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良松;谢群;周虹;刘爱平;谭徽;陈柏塘
尘肺是一种以弥漫性肺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理不完全清楚,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是发现的直接促肺纤维化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近年来TNF-α在尘肺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研究作一综述,以利于寻找用于尘肺早期诊断和肺纤维化进程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李颖;罗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术前1 d和术后1、3、5、7 d测定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细胞).观察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肠动力恢复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阳性切缘,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3 d两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较术后1 d显著上升,术后7 d腹腔镜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基本达到术前水平,术后1、3、5、7 d腹腔镜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减轻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而且术后恢复更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周志涛;李俊;毛常青;吕培标;伍联华;钟国英;王存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安乡县外出农民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影响效果.方法 利用外出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机会,开展为期2个月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随机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用EpiData3.0软件资料录入,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3.9%(166/260)提高到干预后的85.4%(239/280),艾滋病歧视态度由干预前的25.0%(65/260)降低到干预后的17.5%(49/280),干预前婚外性行为发生率为35.8%(93/260),干预后婚外性行为意愿发生率降低为20.0%(56/280),干预前婚外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4.5%(60/93),干预后安全套意愿使用率提高到87.9%(246/28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较高文化程度、感知艾滋病危害及具有高危行为自我控制能力是减少婚外性行为和促进安全套使用的保护因素.结论 利用农民工春节返乡机会,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意识、改变高危行为的有效方式.
作者:张修明;陈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沅陵县农村居民疾病谱,为合理安排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2007-2008年度该县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所有农村居民体检资料,建立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的疾病谱,比较各疾病构成差异.结果 体检异常结果 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13,病例构成前五位依次分别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症状、体征与实验室异常,以及妇科疾病.男性与女性的疾病构成不同.不同年龄组疾病构成也不同,18岁是部分疾病构成的分界点,许多童年和少年没有的疾病在该时期开始出现.结论 本研究所获得的疾病谱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卫生政策的制定应根据不同年龄谱的变迁不断调整.
作者:陈文华;赵衡文;陈田木;陈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全部中小学中随机抽取1 40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一般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探讨多变量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宝安区中小学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调查接种率为30.4%;甲流疫苗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39.5%;未接种甲流疫苗主要原因是怕出现疫苗不良副反应,占38.7%;男性学生、年龄增加、近三年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学生更倾向于接种疫苗.结论 宝安区中小学生甲流疫苗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对学生甲流和甲流疫苗的相关知识宣传,同时加强季节性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疾控部门应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对公众传达准确的信息.
作者:陆碧茹;李苑;刘开钳;吴泰顺;马智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老年患者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型别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来自老年患者分离鉴定的大肠埃希菌株1 327株,通过K-B法作药敏试验,采用美国NCCLS1999年推荐的抑制剂增强纸片法确认产ESBLz株,并对ESBLs进行初步基因分型.结果 检出产ESBLs菌株702株,检出率为52.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氨曲南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4.5%~100.0%;PCR初步分型结果:单独携带TEM型基因的占56.7%,单独携带SHV型基因的占15.0%,携带两种基因的占25.8%.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逐年上升,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携带TEM型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绝大部分为产TEM型β-内酰胺酶.
作者:关学芳;孙圣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社区精神病人管理的现状,探索提高精神病人管理水平的方法.方法 对社区2001和2009年的精神病人管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不同年份精神病患病情况比较,2009年患病率较2001年有所上升;不同年份精神病管理情况比较,2009年的管理率较2001年高,但患病和管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9年和2001年系统治疗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75,P<0.05),2009年高于2001年.不同年份疾病分期人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2009年处于病情稳定期的比例显著高于2001年(x2=6.378,P<0.05).结论 由于卫生系统加强了管理,精防医生工作到位,社区精神病人的康复状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赵劲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状况.方法 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龙满族自治县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 524人,采取面对面直接询问方式,利用2004年全国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进行间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血压值.结果 青龙满族自治县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8.1%,标化患病率为24.5%,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1.7%、18.4%、4.8%,其中,年龄、饮酒、体质指数、高盐饮食为本地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水平较低,高血压防治知识匮乏,对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居民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乔淑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聊城市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抽取区(县),然后在所抽区(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作为本次调查地,在此3个乡(镇)内按不同年龄段落以接近1:1的年龄别比例随机抽取0~5岁儿童不少于300人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的统一问卷,以人户访问和测量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结果 6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为1.13%,生长迟缓率为0.56%,消瘦率为1.41%,贫血率为22.25%.结论 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质量和数量上尚存在不科学之处.原因除与经济条件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婴幼儿家长缺乏婴幼儿喂养知识有关.
作者:吴光健;刘丹茹;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郴州市2006-2010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市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发病2 204例,死亡32人;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49.28%),其次是食物中毒(占28.99%);罹患率高的是职业中毒(78.08%),其次是食物中毒(17.87%);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占46.38%);发生在乡村、县、市事件的比重分别为66.67%、21.74%和11.59%,平均罹患率乡村级(7.74%)与县级(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49,P<0.01),平均罹患率县级(3.24%)与市级(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08,P<0.01).结论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大学校卫生管理力度是有效控制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姚令辉;苏小可;段良松;何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波在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0例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疑似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使用超声进行早期诊断,再与临床诊断(包括临床表现、手术结果 及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同时比较腹壁超声与阴道超声的不同诊断效果.结果 30例病例经超声诊断均为输卵管异位妊娠,其超声检查结果 为:7例超声探及孕囊样无回声,4例探及有稍强回声环,6例合并宫内假孕囊回声,5例见血流环绕,18例见混合回声包块.有19例探及腹腔、盆腔积液.手术及病理结果 证实,30例均系输卵管异位妊娠,包括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流产型输卵管妊娠及破裂型输卵管妊娠.阴道与腹壁两种超声检查方法 对附件包块、血流及盆腔积液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早期诊断检查结果 与临床诊断结果 一致,认为超声诊断检查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结果 准确,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认为阴道检查比腹壁检查更准确.
作者:赵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院外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将270例出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观察组根据支气管哮喘的发作特点进行院外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护理指导.结果 观察组的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院外循证护理,是减少哮喘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彩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将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建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路径表,严格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 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便秘和心脏事件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观察组便秘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5项SAQ评分和总分均较入院时有非常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评分比较,出院时观察组的5项SAQ评分和总分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改善了患者便秘的状态,减少了心脏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凤慧;陈宪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患者48例,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术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感染、漏尿以及邻近器官的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术后的睡眠质量和住院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出血、感染、漏尿以及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睡眠好的比例明显提高,睡眠差的比例明显下降,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助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顺利;柳花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收治的CHD合并T2DM患者45例,单纯T2DM患者40例,单纯CHD患者42例,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MMP9和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CHD合并T2DM组血清MMP-9和hs-CR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CHD组、单纯T2DM组及对照组(P<0.05),单纯CHD组和单纯T2DM组血清MMP-9和hs-CR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Spearman分析,CHD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MMP-9与hS-CRP呈正相关(r=0.526,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MMP-9与hs-CRP将更有利于早期监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伟群;李延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职业接触限值(OEL)即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有害因素后,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目前,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规定了47种(类)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粉尘存在的形式复杂,在此提出有关问题与同行们探讨,以利OEL标准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作者:杨乐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6年4月-200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7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未干预组(41例),并设立正常儿对照组(4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 干预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危儿的MDI及PDI、后遗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儿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早期干预模式以家庭为中心,方法 简单、易行,易于接受.
作者:刘一凡;刘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院肿瘤病人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肿瘤病人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株肺炎链球菌大部分是从肺癌病人的痰液和咽拭子中分离出来,分离率为79.49%;其次为鼻咽癌病人标本中分离出来,占12.18%;对13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低为利福平、米诺环素、庆大霉素,均小于1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耐药率较高为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克拉霉素、复方新诺明,分别为66.03%、52.56%、51.92%、50%、46.79%、44.87%;多重耐药率为62.18%.青霉素不敏感株(PNSP)发生率为60.26%;PNSP对头孢曲松、阿齐霉素耐药率显著高于青霉素敏感株(PSSP)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肿瘤病人肺炎链球菌耐药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耐药率.
作者:黄宏君;周燕玲;吴白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也是首要的致残原因.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得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超过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病人约150万,生存的脑卒中病人目前多达700万,生存者中约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396.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用于卒中的治疗费用每年约为120亿元人民币[1],卒中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陈健;吴世政;张淑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湘潭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狂犬病毒N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0年湘潭市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巢式RT-PCR法从家犬脑组织标本内获得N基因并进行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91例人间狂犬病例,97.80%被犬所伤,平均潜伏期为44.18 d.共采集412份犬脑组织标本,经巢式RT-PCR确证6份标本核酸阳性,感染率为1.46%.测定3株狂犬病毒株的N基因序列,均为基因Ⅰ型,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2%~98.1%,构建系统发生树属于同一组群,其中与湖南省内邵阳、湘西州、外省如贵州、江苏、河南、浙江省等分离的毒株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且与疫苗株CTN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湘潭市仍然是狂犬病高发区,引起的病毒不是新型病毒,应做好综合防控措施遏制狂犬病疫情的发生.
作者:成凌志;赵树海;刘富强;张钦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