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
目的 探讨系统性治疗措施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影响,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 8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率、Tbil(总胆红素)、PTA(凝血酶原活动度)、ALB(白蛋白)及HBV DNA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生存率80.0%,对照组生存率60.0%,治疗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Tbil、ALB及PTA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与对照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与基础内科治疗联合的系统性治疗措施应用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加快肝功能好转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林秋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后两组清醒时间和脑血肿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GC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治疗组治疗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脑血肿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张芳;曹健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将第三代喉罩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中,比较两者在维持通气效果、置入难易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几方面的优劣.方法 将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PLMA组,n=30)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组(ETC组,n=30),两组均在快诱导下分别插入第三代喉罩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维持通气,观察两种装置插入的情况,维持通气的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低等.结果 两组在置管成功率、心血管反应、通气效果、防止反流等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C组术后咽喉痛高于PLMA组,在一次插入到位率、导管密闭性方面逊于PLMA组.结论 第三代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中较食管联合导管更具优势.
作者:王迪建;罗杜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病房应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产科健康教育挂历包括各种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片、宣传画等以及宣教)所取得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24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产科病房2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产后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健康教育挂历及宣传画是一种新颖的护理干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保证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典姣;文小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N在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OPN在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分化组织.OPN阳性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OPN阳性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 OPN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OPN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关婷;谭同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衡阳市2009-2011年度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了解病毒毒株的型别及变化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和(或)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分离到的毒株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09年3月-2011年2月共采集2 682份ILI咽拭子标本,采用病毒分离887份,分离到毒株116株,分离阳性率13.08%,其中季节性A(H1N1)亚型31株,季节性A(H3N2)亚型35株,B-victoria系36株,B-yamagata系6株,新甲型H1N1 8株;采用核酸检测2 143份,核酸阳性737份,阳性率34.39%,其中新甲型H1N1 543份,季节性A型146份,季节性B型48份.结论 2009年3月-2011年2月流感毒株各型别阶段性交替形成优势株.全年皆有流感样病例,夏季高峰较明显.2009年是流感大流行年,9月新甲型H1N1的流行成为主导,并在11-12月份达到流行高峰.为更好防控流感,及时掌握流行趋势,仍需加强监测.
作者:楼萍;李哲婷;刘英豪;颜淑妩;邓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乳化炸药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珍珠岩尘、硝酸氨尘、氮氧化物、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热辐射等,现场检测各种化学性有毒物质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作者:段良松;艾健康;张红梅;欧社祥;曹继东;陈贤柏;李爱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双峰县2006-2010年报告麻疹发病状况相关信息,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与分析流行病学.结果 偏远、交通不便和人口稠密地区是麻疹的高发区;双峰县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4-6月;男、女性之比为2.02:1;5-9月龄儿童发病占0岁组的70.95%,1岁组儿童占1~7岁组儿童总数的41.40%;散居儿童是麻疹的高发人群;麻疹病例经实验室确诊少,仅29.85%,本地实验室疑似病例平均阳性检出率为31.67%;麻疹发病与免疫史少于2剂次高度相关(OR=82.63,χ2=387.70,P<0.001).结论 建议初始免疫月龄提前到6月龄,第二针次提前到1~1.5岁;县级要建立合格的麻疹确诊实验室,以降低误诊;工作中要重点注意偏远和人口稠密地区、4-6月的发病高峰、5~9月龄与1岁组的散居儿童,在实施常规免疫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第二、三针次,关键要及时搞好查漏补种,尽量保证适龄儿童有2剂次以上合格麻疹免疫,提高免疫成功率.
作者:朱红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引起桂阳县某镇中心学校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病原.方法 对采集的大便样30份、学校自备水源水样1份进行细菌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从所采集的31份标本中分离出11株F2a型志贺菌,其中大便样10株,水样1株.结论 根据检测结果确认本次疫情由福氏2a型志贺菌所引起.
作者:朱平德;张忠诚;张传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头发中微量元素锌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且血锌值低于正常的门诊患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餐后口服葡萄糖酸锌片3.5 mg/kg,治疗后检查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并根据血清锌水平进行 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RRI患儿血清Z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RRI患儿血清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年内,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毒副作用.结论 锌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岳阳市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HLA-DRB1高分辨基因型,了解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DNA序列测定的分型技术,对1381名汉族志愿者进行HLA-DRB1高分辨基因分型.结果 检出236种HLA-DRB1基因型,主要基因型为0901/0901(4.63%)、0901/0803(4.42%)、0901/1202(4.42%)、0901/1501(4.27%),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出43种HLA-DRB1等位基因,前5位依次为DRB1*0901(19.41%)、DRB1*1501(10.79%)、DRB1*1202(8.98%)、DRB1*0803(7.49%)、DRB1*0405(5.47%),前5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华骨髓库北方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资料从高分辨基因分型水平反映了岳阳汉族人群HLA-DRB1的分布情况,对指导HLA-DRB1与疾病的预测和预防、临床寻找HLA匹配的无关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我国人群群体遗传性研究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档案材料管理在既往较长时间未被人们重视,难见相关论文.自新中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至本世纪初,湖南省对于晚血病例档案材料的管理,一般只有血防单位治疗患者的常规病历,在统计报表中体现晚血病人数量.
作者:易子又;李定原;柳叶;龙玲;危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膳食诱导肥胖大鼠脂肪细胞SOCS-3进行抑制,探讨是否可以恢复瘦素的抗脂肪合成作用.方法 采用SOCS-3小发夹RNA(shRNA)慢病毒,感染瘦素抵抗肥胖大鼠成脂诱导分化后的脂肪细胞,检测SOCS-3的抑制效果.再采用50 nmol/L瘦素处理6 h,观察脂肪合成相关基因(PPARγ及aP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SOCS-3 shRNA慢病毒可有效抑制脂肪细胞SOCS-3 mRNA的表达,抑制率达50%.50 nmol/L瘦素处理6 h后,感染SOCS-3 shRNA慢病毒组PPARγ及aP2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空白对照组和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组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通过抑制膳食诱导肥胖大鼠的脂肪细胞SOCS-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脂肪细胞的瘦素抵抗.
作者:刘莉;刘亚莉;任亚浩;赵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应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共抽取100家用人单位,14类行业9 412人,监测项目涉及化学、物理、粉尘及其它有害因素.其中应检18112人次,实检18 109人次,检出疑似职业病110人,检出禁忌证24人.结论 提示接触职业危害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不容乐观,影响职业健康监护的因素包括规范用工和企业规模.
作者:冯鸿义;张维洁;徐秀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铬及其化合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化学制品企业同时接触铬酸盐与噪声的人员127名男性为实验组,另选择接触噪声但不接触铬酸盐的91名男性为对照组,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实验组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29.1%,对照组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听力损失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是对照组2.4倍(P<0.05).累积噪声量达80dB(A)及以上时,实验组的RR值(9.094)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结论 同时接触铬和噪声可导致听力损失发生率增高,在高强度噪声暴露情况下,铬和噪声对听力损失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刘海洋;范灵凯;吴尚荣;谢乐云;章海宁;段斌勇;郭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科感染中的实验诊断意义.方法 对106例患儿按临床诊断把患儿分成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2组进行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PCT采用免疫色谱法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WBC计数采用迈瑞BC5200血球计数仪测定.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的PCT、CRP及WBC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及WBC检测值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的CRP检测值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49/59)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能客观评估儿科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有指导价值.
作者:肖勇一;陈兰刚;陈建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开福区各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区医疗机构的手术室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级评价.结果 2010年对全区医疗机构进行消毒监测,样品总数922份,总合格率为92.62%.乡镇级别医院消毒监测样品合格率为94.66%、个体诊所合格率为91.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监测样品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高(100.00%),空气细菌总数低(83.33%),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也较低,为90.70%.结论 乡镇级医院尤其是个体诊室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空气消毒知识和正确洗手方法的培训,切实提高医院消毒工作质量.
作者:陈腊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湖南省食品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现况,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GB4789.4-2010对来自食品中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微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4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150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瓦伊勒沙门菌.126株(84.00%)对1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其中对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占49.33%(74/150);在所测定14种抗生素中,对四环素(56.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6.00%)、氨苄青霉素(42.00%)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较敏感;同时分离出3株耐9种以上抗生素的鼠伤寒沙门菌,其耐药谱与超级耐药鼠伤寒沙门菌DT104的耐药谱类似.结论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态性,各血清型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加强对沙门菌的综合临测,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作者:王岚;贾华云;张红;张林青;胡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ICU患者真菌肺部感染的菌种分布,为临床治疗真菌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ICU病房2008年8月-2010年8月间患者真菌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构成、真菌耐药特征与临床治疗转归.结果 852例ICU患者中,87例患者发生了真菌性肺部感染,共检出9类91株真菌,白色念珠菌是引起ICU患者肺部感染主要的真菌.91株真菌对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37%、23.08%、16.48%、26.37%、18.68%、5.499、9.89%.8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有19例患者死亡.结论 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危害大,是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谭凌卉;李松;钱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衡阳县不同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抗体免疫水平.方法 2009年6-8月,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各预防接种门诊辖区人群中对1周岁及以上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检测乙肝免疫抗体(抗-HBs).结果 共完成血清学调查284人,均为县籍户口(汉族),抗-HBs阳性人数214人,阳性率为75.35%.结论 衡阳县人群乙肝免疫水平较高,充分体现了该县从1986年开始接种血源乙肝疫苗以来所取得的效果.为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控工作,继续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人群抗-HBs阳性率.
作者:傅卫东;刘文锋;王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