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临床干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健康老人设为对照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组焦虑、抑郁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经临床干预,研究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干预前后因子分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需引起家属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早期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利于病情全面康复.
作者:陈朋月;袁大伟;李岗;徐燕;金霞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门诊行药物注射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护患纠纷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主要分析和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的110例晚期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配原则进行两组分类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主要采用心理护理服务,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服务,通过对比两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后,其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护理晚期肿瘤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晓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抗生素使用对具有肠黏蛋白利用功能的益生菌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23名因非消化道因素予抗感染治疗的老年受试者粪便菌群中肠黏蛋白利用菌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抗生素治疗后23例老人粪标本中的A.muciniphila减少(P<0.05)、A.colihominis、P.russelli显著减少(P<0.01),M.formatexigens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时,肠道黏蛋白利用益生菌的减少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
作者:狄文娟;徐伟;刘艳;周逸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方法:在2016年1月 ~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随机选取50例病患,对其进行10项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的急诊生化项目的检测,给予收集的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结果:10个项目中,病患的血清和血浆中存在的钙离子(Ca2+)、氯离子(Cl-)、镁离子(Mg2+)、肌酐(Cr)、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血浆中钠离子(Na+)[(134.9±3.0)mmol/L VS(139.4±3.1)mmol/L]、钾离子(K+)[(3.91±0.37)mmol/L VS(3.62±0.29)mmol/L]、葡萄糖(Glu)[(4.69±1.58)mmol/L VS(5.40±1.39)mmol/L]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讨论:肝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测得10个项目具有良好的作用,在急诊中,其高效率的分离速度非常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分别在血浆中和血清中存在的K+浓度具有恒定的浓度差,大约是0.2276mmol/L.
作者:向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方案影响胃溃疡患者精神状态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名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个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精神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个性组的HAMA和HAMD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讨论:个性化护理方案改善胃溃疡患者的精神状态效果显著,可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在相同治疗时间后,观察组的治疗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转阴率也优于对照组,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时,采用中西医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黄镇;张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情况.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20例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表现为关注度较高,关注内容主要为体重和体型、穿着打扮和护士形象.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度较高,关注内容较广泛,高校教师应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情况,帮助其接纳自我形象,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薛翠翠;滕宏旭;单伟颖;雷慧;张荣;董晓彤;辛小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服药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改善效果明显,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龙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选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吴忠市某医院进行就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的粪便、呕吐物等均进行大肠杆菌、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检查.结果:100例检测患者当中致泻大肠细菌有12例,溶血性弧菌有32例,沙门菌有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例,变形杆菌有16例,志贺菌有14例,蜡样芽孢杆菌为10例.粪便检出病原菌为多,肛拭子其次,再次为呕吐物.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采用微生物学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细菌食物中毒的准确度,给临床治疗提高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包浙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对临床护理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接收的普外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多个方面全面评价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中患者整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患者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有一定的缩短,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患者治疗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整体治疗的效果,可以加以推广和宣传.
作者:韩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治疗,术后预后良好22例,良好率42.31%;预后不良30例,不良率57.69%.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深入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结果:患者在性别与年龄方面对预后的影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在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方面对预后的影响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都属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
作者:吴琼;张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68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静脉滴注丙泊酚以及静脉滴注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液,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乙组发生几率为5.8%,甲组发生几率为11.7%,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实践可知,乙组的各项数据参数低于甲组.结论: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液,效果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监测在筛查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检查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应用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监测,对比两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FG、2hPG、HbAlc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监测在筛查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准确率,进而提供有效治疗,值得应用.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运用不同的皮瓣修复以及感觉重建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全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计39例,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拇指尺背侧动脉皮瓣、示指背侧动脉皮瓣、推进皮瓣、V-Y皮瓣进行修复,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仅仅有两例患者发生皮瓣边缘血运障碍,在经过换药之后获得痊愈,其它皮瓣均为一期完全成活,患者的关节伸展蜷曲功能良好.结论:临床上运用针对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组织缺损症状,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修复后患者的关节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裴少琨;张开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5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35)与参照组(n=30),参照组给予单纯莫匹罗星治疗,研究组给予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创面愈合率(83.14±0.77)% 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第3d、7d、14d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杨文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42例)与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7例)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中,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可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自平;徐如平;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诊断的价值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2016收治的5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5人,一组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治疗方法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开腹肝切除的诊疗方法为对照组,经过治疗,比较两个治疗方法.结果:25例患者经腹腔镜下的治愈率为96.25%,高于开腹肝切除的8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相比于开腹肝切除治疗来说,治愈率较高,有利于在临床治疗中解决治愈率低的缺点,这对于普外肝胆科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毛兴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加减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子宫肌瘤),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桂枝茯苓加减丸(对照组)以及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加减丸(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桂枝茯苓加减丸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诊治结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情况.结果:及时明确患者病情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患者病情症状好转明显.结论:及时诊断低颅压综合征并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对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作者:程坤;王玉芬;杨阳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