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美娜;石镜明;孙正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腕部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运用.方法:对本院22例应用超声引导的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的断肢再植手术,进行研究讨论,从而对超声引导技术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景得到自己的看法.结果:22例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注药之后3~5分钟开始产生效果,为加以使用其它麻醉辅助药,术后未主诉特殊不适,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三小时十分钟.13例手术在注药麻醉一次后完成;9例手术在注药麻醉后三小时内未完成,从原注药部位再次注药后完成.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让外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因此其能够成为外周神经阻滞的标准.
作者:张顺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冠心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能效显著提高.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以家庭为教育单位,让患者整个家庭得以进入冠心病治疗状态,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口腔科门诊院内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将2016.06.01日-2017.06.01日在本院口腔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时间分成两组,50例一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针对性防控措施.对比两组院内感染情况和各项指标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空气质量、消毒液、器械使用、手部卫生合格率依次为100.00%、98.00%、100.00%、98.00%,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从制度、器材、药品、环境等方面加强防控有利于控制口腔科门诊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伍建容;罗万红;吴姝霖;陈春霞;王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0例,将其充当实验组,随后选择同期入院的健康儿童,将其充当参照组,对两组受检儿童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进行检测,后记录各项结果.结果:经检测后可知,实验组患儿的IgA、IgG水平较比参照组更低,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受检儿童的IgM和Hs-CRP,实验组较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结论:手足口病的指标判定可以依据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其结果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
作者:马松涛;杨昌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真菌性鼻窦炎(FRS)治疗中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患者,按照所行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柯陆氏径路手术,观察组行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比较两组术后半年及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S治疗中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的应用价值较高,疗效确切.
作者:陈永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区别,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择甲状腺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对比病灶数量、形态、边界清晰度、晕环、钙化、均匀程度等,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进行CT平扫和强化,各值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CT诊断能较好的区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栋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医闹入刑后医务工作者应对医患纠纷的方案,以及该法案对医闹数量、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以自编问卷的方式对选定的几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利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务工作者对医闹入刑法案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医闹入刑前后医方应对医患纠纷的方案未见明显改善,仍偏向于避免采用法律途径维权;医闹入刑法案颁布后纠纷频率有所下降.结论:建议政府加强医闹入刑的宣传力度,提高医闹入刑的知晓率;执法部门应深入贯彻医闹入刑法案,以降低医闹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医疗机构的投诉渠道及提高法院受理案件效率,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作者:李弯弯;王域;李智;周冠群;周加欣;贡梓军;李雪琪;梁裕华;刘宇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并且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施行开腹手术,给予研究组5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并观察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而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迪力木拉提·伊不拉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戊酸雌二醇对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激素水平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5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8例,按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中各64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水肿消退所需时间显著的短于常规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有重要的意义,可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丽娜;许静;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涂抹和不涂抹粘多糖在俯卧位下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不涂抹粘多糖,试验组涂抹粘多糖.然后术后观察术后压疮的发生率及恢复能力,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46%,高于试验组的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涂抹粘多糖应用于俯卧位下脊柱手术中对压疮的防治疗效显著,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文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宫缩性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5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3±1.5)d,未出现并发症,产妇均康复出院,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间(7±1.0)d,出现了4例并发症,其中1例切除子宫,3例产妇需要输血,两组产妇相关研究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差异,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给予综合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
作者:赵文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患儿,共60例,现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的过程中,进行全程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肖建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感染原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出现伤口感染的产科、外科患者52例,统计分析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及处理结果.结果:经对52例伤口感染患者的伤口分泌物进行培养,获得菌株8株,其中阳性率15.38%;52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伤口感染后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后获得的菌株呈多样化,可能与糖尿病、术后血肿、女性独特生理结构、机体体抗力下降、肥胖、医护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作者:陈朝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管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过去一段时间内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接受急诊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后,每组44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腹腔引流管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诊胆囊切除手术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显著(P<0.05);术后出现引流管不良事件者1例,较对照组的6例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管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可以缩短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引流管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永双;何俊霞;王立艳;何功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肺炎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学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肺炎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化痰清肺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疗效及免疫学分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83.0%,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两组患者CD8+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病情,还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学分子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猛;高蕾;张新如;王娟;赵晓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所起到的镇静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70例患者,取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amsay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给药前、术中、术后镇静效果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前Ramsay镇静评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t=1.402,P>0.05);观察组术中与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437,V2.861,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所起到的镇静效果完全满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需求,兼具良好镇静效果与可靠安全性,非常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目前的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并且探讨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120名儿童,按照年份将其分为两组,针对其意外伤害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分析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60名儿童,观察意外伤害情况,并且针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分析,儿童的意外伤害情况主要分为误服各种药物毒物及中毒、外伤、溺水、烫伤等,其中以4岁以下小孩人数居多,与5岁以上的小孩人数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给予干预后,儿童出现意外伤害的几率降低,干预前后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童的意外伤害情况,然后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儿童意外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如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高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50例患者中,35例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其中,超声心动图对Ⅰ型主动脉夹层确诊率为93%,对Ⅱ型主动脉夹层的确诊率为87%,对Ⅲ型主动脉夹层确诊率为54%,总诊断检出率为7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发现、病情诊断、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志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求.方法:收集2012年06月-2015年0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予以4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分为持续泵入组、间断输注组,检测每位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并计算患者体重增长率.结果:经4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生化指标及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持续泵入组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间断输注组.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预后,持续泵入效果优于间断输注.
作者:张芝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兰索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用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