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妮;伍细言;邹珊静
目的 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结果,探讨其差别意义.方法 对病理诊断为HGCIN的55例患者进行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总结其不一致可能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术后病理仅6例(10.9%)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余均为腺癌.其中26例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肝转移.术前术后诊断的差异很大.结论 诊断为HGCIN的病例绝大多数(89.1%)实际上是腺癌,部分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需积极处理.
作者:郭霜;粟占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国冠心病预防与治疗形势严峻,但目前缺少冠心病患者的全面现况调查.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调脂药物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长沙市1 432例病人3年体检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较全面地探讨各种干预措施(包括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供患者参考.
作者:陈亚南;赵利;童瑶;曾芳;赵晓华;孙振球;曾游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衡阳县不同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抗体免疫水平.方法 2009年6-8月,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各预防接种门诊辖区人群中对1周岁及以上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检测乙肝免疫抗体(抗-HBs).结果 共完成血清学调查284人,均为县籍户口(汉族),抗-HBs阳性人数214人,阳性率为75.35%.结论 衡阳县人群乙肝免疫水平较高,充分体现了该县从1986年开始接种血源乙肝疫苗以来所取得的效果.为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控工作,继续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人群抗-HBs阳性率.
作者:傅卫东;刘文锋;王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自1957年由人类肠道病毒导致手足口病报道以来,手足口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多次暴发.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染快等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卫生部也于2008年5月将手足口病定为丙类法定传染病,要求各级疾控部门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3].
作者:匡永军;钟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7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洗手行为进行观察,之后从中随机抽取25名患者,对其进行手部卫生学检测,并综合分析观察和检测结果.结果 7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饭前洗手者12例(17.14%),便后洗手者6例(8.57%);检测随机抽查的25例患者,洗手前手卫生合格率为零,洗手后手卫生合格率为20%.结论 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洗手依从性差,手卫生合格率极低.应加强宣传教育和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来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洗手的依从性和质量,降低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郑远松;王文军;吴喜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系统性真菌感染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在过去10年中,有多个新药上市,有氮唑类、棘白菌素类等,但是现有药物仍然存在着抗菌谱窄,毒副作用大,溶解度差,药代动力学性质不理想等缺点.本文对近10年来上市的抗真菌药物(氮唑类、棘白菌素类),处于各期临床研究阶段的抗真菌药物进行了综述.对仍在进行研究的抗真菌药物的新的作用靶点进行了总结,对抗真菌药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作者:果崇慧;吴立梅;齐国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流程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结果 流程化干预组有效急救时间为(31.31±5.92)min、有效急救率为96.4%,对照组有效急救时间为(46.18±8.64)min、有效急救率为81.1%,干预组有效急救时间、急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流程化护理干预能及时缓解哮喘症状,阻止病情的发展,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及时有效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急救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HP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27例HPA患儿采用口服BH4(20mg/kg)负荷试验.对其中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小于6 mg/dl患儿采用口服Phe-BH4联合负荷试验,结合尿喋呤分析、血红细胞二氢喋呤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结果 (1)在BH4负荷试验中,不同类型HPA患儿的血Phe浓度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改变.27例HPA患儿中,共鉴别出5例BH4缺乏症,9例BH4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13例BH4无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2)在22例中度苯丙酮尿症(PKU)患儿中,9例为BH4反应性PAH缺乏症.结论 BH4负荷试验在HPA早期鉴别诊断中十分重要,部分中度PKU对BH4有反应,可使用BH4替代治疗.
作者:刘培香;刘远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引起桂阳县某镇中心学校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病原.方法 对采集的大便样30份、学校自备水源水样1份进行细菌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从所采集的31份标本中分离出11株F2a型志贺菌,其中大便样10株,水样1株.结论 根据检测结果确认本次疫情由福氏2a型志贺菌所引起.
作者:朱平德;张忠诚;张传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应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经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先经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B组41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观察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残石率、结石取净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ERCP+EST+LC较LCBDE的并发症、残石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更小,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增加(P均<0.05).结论 ERCP+ESI+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创伤更小,残石率和合并症发生率低,但住院费用增加.内镜、腹腔镜联合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微创治疗的范围.
作者:高永根;李珍发;万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阐述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方法 比较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的优缺点,阐述医疗设备维护的一些方式、方法.结果 通过医疗设备主动保养,积极维修,可减少其发生故障几率,有效的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突出医疗设备维护的重要性.结论 让医疗设备运行保持良好的状态,可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临床的诊断、治疗作出有力的医学工程技术保障.
作者:黄海;林爱云;周果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吸入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肺功能明显好转,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P<0.05),急性加重次数减少,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噻托溴铵对于COPD稳定期安全有效.
作者:郭银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已接受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钙三联抗凝一周以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2种封管液的封管效果,以选择更有效的封管液封管.方法 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54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5ml封管,实验组用肝素盐水(50U/ml)5ml封管,两组均采用正压封管方法,进行留置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封管次数、留置时间、堵管和血流不足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感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充分抗凝的ACS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有效率等同于肝素盐水,但能减少感染、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王耀兰;钟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头孢他啶等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双纸片增效法进行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琼脂稀释法进行敏感率测定.结果 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提高,其耐药率分别为55.2%和50.2%.结论 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新规则下三代头孢等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作者:关学芳;夏先考;林立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长沙市2004-2010年梅毒流行特点、分布规律,为制定全市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发病年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29.44/10万,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男女患者平均比例为1:1.09;患者年龄集中在20~49岁,占报告总数的62.5%;在不同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家政、家务及待业及离退休人员.结论 应加大长沙市梅毒尤其是孕产妇的监测力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同时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控制梅毒的危害.
作者:吴敏泉;黄竹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治疗措施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影响,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 8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率、Tbil(总胆红素)、PTA(凝血酶原活动度)、ALB(白蛋白)及HBV DNA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生存率80.0%,对照组生存率60.0%,治疗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Tbil、ALB及PTA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与对照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与基础内科治疗联合的系统性治疗措施应用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加快肝功能好转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林秋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单次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IF型聚焦超声治疗仪,对1 2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选择聚焦超声治疗.根据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与临床评价.结果 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随访到1 226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其中痊愈678例(占55.30%),显效410例(占33.44%),有效138例(占11.26%),无效0例.治愈率与糜烂面积及深浅程度有关(P<0.05).治疗后均未见有结痂和疤痕形成.结论 聚焦超声单次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副反应及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宫颈炎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作者:彭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老年人口死亡特征,评价老年人口主要死因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统计指标,对2002-2009年厦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9年间老年人口死亡总数为42 435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2.43%,平均死亡率为31.11‰.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等,前五位死因占总死亡的84.68%,全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90.59%.主要疾病的GEI顺位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死因的GEI高于0.5,女性普遍高于男性.与1987-1997年统计结果比较,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各主要疾病的GEI也有所下降.结论 厦门市老年人口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寿命的主要原因,应当作为老年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戴龙;曾妍;伍啸青;谭东;陈忠龙;洪清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后两组清醒时间和脑血肿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GC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治疗组治疗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脑血肿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张芳;曹健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档案材料管理在既往较长时间未被人们重视,难见相关论文.自新中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至本世纪初,湖南省对于晚血病例档案材料的管理,一般只有血防单位治疗患者的常规病历,在统计报表中体现晚血病人数量.
作者:易子又;李定原;柳叶;龙玲;危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