pg/ml、(15.89±7.13)mg/L和(3.93±2.32)μg/ml,有效组的各指标浓度明显低于无效组(P<0.01).结论 血浆BNP、CRP和DD浓度与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呈一定相关性,实验室联合检测PE患者血浆BNP、CRP和DD浓度有利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判断预后.
作者:昝家宁;孙叶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选取同期2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肌瘤剔除个数、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复发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肌瘤剔除个数、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郎雁;王燕;段洁;姚冬梅;陶晓玲;刘玉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湘潭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狂犬病毒N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0年湘潭市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巢式RT-PCR法从家犬脑组织标本内获得N基因并进行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91例人间狂犬病例,97.80%被犬所伤,平均潜伏期为44.18 d.共采集412份犬脑组织标本,经巢式RT-PCR确证6份标本核酸阳性,感染率为1.46%.测定3株狂犬病毒株的N基因序列,均为基因Ⅰ型,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2%~98.1%,构建系统发生树属于同一组群,其中与湖南省内邵阳、湘西州、外省如贵州、江苏、河南、浙江省等分离的毒株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且与疫苗株CTN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湘潭市仍然是狂犬病高发区,引起的病毒不是新型病毒,应做好综合防控措施遏制狂犬病疫情的发生.
作者:成凌志;赵树海;刘富强;张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两种常规方法 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法)、Bactec 960培养法、涂片法同时对135份临床确诊为结核病(包括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的标本(痰、胸腔积液、肺泡灌洗液、脑脊液)以及排除结核病的患者(21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支气管扩张病、18例肺癌、8例肺炎)的痰液共计67份进行检测.结果 135份标本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Bactec 960培养法与涂片法的阳性率为48.2%、44.4%、28.2%.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于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符合率为58.5%(38/65),阴性符合率为95.7%(67/70),总体符合率为77.8%(105/135).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符合率为78.5%(51/65),阴性符合率为72.9%(51/70),总体符合率为75.6%(102/135).在涂片阴性、Bactec 960培养法检测均为阴性的75例标本中,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出11例阳性,其检出率为14.7%.67份排除结核病的痰标本应用三种方法 的阳性率均为0%.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诊断结核病中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冯爽;刘树业;张立;李志媛;张立霞;刘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收治的CHD合并T2DM患者45例,单纯T2DM患者40例,单纯CHD患者42例,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MMP9和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CHD合并T2DM组血清MMP-9和hs-CR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CHD组、单纯T2DM组及对照组(P<0.05),单纯CHD组和单纯T2DM组血清MMP-9和hs-CR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Spearman分析,CHD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MMP-9与hS-CRP呈正相关(r=0.526,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MMP-9与hs-CRP将更有利于早期监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伟群;李延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治疗Ⅲ期多发性骨髓瘤21例,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21例患者中10例达CR(47.6%),5例PR(23.8%),4例MR(19.0%),2例NC(9.5%),总有效率为90.5%.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与国外报道相似.但以躁狂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疱疹病毒感染为国内首次报道.这些不良反应多是可逆的,通过暂时停药或减量并给予相应正确处理都可以得到缓解.本观察表明尽早发现药物副作用并正确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黄苇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 检测8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淋巴细胞在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变化,以正常人群为对照.结果 普通甲流患者淋巴细胞略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甲流患者在疾病初期明显低于普通患者和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急性期体液淋巴细胞变化明显,有助于早期鉴别.
作者:张新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郴州地区汉族人群ABO、Rh血型系统分布、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方法 用凝集法对3 862例汉族人员进行ABO、Rh血型检测,计算ABO、Rh血型基因频率.结果 郴州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其基因频率分布情况为:A型:31.46%(1 215/3 862);B型:24.24%(936/3 862);O型:36.10%(1 394/3 862);AB型:8.21%(317/3 862);p(A)为0.2228;q(B)为0.1778;r(O)为0.5994,男、女性之间ABO及Rh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郴州地区汉族人群ABO、Rh血型及其基因频率分布与北方地区有差异,O基因频率较高,具有典型南方人群的结构特征.
作者:何细德;代国知;黄常洪;陈虹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出生缺陷,也称为先天畸形,是患儿在出生时即在外形或体内所形成(非分娩损伤所引起)的可识别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出生缺陷是泛指出生前胎儿期形成的各种异常.出生缺陷是围产儿常见病,也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防治出生缺陷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现就所引起我国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匡永军;彭杰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醴陵市餐饮业餐饮具消毒情况,为加强餐饮业监管,规范餐饮具消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样和检验,结合现场卫生监督检查资料,对检验结果 作出评价.结果 该市2010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高于2009年;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与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等级有关,A级单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高,B级、C级次之;蒸汽消毒效果好.结论 进一步强化对餐饮服务单位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餐饮单位特别是C级单位的餐饮具消毒监督,确保消费者的卫生安全.
作者:蔡标;张恒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2008-2010年湖南省哨点医院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 及其基因特征进行分析,为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湖南省哨点医院2008-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送检的咽拭子、粪便等标本,用RD、Hep-2细胞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RT-PCR及Real time-PCR技术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毒株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非EV71和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EV),将分离到的EV71采用RT-PCR方法 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湖南省哨点医院HFMD患者2 448例的各类标本中检测到EV71病毒阳性1 228份,CVA16病毒阳性169份,EV71和CVA16病毒核酸同时阳性12份,非EV71和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以下简称为EV)阳性518份,病原谱构成以EV71型为主,其构成比为63.73%(1 228/1 927),其次EV占26.88%(518/1 927)、CVA16占8.77%(169/1 927)、EV71+CVA16混合感染占0.62%.三种不同型别肠道病毒在每月中均有报告,EV71为优势病原体,4-7月达到峰值,其次为EV型,CVA16型每月维持在低水平的感染.HFMD病例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95:1),1~3岁儿童是重症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多年龄段;湖南省14个地市(州)HFMD的病原谱均以EV71型为主.对845份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获得肠道病毒211株,其中EV71型131株,CVA16病毒19株,非EV71和CVA16的其它EV型49株,混合感染12株.13株EV71 VP1编码区全长序列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7.35%~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2%~100%,基因型为Caa亚型.结论 EV71型是2008-201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也是引起手足口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主要毒株类型,属于C4a亚型.
作者:黄威;周帅锋;张帆;陈雨;刘运芝;檀晓娟;许文波;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