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部分性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杨环玲;李哲;杨春清

关键词:部分性癫痫, 脑电图, 拉莫三嗪,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摘要:目的 比较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部分性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部分性癫痫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拉莫三嗪(43例)、左乙拉西坦(42例)、奥卡西平(43例)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脑电图情况.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a波减少>0.5 Hz、θ波增多、δ波增多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常规描记脑电图痫样波放电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三组患者脑电图痫样波放电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对脑电图背景活动影响明显,奥卡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对脑电图痫样波放电的抑制作用更佳,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药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掌握湖南省食品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现况,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GB4789.4-2010对来自食品中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微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4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150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瓦伊勒沙门菌.126株(84.00%)对1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其中对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占49.33%(74/150);在所测定14种抗生素中,对四环素(56.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6.00%)、氨苄青霉素(42.00%)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较敏感;同时分离出3株耐9种以上抗生素的鼠伤寒沙门菌,其耐药谱与超级耐药鼠伤寒沙门菌DT104的耐药谱类似.结论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态性,各血清型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加强对沙门菌的综合临测,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作者:王岚;贾华云;张红;张林青;胡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立哌唑、氯氮平浓度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同时测定氯氮平、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以地西泮为内标,经乙酸乙酯-二氯甲烷(80:20)提取血浆中被测药物.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30mol/L醋酸铵-甲醇(23:77);流速为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氯氮平、阿立哌唑线性范围分别为20.0~1 280.0μg/L(r=0.9991)和25.0~1 600.0μg/L(r=0.9994),分析方法检测限为10.0μg/L.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稳定性、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 该方法精密、简便、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姚令;谭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

    目的 阐述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方法 比较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的优缺点,阐述医疗设备维护的一些方式、方法.结果 通过医疗设备主动保养,积极维修,可减少其发生故障几率,有效的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突出医疗设备维护的重要性.结论 让医疗设备运行保持良好的状态,可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临床的诊断、治疗作出有力的医学工程技术保障.

    作者:黄海;林爱云;周果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Ca125、Ca72-4在鉴别诊断卵巢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Ca125、Ca72-4在鉴别诊断卵巢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1例卵巢恶性、4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观察组)和112例健康妇女(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Ca125、Ca72-4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72-4含量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健康人群(P<0.0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90.2%.结论 联合检测Ca125、Ca72-4对于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以及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妮;伍细言;邹珊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开福区922份医院消毒监测样品结果报告

    目的 了解长沙市开福区各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区医疗机构的手术室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级评价.结果 2010年对全区医疗机构进行消毒监测,样品总数922份,总合格率为92.62%.乡镇级别医院消毒监测样品合格率为94.66%、个体诊所合格率为91.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监测样品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高(100.00%),空气细菌总数低(83.33%),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也较低,为90.70%.结论 乡镇级医院尤其是个体诊室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空气消毒知识和正确洗手方法的培训,切实提高医院消毒工作质量.

    作者:陈腊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郴州某乳化炸药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某乳化炸药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珍珠岩尘、硝酸氨尘、氮氧化物、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热辐射等,现场检测各种化学性有毒物质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作者:段良松;艾健康;张红梅;欧社祥;曹继东;陈贤柏;李爱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2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40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40例MP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滴治疗5 d后停7 d,改用阿奇霉素口服,服3 d停4 d总疗程3周;对照组给予红霉素40mg/kg·d静滴7 d后改口服红霉素,总疗程3周.结果 本组患儿以学龄儿童为主.发热203例(84.58%),持续性咳嗽192例(80.00%).多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肺外并发症主要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治疗7 d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61.7%.结论 儿童MPP好发于学龄儿童,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明显优于红霉素,疗效显著,且消化道反应轻.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72例患者根据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皮肤护理、胃肠道护理、器械准备、器械护士的配合以及手术室巡回护士的配合.观察手术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0%、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1.61±5.97)h、术后住院时间为(7.61±2.9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紫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计算机专家系统在疾病诊疗中应用和发展

    医学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极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本文阐述了医学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卢培佩;胡建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层疾控工作者体育健身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疾控工作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适合基层疾控工作者体育锻炼的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并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基层疾控工作者对于健身的认知态度积极,但锻炼行为相对滞后;活动场所以小区周边的花园绿地、广场为主;跑步、球类、跳健身舞等是主要的健身项目;参加体育锻炼的职工人均体育消费较低;23~40岁年龄组职工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高于41~60岁年龄组的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闲暇时间、工作忙、家务多是制约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结论 基层疾控部门领导要提高认识,将增强职工身心健康纳入工作规划,制定适合职工体育锻炼的实施细则,并认真贯彻落实;加强职工体育健身活动公共场地设施建设,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

    作者:黄振华;周国武;张修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情况及死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按照孕产妇死亡检测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湖南省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中53例孕产妇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的为36例,占67.9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的为12例,占22.64%,不可避免死亡的为5例,占9.43%.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产科质量的建设,扩大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洁;刘建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35例MSM人群行为学特征与行为干预实践

    目的 了解岳阳市部分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行为学特征与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及其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SP)感染状况,探讨行为干预实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在外展活动中对男同性恋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与艾滋病感染的危险行为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抽取血样进行HIV和梅毒的实验室检测,同时开展知识讲座、免费发放安全套和宣传资料等.结果 MSM人群平均年龄26岁,将近5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74%的人为未婚,三分之一的人是绝对同性恋,主要性行为是插入肛交(56.30%),其次为相互手淫(50.37%),与男性发生插入性行为时有14.1%的人从未使用过安全套.艾滋病性病防治有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2.6%以上.HIV感染率4.27%,梅毒抗体阳性率8.54%.结论 岳阳市MSM人群危险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控制HIV的传播.

    作者:何华先;张大迁;周磊;叶培生;白志永;朱琳;陈海鸥;李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湖南省2004-2010年孕产妇HIV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湖南省(2004-2009年8月30日为6个示范区数据,2009年9月-2010年12月为全省数据)孕产妇的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筛查孕产妇1 223 557人,确认HIV抗体阳性者155例,总体阳性率为1.97/万.155例HIV感染孕产妇中产前确诊者98例,占63.2%;产时确诊者21例,占13.5%;产后确诊者36例,占23.3%.自愿选择终止妊娠41例,占26.5%;103例选择继续妊娠直至分娩,占66.5%,分娩的产妇中服用抗病毒药物者30例,占29.1%;其中采用三联用药者22例,占73.3%.另7例正处于孕期随访中;2人失访.103例分娩的婴儿中均为活产,其中3例出生后7 d内死亡,存活的100例婴儿中服用抗病毒药物者36例,占36.0%.结论 加强孕产妇HIV检测,提高孕早期HIV检测率,加强对HIV感染孕产妇的高危管理,可以提高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水平,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

    作者:吴敏;刘建建;吴颖岚;方超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病人意愿分为腔镜组40例和传统组40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期限、切口美容评分,术后复发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低于传统组,切口美容评分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腔镜组IL-6、TNF-α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住院天数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双峰县2006-2010年麻疹发病信息分析

    目的 分析双峰县2006-2010年报告麻疹发病状况相关信息,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与分析流行病学.结果 偏远、交通不便和人口稠密地区是麻疹的高发区;双峰县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4-6月;男、女性之比为2.02:1;5-9月龄儿童发病占0岁组的70.95%,1岁组儿童占1~7岁组儿童总数的41.40%;散居儿童是麻疹的高发人群;麻疹病例经实验室确诊少,仅29.85%,本地实验室疑似病例平均阳性检出率为31.67%;麻疹发病与免疫史少于2剂次高度相关(OR=82.63,χ2=387.70,P<0.001).结论 建议初始免疫月龄提前到6月龄,第二针次提前到1~1.5岁;县级要建立合格的麻疹确诊实验室,以降低误诊;工作中要重点注意偏远和人口稠密地区、4-6月的发病高峰、5~9月龄与1岁组的散居儿童,在实施常规免疫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第二、三针次,关键要及时搞好查漏补种,尽量保证适龄儿童有2剂次以上合格麻疹免疫,提高免疫成功率.

    作者:朱红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科感染中的实验诊断意义.方法 对106例患儿按临床诊断把患儿分成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2组进行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PCT采用免疫色谱法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WBC计数采用迈瑞BC5200血球计数仪测定.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的PCT、CRP及WBC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及WBC检测值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的CRP检测值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49/59)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能客观评估儿科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有指导价值.

    作者:肖勇一;陈兰刚;陈建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祁东县农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祁东县农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和流行趋势.方法 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从祁东县29所初中、高中、职高中抽取5所学校各年级学生,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奋.结果 调查2 249名学生,每天饮用牛奶少于1杯和未吃蔬菜的学生分别为85.0%和24.3%;1个月内不安全骑车和在高速公路上行走的学生分别为60.4%和25.7%,19.6%的学生过去1年到非安全场所游泳,88.2%学生7 d内每天运动时间不足1 h;1年中,31.2%的学生曾打架,有27.5%和39.9%的学生分别有自杀和离家出走意念;17.6%的学生1年内曾醉酒,0.3%和6.4%的学生曾使用过毒品和擅自使用安眠药;38.9%和23.8%的学生上网不能自控和参加过赌博;3.9%的高中和职高学生有性行为史,38.7%和82.1%的高中及职高学生分别曾接受青春期教育和艾滋病知识教育.在打架、吸烟、饮酒、网络成瘾、到非安全场所游泳、观看色情书籍及制品等指标中,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农村青少年中健康危险行为问题严重,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王琼;肖莉;刘志刚;管金陵;周安元;陈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系统自我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自我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6例喉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喉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33例,实施喉癌术后系统自我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治疗前后的QLQ-C30各功能、各症状及总健康状况的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QLQ-C30各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除呼吸困难、便秘、腹泻、经济影响等症状外,其他症状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干预组呼吸困难、失眠、食欲降低、便秘等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系统自我护理干预是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龚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岳阳市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HLA-DRB1高分辨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检测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岳阳市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HLA-DRB1高分辨基因型,了解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DNA序列测定的分型技术,对1381名汉族志愿者进行HLA-DRB1高分辨基因分型.结果 检出236种HLA-DRB1基因型,主要基因型为0901/0901(4.63%)、0901/0803(4.42%)、0901/1202(4.42%)、0901/1501(4.27%),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出43种HLA-DRB1等位基因,前5位依次为DRB1*0901(19.41%)、DRB1*1501(10.79%)、DRB1*1202(8.98%)、DRB1*0803(7.49%)、DRB1*0405(5.47%),前5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华骨髓库北方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资料从高分辨基因分型水平反映了岳阳汉族人群HLA-DRB1的分布情况,对指导HLA-DRB1与疾病的预测和预防、临床寻找HLA匹配的无关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我国人群群体遗传性研究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H-FABP与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6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H-FABP水平,同时测定血清hs-CRP、CK-MB、cTnI水平,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H-FABP、hs-CRP、CK-MB、cTnI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hs-CRP、CK-MB、cTnI呈正相关(r=0.62、0.58、0.53,P<0.01);SAP组、UAP组、AMI组各组间血清H-FABP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中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CK-MB cTnI(P<0.01).经治疗病情好转患者血清H-FABP、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清H-FABP、hs-CRP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FABP、hs-CRP对ACS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秦伟国;伍树芝;陈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