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滔
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回顾性总结和分析采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7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按照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级标准,Ⅰ级64例,Ⅱ级9例,Ⅲ级1例.64例Ⅰ级患者均完成手法复位,9例Ⅱ级患者中6例完成手法复位,3例Ⅱ级和1例Ⅲ级因疼痛难忍无法继续完成手法复位,予以急诊手术.74例患者均无皮疹、皮下硬结、精索水肿、阴囊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效果好、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费用低.
作者:任显坤;吴本华;李贵全;刘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降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62例神经内科住院的危重症并且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照,按照是否采取肠内营养方案护理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误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误吸,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误吸,发生率率差异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艾滋病感染产妇作为研究目标,母亲和儿童均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19例,母亲和儿童未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21例,将前者作为实验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童HIV病毒阳性率,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孕产妇及新生儿童HIV病毒阳性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过程中,给予母亲和儿童均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非常重要,可降低儿童HIV病毒母婴传播率,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浦晓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择取我院妇产科前置胎盘行剖宫术术后出血患者共72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院,通过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行宫腔填纱法,研究组则行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用治疗法,对两组患者产后2h及24h出血量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研究组患者两个时间段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方案的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君;赵宇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17.5%)远远低于对照组(3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且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高志;黄献宏;林盛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在2016年10月11日至2017年10月11日期间选取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和观察组100例老年脑白质病变患者,且均实施认知功能评定、积木测验、画钟测试,随后分析、对比两组受检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图形绘画(0.21±0.02)分、言语表达(0.15±0.16)分、语言理解(2.14±0.35)分、阅读理解(0.25±0.02)分、语言复述(0.12±0.16)分、物体命名(1.05±0.65)分、注意计算(3.12±0.42)分、语言即刻记忆(2.17±0.36)分、地点定向(4.26±0.53)分、时间定向(4.18±0.12)分、积木测验(2.86±0.75)分、画钟测验(17.86±2.12)分、MMSE总分(27.41±2.9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重度病变患者MMSE总分(19.73±2.11)分低于中度病变MMSE总分(23.85±3.16)分、轻度病变MMSE总分(25.47±3.85)分(P<0.05).结论:脑白质病变患者可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
作者:邓长林;尤吉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经鼻内镜治疗后,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经过治疗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3.76%,效果良好,且术后VAS评分以及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鼻息肉、病程、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患者依从性是影响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的因素.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上通过提高患者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蒲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服务站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颈腰椎骨质增生患者17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86)与观察组(n=86),对照组用常规抗骨增生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经三个月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较,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51%,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3.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状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窦炎患者行LASIK近视矫正术,术后视力下降原因.方法:回顾我院1例患者LASIK近视矫正术后3月,感冒发热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眼压升高,4天后右眼出现视力下降,患者同时诉鼻部呼吸不畅,自觉发热,查双侧下鼻道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双侧下鼻甲肥大,鼻中隔不规则偏曲,鼻腔通气差.行鼻负压置换治疗,双侧鼻腔负压吸引出大量脓性分泌物,患者自觉鼻部症状改善,视力提高.结果:行鼻负压置换治疗,患者视力提高,眼压正常,角膜水肿好转,角膜瓣下积液吸收,角膜厚度右459um,左452um.结论:鼻窦炎患者长期鼻部炎症,感冒加重,致上巩膜静脉压增高,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角膜瓣下积液,视力下降,因此对于邻近器官感染特别是鼻窦炎不容忽视.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通过针灸结合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并进行临床有效性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且有下肢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刀触激术,并对比患者疼痛度和临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则为77.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下肢功能的改善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除此之外,在VAS的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为(1.87±0.84)分,对照组则为(3.88±0.97)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针对有下肢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针刀触激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效用,能够加强对神经的触激,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应用于TP(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566例,撷取时间是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RPR法、TP-ELISA法筛查TP,并分析筛查结果.结果:1566例样本中,检测RPR阳性的14例,占8.9%;ELISA阳性的21例,占1.3%.血清阳性TPPA法确认:21例ELISA阳性中确认阳性20例,符合率是95.2%;14例RPR阳性的确认12例,符合率为85.7%.ELISA法的诊断符合率远比RPR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PR法、TP-ELISA法可有效提高TP的筛查结果,但是TP-ELISA法的检测效果更佳,同时方便保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作者:米文慧;刘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42例)与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7例)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中,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可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自平;徐如平;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上前牙阻生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外科导萌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外科导萌手术结合口腔正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现象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 显著高于对照组68.0%,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牙阻生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4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腹腔镜子宫剔除术;B组经腹子宫剔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胎盘附着前臂2例,后壁3例,B组前臂14例,后壁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妊娠及术后流程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0例患者没有出现盆腔粘连,轻度有9例,重度有2例,B组8例,没有出现盆腔粘连,轻度有9例,重度有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是安全,对妊娠过程出现子宫破裂的可能性小,差异性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亚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 T对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2015年8-2017年2月以来,收治的27例腹股沟疝患者,年龄46-84岁,22例,女5例.排除术前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期腹压升高等腹内压增多情况,避免与减少术后复发.通过16排螺旋C T对其平扫+增强扫描及外科证实,其中腹股沟斜疝患者21例,腹股沟直疝患者6例,位于右侧18,左侧8例,两侧1例,例行检查.结果:16排螺旋C T显示2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卵圆孔)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皮下环),男性患者进入阴囊.螺旋C T显示腹股沟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76%.结论:16排螺旋C T平扫+增强扫描对腹股沟疝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腹股疝修补术的诊疗设备,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相应的护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将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10例)和重度组(10例).结果:轻度组中足月分娩的有28例,早产的有1例,发生难免流产的1例;对于中度组的产妇足月分娩的有7例,有3例属于早产;重度组中足月分娩的有7例,有2例发生了流产,1例属于医源性流产.结论:对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而言,肺动脉高压越高,孕妇的结局就比较差,导致了围产儿的结局也会变差,因此对其选择手术终止妊娠,并且对其护理措施不断的加强是好的分娩方式.
作者:吴清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视为分析对象,将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与参照组(n=29).参照组确诊后未实施相应药物治疗,治疗组应用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激素变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产妇的各项血清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理想,与参照组产妇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45%,参照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7.24%,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甲亢患者应用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血清指标,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王虹;张人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病房住院患者和家属对病房管理及治疗依从性的促进.方法:对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在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初期、住院期间及疾病康复期实行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患者出院时由家属或患者填写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电话回访成功率由40.0% 提高到75.0%,患者住院满意度由70.0% 提高到96.0%.家属住院满意度由82.5% 提高到95.0%.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和家属实施人性化护理可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爽爽;巩款;郭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开江县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追溯感染来源及传播方式,为预防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采集外环境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患者2017年2月6日发病,3月7日诊断为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3月8日凌晨死亡,8日16:00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例.经过积极科学的处置,疫情得到了控制,全县无后续病例报告.结论:此起疫情为我县首起H7N9禽流感疫情,感染途径为家禽暴露.及时发现疫情、加强源头管控、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的有效途径.
作者:袁小明;卢有见;丁敏;曾令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统计数据并分析,共9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在接受诊断后,其器质性病变患者共有29例,所占比为(31.52%),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有8(27.59%)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共有16(55.17%)例,宫体腺瘤患者共有3(10.34%)例,流产后遗症患者共有2(6.89%)例.结论: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积极采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模式,能够对临床诊断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