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黄丽萍;刘和录;张荣贵;梁巧玲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瘢痕增生的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加压疗法、手术治疗、梅花针刺法等综合疗法对48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48例烧伤并瘢痕增生患者,经综合治疗与护理,治疗前后瘙痒持续时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1);治疗前后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1).结论 综合治疗病人瘢痕法对于预防和减少烧伤病人的搬痕增生,减轻瘢痕增生带来的痛占可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秋香;卜平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安全构建预警机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09年7-10月对我院160名护士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担心受处罚或失去工作、担心引起诉讼、担心影响同事之间关系、缺乏报告的积极性、没有必要报告是影响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 现行的管理模式需要改进,报告制度有待完善,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作者:安晓蕾;张文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7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初治),另随机选出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初治),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痰菌涂阳率、胸部X线表现及抗结核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和咯血发生率以及痰菌涂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部X线下肺野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类型以实变为主,空洞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抗结核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偏离典型单纯肺结核的表现,2型糖尿病对抗结核疗效有不利的影响.
作者:徐胜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不孕不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方法对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男性精液常规检查,女性白带检查.结果 不孕不育组的支原体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主要影响精液常规中a+b级精子的活率(P<0.05),女性主要表现炎症感染.结论 不孕不育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应加强检查和进行及时的治疗.
作者:张玲;王厚照;尚碧莲;许珣;周友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长沙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现患率,了解男男性接触者的人口学基本特征.为对该目标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检测信息为基础寻找种子,采用分类滚雪球方法招募521名研究对象.通过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被访者人口学、行为学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检测.采用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采用ELISA(IgG)、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招募521名男男性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问卷和采集的样本均完整和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507名,平均年龄(25.84±5.4)岁.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2/507)例,确证(22/507)例,感染率4.33%;梅毒血清学阳性(127/507)例,感染率25.05%;HCV抗体阳性(3/507)例(其中2例为吸毒者,1例为非吸毒者),感染率0.59%.结论 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特征导致梅毒、HIV感染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HCV感染率相对较低,但其有与HIV相似的传播方式,所以对HCV的综合防治不容忽视.
作者:刘业英;田斌;宋文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剖官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变化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不同时间的两组病例,每组各5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削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相比以社会因素、胎窘、巨大胎儿为剖宫产指征的比例明显升高,而以相对头盆不称为剖官产指征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前宣教及围产期保健,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文献复习、现场调研等方法,分析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师,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建立激励机制留住合格卫生人才.
作者:段勇;孙振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统计5 288例行TCT检查的患者细胞学结果,并对210例细胞学阳性者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288例细胞学结果,满意率为99.0%,其中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4 565例,鳞状细胞及腺细胞异常660例,重新采样53例.210例细胞学阳性中,鳞状细胞异常者组织学阳性率为62.25%(127/204)高于腺细胞33.33%(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IL、HSIL、SC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91%(17/23)、80.95%(34/42)、100%(1/1).细胞学为ASC-H者组织学结果伴有CIN或HPV感染的百分率明显高于ASC-US(P<0.01).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官颈鳞状细胞病变的筛查优于腺细胞,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不满意涂片、ASC-US、AGC及ASC-H的重视.
作者:宋光耀;邹娜;王亚萍;李广慧;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本文对日前现有有关国内鼻咽癌发病和死亡的研究、报道和资料进行了综述,发现虽然三次全国死因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抽样点鼻咽癌总的和绝大多数抽样点死亡率持续明显下降,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1987-2000年期间中国鼻咽癌死亡率相对稳定,而广东中山与四会公布的资料也显示其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分别呈上升和稳定趋势,与全国死因抽样调查的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来源资料的质量不同所致,其确切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魏矿荣;余元龙;杨有业;季明芳;余炳辉;梁智恒;任小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官颈病变的发生及进展的关系,宫颈病变经LEEP或冷刀锥切手术后疗效评估.方法 选择妇产科门诊就诊宫颈病变患者4712例,采用HC-Ⅱ方法检测其HPV-DNA含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其中CIN Ⅰ~Ⅲ263例先后进行LEEP或冷刀锥切治疗手术,术后6、12月对所有HC-Ⅱ阳性患者进行随访HC-Ⅱ及细胞学检查,并以HC-Ⅱ阳性宵颈炎患者行同期相检查为对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 712例患者中高危型病毒负荷量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高而增高,它们之间显著正相关(H=1984.714,P<0.05),慢性官颈炎与其他3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患者经LEEP或冷刀锥切手术后术前HC-Ⅱ阳性CIN Ⅰ、CINⅡ、CINⅢ的术后HPV平均持续感染率分别为0%、0.8%、15.21%,较之保守治疗的慢性官颈炎组HPV平均感染率36.2%,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病毒负荷量尤其是持续性高病毒负荷量与官颈病变发生及进展呈正相关;经LEEP或冷刀锥切术后的宫颈病变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持续性高病毒负荷量而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
作者:杨静;罗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昆明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差异程度,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食品安全KAP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两所高校852名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较低,平均得分(1.97±1.23);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5),医学生的得分高于非医学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和年级对食品安全知识得分有影响,医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好于非医学生;四五年级比二三年级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电视广播是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多数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较好,愿意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但是在食品购买场所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方面存在一些不良行为.结论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
作者:殷建忠;冉旭;王琦;吴少雄;蒋尚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点,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抗-HIV检测,筛选出合并感染HIV的肿瘤病人,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住院肿瘤患者51090例,确诊HIV感染33例,阳性率0.65‰;HIV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年龄以40~49岁例数多,占48.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3.6%,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所患肿瘤病种以宫颈癌例数多,占27.3%.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AIDS合并肿瘤的处理、治疗能力能使一些HIV感染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可能;同时加强AIDS的防控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宏燕;刘波;江源;吴白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探索在社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的工作重心和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座落在城区内的太平一社区、雨花亭社区、友爱里社区中常住居民,随机各抽取1 500名共4 500名为溯查对象,现场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78.16%,对待HIV/AIDS的态度正确率51.75%,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免费宣传材料,其次是宣传广告栏和电视.结论 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在社区长期、连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是遏制艾滋病在社区流行的有效方法,是社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心.
作者:于坤平;罗衡林;王兴年;刘军;邱仁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学人体模型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4名实习生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模型组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操作并结合小组配合和录像回放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带教老师讲授,实习生单项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考核得分及对实习内容的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掌握.结果 模型组单项技能、配合能力、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在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操作技能掌握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16、2.1335、2.4440,P<0.05).结论 医学人体模型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涂艳阳;王伯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尘肺死亡情况,探讨其死亡规律,为尘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全省尘肺数据库中死亡病例数转换成Excel电子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南省1954-2008年底报告尘肺56 546例,其中死亡13 081例,病死率23.13%;随尘肺期别的升高尘肺的病死率亦升高;矽肺、煤工尘肺及其余11种尘肺的病死率分别为29.19%、19.30%、15.89%;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64.31±11.30)岁、(63.73±12.15)岁、(56.44±12.23)岁;矽肺、煤工尘肺及其余11种尘肺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52.85±15.84)岁、(62.97±11.53)岁、(68.61±10.10)岁.结论 阻止和延缓尘肺期别的进展和并发肺结核,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肖云龙;蒋然子;刘蔼成;刘敏;唐步尧;杨金星;曹贤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HSF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系统研究82例前列腺癌标本中HS目的 表达情况.结果 HSF1蛋白在前列腺癌癌细胞胞浆部化染色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9.2%.HSF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66,P<0.001).HSF1表达与PSA水平随PSA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76,P<0.001).结论 HSF1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增加,可能与调控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作用机制有关.
作者:张晓波;齐琳;唐正严;阮景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方法对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进行分型研究,了解目前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基因型的基本情况,为甘肃省结核病防控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Spoligoty-ping对甘肃省228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使用Bionumerics-5.01软件统计、分析,并与SpolDB4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菌株分型结果.结果 228株结核分枝杆菌被分为北京家族(Beijng 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 family)2大基因群,其中北京家族基因群占88.6%(202/228).非北京家族基因群为11.4%(26/228),228株结核分枝杆菌构成23个基因簇,其中独立基因型 12个.结论 北京家族基因群菌株在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对该基因群菌株引发的结核病应给予密切关注并应加强对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同重湘;刘志广;马建军;赵秀琴;曹文静;杨永红;吕冰;姜元;万康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5).实验组按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于脑水肿期或病情稳定期分阶段进行严格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在患者脑水肿期之后进行不严格的常规功能锻炼.2组在康复1周后与康复2个月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的ADL评定与肌力的比较.结果 康复1周后ADL评分实验组为(6.74±3.42),对照组为(6.56±4.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2个月后实验组ADL评分为(62.24±6.52),对照组为(45.25±7.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康复治疗1周后,上、下肢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康复治疗二月后,上、下肢肌力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程序化康复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梦霞;陈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比较分析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三者在浓度与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拟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患者,平均分成三组,每组30例患者.第一组:0.5%左旋布比卡因;第二组:0.5%罗哌卡因;第三组:0.5%布比卡因.均行低佗硬膜外麻醉,记录各个药物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及麻醉质量、血液流动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注射以后在身体的各项指标、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浓度与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药物药效学相似,都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祁阳县某高中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及其处理效果,为流感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全校学生1 721人,发病147例,罹患率为8.54%.整个疫情流行过程为12 d,高峰期发病占发病总数78.62%,男女及三个年级间学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明显的班级和寝室聚集性,三个年级间学生病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年级学生病程时间较低年级长,66.67%患病学生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结论 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消毒、宣教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作者:何伟;邓铁生;朱春保 刊期: 2010年第04期