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住院患者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郑远松;王文军;吴喜强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 洗手依从性, 管理对策
摘要:目的 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7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洗手行为进行观察,之后从中随机抽取25名患者,对其进行手部卫生学检测,并综合分析观察和检测结果.结果 7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饭前洗手者12例(17.14%),便后洗手者6例(8.57%);检测随机抽查的25例患者,洗手前手卫生合格率为零,洗手后手卫生合格率为20%.结论 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洗手依从性差,手卫生合格率极低.应加强宣传教育和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来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洗手的依从性和质量,降低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活方式偏向与健康教育干预

    鉴于生活方式仅停留在学术应用上,国人对生活方式含义尚无完整的理解.然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于每一个个体,对国人、对整个民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用政论形式,对国人生活方式的轨迹和偏向的表现进行归纳描述;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时提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为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

    作者:李定原;王笑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长沙市2004-2010年梅毒流行特点、分布规律,为制定全市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发病年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29.44/10万,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男女患者平均比例为1:1.09;患者年龄集中在20~49岁,占报告总数的62.5%;在不同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家政、家务及待业及离退休人员.结论 应加大长沙市梅毒尤其是孕产妇的监测力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同时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控制梅毒的危害.

    作者:吴敏泉;黄竹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方案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2009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麻醉,对照组仅予以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早孕妇女麻醉诱导时间,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治疗组早孕妇女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但二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中,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麻醉效果好于单用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效果.

    作者:张咏梅;赵卫兵;吴嘉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8-2010年某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湖南省马王堆医院2008年9月10日、2009年6月17日2010年6月7日0:00-24:00的1 597例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并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次调查平均现患率为4.97%,平均例次现患率为5.14%;主要以下呼吸道(46.34%)、泌尿道感染(25.61%)、上呼吸道感染(9.75%)、皮肤软组织(9.75%)感染为主;2008年神经内科一病区、2009年神经外科、2010年神经内科二病区、消化内科与当年的平均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88%,其中一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02%,无三联及四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率为72.40%,阳性率为67.79%.结论 该院感染的控制比较到位,但对于医院感染率超过10%如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及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应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孙梦霞;王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娄底市15654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自1957年由人类肠道病毒导致手足口病报道以来,手足口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多次暴发.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染快等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卫生部也于2008年5月将手足口病定为丙类法定传染病,要求各级疾控部门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3].

    作者:匡永军;钟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汉寿县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水平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汉寿县儿童全血中铅、锌、铁、钙、镁、铜6种微量元素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其异常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为本地区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正常参考值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该县1 547名健康儿童(男809名,女738名),分别测定血中6种微量元素的浓度.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研究其随年龄、性别以及民族间分布而变化的规律.结果 检测的6项指标中,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全血锌、铁、铅、钙(锌、铁、铅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钙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铁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高于女童);民族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锌、钙(少数民族血锌高于汉族;汉族血钙略高于少数民族).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总异常率为25.34%,各元素异常率依次为:锌(18.23%)、铅(3.36%)、钙(2.07%)、铁(1.10%)、铜(0.26%)、镁(0.32%).结论 在确立本地区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正常参考值时,应综合考虑民族、性别、年龄因素.

    作者:黄立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情况及死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按照孕产妇死亡检测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湖南省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中53例孕产妇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的为36例,占67.9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的为12例,占22.64%,不可避免死亡的为5例,占9.43%.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产科质量的建设,扩大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洁;刘建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衡阳县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人群免疫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衡阳县不同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抗体免疫水平.方法 2009年6-8月,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各预防接种门诊辖区人群中对1周岁及以上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检测乙肝免疫抗体(抗-HBs).结果 共完成血清学调查284人,均为县籍户口(汉族),抗-HBs阳性人数214人,阳性率为75.35%.结论 衡阳县人群乙肝免疫水平较高,充分体现了该县从1986年开始接种血源乙肝疫苗以来所取得的效果.为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控工作,继续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人群抗-HBs阳性率.

    作者:傅卫东;刘文锋;王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PV基因分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基因分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筛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反斑点印迹(reverse dot blot,RDB)快速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对2 378例宫颈可疑病变组织标本同时进行21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包括13种高危型HPV、5种低危型HPV和3种中国人群常见亚型,并对筛查出的HPV阳性标本进行DNA测序确诊,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宫颈病变的标准.结果 2 378例宫颈可疑病变组织标本经HPV基因分型检测出747例阳性,HPV感染率为34.41%;经组织病理学确诊475例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病变率达19.97%;475例宫颈不同程度病变组织中感染HPV372例,分别为21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感染HPV156例、23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感染HPV198例、29例宫颈癌感染HPV 28例;HPV亚型在LSIL、HSIL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均为高.结论 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组织不同程度病变密切相关,HPV基因分型诊断在宫颈癌筛查及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者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

    作者:李志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结直肠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手术切除标本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结果,探讨其差别意义.方法 对病理诊断为HGCIN的55例患者进行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总结其不一致可能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术后病理仅6例(10.9%)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余均为腺癌.其中26例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肝转移.术前术后诊断的差异很大.结论 诊断为HGCIN的病例绝大多数(89.1%)实际上是腺癌,部分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需积极处理.

    作者:郭霜;粟占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桂阳县某学校感染性腹泻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引起桂阳县某镇中心学校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病原.方法 对采集的大便样30份、学校自备水源水样1份进行细菌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从所采集的31份标本中分离出11株F2a型志贺菌,其中大便样10株,水样1株.结论 根据检测结果确认本次疫情由福氏2a型志贺菌所引起.

    作者:朱平德;张忠诚;张传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系统性真菌感染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在过去10年中,有多个新药上市,有氮唑类、棘白菌素类等,但是现有药物仍然存在着抗菌谱窄,毒副作用大,溶解度差,药代动力学性质不理想等缺点.本文对近10年来上市的抗真菌药物(氮唑类、棘白菌素类),处于各期临床研究阶段的抗真菌药物进行了综述.对仍在进行研究的抗真菌药物的新的作用靶点进行了总结,对抗真菌药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作者:果崇慧;吴立梅;齐国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NA甲基化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它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异常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启动子区域CpG岛高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表达失活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本文就DNA甲基化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予以综述,旨在为揭示胃癌发生机制、寻找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干预治疗的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程翌;郑国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效果.方法 选择长沙市中心医院2010年1-6月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在病人出院后仍采用护理干预对病人进行指导,以提高遵医行为.对照组出院后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后情况.结果 两组出院后,试验组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HbA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目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和控制血糖是有效的.

    作者:张利娟;唐贵红;刘艳平;覃芬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婴同室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病房应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产科健康教育挂历包括各种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片、宣传画等以及宣教)所取得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24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产科病房2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产后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健康教育挂历及宣传画是一种新颖的护理干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保证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典姣;文小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在创新中推进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

    基于各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不尽相同,对县级疾控的绩效考核,既要遵循全国统一标准,又要在考核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以增强考核的全局性、科学性、实效性.对此,娄底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健龙;匡永军;蒋媛;彭杰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ICU患者真菌肺部感染的菌种分布,为临床治疗真菌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ICU病房2008年8月-2010年8月间患者真菌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构成、真菌耐药特征与临床治疗转归.结果 852例ICU患者中,87例患者发生了真菌性肺部感染,共检出9类91株真菌,白色念珠菌是引起ICU患者肺部感染主要的真菌.91株真菌对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37%、23.08%、16.48%、26.37%、18.68%、5.499、9.89%.8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有19例患者死亡.结论 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危害大,是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谭凌卉;李松;钱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日本血吸虫未知功能基因SJFCE3549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克隆与日本血吸虫未知功能的新基因SJFCE3549,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 应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SJFCE3549基因全长ORF,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2A中,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进行鉴定.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其细胞定位、蛋白序列、结构域及功能.结果 获得日本血吸虫未知功能基因的克隆SJFCE3549,序列分析结果提示该cDNA序列含有一个453 bp的完整阅读框序列,编码15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16.67 kDa,等电点为6.28.二级结构分析预测提示其具有一定抗原性.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日本血吸虫基因SJFCE3549全长ORF,构建了其pCMV-Tag2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创造了条件.

    作者:胡君健;贺佩;王媛园;孙成松;喻鑫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特丁津原药的致突变性研究

    目的 探讨特丁津原药致突变性.方法 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1]进行.结果 特丁津原药Ames试验、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特丁津原药不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染色体断裂或整条染色体丢失,本试验提示特丁津原药无明显致突变作用.

    作者:陈志莲;陈坚峰;吴军;胡雄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5年1月-2009年12月51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144例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27.8%,病死率13.19%.显著高于无感染患者的病死率6.69%(P<0.01),临床表现早期不典型,主要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是,child-pugh分级为C级、年龄≥60岁、病毒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史、脾亢/脾切除、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合并基础疾病是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视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分级,年龄病因,并发症、合并基础疾病能更好地预防控制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

    作者:王赛;曾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