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辉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OCP)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95例RA、80例非RA的其它风湿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 结果 抗CCP抗体在RA组阳性率69.5%,非RA组的其它风湿病组阳性率2.5%,健康对照组阳性率0%,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度为69.5%,特异度为97.5%,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72.9%.RA组抗COP抗体阳性平均浓度显著高于非RA的其它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 结论 抗CCP抗体对诊断RA的特异性极高,对RA和早期R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小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洪江市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状况和行为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401名暗娼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方法. 结果 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9.00%,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6.76%,近一年与客人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频率:每次使用80.30%,有时使用19.70%.性病患病率为12.72%. 结论 需持续加强暗娼人群干预,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作者:向少波;彭建;唐敬忠;胡昌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某临床教学医院护理实习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现状及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评价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采用问卷抽样方法对132名进入临床的护理实习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现况调查,并对其运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培训前后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护理实习生培训前对职业感染、不可能传播HIV的途径等知识回答正确率低,培训后正确率增加,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护理实习生表示同情和支持艾滋病病人,但对AIDS患者的态度因其感染途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培训前后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培训前后护理实习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护理实习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培训后护理实习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恐惧程度明显降低,但仍然难以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说明对态度的干预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传统授课可能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曹晓霞;李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社区干预,并且于干预前后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其干预效果. 结果 参加社区干预的高血压患者干预6个月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明显提高,血压显著下降. 结论 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社区干预,可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显著改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降低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如何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分析.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6月慢性乙肝患者84例,使用干扰素治疗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42例,A组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B组则不予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嘱行为调查. 结果 A组有35例能完全遵医嘱,占83.33%,B组22例能完全遵医嘱,占52.38%,两组遵医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对慢性乙肝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吴裕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肺癌诊断的意义及其与TNM分期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促反应法连续监测肺癌患者血清中LDH的水平,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结果 肺癌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值中晚期明显高于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中LDH水平对肺癌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翰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在婴幼儿肺炎酸碱平衡紊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美国MEDICA EasyBlood Gas血气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包,对婴幼儿肺炎患儿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并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比较.结果 肺炎组、重症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肺炎组与肺炎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气分析对临床医生及时掌握和纠正婴幼儿肺炎患儿的酸碱平衡紊乱,判断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呼衰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严泽彪;吴慧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Rh(D、C、E)血型抗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阴性率,以及Rh血型抗原检测结果对于临床的输血或妊娠的意义. 方法 微柱凝胶检测技术. 结果 Rh(D)抗原阳性率为99.52%(20 117/20 215),Rh(C)抗原阳性率为90.60%(18 314/20 215).Rh(E)抗原阳性率为41.08%(8 305/20 215). 结论 Rh(D、C、E)血型抗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阴性率与文献报道基本吻合.
作者:胡俊;谢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化学药物预防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者的预防效果. 方法 采取PPD皮内注射法,对随机抽取的部分农村中小学生进行结核菌感染状况调查,对强阳性的学生给予预防性服药,并与未服药组的强阳性学生进行对照. 结果 所调查学生阳性率42.1%,强阳性率12.8%,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学生;服药组1年内未发生结核病例,而对照组1年内5人发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廊坊市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率高,防治形势严峻;化学药物预防对学生结核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应予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罗丽颖;孙淑清;徐万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免疫规划的深入开展及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不断提高,麻疹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相对采用接种疫苗控制发病的传染病中,麻疹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为在长沙市开福区有效控制麻疹发病,2008-2009年在全区范围内免费开展了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适龄儿童接种率分别达到98.8%和99.3%.大面积的疫苗接种对建立免疫屏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区内仍有麻疹病例报告.为了对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我们对两年中1-8月份报告的疑似病例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群良;裴汉杰;李益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中的应用具体细节和疗效,为治疗方法的推广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 对200例住院患者实施中药直肠滴入,并对他们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及与同等状况下未实施中药直肠滴入患者的效果比较. 结果 200例实施中药直肠滴入患者中临床治愈62例、显效130例、无效8例,有效率达96%.未实施中药直肠滴入的20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2例、显效80例、无效88例,有效率达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4,P<0.01). 结论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在临床中切实可行、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好方法.
作者:周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敏感地检测淋球菌致泌尿生殖道感染的16SrRNA-PCR基因诊断方法,以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淋球菌的感染情况. 方法 以淋球菌16S核糖体rRNA基因为扩增靶点,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扩增靶基因片段,扩增的片段长度为260 bp,扩增产物通过AB13130 DNA Analyzer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同Genebank报道的序列进行比较,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淋球菌模板进行10倍比稀释,进行16SrRNA-PCR,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鉴定. 结果 泌尿生殖道感染中通过16SrRNA-PCR扩增可检出淋球菌16SrRNA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在敏感性检测中16SrRNA-PCR检测淋球菌模板的下限为6.41×10-4μg/ml.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16SrRNA-PCR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具有简便、特异、快速的特点,可作为临床上女性宫颈分泌物及尿液标本的检测.
作者:谢良伊;蔡瑞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石榴籽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 采用普鲁士蓝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石榴籽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石榴籽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与维生素C抗氧化活性相比较. 结果 石榴籽提取物对·OH和·O2-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IC50分别为0.157和0.027 mg/ml,与维生素C抗氧化作用相似. 结论 石榴籽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能力,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作者:付中喜;林茜;杨丽娜;朱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延平区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现况和变化趋势. 方法 取延平区1996年、2006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与1986年监测点相应的8所城乡中小学校学生体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年来延平区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6.94 cm和5.75 cm,体重平均增长7.50 kg和6.11 kg,胸围平均增长2.03 cm和0.71 cm.各形态指标发育均值性别交叉年龄均有提前,发育高峰年龄无明显变化. 结论 延平区中小学生形态发育呈上升趋势,但体重、胸围增长速度已呈减缓趋势.
作者:周新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隆回县改灶降氟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干预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的效果. 方法 以问卷方式了解居民实施改灶降氟和健康教育干预三年前后的防氟知识知晓情况,抽样调查其三年前后炉灶使用情况和食品烘烤情况,实验室检测其三年前后玉米和辣椒的氟含量情况. 结果 三年后地氟病防治知晓率由原来的29.6%上升到81.9%,炉灶的正确使用率由32.9%上升到97.3%,食品烘烤率由79.6%下降到22.3%,辣椒、玉米的含氟量也明显下降(P<0.01). 结论 在改造降氟的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干预三年,效果显著,该方法对控制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切实可靠.
作者:刘定松;郭柏松;刘桃叶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雷洛昔芬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疗效. 方法 选取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雷洛昔芬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骨密度和骨转换生化指标. 结果 应用雷洛昔芬治疗12个月后患者骨密度较前升高(P<0.01),骨转换指标BGP、BALP及尿NTX较治疗前降低(P<0.05). 结论 雷洛昔芬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有效药物.
作者:姜荷艳;王锐;孙立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院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情况. 方法 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表型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法检测高产AmpC酶. 结果 8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5.6%、9.2%、17.4%和15.1%.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39.5%~67.4%)较高.21株菌(24.4%)检出ESBLs、31株菌(36.0%)检出AmpC酶. 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ESBLs、AmpC酶有关.
作者:胡方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椎旁穿刺介入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与护理体会. 方法 107名脊柱结核病人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椎旁穿刺介入治疗结合全程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抗痨方案全程化疗,所有病人均给予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在腰背部疼痛缓解时间、离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截瘫恢复率、治愈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脊柱结核不能只靠单一方法治疗,椎旁穿刺介入治疗脊柱结核采用定期抽脓、局部注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故在脊柱结核的整体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蔡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合营养素对寒冷暴露大鼠骨骼肌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按体重随机平均分为饮用水灌胃室温对照组(n=8)、复合营养素灌胃室温对照组(n=8)、饮用水灌胃寒冷暴露组(n=8)和复合营养素灌胃寒冷暴露组(n=8).灌胃3周后进行急性寒冷暴露,暴露温度- 5℃,时间6 h.观察每组大鼠骨骼肌细胞ATP含量变化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①寒冷暴露使大鼠骨骼肌细胞ATP含量下降(1.353±0.873μmol/L),明显低于室温对照组(6.594±0.421μmol/L)(P<0.01),电镜结果 显示:细胞线粒体肿胀、易位,肌浆网肿胀,Z线紊乱.②复合营养素可以明显增加寒冷暴露大鼠骨骼肌细胞ATP含量(5.887±0.385 μmol/L),与室温对照组(6.594±0.421μ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 显示: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线粒体形态完整、排列整齐. 结论复合营养素对寒冷暴露大鼠骨骼肌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基野;陈耀明;张文斌;郑刚;沈学峰;车红磊;柯涛;陈香郡;马金龙;骆文静;陈景元;徐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南通市砖窑厂流动儿童免疫抗体水平情况,为做好砖窑厂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法,对南通市7个县(市、区)砖窑厂流动儿童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乙肝阳性率为61.90%;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滴度(GMT)分别为92.82%、95.03%、86.74%和1:202.23、1:233.79、1:76.70;白喉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滴度(GMT)分别为75.48%、1:60.23;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79.67%、1:58.96;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72.05%、1:32.00;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52.97%、1:16.00;乙脑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84.64%、1:11.88. 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砖窑厂流动儿童抗体阳性率不平衡,脊髓灰质炎Ⅰ、Ⅱ、Ⅲ期和乙脑抗体阳性率较高,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的标准;而乙肝、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较低,显示其免疫屏障不牢固,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作者:张志兰;徐红;庄勋;陆培善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