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吉
目的:分析诊断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综合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并对其护理方案加以研究.方法:选取我病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酒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命名为酒依赖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命名为精分组.先以常规护理策略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将其结果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并且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将其结果作为观察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自残行为、对他人的伤害行为.结果:对照组护理后,酒依赖组与精分组患者自残行为与对他人的伤害行为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依赖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精神状况的稳定与恢复,降低其危害系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廷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多西他赛注射液配制方法改进后对残留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西药房80支多西他赛注射液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支,对照组采用传统法配制,研究组采用改进后方法配制,待药液洗净后,比较两组瓶内药液的残留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1mm≤药液残留量≤5mm的比例(17.5%)、(15.0%)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药液残留量<1mm的比例(72.5%)明显高于对照组(55.0%),研究组药液残留量>5mm的比例(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改进配置方法后,能有效降低多西他赛注射液西林瓶残留的药液量,从而有助于提升配置成品的质量.
作者:戴梅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康复科介入高龄患者结直肠术后常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浙江省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在2017年1月-2017年9月间行结直肠手术的37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遵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实验组(260例)以及对照组(11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康复科介入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12.32±1.72)d、首次排气时间(2.83±0.42)d、首次进食时间(2.42±0.51)d、住院费用(51352.12±4321.05)元、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都优于对照组[(19.68±2.53)d、(3.82±0.57)d、(3.35±0.64)d、(55315.35±6925.41)元、(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术高龄患者的术后给予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推广使用.
作者:江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30例换成给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患者Barthel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和肢体能力,值得临床推崇.
作者:曹加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EB病毒是一种感染广泛的人类γ疱疹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嗜血细胞综合症、鼻咽癌、淋巴瘤等发生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EB病毒感染机体后少有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果合并免疫功能异常者则预后不佳.本文就EB病毒流行病学,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临床表现,疾病转归及目前针对感染后的相关治疗进行阐述.
作者:刘婧;周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传统X线平片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检查方式进行分组,80例行传统X线平片检查,作为X线平片检查组;其余80例行DR检查,作为DR组,观察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传统X线平片检查组诊断准确率76.25%(61/80),漏诊/误诊19例;DR组为96.25%(77/80),漏诊/误诊3例(P<0.05).结论: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可以取得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安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神经外科就诊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纳入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性护理为基础行品管圈护理,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更为理想,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行品管圈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如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高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50例患者中,35例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其中,超声心动图对Ⅰ型主动脉夹层确诊率为93%,对Ⅱ型主动脉夹层的确诊率为87%,对Ⅲ型主动脉夹层确诊率为54%,总诊断检出率为7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发现、病情诊断、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志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校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方法:对220名延边大学护理学院的本科生采用总体幸福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校护理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人际信任总分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校护理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主观幸福感越高的学生,人际信任越高.
作者:丁秀月;高文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观察对新生儿给予氨溴索不同的给药方式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1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观察,经过随机分组,共有三组即甲、乙、丙三组;甲组以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乙组则以氨溴索静脉滴注方式治疗,丙组则联合甲与乙的两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而后观察和对比三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2.1±1.1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5.3±1.1天,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2例);乙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2.4±1.4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5.5±1.3天,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8例);丙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1.6±0.6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4.0±1.5天,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氨溴索的雾化吸入合并静脉滴注方式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可在临床中可尝试采用联合给药方式治疗.
作者:戴春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门诊慢性伤口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换药室就诊的55例慢性伤口换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对策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7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采取个性化护理.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过程中,主要出现了感染、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14.3%,对照组44.4%,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达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门诊慢性伤口换药患者而言是一种可靠的护理对策.
作者:施姣娜;王冉;汪春艳;曹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与案例模拟教学相结合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中的应用,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在临床实习技能中的应用与评估.方法:结合国内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了各个医学院校利用案例模拟教学平台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相结合,使案例模拟教学平台更好地应用在临床教学和实习中,并使其更加合理化.结果:参与平台应用的所有护生均认为提高了运用护理理论及动手能力,提高了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能力,提高了临床观察、评估、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结论:案例模拟教学平台是一种客观、有序、有效的考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生临床综合素质及能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张娜;郭慧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结石患者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总结心得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84例老年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均42例.在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且择期手术的条件下,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围手术期护理.跟踪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整理统计,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33%,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7.61%,研究组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缩短,且前者并发症的几率小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胆道结石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专项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良好,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探索和推广.
作者:阳可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基因检测在赣南的开展情况及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探讨赣南基因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对赣南二级以上医院PCR实验室的建立、开展项目进行调研.结果:23家医院中的16家已建立PCR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多为检验专业,本科和中专学历分别占50%和31%,中级和初级职称分别占46%和31%;各PCR实验室均开展了微生物检测,9个只开展了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核杆菌DNA检测和HPV6Ⅱ型这三项病原体检测中的1~3项,5个只做乙肝病毒DNA检测.结论:赣南二级以上医院多数已建立PCR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开展普遍,但遗传病、肿瘤、临床用药指导等检测项目开展极少,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作者:刘鹏;张希希;吴剑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患者的疼痛原因以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以方便对比.结果: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原因较多,在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的综合恢复情况以及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疼痛主要是由于自身因素以及手术因素两方面引起,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疼痛情况,提升患者的综合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冯二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沙格雷酯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血管内介入手术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行血管内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2009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给予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d口服,研究组患者给予沙格雷酯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mg/d口服.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与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水平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率、有效率与临床不良反应水平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水平升高,内皮素、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下降,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提高、血管再狭窄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凝血指标与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雷酯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以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调血清炎性反应,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治血栓形成,显著提高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明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23例阿尔茨海默病在心理科住院的护理手段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理科2010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23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研究,视为观察组,采用心理科的心理护理;选取2009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23例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许家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联合马应龙痔疮膏换药用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开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近5年来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开脂肪液化的1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50例采用传统方法换药,用马应龙痔疮膏换药,另50例采用致康胶囊联合马应龙痔疮膏换药,比较两组腹部切口的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产妇,经传统方法换药腹部切口愈合时间15-22天;传统方法换药联合致康胶囊腹部切口愈合时间10-16天,两组均无感染病例.结论:致康胶囊联合马应龙痔疮膏用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换药,能够缩短液化切口的愈合时间,预防感染,减轻产妇换药时的痛苦.
作者:李海涛;尚慧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应用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比统计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可使脑卒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艳萍;谢开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宫缩性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5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3±1.5)d,未出现并发症,产妇均康复出院,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间(7±1.0)d,出现了4例并发症,其中1例切除子宫,3例产妇需要输血,两组产妇相关研究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差异,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给予综合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
作者:赵文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