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治疗措施对乙肝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与分析

林秋菊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系统性治疗措施, 拉米夫定, 替比夫定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治疗措施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影响,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 8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率、Tbil(总胆红素)、PTA(凝血酶原活动度)、ALB(白蛋白)及HBV DNA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生存率80.0%,对照组生存率60.0%,治疗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Tbil、ALB及PTA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与对照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与基础内科治疗联合的系统性治疗措施应用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加快肝功能好转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H-FABP与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6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H-FABP水平,同时测定血清hs-CRP、CK-MB、cTnI水平,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H-FABP、hs-CRP、CK-MB、cTnI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hs-CRP、CK-MB、cTnI呈正相关(r=0.62、0.58、0.53,P<0.01);SAP组、UAP组、AMI组各组间血清H-FABP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中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CK-MB cTnI(P<0.01).经治疗病情好转患者血清H-FABP、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清H-FABP、hs-CRP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FABP、hs-CRP对ACS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秦伟国;伍树芝;陈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8-2010年某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湖南省马王堆医院2008年9月10日、2009年6月17日2010年6月7日0:00-24:00的1 597例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并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次调查平均现患率为4.97%,平均例次现患率为5.14%;主要以下呼吸道(46.34%)、泌尿道感染(25.61%)、上呼吸道感染(9.75%)、皮肤软组织(9.75%)感染为主;2008年神经内科一病区、2009年神经外科、2010年神经内科二病区、消化内科与当年的平均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88%,其中一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02%,无三联及四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率为72.40%,阳性率为67.79%.结论 该院感染的控制比较到位,但对于医院感染率超过10%如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及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应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孙梦霞;王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析晚期血吸虫病档案材料管理

    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档案材料管理在既往较长时间未被人们重视,难见相关论文.自新中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至本世纪初,湖南省对于晚血病例档案材料的管理,一般只有血防单位治疗患者的常规病历,在统计报表中体现晚血病人数量.

    作者:易子又;李定原;柳叶;龙玲;危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流程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救的影响

    目的 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流程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结果 流程化干预组有效急救时间为(31.31±5.92)min、有效急救率为96.4%,对照组有效急救时间为(46.18±8.64)min、有效急救率为81.1%,干预组有效急救时间、急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流程化护理干预能及时缓解哮喘症状,阻止病情的发展,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及时有效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急救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系统性治疗措施对乙肝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治疗措施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影响,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 8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率、Tbil(总胆红素)、PTA(凝血酶原活动度)、ALB(白蛋白)及HBV DNA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生存率80.0%,对照组生存率60.0%,治疗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Tbil、ALB及PTA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与对照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与基础内科治疗联合的系统性治疗措施应用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加快肝功能好转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林秋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在妊娠期高血压(GH)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39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及23例轻度、25例中度、27例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以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CysC;以生化分析法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 妊高征患者各指标血清值较正常晚孕者明显增高(P<0.05),其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的各指标血清值较轻度、中度妊高征明显增高(P<0.05),轻度、中度妊高征各值相差不明显.胱抑素比血尿酸对重度妊高征有更好的灵敏性.结论 胱抑素在重度的妊高征中有明显变化,与其他肾功能指标联合能灵敏反映重度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

    作者:方颖;于景云;王亚男;童敏;张凤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矽肺肺灌洗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矽肺肺灌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施行肺灌洗治疗后各型矽肺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灌洗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经全肺大容量灌洗后,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14例灌洗前肺功能指标异常者灌洗后肺功能显著提高(P<0.05).结论 肺灌洗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尤其对肺功能损害者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戴伟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

    目的 阐述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方法 比较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的优缺点,阐述医疗设备维护的一些方式、方法.结果 通过医疗设备主动保养,积极维修,可减少其发生故障几率,有效的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突出医疗设备维护的重要性.结论 让医疗设备运行保持良好的状态,可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临床的诊断、治疗作出有力的医学工程技术保障.

    作者:黄海;林爱云;周果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长沙市冠心病患者现状调查

    我国冠心病预防与治疗形势严峻,但目前缺少冠心病患者的全面现况调查.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调脂药物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长沙市1 432例病人3年体检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较全面地探讨各种干预措施(包括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供患者参考.

    作者:陈亚南;赵利;童瑶;曾芳;赵晓华;孙振球;曾游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湖南省四种不同农村卫生监督模式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2006-2008年经费来源分析

    目的 评价2006-2008年不同农村卫生监督模式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经费来源情况,为健全基层卫生监督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用调查表调查12个样本县卫生监督机构2006-2008年卫生监督经费来源情况.结果 四种不同模式各模式总平均卫生监督经费以财政拨款所占比例大,占53.5%;服务收入次之,占43.6%;2006-2008年四种模式间的人均财政拨款均为增长趋势;不同模式间人均财政拨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4,P=0.00).2006-2008年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即中西部项目)、省、市(州)、县级拨款所占比例分别为10.0%、22.8%、25.5%、41.7%,且四种不同模式的专项经费拨款来源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P=0.035).结论 2006-2008年四种模式间的人均财政拨款均为增长趋势,但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超过40%,与卫生监督机构的公益性质相矛盾.建议政府增大财政投入,优化卫生监督经费渠道.

    作者:梁军;肖军叶;陈亦男;陈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掌握湖南省食品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现况,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GB4789.4-2010对来自食品中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微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4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150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瓦伊勒沙门菌.126株(84.00%)对1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其中对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占49.33%(74/150);在所测定14种抗生素中,对四环素(56.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6.00%)、氨苄青霉素(42.00%)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较敏感;同时分离出3株耐9种以上抗生素的鼠伤寒沙门菌,其耐药谱与超级耐药鼠伤寒沙门菌DT104的耐药谱类似.结论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态性,各血清型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加强对沙门菌的综合临测,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作者:王岚;贾华云;张红;张林青;胡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及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妊娠≤34周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病例90例,根据发病行保守治疗的孕周分成A组<28周23例;B组28~31周30例和C组32~34周37例.分析孕期治疗时限,孕妇并发症(包括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心衰、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子痫等),胎儿及围产儿结局(包括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等).结果 三组中孕妇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的围产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及提高生成率,发病孕周早围产儿预后差.

    作者:鹿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广州市海珠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手足口病(HFMD)临床表现和诊治体会,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对疗效影响.方法 对HFMD患儿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普通病例组平均住院日与重症病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M%和GRAN%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之间LYM9和GRAN%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LYM%、GRAN%、Mono%LYM%、GRAN%、Mon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患者就诊时间越及时可以降低发展成为危重病人的风险.在临床应用中可加强对GRAN%这个易于检测的指标的认识,对病情进行病情观察、动态评估和预后判断,并以此作为手足口病患者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陈欣欣;王斌;杜江;赵宏;纪国业;余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缺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头发中微量元素锌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且血锌值低于正常的门诊患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餐后口服葡萄糖酸锌片3.5 mg/kg,治疗后检查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并根据血清锌水平进行 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RRI患儿血清Z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RRI患儿血清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年内,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毒副作用.结论 锌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居民慢性病情况,为慢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09年12月在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体检并建档的20岁以上社区居民资料共1 544例.分析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等.结果 慢性病总患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0,P>0.05).慢性病总患病率以及男性、女性慢病患病率与年龄的线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438、163.971、290.850,P<0.05).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人群中,文盲或半文盲、家务或待业人员、丧偶者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71.43%、65.65%、81.52%.高血压、超重和/或肥胖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血脂异常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相关.

    作者:殷黎;李光春;刘亮娅;谭瑛;尹雪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程度调查

    目的 调查不同人群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程度,分析评价并进行宣传教育.方法 本研究自拟问卷调查表,了解2010年11-12月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或其家属对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程度,通过SPSS统计数据.结果 不同人群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文化程度高者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女性比男性对该疾病的敏感度较高.结论 人们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不同人群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程度.

    作者:招艳;吴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四氢生物喋呤负荷试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HP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27例HPA患儿采用口服BH4(20mg/kg)负荷试验.对其中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小于6 mg/dl患儿采用口服Phe-BH4联合负荷试验,结合尿喋呤分析、血红细胞二氢喋呤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结果 (1)在BH4负荷试验中,不同类型HPA患儿的血Phe浓度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改变.27例HPA患儿中,共鉴别出5例BH4缺乏症,9例BH4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13例BH4无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2)在22例中度苯丙酮尿症(PKU)患儿中,9例为BH4反应性PAH缺乏症.结论 BH4负荷试验在HPA早期鉴别诊断中十分重要,部分中度PKU对BH4有反应,可使用BH4替代治疗.

    作者:刘培香;刘远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SOCS-3抑制对膳食诱导肥胖大鼠脂肪细胞PPARγ及aP2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膳食诱导肥胖大鼠脂肪细胞SOCS-3进行抑制,探讨是否可以恢复瘦素的抗脂肪合成作用.方法 采用SOCS-3小发夹RNA(shRNA)慢病毒,感染瘦素抵抗肥胖大鼠成脂诱导分化后的脂肪细胞,检测SOCS-3的抑制效果.再采用50 nmol/L瘦素处理6 h,观察脂肪合成相关基因(PPARγ及aP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SOCS-3 shRNA慢病毒可有效抑制脂肪细胞SOCS-3 mRNA的表达,抑制率达50%.50 nmol/L瘦素处理6 h后,感染SOCS-3 shRNA慢病毒组PPARγ及aP2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空白对照组和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组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通过抑制膳食诱导肥胖大鼠的脂肪细胞SOCS-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脂肪细胞的瘦素抵抗.

    作者:刘莉;刘亚莉;任亚浩;赵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层疾控工作者体育健身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疾控工作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适合基层疾控工作者体育锻炼的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并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基层疾控工作者对于健身的认知态度积极,但锻炼行为相对滞后;活动场所以小区周边的花园绿地、广场为主;跑步、球类、跳健身舞等是主要的健身项目;参加体育锻炼的职工人均体育消费较低;23~40岁年龄组职工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高于41~60岁年龄组的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闲暇时间、工作忙、家务多是制约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结论 基层疾控部门领导要提高认识,将增强职工身心健康纳入工作规划,制定适合职工体育锻炼的实施细则,并认真贯彻落实;加强职工体育健身活动公共场地设施建设,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

    作者:黄振华;周国武;张修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72例患者根据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皮肤护理、胃肠道护理、器械准备、器械护士的配合以及手术室巡回护士的配合.观察手术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0%、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1.61±5.97)h、术后住院时间为(7.61±2.9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紫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