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白质病变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邓长林;尤吉栋

关键词:脑白质病变, 认知功能,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在2016年10月11日至2017年10月11日期间选取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和观察组100例老年脑白质病变患者,且均实施认知功能评定、积木测验、画钟测试,随后分析、对比两组受检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图形绘画(0.21±0.02)分、言语表达(0.15±0.16)分、语言理解(2.14±0.35)分、阅读理解(0.25±0.02)分、语言复述(0.12±0.16)分、物体命名(1.05±0.65)分、注意计算(3.12±0.42)分、语言即刻记忆(2.17±0.36)分、地点定向(4.26±0.53)分、时间定向(4.18±0.12)分、积木测验(2.86±0.75)分、画钟测验(17.86±2.12)分、MMSE总分(27.41±2.9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重度病变患者MMSE总分(19.73±2.11)分低于中度病变MMSE总分(23.85±3.16)分、轻度病变MMSE总分(25.47±3.85)分(P<0.05).结论:脑白质病变患者可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β-七叶皂苷钠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IL-6以及TNF-α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给予β-七叶皂苷钠治疗可有效消退个体患者脑血肿以及脑水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行负压吸引流产,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临床治疗早期妊娠具有很好的疗效,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学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压氧对痛风大鼠模型的治疗机制探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痛风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每组15只.其中,高压氧治疗组给予90min的高压氧治疗,1次/d,共7天.造模后对各组大鼠肿胀率进行测量并计算,以评估造模是否成功.检测高压氧治疗组大鼠血清,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β的表达水平以评价高压氧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结果:造模后大鼠较空白对照组肿胀率提高,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压氧治疗组促炎症发生相关因子T N F-α、IL-6、IL-1β显著降低.结论:高压氧在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面发挥着关键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艺文;王宏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危重症孕产妇分娩时新生儿的救治

    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分娩时新生儿的救治方法及措施.方法:选择220例危重症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新生儿出生状况,并对患病新生儿采取产儿科医生共同救治、重症监护、后期救治措施等治疗.结果:危重孕产妇分娩足月儿168例,早产儿52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120±725)g,新生儿出生窒息发生率52.73%,死亡8例,死亡率为3.6%,患病新生儿共计172例,占新生儿比重78.18%,其中患病非常危重36例,死亡8例均为非常危重组新生儿.其余患儿均通过治疗病情得以好转.各组病例、死亡率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琴;余世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的护理理念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心得体会.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随机抽取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A组78.3%,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也可以使患者对医院更加满意,临床意义明显,值得广泛普及和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泮托拉唑钠注射剂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注射液与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纳入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21例,研究组采取泮托拉唑钠与氯吡格雷片,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48% 较对照组76.19% 高(P<0.05);治疗前患者前列腺素E2水平无差别(P>0.05),治疗3日、5日以及7日后研究组前列腺素E2水平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泮托拉唑钠结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更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前列腺素E2水平,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赵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目的:观察和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再出血提供依据.方法:从2015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术的所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分析对象,对这65例患者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术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次的65例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术的患者中,术后再出血的有26例,术后再出血率为40%;导致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有患者的进食食物性质、患者的肝功能情况、食管曲张静脉的数量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的Grade分级等.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的再出血率较高,降低和预防术后再出血的主要途径是严格把握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作者:宋玲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探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留置导尿管治疗的患者共95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8例)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4周内尿路感染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满意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科门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108例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35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2%.结论: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张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的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开展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随机选择我院妇科门诊的25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对标本进行培养行药敏试验,分析U u-M h阳性检出情况以及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性.结果:在25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中共检出总Uu(+)147例,纯Uu(+)108例,Uu-Mh(+)76例,Mh4例.对检出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发现Mh阳性与Uu阳性、纯Uu(+)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纯Uu(+)与Uu-M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通过对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标本行检查和药敏试验发现,对混合支原体感染者需要多种药物联用.

    作者:严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龙花汤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龙花汤对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龙花汤,两组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均连续治疗7d为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期间加用龙花汤有利于渗出性中耳炎患者获得更优疗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世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组,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患者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和自尊水平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4.56±5.61)分、(39.45±4.59)分,对照组为(41.34±4.46)分、(46.53±4.46)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尊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自尊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敬;胡冬梅;陈学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症运用小骨孔开颅治疗与微创穿刺治疗的疗效.方法:筛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使用小孔开颅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创穿刺术治疗,经手术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创伤低微、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恢复,相比小骨孔开颅术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李孟凯;卫仲军;张保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丹参注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过敏性紫癜小儿患者采取丹参注射联合西咪替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过敏性紫癜小儿患者,病例资料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6例,丹参注射对照组,丹参注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实验组,观察小儿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情况以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22%,较对照组高;两组的相关数据比较有区别,P<0.05.结论:丹参注射联合西咪替丁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案,可帮助小儿尽快康复,提高其免疫功能.

    作者:包赛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专业学生自我形象关注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情况.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20例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表现为关注度较高,关注内容主要为体重和体型、穿着打扮和护士形象.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度较高,关注内容较广泛,高校教师应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情况,帮助其接纳自我形象,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薛翠翠;滕宏旭;单伟颖;雷慧;张荣;董晓彤;辛小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鼻窦炎致LASIK术后视力下降1例

    目的:探讨鼻窦炎患者行LASIK近视矫正术,术后视力下降原因.方法:回顾我院1例患者LASIK近视矫正术后3月,感冒发热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眼压升高,4天后右眼出现视力下降,患者同时诉鼻部呼吸不畅,自觉发热,查双侧下鼻道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双侧下鼻甲肥大,鼻中隔不规则偏曲,鼻腔通气差.行鼻负压置换治疗,双侧鼻腔负压吸引出大量脓性分泌物,患者自觉鼻部症状改善,视力提高.结果:行鼻负压置换治疗,患者视力提高,眼压正常,角膜水肿好转,角膜瓣下积液吸收,角膜厚度右459um,左452um.结论:鼻窦炎患者长期鼻部炎症,感冒加重,致上巩膜静脉压增高,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角膜瓣下积液,视力下降,因此对于邻近器官感染特别是鼻窦炎不容忽视.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患者群体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将78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以及临床疾病症状消失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喘息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哮鸣音症状消失时间指标,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住院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较好的治疗处置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温俊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和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理类型间有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时,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确保患者可以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大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M、N两组,每组30例.M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N组患者进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M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较N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M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较N组患者的3.33% 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较传统的开腹子宫切除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型较高.

    作者:朱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4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腹腔镜子宫剔除术;B组经腹子宫剔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胎盘附着前臂2例,后壁3例,B组前臂14例,后壁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妊娠及术后流程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0例患者没有出现盆腔粘连,轻度有9例,重度有2例,B组8例,没有出现盆腔粘连,轻度有9例,重度有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是安全,对妊娠过程出现子宫破裂的可能性小,差异性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亚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